关灯
护眼
字体:

千金翼方卷第九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伤寒上

    论曰:伤寒〔1〕热病〔2〕,自古有之。名贤濬哲〔3〕,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4〕,莫测其致〔5〕,所以医人未能钻仰〔6〕。尝〔7〕见太医疗伤寒,惟大青、知母等诸冷物投之,极与仲景本意相反,汤药虽行,百无一效。伤其如此,遂披伤寒大论,鸠集〔8〕要妙,以为其方,行之以来,未有不验。旧法方证,意义幽隐,乃令近智所迷,览之者造次〔9〕难悟,中庸之士〔10〕,绝而不思,故使闾里〔1〕之中,岁致夭枉之痛,远想令人慨然无已。今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须有检讨〔2〕,仓卒易知。夫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其柴胡等诸方,皆是吐下发汗后不解之事,非是正对之法。术数未深,而天下名贤止而不学,诚可悲夫。又有仆隶卑下,冒犯风寒,天行疫疠,先被其毒,悯之酸心。聊述兹意,为之救法,方虽是旧,弘之惟新,好古君子,嘉其博济之利,无嗤诮〔3〕焉。

    〔1〕伤寒 病名。广义的伤寒,为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伤寒论》以伤寒命名,即包括多种外感热病在内。《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狭义的伤寒,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病证。

    〔2〕热病 病证名。冬季受寒,到了夏季因时令之热而发生的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发热、口渴、便秘、烦躁不安、舌红、苔黄、脉数等。《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3〕濬(jùn 俊)哲 有深邃智慧者。《诗经•长发》:“濬哲维商,长发其祥。”毛传:“濬,深。”孔颖达疏:“毛以为有深智者,维我商家之德也。”

    〔4〕旨趣 宗旨,意义。《文选•稽康•琴赋序》:“览其旨趣,亦未达礼乐之情也。”

    〔5〕致 尽,极。《荀子•荣辱》:“志意致修,德意致厚,智虑致明,是天作所以取天下也。”

    〔6〕钻仰 谓深入研究。《文心雕龙•徵圣》:“天道难闻,犹或钻仰;文章可见,胡宁勿思。”

    〔7〕尝 曾经。《广韵•阳韵》:“尝,曾也。”

    〔8〕鸠集 收集。《抱朴子•金丹》:“余考览养性之书,鸠集久视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计矣。”

    〔9〕造次 仓卒,急遽。《后汉书•吴汉传》:“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10〕中庸之士 中等之才。《荀子•王制》:“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

    〔1〕闾(lǘ 驴)里 乡里。《战国策•齐四》:“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下则鄙野监门闾里,士之贱亦甚矣。”鲏彪注:“闾在乡,里在野,并五百家,皆有门。”

    〔2〕检讨 查核,整理。白居易《与元九书》:“仆数月来,检讨囊袠中,得新旧诗,各以类分,分为卷目。”

    〔3〕嗤诮 讥笑责备。寒山《诗》之一四一:“下愚读我诗,不解却嗤诮。”

    太阳病用桂枝汤法第一五十七证 方五首

    论曰:伤寒与痓病〔4〕湿病及热暍〔5〕相滥,故叙而论之。

    〔4〕痓病 病名。谓以肌肉拘急,口噤不开,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疮家误汗,耗伤营血,筋脉失养,内风扰动,故痓。《伤寒悬解》卷十四:“疮家,脓血损伤,再以汗伤其血,则筋脉挛缩而病痓。”

    〔5〕热暍 即中暑。段成式《酉阳杂俎•肉攫部》:“凡鸷鸟,雏生而有惠,出壳之后,即于窠外放巢。大鸷恐其堕坠,及为日所曝,热暍致损,乃取带叶树枝,插其巢畔,防其坠堕及作阴凉也。”

    太阳病发热无汗,而反恶寒,是为刚痓〔6〕。

    〔6〕刚痓 病证名。以项背强急、发热、无汗、恶寒为症状特点。《金匮要略论注•痓湿暍病脉证》:“痓即痉,强直之谓也。痉病必有项背强直等证,故曰痉,即省文不言。但治痉病,刚柔之辨,最为吃紧,故特首拈无汗反恶寒为刚,有汗不恶寒为柔,为示辨证之要领耳。”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是为柔痓〔7〕。一云恶寒。

    〔7〕柔痓 病证名。以项背强急发热、汗出、不恶寒为症状特点。

    太阳病发热,其脉沉细,是为痓。

    太阳病发其汗〔1〕,因致痓。

    〔1〕发其汗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作“发汗太多”四字。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2〕,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动摇,是为痓〔3〕。

    〔2〕颈项强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强”下有“急”字。“颈项强”,病证名。谓颈项部拘急牵引,强硬不舒。《伤寒论注》卷三:“营血不足,故颈项强。”

    〔3〕是为痓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作“卒口噤,背反张者,痓病也”十字。

    上件痓状。

    太阳病而关节疼烦,其脉沉缓,为中湿〔4〕。

    〔4〕而关……中湿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作“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十五字。

    病者一身尽疼烦,日晡〔5〕即剧,此为风湿,汗出〔6〕所致也。

    〔5〕日晡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日”上有“发热”二字。“日晡”,申时,即午后三时至五时。

    〔6〕汗出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作“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十三字。

    湿家〔7〕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而身色似熏黄〔8〕也。

    〔7〕湿家 谓素患湿病之人。《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辨痓湿暍脉证》:“湿家,谓病湿之人。”

    〔8〕熏黄 谓黄色晦暗。《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下》:“熏黄者,如烟之熏,色黄而晦,湿气沉滞故也。若热黄则黄而明,所谓身黄如橘子色也。”

    湿家之为病,其人但头汗出而背强,欲得被覆〔9〕。若下之早即哕,或胸满,小便利〔10〕,舌上如胎〔11〕,此为丹田〔12〕有热,胸上〔13〕有寒,渴欲饮,则不能饮,而口燥〔1〕也。

    〔9〕被覆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覆”下有“向火”二字。

    〔10〕小便利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便”下有“不”字。

    〔11〕舌上如胎 舌上好象有苔。按“如”,好象。《广雅•释言》:“如,若也。”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胎”,舌苔。朱右《撄宁生传》:“数视其舌上胎黄。”《金匮要略•痓湿暍病脉证治》:“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

    〔12〕丹田 在脐下三寸,谓下丹田。《抱朴子•地真分丹田为三》:“在脐下者为下丹田,在心下者为中丹田,在两眉间者为上丹田。”

    〔13〕胸上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作“胸中”。

    〔1〕口燥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燥”下有“烦”字。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死。

    问曰:病风湿相搏,身体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溜下不止,师云此可发汗,而〔2〕其病不愈者,何故。答曰: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续在,是故不愈。若治风湿者,发其汗,微微似欲出汗者,则风湿俱去也。

    〔2〕而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作“汗之”二字。

    病人喘〔3〕,头痛鼻窒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独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窒,纳药鼻中即愈。

    〔3〕病人喘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作“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十三字。

    上件湿状。

    太阳中热,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

    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肤中〔4〕也。

    〔4〕中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中”下有“所致”二字。

    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洗然〔5〕,手足逆冷,小有劳热〔6〕,口前开板齿〔7〕燥。若发其汗,恶寒则甚;加温针,发热益甚;数下之,淋复甚。

    〔5〕洗然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作“洒洒然毛耸”五字。

    〔6〕小有劳热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作“小有劳,身即热”六字。

    〔7〕口前开板齿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作“口开前板齿”。“板齿”,谓门牙。杜甫《戏赠友》诗之一:“一朝被马踏,唇裂板齿无。”

    上件暍状。

    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其脉浮。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恶风,其脉缓,为中风。

    太阳中风,发热而恶寒。

    太阳病三四日,不吐下,见芤乃汗之。

    夫病有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也;不热而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其经竟〔1〕故也。若欲作再经〔2〕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1〕其经竟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以其经尽”四字。“其经竟”,谓太阳经已行完。按“竟”,终了。《玉篇•音部》:“竟,终也。”柳宗元《田家三首•其三》:“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伤寒论新义•太阳上篇》:“行其经尽而自愈者,内而阳明气充,拒之不使内传,外则太阳气盛,使之不得留恋,故邪乃不得而去也。”

    〔2〕再经 谓病情将要发生传经之变。此指邪将传阳明经。《伤寒论条辨》卷一:“欲作再经,谓病加进也。”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尽未。

    风家〔3〕表解而不了了〔4〕者,十二日愈。

    〔3〕风家 谓感受风邪之人。《伤寒论条辨》卷一:“风家谓中风之病也。”

    〔4〕不了了 谓不清爽。《伤寒来苏集•伤寒总论》:“不了了者,余邪未除也,七日表解后,复过一候,而五脏元气始充,故十二日精神慧爽而愈。”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濡弱,浮者热自发,濡弱者汗自出。濇濇恶寒〔5〕,淅淅恶风〔6〕,翕翕发热〔7〕,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5〕濇濇恶寒 恶寒深重貌。《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啬啬言由于内气馁,不足以担当其渗逼,恶之甚之意。”

    〔6〕淅淅恶风 恶风深切貌。《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淅淅言恶风由于外体疏,犹惊恨雨水,卒然淅沥其身,而恶之切之意。”

    〔7〕翕翕发热 发热如羽毛覆盖之貌。《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翕翕为温热而不蒸蒸大热也。”

    〔8〕以救邪风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以”作“欲”。按“救”,治疗。《吕氏春秋•劝学》:“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高诱注:“救,治也。”“以救邪风”,谓用以治疗风邪引起的太阳中风证。

    太阳病发热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以救邪风〔8〕,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强〔1〕,而反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2〕。本论云桂枝加葛根汤。

    〔1〕项背强(shūshū 殊殊) 谓项背强急,不能自如俯仰。由邪客太阳,津液不能敷布,经脉失于濡养而致。《伤寒贯珠集》卷二:“项强连背,不能展顾之貌。”

    〔2〕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八字。

    太阳病下之,其气上冲〔3〕,可与桂枝汤,不冲〔4〕不可与之。

    〔3〕气上冲 谓自觉胸中有气向上冲逆。因太阳病误下后,正气未衰,逆上与邪相争,故气上冲。此处借气上冲、不上冲,说明表证仍在,或表邪传里。《伤寒论类方•桂枝汤类一》:“此误下之症,误下而仍上冲,则邪气犹在阳分,故仍用桂枝汤发表;若不上冲,则其邪已下陷,变病不一,当随宜施治。”

    〔4〕不冲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作“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九字。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吐下温针而不解,此为坏病〔5〕,桂枝汤复不中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而治之。

    〔5〕坏病 即变证。谓因医治不当而致病情恶化。《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成无己注:“谓之坏病,言为医所坏病也。”

    桂枝汤本为解肌〔6〕,其人脉浮紧,发热无汗,不可与也,常识此,勿令误也。

    〔6〕解肌 谓用调和荣卫之法,以解除肌表之邪。《伤寒贯珠集》卷一:“解肌者,解散肌表之邪,与麻黄之发汗不同。”

    酒客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酒客不喜甘故也。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仁佳。

    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而反烦不解者,当先刺风池风府,乃却与桂枝汤则愈。

    太阳病外证未解,其脉浮弱,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宜桂枝汤〔7〕。一云麻黄汤。

    〔7〕宜桂枝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十字。

    太阳病有外证未解,不可下之,下之为逆,解外宜桂枝汤。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下之,其脉浮,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1〕在外,当解其外则愈,宜桂枝汤。

    〔1〕故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故”下有“知”字。

    病常自汗出,此为荣气和,卫气不和故也〔2〕,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卫〔3〕和则愈,宜桂枝汤。

    〔2〕卫气不和故也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荣气和者,外不谐,为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十八字。

    〔3〕卫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卫”上有“荣”字。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愈,宜桂枝汤。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与承气汤,其大便反青〔4〕,此为不在里,故在表也,当发其汗。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4〕其大便反青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其小便清者”。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其脉浮数,可复发其汗,宜服桂枝汤。

    伤寒医下之后〔5〕,身体疼痛〔6〕,圊〔7〕便自调,急当救表,宜桂枝汤〔8〕。

    〔5〕后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续得下利者,谷不止”八字。

    〔6〕疼痛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痛”下有“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九字。

    〔7〕圊 原作“清”,今改。按“清”,与“圊”同。《释名•释宫室》:“厕,或曰圊。”毕沅疏证:“圊亦俗字。据《一切经音义》、《御览》引皆作清。”

    〔8〕宜桂枝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宜”上有“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八字。

    太阳病未解,其脉阴阳俱停,必先振〔9〕,汗出而解,但阳微者,先汗之而解〔10〕,宜桂枝汤〔11〕。

    〔9〕必先振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振”下有“栗”字。

    〔10〕阳微……而解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十字。

    〔11〕宜桂枝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主之”二十一字。

    太阳病未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其血必自下,下者即愈。其外未解,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宜桂枝汤〔1〕。

    〔1〕宜桂枝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十九字。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2〕,不可攻痞,当先解表〔3〕,宜桂枝汤。

    〔2〕恶寒者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者”下有“表未解也”四字。

    〔3〕解表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表”下有“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八字。

    桂枝汤方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汗出一时许益善。若不汗,再服如前。复不汗,后服小促其间〔4〕,令半日许三服。病重者,一日一夜乃瘥,当晬时〔5〕观之,服一剂汤,病证犹在,当复作服之,至有不汗出,当服三剂乃解。

    〔4〕小促其间 谓稍微缩短服药的间隔时间。按“促”,缩减。《字汇•人部》:“促,蹙也。”《抱朴子•广譬》:“大川不能促其涯,以适连济之情,五岳不能削其峻,以副陟者之欲。”

    〔5〕晬时 一周时,一昼夜。《灵枢经•上膈》:“下膈者,食晬时乃出。”

    〔6〕遂漏而不止 谓不间断地小量出汗。《伤寒来苏集》卷一:“阳气不所止息,汗出不已矣。”

    太阳病发其汗,遂漏而不止〔6〕,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桂枝中加附子一枚,炮,即是。

    〔7〕脉促 脉来急促。《伤寒溯源集》卷四:“脉促者,非脉来数时一止,复来之促也,即急促亦可谓之促也。”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7〕,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寒者〔8〕,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桂枝去芍药,中加附子一枚即是。

    〔8〕微寒者 谓脉微而恶寒。《伤寒论浅注•辨太阳病脉证》:“若脉不见促而见微,身复恶寒者,为阳虚已极,桂枝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恐桂、姜之力微,必助之附子而后可。”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1〕,发热而恶寒,热多而寒少,其人不呕,圊便欲自可〔2〕,一日再三发,其脉微缓者为欲愈,脉微而恶寒者,此为阴阳俱虚〔3〕,不可复吐下发汗也;面色反有热者,为未欲解,以其不能得汗出,身必当痒,桂枝麻黄各半汤主之

    〔1〕如疟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疟”下有“状”字。“如疟”,谓发热恶寒呈阵发性,发无定时,似疟非疟。《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病如疟状,非真是疟,亦非传少阳也,乃正气内胜,数与邪争故也。”

    〔2〕圊便欲自可 谓大便将自然恢复正常。示热邪未传阳明。按“欲”,将要。《词诠》卷九:“欲,将也,言未来之事用之。”许浑《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可”,合适。《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然则王若欲置相于秦,则莫若向寿者可。”《伤寒论条辨》卷十:“不呕不渴,清便欲自可,出者未彻表,入亦未及里也。”

    〔3〕阴阳俱虚 谓表里俱虚。《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脉微而恶寒者,表里俱虚也;阳,表也,阴,里也。脉微为里虚,恶寒为表虚,以表里俱虚,故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桂枝一两十六铢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去皮尖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

    服桂枝汤,大汗出,若脉洪大,与桂枝汤,其〔4〕形如疟,一日再发,汗出便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4〕其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如前法。若”四字。

    桂枝一两十七铢 麻黄十六铢 生姜切 芍药各一两六铢 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五枚,擘 杏仁十六枚,去皮尖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二服,今合为一方。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则无阳也,不可发汗,桂枝二越婢一汤主之方

    桂枝 芍药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十八铢 生姜一两三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 大枣四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1〕,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2〕。

    〔1〕桂枝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枝”下有“汤”字。

    〔2〕桂枝汤二分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分”下有“越婢汤一分”五字。

    服桂枝汤,下之,颈〔3〕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

    不利,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方

    〔3〕颈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头”。

    茯苓 白术各三两

    上于桂枝汤中惟除去桂枝一味,加此二味为汤,服一升〔4〕,小便即利〔5〕。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4〕为汤,服一升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十四字。

    〔5〕小便即利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小便利即愈”五字。

    太阳病用麻黄汤法第二一十六证 方四首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为伤寒。

    伤寒一日,太阳脉弱,至四日太阴脉大。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呕若躁烦,脉数急者,乃为传。

    伤寒〔6〕其二阳证〔7〕不见,此为不传。

    〔6〕伤寒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寒”下有“二三日”三字。

    〔7〕其二阳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阳明少阳证”五字。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体疼,腰痛,骨节疼,恶风,无汗而喘,麻黄汤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不可下也,宜麻黄汤。

    太阳〔1〕病十日已去,其脉浮细,嗜卧,此为外解。设胸满胁痛,与小柴胡汤;浮者〔2〕,麻黄汤主之。

    〔1〕太阳 原缺,据《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补。

    〔2〕浮者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浮”上有“脉但”二字。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而发热,其身疼痛,八九日不解,其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3〕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增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宜麻黄汤。

    〔3〕服药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药”下有“已”字。

    脉浮而数者,可发其汗,宜麻黄汤。

    伤寒脉浮紧,不发其汗,因致衄,宜麻黄汤。

    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可发其汗,宜麻黄汤。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外未解故也,宜麻黄汤。一云桂枝汤。

    麻黄汤方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九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4〕。

    〔4〕桂枝法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有“将息”二字。

    太阳病项背强,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 芍药 甘草炙,各二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一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不须与粥,取微汗〔5〕。

    〔5〕不须与粥,取微汗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十九字。

    太阳与阳明合病,而自利〔6〕,葛根汤主之。用上方。一云:用后葛根黄芩黄连汤。

    〔6〕而自利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必自下利”四字。

    不下利〔1〕,但呕,葛根加半夏汤主之。葛根汤中加半夏半升,洗,即是。

    〔1〕不下利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不”上有“太阳与阳明合病”七字。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遂利不止,其脉促,表未解,喘而汗出,宜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 黄连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太阳病用青龙汤法第三四证 方二首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体疼痛,不汗出而烦,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筋惕肉〔2〕,此为逆也方

    〔2〕筋惕肉谓筋肉抽搐跳动。因大汗亡阳,肌肤经脉不得温煦而致。《伤寒明理论》卷三:“发汗过多,津液枯少,阳气太虚,筋肉失所养,故惕惕然而跳然而动也。”

    麻黄去节,六两 桂枝二两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两仁者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勿再服。若复服,汗出多亡阳,逆虚恶风,躁不得眠。

    伤寒脉浮缓,其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可与大青龙汤发之。用上方。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3〕,咳而发热,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

    〔3〕心下有水气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气”下有“干呕”二字。“心下有水气”,谓里有水饮之邪。“心下”,谓胃脘部,此泛指里。“水气”,即水饮之邪。《伤寒论直解》卷二:“心下有水气者,里之水气发动也。”

    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方

    麻黄去节,三两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各三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渴,则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微利者,去麻黄,加荛花一鸡子大,熬令赤色;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四两;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而渴者,此为寒去为欲解,小青龙汤主之。用上方。

    太阳病用柴胡汤法第四一十五证 方七首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在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1〕不欲食饮,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其呕,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而渴者,此为属阳明,以法治之。

    〔1〕默默 原作“嘿嘿”,今改。按“嘿”,同“默”。《玉篇•口部》:“嘿,与默同。”“默默”,谓病人表情沉默,不欲言语。《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默,静也。胸协既满,谷不化消,所以默默不言,不需饮食也。”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再三下之,不能食,其人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柴胡复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伤寒四五日,身体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与小柴胡汤。小建中汤见杂疗门中。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也。凡柴胡汤证而下之,柴胡证不罢,复与柴胡汤解者,必蒸蒸而振〔1〕,却发热汗出而解。

    伤寒五六日,中风〔2〕,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坚,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外有微热,或咳,小柴胡汤主之

    柴胡八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若胸中烦,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3〕;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胁下痞坚者,去大枣,加牡蛎六两;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三两,温覆微发其汗;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坚,其脉细,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沉〔4〕则为病在里。汗出亦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有外证,悉入在于里,此为半在外,半在里。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大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柴胡汤〔5〕,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用上方。

    〔1〕蒸蒸而振 谓周身战栗而又发热汗出如热气蒸腾。《伤寒贯珠集》卷五:“蒸蒸而振者,气从内达,邪从外出,有战胜之义焉,是以发热汗出而解也。”

    〔2〕伤寒五六日,中风 谓始患伤寒或中风,经过数日,太阳证罢,而邪传少阳成少阳证。《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互文也。言伤寒与中风,当五六日之时,皆有此往来寒热以下之证也。五六日,大约言也。”

    〔3〕四两半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半”下有“瓜楼根四两”五字。

    〔4〕沉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沉”上有“脉”字。

    〔5〕柴胡汤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作“小柴胡汤”四字。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而微利。此本当柴胡〔1〕,下之不得利,今反利者,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再服小柴胡汤以解其外,后以柴胡加芒消汤主之方

    〔1〕柴胡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胡”下有“证”字。

    柴胡二两十六铢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一两,切 半夏一合,洗 大枣四枚,擘 芒硝二两

    上七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2〕,温分再服,以解其外,不解更作。

    〔2〕去滓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滓”下有“纳芒消,更煮数沸”七字。

    柴胡加大黄芒消桑螵蛸汤方〔3〕

    〔3〕柴胡加大黄芒消桑螵蛸汤方 今本《伤寒论》、《金匮要略》并无此方。按“方”下主治、药物组成原缺。

    上以前七味,以水七升下芒消三合、大黄四分、桑螵蛸五枚,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五合,微下即愈。本云:柴胡汤再服以解其外,余二升,加芒消大黄桑螵蛸也。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4〕,一身〔5〕不可转侧,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方

    〔4〕谵语 谓病人神志不清,妄言乱语,多见于实证,由邪热扰乱神明而致。

    〔5〕一身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身”下有“尽重”二字。

    柴胡四两 黄芩 人参 生姜切 龙骨 牡蛎熬 桂枝 茯苓 铅丹各一两半 大黄二两 半夏一合半,洗 大枣六枚,擘

    上一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纳大黄,切如棋子大,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6〕,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宜柴胡桂枝汤。

    〔6〕肢节烦疼 “肢”原作“支”,今改。按“支”,通“肢”。四肢。《正字通•支部》:“支,与肢通,人四体也。”《淮南子•人间》:“商鞅支解,李斯车裂。”

    发汗多,亡阳狂语者,不可下,以为可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方

    柴胡四两 黄芩 人参 生姜切 桂枝 芍药各一两半 半夏二合半,洗 甘草一两,炙 大枣六枚,擘

    上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柴胡〔1〕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1〕柴胡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柴”上有“半夏”二字。

    伤寒五六日,其人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而烦,此为未解,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方

    柴胡八两 桂枝三两 干姜二两 栝楼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熬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2〕,温服一升,日二服。初服微烦〔3〕,汗出愈。

    〔2〕煎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煎”下有“取三升”三字。

    〔3〕微烦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烦”下有“复服”二字。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再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续在,先与小柴胡汤,呕止小安〔4〕,其人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与大柴胡汤下者止。

    〔4〕呕止小安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作“呕不止,心下急”六字。

    伤寒十余日,邪气结在里,欲复,往来寒热,当与大柴胡汤。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坚,呕吐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病人表里无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可下之,宜大柴胡汤方

    柴胡八两 枳实四枚,炙 生姜五两,切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名大柴胡汤。

    太阳病用承气汤法第五九证 方四首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其胃气,宜小承气汤〔1〕。

    〔1〕宜小承气汤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与调味承气汤”六字。

    太阳病未解,其脉阴阳俱停〔2〕,必先振〔3〕,汗出而解,但阳〔4〕微者,先汗出而解,阴微者先〔5〕下之而解,宜承气汤〔6〕。一云大柴胡汤。

    〔2〕脉阴阳俱停 谓尺寸脉俱沉浮不见。《伤寒论类方•承气汤类》:“脉法无停字,疑似沉滞不起,即下微字之意。寸为阳,尺为阴,微字即上停字之意,与微弱不同,微弱则不当复汗下也。”

    〔3〕振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振”下有“栗”字。

    〔4〕阳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阳”下有“脉”字。

    〔5〕先汗出……者,先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九字。

    〔6〕宜承气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主之”十二字。

    伤寒十三日〔7〕,过经而谵语,内有热也,当以汤下之。小便利者,大便当坚,而反利,其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自利者,其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宜承气汤〔8〕。

    〔7〕十三日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日”下有“不解”二字。

    〔8〕宜承气汤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调味承气汤主之”七字。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9〕而胸中痛,大便反溏,其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时自极吐下者,宜承气汤〔10〕。

    〔9〕温温欲吐 谓自觉心中蕴郁不畅,泛泛欲吐。《伤寒论条辨广注》卷六:“温温者,热气泛沃之状,欲吐而不能吐,则其为干呕可知矣。”

    〔10〕宜承气汤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调味承气汤主之”七字。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11〕,大便难,谵语者,下之愈,宜承气汤〔12〕。

    〔11〕漐漐(zhízhí 直直)汗出 汗浸出不住貌。《伤寒论条辨》卷一:“漐漐,和润而欲汗之貌。”

    〔12〕承气汤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大承气汤”四字。

    太阳病三日,发其汗不解,蒸蒸发热〔1〕者〔2〕,调胃承气汤主之。

    〔1〕蒸蒸发热 谓发热如热气蒸腾,从内达外。因邪传阳明,燥实内结,里热亢盛而致。《尚论篇》卷二:“蒸蒸者,热势自内腾达于外,如蒸炊然。胃实之验也。”

    〔2〕者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此下有“属胃也”三字。

    伤寒吐后,腹满者,承气汤主之〔3〕。

    〔3〕承气汤主之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与调味承气汤”六字。

    太阳病吐下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坚,可与小承气汤,和之则愈。

    承气汤方〔4〕

    〔4〕承气汤方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大承气汤方”五字。

    大黄四两 厚朴八两,炙 枳实五枚,炙 芒消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味,取五升,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消,更煎一沸,分再服,得下者止。

    又方〔5〕 大黄四两 厚朴二两,炙 枳实大者三枚,炙

    〔5〕又方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小承气汤方”五字。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温分再服。初服谵语即止,服汤当更衣,不尔尽服之〔6〕。

    〔6〕服之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之”下有“若更衣者,勿服之”七字。

    又方〔7〕 大黄四两 甘草二两,炙 芒消半两

    〔7〕又方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调味承气汤方”六字。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8〕取一升,去滓,纳芒消,更一沸,顿服。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即愈。其外不解,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

    〔8〕煮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此下有“二物”二字。

    承气汤方〔9〕

    〔9〕外解……汤方 《外台秘要》卷一•古今录验方作“又疗往来寒热,胸胁逆满,桃仁承气汤方”十六字。

    桃仁五十枚,去皮尖 大黄四两 桂枝二两 甘草二两,炙 芒消一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芒消,更煎一沸,分温三服〔1〕。

    〔1〕分温三服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十二字。

    太阳病用陷胸汤法第六三十一证 方一十六首

    问曰:病有结胸〔2〕,有脏结〔3〕,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其脉寸口浮,关上自沉,为结胸。何谓脏结。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下利,阳脉浮,关上细沉而紧,名为脏结。舌上白胎滑者,为难治。脏结者,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2〕结胸 病证名。主要临床表现为心下痛,按之硬满。因邪气内陷,与有形之痰水凝结于胸中而致。《伤寒准绳》卷五:“盖表当汗,反下之,里之正气为下所损,则表之余热乘虚入里,结于心下为结胸也。”

    〔3〕脏结 病证名。由脏虚阳衰,阴寒凝结而致的病证。《舒氏伤寒集注》卷二:“脏结之证,本气虚寒。外感皆从寒而不化热,所以表里俱无阳证。”

    夫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发于阴,而反汗之〔4〕,因作痞。结胸者,下之早,故令结胸。结胸者,其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即和,宜大陷胸丸。

    〔4〕汗之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下之”。

    结胸证其脉浮大,不可下之,下之即死。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死。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其表未解,医反下之,动数则迟,头痛即眩〔1〕,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2〕,阳气内陷,心下因坚,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其余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1〕头痛即眩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膈内拒痛”。

    〔2〕懊 烦闷。《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目齿心热,甚则瞀闷懊,善暴死。”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紧,心下痛,按之如石坚,大陷胸汤主之。

    但结胸,无大热,此为水结在胸胁,头〔3〕微汗出,大陷胸汤主之。

    〔3〕头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此上有“但”字。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如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坚满而痛不可近,大陷胸汤主之。若心下满而坚痛者,此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

    大陷胸丸方

    大黄八两 葶苈子熬 杏仁去皮尖两仁者 芒消各半升

    上四味和捣〔4〕,取如弹丸一枚,甘遂〔5〕末一钱匕,白蜜一两,水二升,合煮取一升,温顿服,一宿乃下〔6〕。

    〔4〕和捣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捣筛二味,纳杏仁、芒消,合研如脂,和散”十四字。

    〔5〕甘遂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此上有“别捣”二字。

    〔6〕乃下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下有“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十三字。

    大陷胸汤方

    大黄六两 甘遂末,一钱匕 芒消一升

    〔7〕分再服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温服一升”四字。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纳芒消,煎一两沸,纳甘遂末,分再服〔7〕。一服得快利,止后服。

    小结胸者,正在心下,按之即痛,其脉浮滑,小陷胸汤主之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