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说明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一节 说明文的意义

    解说事物,剖释事理,阐明意象;以便使人得到关于事物、事理或意象的知识的文字,称为说明文。例如:

    一旁是字的形,一旁是字的声,所以叫做形声。

    ————《中国文化的根源和近代学问的发达》

    科学的起源,不是偶然发见的,因为人类是有理性的动物,有种种心理的根据,所以发生科学。

    ————《科学的起源和效果》

    说明文的性质,有时好像和科学的记事文相同,有时又好像和叙事文类似;其实全不一样。

    说明文和科学的记事文有什么区别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象的范围不同。科学的记事文虽也是以记述事物的状态、性质、效用为主;但以特殊的范围为限,是比较具体的;说明文以普遍的范围为对象,是比较抽象的。如第二章第一节所举的例,第一个是记述一枝梅花的状态,第二个是记述屋内一部份的陈设,第三个是记述一个人的性质。范围既狭,所记述的也比较具体,使人读了自然可以就得到那些知识。但若要讲到“植物”、“房屋的构造”和“人类的通性”等一般的事实,以及抽象的事理如“文学的意义”、“实验主义”等,范围就扩大得多,不是记事文所能胜任的了。

    说明文和叙事文的分别比较容易。关于事实的说明,对象虽和叙事文相同,但形式全然相异。如“今天上午八点四十分火车从江湾开出”,是叙事文的形式;而“火车从江湾开到上海是在今天上午八点四十分”,便是说明文的形式。还有一个区别,叙事文可带作者主观的色彩,说明文却不许可。

    第二节 说明文的用途和题式

    说明文本来是用较浅近明了易于理解的文字去解明事物或事理,使它的关系明了,范围确定,意义清晰,给人以关于该事物或事理的普遍的正确的知识,所以用途很广。教师的讲义,科学的教科书,大半是说明文,固不必说;就是学术上的定义,字典上的解释,古书上的注解,事实真象的传达,凡足以使人得到明确的观念和理解的,都要用到说明文。

    说明文的题式通常有疑问式和直述式两种:

    (一)疑问式

    (甲)书籍是什么?(乙)何谓文学?(丙)科学怎样起源的?

    (二)直述式

    (甲)书籍;(乙)文学;(丙)科学的起源。

    在古文中还有用“说”字或“原”字加到题上的,如“士说”、“原君”之类;但文中多羼入议论,所以不能因题式而判断文体。

    第三节 说明文的条件

    说明文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单语的定义;复杂的说明文,无非是单语的定义的集合和它们的引申。先就单语的定义来讨论。

    例如,“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是规定“人”的意义的,就是用“有理性的动物”六个字合起来说明“人”的概念。在这六个字中,又可分成两部份:一,“动物”;二,“有理性的”。“动物”是“人”所属的类;“有理性的”是“人”在所属的类中所具的特色,就是“人”和所属的类中的其他的东西相差的地方,论理学上叫做种差。所以最简单的说明文的形式是:

    类+种差

    但说明文只是这样简单,通常不能就使人明了,非更详尽不可。因为说明文所说明的既不一定简单,而又是对于未知某事物、某事理的人才有作的必要,所以作法上必须的条件便须加多,共有六个,分说如下:

    (一)所属的种类 为了要使所说明的事物和其他关系较远的事物分离,所以须述它所属的种类;如要使“人”和植物、矿物等分离,就先说他是动物。又以“书籍”和“书信”为例:

    (甲)书籍是印刷物。

    (乙)书信通常是手写的。

    (二)所具的特色 将所属的种类虽已叙述而能使它和其他关系较远的事物分离,但还要使它和关系较近的同属于一类的分离,所以必须述它的特色;如要使“人”和一切别的动物分离,必须叙述他的特点————“有理性的”。

    (甲)书籍是预备永久保存,给多数人看的。

    (乙)书信是处理一时的事情,代谈话用的。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