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题解】

    本卷共二篇。《韦氏》讲述了京师一家姓韦的女儿,在结婚之前就梦到了自己的丈夫应该是谁,还梦到了丈夫的仕途以及她丈夫被杀后家庭的没落,她自己及儿媳妇被发配宫中服役以及最后的人生归宿,后来现实的发展一一验证了她的梦境。《郭代公》讲述了郭元振在开元年间下第返乡途中,夜行迷路,夜晚投宿到一处院落,发现有一位少女被关在笼子里,后来得知是当地人被迫将她嫁给乌将军,不然就会降临灾难。郭元振救出少女,智杀乌将军,为民除害,原来所谓的乌将军是一头成精的黑猪。少女感激郭元振的救命之恩,嫁给了他。这则故事歌颂了郭元振勇于担当、机智果敢的品行。后人还常常将此篇故事与《西游记》中的猪八戒的故事进行比较,甚至有人认为这里的所谓乌将军就是猪八戒的原型。

    韦氏

    京兆韦氏女者①,既笄二年,母告之曰:“有秀才裴爽者②,欲聘汝③。”女笑曰:“非吾夫也。”母记之。虽媒媪日来,盛陈裴之才,其家甚慕之,然终不谐④。又一年,母曰:“有王悟者,前参京兆军事⑤,其府之司录张审约者⑥,汝之老舅也⑦,为王媒之,将聘汝矣。”女亦曰:“非也。”母又曰:“张既熟我,又为王之媒介也,其辞不虚矣。”亦终不谐。又二年,进士张楚金求之。母以告之,女笑曰:“吾之夫乃此人也。”母许之。遂择吉焉⑧。

    【注释】

    ① 京兆:指京师所在地区。

    ② 秀才:科举时代科目之称。始于汉,后避光武讳改称茂才,唐与明经、进士并设科目,宋则凡应举者皆称秀才,明清专称入县学的生员。

    ③ 聘:旧时称订婚、迎娶之礼。《礼记•内则》:“聘则为妻。”

    ④ 不谐:不成功。

    ⑤ 参……军事:东汉末始有“参某某军事”的名义,谓参谋军事,简称参军。晋以后军府和王国始置为官员,沿至隋唐,兼为郡官。

    ⑥ 司录:晋时置录事参军,为公府官,非州郡职,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北周称司录参军,属相府;同时州之刺史有军而开府者亦置之。唐开元初改为京尹属官,掌府事。

    ⑦ 老:排行在最后的。

    ⑧ 择吉:选定吉日。旧时,凡婚、嫁、安葬等都要选个吉利日子。

    【译文】

    京师一家姓韦的女儿,十七岁的时候,母亲告诉她说:“有个叫裴爽的秀才,想要娶你。”她笑着说:“他不是我的丈夫。”母亲记住了。虽然媒婆天天来求婚,盛赞裴爽的才华,家人也非常欣赏裴爽,然而终究没有成功。又过了一年,母亲对她说:“有一个叫王悟的人,是前任京兆参军,他府邸的司录张审约,是你小舅,为王悟做媒,想要娶你。”韦氏女还是说:“不是我的丈夫。”母亲又说:“张审约与我很熟悉,又为王悟做媒人,他说的话不会虚假。”最后也没有成功。又过了两年,进士张楚金求婚。母亲把这件事告诉了女儿,女儿笑着说:“我的丈夫就是这个人了。”母亲同意了。然后选择吉时成亲。

    既成礼讫,因其母徐问之,对曰:“吾此乃梦征矣①。然此生之事皆见矣,岂独适楚金之先知乎②。某既笄,梦年二十适清河楚金,以尚书节制广陵③,在镇七年④。而楚金伏法,阖门皆死,惟某与新妇一人,生入掖庭⑤,蔬食而役者十八年⑥,蒙诏放出。自午承命,日暮方出宫阙,与新妇渡水,迨暗及滩,四顾将昏然,不知所往,因与新妇相抱于滩上,掩泣相勉曰:‘此不可久立,宜速渡。’遂南行。及岸数百步,有坏坊焉⑦。自入西门,随垣而北,其东大门屋,因造焉,又无人而大开,遂入。及坏戟门⑧,亦开,又入。逾屏回廊四合,有堂既扃⑨,阶前有四大樱桃树林,花发正茂,及月色满庭,似无人居,不知所告。因与新妇对卧阶下。未几,有老人来诟逐,告以前情,遂去。又闻西廊步履之声,有一少年郎来诟,且呼老人令逐之。苦告之,少年郎低首而走,徐乃白衫素履⑩,哭拜阶下曰:‘某尚书之侄也。’乃恸哭曰:‘无处问耗?,不知阿母与阿嫂至,乃自天降也。此即旧宅,堂中所锁,无非旧物。’恸哭开户,宛如故居之地。居之九年,前后从化。”

    【注释】

    ① 征:预兆,迹象。例如吉征、凶征。《史记•周本纪》:“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征也。”

    ② 适:女子出嫁。

    ③ 节制:指挥管辖。

    ④ 镇:古代在边境驻兵戍守称为镇。镇将管理军务,有的也兼理民政,宋初废。《新唐书•兵志》:“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

    ⑤ 掖庭:宫殿中的旁舍,妃嫔的住所。《后汉书•窦武传》:“长女选入掖庭,桓帝以为贵人。”

    ⑥ 蔬食:粗食。《论语•乡党》:“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⑦ 坊:别室,专用的房舍。

    ⑧ 戟门:于门前立戟,泛指显贵之家。唐元稹《暮秋》:“看着墙西日又沉,步廊回合戟门深。”

    ⑨ 扃(jiōng):上闩,关门。

    ⑩ 白衫:唐、宋士大夫的便服。后仅用作凶服,为居丧者的孝服。《旧唐书•唐临传》:“尝欲吊丧,令家童自归家取白衫。”素履:居丧时所穿的白色鞋子。

    ? 耗:消息,音信。唐李商隐《即日》:“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

    【译文】

    婚礼结束之后,她的母亲慢慢地问这件事,女儿回答说:“我的婚事已经在梦中有了预兆。我一生之事都看到了,不仅仅是预知嫁给张楚金。我十五岁时,梦到二十岁嫁给清河的张楚金,他以尚书的身份管辖广陵,在那里管理了七年。而张楚金犯法被处死,满门皆判死刑,唯有我与刚进门的儿媳妇,被送入宫中,吃着粗茶淡饭,劳作了十八年,承蒙皇帝下诏把我们放出去。中午接到诏书,到了傍晚才走出宫殿,我与儿媳妇渡河,到了天很黑的时候才到达河滩,四顾茫然,不知道要到哪里去,我与儿媳妇相抱于河滩上,掩面而哭,相互勉励说:‘这里不可以久待,必须快速渡河。’于是往南走。到达对岸后再走数百步,有一座破旧的房舍。从西门进入,顺着墙向北走,东边是有大门的屋子,因此到那里去看一看,门开着,但没有人,于是就进去了。到了已经残破的戟门,门也开着,我们又进去了。穿过屏障、回廊、四合,有一间堂屋是上闩的,台阶前有四棵大樱桃树,鲜花盛开,此时月光普照庭院,院子里似乎无人居住,不知跟谁打招呼。我与儿媳面对面卧倒在台阶之下。没多久,有一个老人来辱骂驱赶我们,然后我们把之前发生的事告诉了他,他就走了。后来又听到西廊下有脚步声,有一个少年过来辱骂,并且呼叫那个老人,让他驱赶我们两个。我们苦苦哀求,并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他,那个少年低着头就跑了,不一会儿穿着白衫白鞋回来了,在台阶下哭着行礼说:‘我是尚书的侄子。’他痛哭着说:‘我没有地方问你们的消息,不知道伯母与嫂子回来了,真是如同天降一般。这里就是当时的宅院,堂屋中锁着的东西,都是以前的旧物。’他们哭泣着打开锁,这里确实像原来居住的地方。在这里居住了九年,我与儿媳妇先后去世。”

    其母大奇之。且人之荣悴①,无非前定,素闻之矣,岂梦中之信,又如此乎?乃心记之。俄而楚金授钺广陵②,神龙中以徐敬业有兴复之谋③,连坐伏法,惟妻与妇免死,配役掖庭十八年,则天因降诞日④,大纵籍没者⑤,得随例焉。午后受诏,及行,总监绯阉走留食候之⑥。食毕,实将暮矣。其褰裳涉水而哭⑦,及宅所在,无差梦焉。噫!梦信足征也,则前所叙扶风公之见⑧,又何以偕焉。

    【注释】

    ① 荣悴(cuì):比喻人的穷通。晋潘岳《秋兴赋》:“虽末士之荣悴兮,伊人情之美恶。”

    ② 授钺:古代大将出征,君主授以斧钺,表示授以兵权。《文选•张衡〈东京赋〉》:“授钺四七,共工是除。”三国吴薛综注引《六韬》:“凡国有难,君召将以授斧钺。”

    ③ 神龙:周武则天的年号(705),唐中宗沿用不改(705——707)。徐敬业(?——684):即李敬业,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人。李绩的孙子。历任太仆少卿、眉州刺史。光宅元年(684)坐赃贬柳州司马,与唐之奇、杜求仁、骆宾王等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临朝,求得状貌类似太子贤者奉以为主,自称匡复府上将、领扬州大都督。有众十余万人,一面屯淮阴等地,一面渡江攻下润州。后为武后大将李孝逸击败,至海陵(今江苏泰州)界,被部下杀死。兴复:犹恢复。

    ④ 降诞日:生日。

    ⑤ 籍没:指登录财产或家口,以没收充公。《三国志•魏书•东夷传》:“季父牛加有二心,位居杀季父父子,籍没财物,遣使簿敛送官。”

    ⑥ 总监:官名。隋唐有宫苑总监、九成宫总监、盐池总监等。绯阉:唐代太监服饰的颜色规定:凡三品以上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用绯色,六品、七品用绿色,八品、九品用青色。走:仆人,有时含蔑称意。

    ⑦ 褰裳(qiān cháng):撩起下裳。《诗经•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⑧ 扶风公:即本书卷七《张左》中之扶风人申宗,其前身梦入耳中之国,因得长寿。

    【译文】

    她的母亲听后,感到非常惊异。人的穷困与显达,都是命中注定的,这是常常听说的事,难道梦中的征兆,又如此准确?于是她的母亲就暗暗记住了。不久张楚金被朝廷任命管辖广陵,武则天神龙年间,因为徐敬业有恢复李唐皇室之阴谋,张楚金连坐被处死,唯有他的妻子与儿媳免于一死,被发配到宫廷,做了十八年劳役,武则天因其生日,大赦抄家之人,她们因此豁免。午后接到诏书,正要走,总监宦官的仆从让她们留下来等候吃饭。吃完饭,已经到了傍晚。她们撩起下衣蹚水过河而哭泣的情形,以及那所宅院所在,与韦氏女做的梦没有差异。噫!梦的征兆足够让人信服,本书前面所叙述的扶风公申宗在梦中所看到的,也是一样的准确。

    郭代公

    代国公郭元振①,开元中下第②,自晋之汾,夜行阴晦失道,久而绝远有灯火之光,以为人居也,径往投之。八九里有宅,门宇甚峻。既入门,廊下及堂下灯烛辉煌,牢馔罗列③,若嫁女之家,而悄无人。公系马西廊前,历阶而升,徘徊堂上,不知其何处也。俄闻堂中东阁有女子哭声,呜咽不已。公问曰:“堂中泣者,人耶,鬼耶?何陈设如此,无人而独泣?”曰:“妾此乡之祠,有乌将军者,能祸福人,每岁求偶于乡人,乡人必择处女之美者而嫁焉。妾虽陋拙,父利乡人之五百缗④,潜以应选。今夕,乡人之女并为游宴者,到是,醉妾此室,共锁而去,以适于将军者也。今父母弃之,就死而已,惴惴哀惧,君诚人耶,能相救免,毕身为除扫之妇⑤,以奉指使。”公大愤曰:“其来当何时?”曰:“二更。”公曰:“吾忝为大丈夫也⑥,必力救之。如不得,当杀身以徇汝⑦,终不使汝枉死于淫鬼之手也。”女泣少止。于是坐于西阶上,移其马于堂北,令一仆侍立于前,若为宾而待之⑧。未几,火光照耀,车马骈阗⑨,二紫衣吏入而复走出,曰:“相公在此⑩。”逡巡?,二黄衣吏入而出,亦曰:“相公在此。”公私心独喜,吾当为宰相,必胜此鬼矣。

    【注释】

    ① 郭元振(656——713):名震,字元振,以字行,魏州贵乡(今河北邯郸大名)人。开元元年(713)拜相,并辅助唐玄宗诛杀太平公主,兼任御史大夫,进封代国公。不久,唐玄宗骊山讲武,郭元振因军容不整,被流放新州,后在赴任饶州司马途中,抑郁病逝。

    ② 开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713——741)。下第:科举时代考试不中者曰下第,又称落第。唐韦应物《送槐广落第归扬州》:“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

    ③ 牢馔:酒食。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