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与舍弟书十六通 注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喜为咏怀述志刻琢穷苦之言,贾岛以苦吟著名,因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叹。后专攻五律,独树一帜,多吟咏情性,刻画景物之作。诗风清奇僻苦,峭直深刻,以寄情偏僻,铸字炼句取胜。

    [17]李贺,字长吉,昌谷(今河南宜阳)人,以乐府诗著称。其诗作想像力丰富,构思奇特,具有极度浪漫主义风格。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韩愈为之作《讳辩》。《文献通考》称,“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18]戗,音qiang, 大堤外加帮的小堤。戗水就是逆水,戗风,就是顶风。

    [19]在艺术性和实用性方面,郑燮说了老实话,在公开的场合,讲的是追求艺术性,在私下里,追求的毕竟是实用性。为稻粱谋嘛。

    [20]虿,音chai, 蛇蝎之类爬虫

    [21]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去世,家境中落,母亲用芦杆画地教他识字。仁宗天圣八年(1030)登进士第,次年到洛阳任西京留守推官。任职三年期间,与钱惟演、苏舜钦等诗酒唱和,遂以文章名天下。景祐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宣德郎,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充馆阁校勘。二年后,因直言为范仲淹辩护,贬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康定元年(1040)奉诏复职,庆历三年(1043)知谏院,以右正言知制诰,参与范仲淹等推行的新政变革。因守旧势力攻击,出知滁州(今安徽滁县)。后累得升迁,嘉祐二年(1057)以翰林学士知贡举。五年(1060)官至枢密副使,六年(1061)改任参知政事。神宗时改外任,出知亳州(今安徽亳县)、青州(今山东益都)、蔡州(今河南汝南)等。熙宁四年(1071)以太子太师致仕,居颍州。次年卒,谥文忠。其诗文杂著合为《欧阳文忠公文集》153卷,集中有长短句3卷,别出单行称《近体乐府》,又有《醉翁琴趣外篇》6卷。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活动家,诗文革新的倡导者。他曾主编《新唐书》,还用大半生精力完成了一部文字减旧史之半而事迹增添数倍的《新五代史》。他还善于发现人才和提拔后进,宋代的一些大政治家、大散文家、大诗人不少出于他的门下,或相从游,如梅尧臣、苏舜钦、苏轼父子、王安石、曾巩等。欧阳修对北宋诗文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2]毛晋汲古阁《津逮秘书》是明代著名的图书版本。毛晋,原名凤苞,字子久。后改字子晋,号潜在,别号汲古主人。早年为诸生,屡试不第,遂隐居故里。变卖家产,于七星桥构筑汲古阁、目耕楼,以收藏和传刻书籍为业,藏书总数达八万四千余册。由汲古阁刻印的宋、元以来之珍本书籍,名扬海内。刻书数量巨大,达十万余页刻版,涉及经史、词曲、丛书、宗教、小说、笔记等等,为中国历代私家刻书之最。对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毛晋有著作《毛诗陆疏广要》、《虞乡杂记》、《海虞古今文苑》、《明诗记事》、《汲古阁刻书细目》等。

    [23]郛,注意,此字读音为fu,本意为外城。参见徐三见《说郛》考述

    [24]《尚书?禹贡》。 这是战国时魏国的人士托名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贡》名篇。 这是撰著这篇《禹贡》的人士设想在当时诸侯称雄的局面统一之后所提出的治理国家的方案。

    《洪范》篇本身文字并不多,但它是我国古代政治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篇章。“洪”有“大”意,“范”则为“法”。“洪范”即指“统治大法”,是上古时期的一篇政治、思想、文化的经验总结。

    《月令》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

    [25] 张载,字子厚,生于宋天禧四年(公元1020),卒于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因在凤翔县横渠镇讲学,学者称为横渠先生。 他的主要著作是《正蒙》和《易说》。据朱熹、吕祖谦所编《近思录》的引用书目,张横渠的著作有《正蒙》、《文集》、《易说》、《礼乐说》、《论语说》、《孟子说》、《语录》。明代人所编的《张子全书》,包括《西铭》、《东铭》、《正蒙》、《易说》、《经学理窟》、《语录》、《文集》、《拾遗》等。《经学理窟》为《近思录》引用书目所未列,其中羼杂有程伊川的话,显然不尽是张载的著作。《近思录》引张横渠的话,有一些与今本《理窟》中的语句相同,但《近思录》中注云《语录》,不云《理窟》。《语录》今有二本:《张子全书》所载和《四部丛刊》影印宋本,前者仅系后者三分之一。大约张横渠的著作在明代中期已多散佚,今已不易详考。他的主要著作《正蒙》和《易说》已经包括了作者的全部重要学说。张横渠是北宋时代最重要的唯物论者,他在与佛教唯心论的斗争中,建立了自己的唯物论哲学体系。他认识到了各种现象之间的对立矛盾,并且看到了当时社会的基本问题即土地问题的严重性。但他为时代所限制,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仅仅提出了调和冲突或缓和矛盾的空想方案。但他的唯物论哲学,是和他对于人民生活的关心与注意有密切联系的。

    [26] 书籍之多,不胜辍读,只能择其精要,更何况在当今这样信息和知识爆炸的年代。现在,任何人不愁无处获取知识,要紧的倒是该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中始终认定自己的目标,选择值得读和应该读的东西,至于其余的,就让他们“未怕秦灭,终归孔炬”吧。

    [27] 短短一封家书,阐明二层道理,其一,既然先君有仁意不忍掘他人冢而自立,那就做得更彻底,买下这块坟地,葬自家并留此故坟作伴,让子孙后代在祭奠自己祖先的同时,也祭奠这无名的亡者。其二,勘舆家所言不足信。存心,要刻刻浇灌,存厚,恶风水也会变作善地。(范仲淹当年也有不信勘舆家所言,而将家坟安置在天平山脚,后来一夜风雨,天平山山石都成了“万笏朝天”之态,风水大变。)佛学中的因果说,也是同样的道理,求天保佑,不如时时、处处行善积德。

    [28] 至如此境地,一无挂碍。所谓君子“坦荡荡”也。

    [29] 殄灭 tian, 消灭

    [30] 读书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必拘泥于一些细枝末节。“书中有书,书外有书”,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人要自出眼孔,自竖脊梁。

    [31] 此篇分别以杜甫和陆游诗的内容和命题来论述诗歌创作问题,也反映了文艺创作与它所反映的时代精神的关系。

    [32] 此篇还是读书择要的问题,不分好坏一股脑儿地将一切都藏进你的大脑(从现代来说,收藏进你的电脑)这不就成了个破烂橱柜吗?

    [33] 注意,此处应读为zhang, 增长也,

    [34] 现代人称为“自然生态环境”,古人称之为“天道人性”,道理是一致的。

    [35] 旸,yang,阳光普照;燠,yv,潮湿闷热。

    [36] “留得一分做不到处,便是一分积累”你信不信,反正我信。

    [37] 徐渭 (1521~1593) 明代剧作家、文学家。字文长,一字文青,号天池,晚号青藤,别署田水月。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徐渭一生,虽然潦倒,在文学艺术方面,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影响深远。明代一些进步文学家如汤显祖、袁宏道等,都受过徐渭的熏陶。他的作品之一《四声猿》是四部杂剧的总称,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四声猿》及《南词叙录》外,有《徐文长集》30卷,《逸稿》24卷。《四声猿》版本,最早有万历间陶望龄校刊《徐文长三集》附刻本及万历间刊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即据后者影印。《南词叙录》的版本,现存最早的有何焯(义门)批补的壶隐居钞本。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