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姓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名礼”

    “名礼”一词,可以成立;从前有没有人用过,是不成问题的。

    研究先民有多少种名,每种名是他们一生中在何时得到和怎样得到的,以及命名时所守的禁忌和所遵的义理为何——这些若总称为“古代名礼的研究”,亦极便利。

    我们曩述古冠礼,曾于文中杂引《大小戴》《左传》及他书,为名礼研究发凡。今日又见《白虎通义》“姓名”章,亦有些有关的材料。

    《礼服传》曰,子生三月则父名之于祖庙;于祖庙者,谓子之亲庙也,明当为宗庙主也。一说名之于燕寝:名者,幼小卑贱之称也,质略,故于燕寝。《礼内则》曰,子生,君沐浴朝服,夫人亦如之,立于阼阶西南,世妇抱子升自西阶,君名之;嫡子,执其右手,庶子,抚其首;君曰,“钦有帅”,夫人曰,“记有成”,告于四境。四境者,所以遏绝萌芽,禁备未然。故《曾子问》曰,世子生三月以名告于祖祢;《内则》记曰,以名告于山川社稷四境;天子太子,使士负子于南郊……

    关于命名的地点,显然有两说:一云祖庙(与冠时的“字”同);一云燕寝即可,因“名”不过是幼小卑贱之称(非“字”之比也)。《白虎通义》引了来证第一说之《礼服传》,“今无此文,盖逸礼也”(陈立疏)。

    第二,《白虎通义》云,君之子既名,则以之告于祖祢、山川、社稷、四境。然它所引“告于四境”和“告山川、社稷、四境”之文,均不见于今本《内则》。又今本《曾子问》只载君薨而世子生,三日,则祝史奉太宰命以名遍告“五祀山川”,不云君在位时世子生三月,亦须以名告于祖祢。告于四境以“遏绝萌芽,禁备未然”云云,我殊不得其解。

    我曾有“冠而字之,隐其名也欤”之提议。意云本名常被人呼唤,未免利少害多,坐是之故,长者负责另予幼者以“字”,以备一般人称呼。这个提议如其不错,那么古人的“名”与“字”必相去甚远,使旁人决不能从“字”猜到他的“名”。奈何《白虎通义》云:

    或旁其名为之字者,闻其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若名赐字子贡,名鲤字伯鱼。

    陈立疏曰:

    礼疏引卢氏礼注云,古者名字相配,是旁其名为之字也。子贡当作子。钱氏大昕《养心录》云,《说文》贝部,“”赐也,“贡”献也,两字音同义别,子贡名赐,字当作“”。《论语》作“贡”,唯《乐记》一篇称“子”,解与《论语》同……其说本于臧氏琳《经义杂记》。

    我们至今犹受名字相配说的支配。例如我本名绍源,字澄甫;后因避讳改名绍原,字亦变为诚甫。杨振声,字金甫,是个更恰当的例(成语:金声玉振)。不过是:诸君如必要用名字相配之一成说,来推倒我的字以隐名之假定,应请先说明“名字相配”之原则是与既名复字之习俗同样或几乎同样的“古”。这事似不易办到。我们还是谈汉口、汉阳在谁手里的问题吧。

    我们的疑古玄同先生,主张(并实行)废姓。我说,姓而可废,“字”尤不宜存。隐“名”以保身的必要,我们大多数人似已不觉得有。万恶的军阀官僚们中,更有几个真怕旁人指名诅咒的?

    世人“名”复“字”,自他都费事。写信与请帖,尤其记不起。“张效帅”是谁,我至今不晓。屡次想问人,又怕旁人笑。我见胡石青,分明有三次。我喝凉开水,他讲考试制。他同我谈天,说他种过地。后来做中原公司的“会计”。其实“总经理”,押韵的关系。其后又游历,出版过游记。现在专读书,遂彼生平志。《晨报》我常看,知他爱演说。华语与法大,政治的哲学(学字豫音)。近来看《晨报》,知有胡汝麟,荣任教次长,走进麒麟门。这位胡先生,是个什么人?心里真纳闷,欲问不敢问。昨见周岂威,同他谈起了。“胡汝麟是名,胡石青是号。”说完微微笑,笑我不知道。我听完这话,吓了一大跳。想象一青年,带着些炸弹。要炸死赵玉,因他是狗官。半月没得手,花街柳巷走。盐城赵白坚,投机结为友。某夕吃醉酒,坚白与青年。坚白开口问,你有何贵干。“我为赵玉来,炸那忘八蛋。”“你是共产党,赶紧抓、抓、抓。”艳琴房里审,法官拍桌骂:“该死的东西,敢来扰京华!赵玉巡阅使,坚白是怹号。天佑我中华,你自入网套。不打你共产,老子打你笨:‘名’‘字’辨不清,还想大事任!来来给我打,打五百军棍。打完这蠢货,拖到天桥去!”

    ————《语丝》第99期

    1926年10月2日

    “呼名落马”

    九月廿四日上午,俞平伯兄来谈。蒙他见告,《封神演义》里面,说起过呼名落马之术。我处适有此书,当时就开卷同看。他去后,我将有关的文抄在这里备查:

    飞虎曰:“张桂芳乃左道旁门术士,俱有幻术伤人。”子牙曰:“有何幻术?”飞虎曰:“此术异常。但凡与人交兵会战,必先通名报姓。如末将叫黄某,正战之间,他就叫‘黄飞虎不下马更待何时!’末将自然下马。故有此术,似难对战。丞相须吩咐众位将军,但遇桂芳交战,切不可通名;如有通名者,无不获去之理。”子牙听罢,面有忧色。旁有诸将不服此言的,道:“岂有此理!那有叫名便下马的!若这等,我们百员将官,只消叫百十声,便都拿尽!”众将官俱各含笑而已。(第三十六回)

    待张桂芳与黄飞虎交战时——

    张桂芳仗胸中左道之术,一心要擒飞虎。二将酣战未及十五合,张桂芳大叫:“黄飞虎不下马更待何时!”飞虎不由自己,撞下鞍鞒。军士方欲上前擒获,只见对阵上一将,乃是周纪飞马冲来,抡斧直取张桂芳。黄飞彪、飞豹二将齐出,把飞虎抢去。周纪大战桂芳;张桂芳掩一枪就走,周纪不知其故,随后赶来。张桂芳知道周纪,大叫一声:“周纪不下马更待何时!”周纪掉下马来。及至众将救时,已被众士卒生擒活捉,拿进辕门……次日张桂芳亲往城下搦战。探马报入丞相府曰:“张桂芳搦战。”子牙因他开口叫名字便落马,故不敢(缺字),传令且将免战牌挂出去。(同上)

    在这个当口,幸亏太乙真人遣徒李哪吒下山助姜。且看哪吒的神通:

    张桂芳大战哪吒三四十回合。哪吒枪乃太乙仙传,使开如飞电绕长空,风声临玉树。张桂芳虽是枪法精熟,也自雄威力敌不能久战,遂用道术,要擒哪吒。桂芳大呼曰:“哪吒不下车来更待何时!”(站在风火轮上面的)哪吒也吃一惊,把脚蹬定二轮,却不得下来。桂芳见叫不下轮来,大惊,老师秘授之叫语捉将、道名拿人,往常响应,今日为何不准?只得再叫一声,哪吒只是不理。连叫三声,哪吒大骂:“失时匹夫!我不下来凭我,难道你强叫我下来!”张桂芳大怒,努力死战。

    结果左臂被哪吒飞起的乾坤圈打伤。他败进营里去了。欲知哪吒为什么不怕叫名,且看第三十七回的分解:

    子牙又问:“可曾叫你名字?”哪吒曰:“桂芳连叫三次,弟子不曾理他罢了。”众将不知其故:但凡精血成胎者,有三魂七魄,被桂芳叫一声,魂魄不居一体,散在各方,自然落马;哪吒乃莲花化身,周身俱是莲花,那里有三魂七魄,故此不得叫下轮来。

    午饭后我又摊开书来读,见其下接着说姜子牙因事情危急,遂亲往昆仑山求元始天尊帮他破张桂芳。元始命取封神榜给他,并告以西岐乃有德之人,一切自有高人相辅,此事是不消他过问的。

    子牙不敢再问,只得出宫;才出宫,门首有白鹤童儿曰:“师叔老爷请你!”子牙听得,急忙回至八卦台下,跪了。元始曰:“此去,但凡有人叫你的,不可应他;若是应他,有三十六路征伐你。东海还有一人等你,务要小心,你去吧。”子牙出宫,有南极仙翁送子牙……南极仙翁曰:“上天数定,终不能移。只是有人叫你,且不可应他————着实紧要。我不得远送你了。”子牙捧定封神榜,往前行至麒麟崖,才驾土遁,脑后有人叫“姜子牙”,子牙曰:“当真有人叫,不可应他。”后边又叫“子牙公”,也不应;又叫“姜丞相”,也不应。连声叫三五次,见子牙不应,那人大叫曰:“姜尚,你忒薄情而忘旧也。你今就做丞相,位极人臣,独不思在玉虚宫与你学道四十年,今日连呼你数次,应也不应。”……

    那叫他的是申公豹。此人叫姜,确是没怀好心,我们从下面的经历可以看出:交谈时他欲说子牙背周扶纣;子牙不从,他就挥剑把自己的首级取下,往空中一掷,它游遍千万里红云之后,又复归公豹的颈上;以此惑子牙,使他认输失节。不是南极仙翁出来破法,“子牙乃忠厚君子,险些儿被这孽障惑”。自此申公豹记恨在心,誓把西岐搅成一个血海骨山。子牙何尝是莲花化身,苟非元始与南极仙翁警告在先,怕他的魂灵儿不被那骑白额虎的申公豹,活活的唤了去!

    有几点我想我们应该注意:

    第一点:呼名落马,不像纯粹是小说家之言。个人单独交战和交战前的互报姓名,都是古时实有的事。呼名能使来将魂不附体,或系从前军旅中通行的迷信;而且许有咒诅等法并传,非仅一呼而已。

    第二点:哪吒虽是莲花化身,但他被呼第一声之时,“也吃一惊”。这“吃惊”,在哪吒以外的人,自然是目瞪口呆,魂飞魄散之第一步。

    第三点:申公豹叫姜子牙之时,陆续用了各种称呼;这些称呼的先后次序,也值得注意。他先呼姜(姓)子牙(号),继之以子牙公(号与尊称),又继之以姜丞相(姓与官职);子牙终不敢应,申才怒呼其姓与名(姜尚)。呼全姓名实在最有效——最能使被呼者魂不附体,但申惟恐姜尚明白这层道理不肯答应他,故只得择其次善者姜子牙(姓与“字”)而呼之。第二次叫的“子牙公”三字,虽不带姓却包括“字”,又其次善者;奈姜仍不应,于是申公豹施其下下之策,几乎完全失望的,喊了一声姜丞相。但这位姜丞相终于抱定了“为人不开口,神仙难下手”主义,于是申公豹技穷;不但技穷,而且大怒,故他最初本想叫,只因怕被对面人识破所以不敢叫的“姜尚”二字,遂冲口而出。这不但是傲慢之声,也是失败之声啊。

    天下事一闹到“斥名”,未有不糟者。故我前一二十天写给徐志摩先生的信,因里面有“梁启超”和其他不妥之处而徐公大怒。又如石蘅青先生,去夏他在武昌大学评议会的席上,大嚷“我不怕你黄侃”,而黄季刚先生就答以“我也不怕你石瑛!你叫我黄侃,我就叫你石瑛”!但姜子牙公的气量,比——譬如区区我——到底大许多倍:故申公豹虽然面斥其名,他只是道歉:

    兄弟!吾不知是你叫我。我只因师尊吩咐,但有人叫我,切不可应他,我故此不曾答应,得罪了。(第三十七回)

    带住!我这是写“小品”,不是著作什么伦理学教科书!第四点:莲花化身云云者,似乎有印度的气息。然呼名可以制魂魄之说,必系百分之百的国产,无须乎旁的民族输入的。

    9月26日,后局大院5号

    ————《语丝》第102期

    1926年10月23日

    “寄名”

    支那民族的名礼名观,我颇想研究一下,做成一篇岂明先生所谓“方板的论文”。但这事谈何容易:散见经籍中的资料,有待搜寻;从未著录的民俗,尤需探访。而此二事,都需要一段长时间的努力。于是我决计这样着手了:先把特地找来的或偶然见闻到的事实,随时写在“小品”里发表;正式的方板的论文,待将来再经营。这样做,于我有种种好处;其中有向读者们声明的必要的,只是下面的一种,曰:可以多得到些同志的合作。我所收的零碎,如其不断的印出来,必可以触动大家的记忆,引起大家的搜集采访,可以催大家提笔,更可以使大家因观摩而记忆愈灵,采访搜集愈勤,提笔记录愈加高兴。读者们之中,哪一位不具有百分之百的合作精神?行见他们都来利用洋鬼子代管理的极其得法的邮务机关,把各人所得,纷纷寄来,让我们付印,以至于“小品”成为“大家的小品”,“礼部”亦成为全中国的“礼部”也,岂不懿欤!是为序。

    十五年九月二十八日,于北京地安门内后局大院五号欠租斋。

    泾县胡朴安编辑的《中华全国风俗志》,其下编卷三页七三至七四云:

    吴县之奇俗

    吴县有小儿寄名神佛之俗,此风全境皆然。盖富贵家之小孩,娇生惯养,大半身体柔弱,时膺疾病,其亲乃至庙烧香,用红布制一袋,置小儿年庚于其中,俗名“过寄袋”,悬佛橱上。自是以后,每旧历年终,寺僧备饭菜,送小儿家中,名曰“年夜饭”,其亲必给僧以钱;凡送三年始毕。当过寄时,僧为小儿取名,譬如神佛姓金,即取名“金生”“金寿”等类。其亲并携小儿来庙拈香,呼神为“寄爷”。及至成年完婚后,乃将红布袋取回,名曰“拔袋”。

    按:小儿认生人为“寄爷”者,也往往以其人之姓嵌入所命之新名;其连送三年“年夜饭”(与“压岁钱”)也,亦同。然我们尚不敢断言此即“寄名神佛”之俗之所本,除非我们已知寄名给活人之俗,确较另一俗为早。

    “借名”

    岂但大“神佛”的姓或名号的前一字,常被人求去与小儿为名,甚至于一小神如广东曲江的石公,其名亦有人“借”用。看胡书下编卷七,页三八至三九:

    曲江之北,有大山二,一狮子山,一即象山。两山相接处,有石门,乡人称为双石门,为曲江通海之道。一般乡愚,呼之为石公。有时小儿啼哭不安,即选择黄道日,备香糕果品素斋纸钱锡箔等等,至双石门借名。其名必嵌有“石”字;先用硃纸请道士书“双石成”或“石天保”等名字,至双石门拈香祈祷后,将硃纸所书之名,贴于石门上,沿途唤所取名字,还家。俗传如此能使小儿强壮,易于长大。此种举动,俗称“借名”。俟小儿成年嫁娶后,仍备香烛糕果等物,至双石门设祭,称为“还名”。职是之故,双石门前,几于每日咸有借名还名者。

    按:克实说来,本没有姓金的佛(看上条)——例如:金光明佛则诚有之,但是万不能说此佛姓金;至于本条的石公,尤其不能说是石神之名。石公者,无名之神也;人以其与石有或种关联,故漫以石公呼之耳。这犹之乎被我们呼为“卖落花生的”那个人,自有他的真名姓,虽则我们不知;而且我们也万不能因为不知就说他姓卖名落花生,或姓卖落名花生。以上所说,固然是极浅显的道理,但是也仅仅是“道理”而已;事实上,金光明佛和石公都被认为百分之百的神名。因此金光明佛一名号之内的“金”字,和石公一假定名之内的“石”字,皆被取为小儿之名。

    苏州人的寄名和曲江人的借名,其手续尽管很相似,但是这两个名词真正的涵义却大有分别。只把小儿的名写在纸上,然后悬在庙里或贴于石门上,为“寄名”。为小儿命新名而将神的名号嵌入一二字,为“借名”。寄名如喻为存款,则借名是借债。其初本是两件事,后来不知怎的合为一事耳。二者既合为一,于是父母不必只将小儿已有的名在神前注册,而可以进一步借神之名名之。神的资本似乎并不是无限的。故他既然好意借了点给人,人就应及早还他,免得他上门用强硬的手段讨债。

    双石成、石天保等名,令我联想到关于孔子的“名”“字”之传说。祷于尼邱而生的子名之曰丘并以仲尼为字,和为已生之儿祷于双石门后而命以石天保或双石成之新名,此二者,谁能说不是类似的举动呢?

    “偷名”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