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册 关于莱辛 第一章 致谢莱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假如有位可怜的私人思想家,思辨性的异想天开者,就像居住在高楼顶层阁楼上的穷房客一样,他在自己的小天地中陷入了对他而言过于困难的思考。假如他有种不祥的预感,这座大楼的基础有某种缺陷,但却无法查明实情。假如无论何时他从阁楼窗户探头张望,惊恐地发现为美化和扩建大楼所付出的加倍努力,结果在他看到这一切并且感到惊恐万分之后,他陷入虚弱之中,就像躲过前次大扫除而在隐蔽的角落里过着悲惨生活的蜘蛛一样,他在忧惧之中预感到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假如每当他向他人倾诉自己的怀疑的时候,因为他的表达方式与通常的思想表达方式不同,他的诉说被看成腐尸身上的破衣烂衫。(1)假如,如我所说,这样一位私人思想家和思辨性的异想天开者突然结识了一个人,此人的名望不会直接地成为其思想正确性的保证(这位可怜的房客还没有客观到能够自动地从名望反向推论出真理的地步),不过这名望却是投向被弃者的幸运的微笑,在这位名人身上可以看到有那么一两点困难的思想被触及。唉,当这位可怜的房客用对名人的辉煌记忆来安慰自己的时候,在这个小天地之中是何等的欢乐、何等的喜庆呃,同时他的思考活动也赢得了从容自信,困难成形了,希望生成,一种理解自身的希望,也就是说,首先是理解困难之所在,然后或许是战胜这困难!就理解困难而言,其情形一如培尔·戴恩在教阶问题上错误地提出的观点————“先当上教区执事”。(2)先是理解困难,然后人们总是能够解释困难————假如人们能够做到的话。

    于是我要说,亦庄亦谐地:大名鼎鼎的莱辛,请原谅这种迷狂式的谢词,原谅这种玩笑的形式!这谢词确实保持了一定距离,它不是强迫性的;它没有世界历史性的呼喊,没有体系的力量,它纯粹是个人的。假如这谢词有所不是,其原因就在于它过于迷狂,不过玩笑可以弥补。这种玩笑在颠倒了的关系中自有其深刻的根据:在那些试验性地提出怀疑但却没有解释为什么的人身上,在那些试验性地尝试着在超自然的范围内推出宗教但没有解释为什么的人身上。

    这谢词与人们通常所采取的、而且我也认为是正确的对莱辛的崇拜无关。我自认没有资格以那种方式崇拜他。这谢词无关莱辛的学识,吸引我的不是那个别出心裁的神话,说他曾担任过图书管理员;也不是那条格言,说他是图书馆的灵魂,他以一种几乎无所不在的亲历性掌握着渊博的知识,一个受思想的洞察力统治的庞大器官,听命于精神的暗示,服务于理念。(3)谢词无关诗人莱辛,无关他在创作戏剧化的句子时的掌控能力,无关他以诗化方式揭示心理活动的权威性,无关他的目前为止尚无法超越的戏剧台词,它们在对话的轻松往复之间自由活动,在对话的相互交错中无拘无束,尽管这些台词包含着沉甸甸的思想。(4)谢词无关美学家莱辛,无关他下令在诗与视觉艺术之间所画出的分界线,它与教皇所划疆界具有完全不同的决定性意义;无关他在美学方面所做的丰富多样的观察,它们甚至持续到当今时代。(5)谢词无关智者莱辛,无关那种谦逊地躲藏在寓言的卑微外表下的别开生面的智慧。(6)不,这谢词事关这么一点,其棘手之处正在于,人们不能直接地崇拜他,或者通过崇拜与他建立一种直接性的关系,因为他的长处就在于阻止人们这样做。他宗教性地将自身孤立在主体性之内;在宗教的方向上,他不允许自己被骗而成为世界历史性的或者体系性的,他明白并且懂得去坚持,宗教只关乎莱辛,关乎莱辛自己,正如它以同样的方式关乎每一个人。他明白,他与上帝有着无限的关系,但却与任何人都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看吧,这就是我致辞的对象,我感谢的对象,如果关于莱辛的所言都是确定无疑的,如果。假如一切确定无疑,那么莱辛就有权说:没什么好谢的。假如一切确定无疑!是的,我将徒劳地带着崇拜的劝说冲向他,徒劳地恳求、威胁、反抗。他确实已经掌握了那个宗教的阿基米德支点,以之,人们不仅可以推动整个世界,而且为了发现它就需要一种世界力量,假如人们掌握了莱辛的命题的话。但愿一切如此!————现在来看看他的成果吧。假如他接受了基督教,假如他抛弃了基督教,假如他捍卫了基督教,假如他攻击了基督教;那么,基于对他的信任,我也可以接受相同的意见。他有着充足的诗化想象力,他能随时与那个1812年之前发生的事件同时共在,而且其方式非常具有原创性,结果所有的历史幻象、所有的被客观地倒转的错误都被阻止了。(7)好吧,就在这一点上来看莱辛吧。不过,他仍然拥有怀疑主义的与世无争和充分的宗教感去辨别宗教的范畴。假如有人否认这一点,我会要求就此投票表决。现在看看他的成果!奇妙的莱辛!他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没有一丝成果的痕迹。真的,一个保守秘密的忏悔神父,一个对自己及恋人发誓保持沉默并且因保守誓言而不朽的女子,一个带着所有的信息步入坟墓的人,没有任何一个人比莱辛在完成困难的任务之时更加小心翼翼了,而且他还要说出来!即使是撒旦本人,作为第三者,也无法像第三者那样肯定地说出某事;对于上帝而言,当他作为宗教的一部分的时候,他永远都不会成为第三者,这一点正是宗教的奥秘。

    或许这个世界一直缺乏人们能够称之为的真正的个体,具有决断力的主体,艺术化地彻底反思的人们,自主思考的人们,他们与那些高声呼喊者和说教者们截然不同。世界和主体变得越客观,宗教的范畴也就越困难,因为宗教性正在主体性之中,这也就是为什么说那些想与宗教保持世界历史性的、学术性的和客观性关系的想法几乎都是非宗教的夸张的原因。不过,我把莱辛拉出来并不是为了向某人求救,因为仅仅是想成为充分的主体而向另一主体求助本身就已经是在向客观性努力了,这是出于可能性、伙伴关系和共同利益而朝着拉多数人选票迈出的第一步,是向把神人关系转变成思辨事业迈出的第一步。

    但是,要想真正成为主体,问题的关键在于主体必须洞彻哪些反思性命题,他必须抛弃什么样的客观的东西,他就此拐点的意义、职责和标记所形成的无穷的看法。尽管这种观察和思考方式要求大幅度减少能做出选择的个体的数量,尽管我认为莱辛是唯一的不是为了向他求助而将他拉出来的人(噢,假如有人敢、敢与他建立一种直接性的关系,这人真的要被帮助了!)。窃以为这一点相当可疑的原因是,通过向他人求助,我在自相矛盾,并且取消了一切。假如主体未能自行从客观性当中穿出并且走出,所有向另一位主体的求助都只是误解;假如这个主体这样做了,他会很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进程,了解那些辩证性的命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