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 崩溃中的中国社会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极严重的文化失调

    甲 伦理本位的社会之被破坏

    我们旧的社会组织,是伦理本位,互以对方为重的;但自西洋风气输入,逐代以个人本位、权利观念,伦理本位社会乃被破坏。本来西洋近代一切全是从个人主义开发出来(蒋百里先生译的《近世我之自觉史》可参看)。我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也曾说过:西洋人在近代才有了“我”的自觉;从“我”的自觉,开出一切皆以个人为本位,对外抗争,向外用力的风气。此风气传入中国,恰好使固有的掉转过来;以自己为重,以伦理关系为轻;权利心重,义务念轻。从让变为争,从情谊的连锁变为各自离立,谦敬变为打倒,对于亲族不再讲什么和厚,敬长尊师的意味完全变了,父子、兄弟、朋友之间,都处不合适;————旧日风气,破坏得厉害。而尤要者,因政治上的变动,使社会风气的变化更大且速;如辛亥革命与十五年至十七年的北伐,都使社会风气有更大更快的变化。

    再则由于政治的变动,而有法律的改定,————把西洋权利本位的 法律搬入中国,此影响于社会者更大。如民法中规定女子有承继权之后,兄妹打官司的很多;再如都市中保护私人法益为职业的律师,专代私人争取法律范围内的利益,完全露出争取的意味,实为从前社会所绝不曾有。

    又,社会风气影响于政治,将忠君之义打消。中国人原来团体关系不发达,团体意识不明显,只承认团体的代表(领袖),认不清楚团体,所以只有领袖与众人之间的相互义务,而无团体与份子之间的相互义务。现在对团体代表的义务观念取消,团体更不易维持。此种影响,让许多人藉着对领袖没有服从尽忠的义务之意,而发生政治上许多变动(例如军队许多倒戈的事)。二三十年来,政局变幻无常,信义丝毫不存,到处都充满了机诈与粗暴。所以一般老先生常引用中国的两句老话来形容现在的政治状况说,“上无道揆,下无法守”,实在很对。此种粗暴、抗争、尚机诈,讲策略的风气,让政治上常常不安稳,酿成连年的纷乱。

    此种社会风气的变化,在我看,固受种种影响,例如因经济的进步,社会实质起了变化,因而引起风俗习惯的变化等等;但其主要的直接有力的,还是因西洋潮流输入而引起来的中国人思想的变化,少数人思想的变化在先,而引起了社会一般风气的变化。此思想的变化又从中国士人讲理的风气而来。我最感觉到中国读书人的胸中顶没有成见,顶能奔赴理想。我常说:中国人的长处,是勇于服善,对外来风气的接受,比任何民族都快。换言之:中国人并不守旧,在维新上最肯出力;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奔赴理想最力。中国革命完全出于知识分子奔赴理想,爱好真理的心。

    在我所说的许多话里,好像对于中国社会之崩溃很表示可惜,对于模仿西洋人的向外用力不赞成;此外我补充一句,即:我承认新风气的输入,是由于中国士人勇于服善之心理所引进;他所以很快的接受新的道理者,是对固有文化缺乏自觉。换言之,他在开始不知道中国社会的 组织构造为伦理本位、义务关系,与西洋根本不同;只为奔赴理想而引进了西洋风气,后此的影响,为他们所不及料。当初他们的心,是很纯洁的,只因缺乏考虑,很快的就接受了西洋的文化,此即中国社会破坏的开端。以开端如此,从可知其对于新的组织构造,也将不达成功不止;对于日后社会改造,将不达理想不止。这是一层。

    再一层:前面曾说,自西洋近代风气输入,让中国社会有两个方向矛盾冲突而破坏益烈。但尚不止此。更有乱上加乱的是:现在又进来一个反近代的潮流————因西洋此刻已走入一个反近代的潮流。前天(二十三年一月九日)《大公报》载有英国政治家路易·乔治的话,他很叹息今人已一反古人之所为:古人爱自由,喜放任;今人则处处持干涉主义,讲统制,以团体为重,个人为轻,将古人所要求的一概摒弃。他所称古人,盖即指近代西洋人而言。中国先输入西洋近代的风气,已是闹不清而乱了;再来一个反近代的风气,更是乱上加乱!中国人今日已陷于完全没路走;这样,那样,怎样也不对,左右不合适。此刻中国社会,有两大自己矛盾之点,我们可以分两段去说:

    第一,中国社会病在散漫,救之之道,在于团结组织。然而近几十年来,自外输入者,恰与其所需要者相矛盾————根据个人主义而来的分离自由的风气固无论;即后此而来共产主义,也是专讲斗争,分离反抗,适与要求团结的趋向相反。譬如,结合团体是分子对团体的一种“向心力”,中国社会所需要的正在此;而西洋潮流过来,反增加了我们的“离心力”,这岂非矛盾!本来中国人此刻不能不想法往团体里去,以应付我们生活上的问题;可是事实上输入的都是反团体的风气,因而使中国人一时倾向要团体,一时又倾向反团体,矛盾冲突,方向乃无由定。

    第二,大家都说中国以前是专制,直到现在,专制的余习尚深,那末我们就要矫正专制了。要想矫正专制,便要政权公开。其相联的一面,就是对个人的尊重————西洋近代社会,个人自由的建立,生命财产 的有保障,都是很可爱的。不似中国对个人可以任意拘禁,对财产可以随便捐派,枪毙人也不算事。至于言论与出版的自由,更说不到。这种专制余习的矫正,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都是我们所急于要求的。可是在这个时候,又输入一种(反近代的)理论,就是:不讲专制,却大讲专政,不说专制而说统制。在自由尚未建立,尊重个人的习惯尚未养成的中国,又大讲无限制的干涉主义,尊重个人的话又不时兴了;这实是一大矛盾!

    由于上述的两种矛盾,使中国陷于左右来回的双重矛盾中。左一条理,右一条理,不但理与理矛盾,还有理与事的矛盾。理与事之不合,其例甚多,说起来也饶有趣味。我现在举两个例子:一是我们常常看见的子弟与家庭的冲突。原来伦理本位的组织,尚未崩溃干净,财产仍属于家庭,子弟仍须受家庭保护。而子弟之在家庭,一方面根据新道理,不让家庭干涉他的思想、行动;一方面又根据旧道理,要求家庭供给;这种理与事的矛盾,他自己也不能自圆其说。再如一般官僚,辄自谓为公仆,话讲的很好听,事实上不然。以多数的老百姓那样子穷苦,如果让南京的院长、部长、主席,站在乡下人中间,说这是大家的公仆,主仆之间,未免有些不像;实实在在的说,仍然他是老爷。所以与其在理论上说他是公仆,倒不如从前的伦理社会称为父母官者尚比较切近。这都是理与事的冲突。现在的中国人,各人有各人的理,譬如,我站在伦理本位上讲理,你站在西洋近代思想上讲理,他又站在反西洋近代的潮流上讲理,左也有理,右也有理,甚至于一个人可以讲三种道理,其实左右都没理。中国在这种矛盾中,伦理本位的社会便崩溃了,而如西洋一样的个人本位或社会本位的社会也未建立。在这东不成、西不就的状态中,处处是矛盾,找不到准辙,没有法子相安————为父者不知应如何为父,为子者不知应如何为子,为婆为媳者,不知应如何为婆为媳,在学校里先生也不好当,学生也不好当(学校常闹风潮即以此);因而家 庭父子之间、学校师生之间、朋友同侪之间,乃至政府与人民、上级官与下级官,统统不能相安,彼此相与找不出一个妥帖点来。

    在此刻的中国社会,就是东不成、西不就,一面往那里变,一面又往这里变,老没个一定方向。社会如此,个人也是如此;每一个人都在来回矛盾中,有时讲这个理,有时讲那个理。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大家彼此之间,顶容易互相怪责。因为如果大家都讲一个理,就不易起冲突;理太多了,则难免争论不合而相怪。在这样一个局势之下,变乱相寻,讫不得安定。以中国此刻的乱,与历史上的一治一乱之乱不同也。历史上的乱,社会虽乱,各人之是非心则一,讲不出多少道理来,因为讲不出多少道理,只有一条理可讲,所以卒能规复旧辙。而现在想规复以前的治道,则绝不可得。在这左右来回的矛盾中,非有真正高明的眼光,深彻的认识,对中国伦理本位的道理有了解,能承认;对西洋近代的思想有了解,能承认;对反西洋近代的潮流有了解,能承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