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5章 渔翁之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须臾,观察员又大声说道:“好了,我都拍下来了,拍好了!伙计们,直接返航吧!这些照片上头一定会感兴趣的!”

    这里,就是1942年《德俄秘密协定》中规模最大的军事工程——代号“毒眼”的海外空军基地。事实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原住民都被迁走,俄政府委任的市长基本上就是个摆设,因为所剩下的几百号俄国居民都在德军的基地谋到了不错的后勤差事。

    活动半径仅为1500公里的Ju-86R就已经成为日本军方无可奈何的目标,到了1943年3月,第一批新服役的FW202型远程侦察机进驻阿尔谢尼耶夫,日本领空及本土的安全也就面临着愈发严峻的挑战。这种采用整体增压技术的四发大型飞机实用升限与Ju-86-R1型相同,机组人员的工作环境有了质的提升。除FuG201型机载雷达,机上还搭载了最新式的雷达探测设备,可根据截收到的雷达波测算对方雷达的方位,而蔡司公司制造的新型航空摄像器材也将有效提升航拍侦察的效果。

    飞行员果断地操纵飞机调头返航,并且揣测道:“日本舰队会不会转移到其他军港去了,例如舞鹤或者横须贺,也有可能是马尼拉?”

    “这样一支舰队只要离开港口,一天下来少说也要几万吨燃料,他们不会进行无谓的调动!”观察员分析说,“我们又不是第一次对单冠湾进行侦察了,他们应该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而转移到其他港口去——没有哪里是我们去不了的,马尼拉也不例外!”

    1943年4月1日,又一个战争愚人节,距离第二次马里亚纳大海战已经过去了29天时间。尽管天气有些阴沉,可一大早喷涂着俄罗斯共和国空军墨绿色涂装的Ju-86R就从阿尔谢尼耶夫基地起飞了。和以往一样,它非常顺利地横穿了日本海,在经过北海道上空时才为日军防空部队所发现。当日军战斗机的身影出现在灰蒙蒙的天空中时,德国飞行员已将飞行高度调整到了1.4万米,接下来的场面就像是欧洲大个和日本矮子打篮球,上面的随意拨弄篮球,下面的竭尽全力蹦跳也挨不到边。在这个过程中,德国侦察机上的无线电技术员还对日军战斗机飞行员与地面基地之间的通讯进行了截收和录音——日本人当然不会傻到把这些涂成橄榄绿色的侦察机看成是俄国货,经历了大战的失败,俄罗斯共和国没有能力也没有需求对日本列岛进行如此频繁的侦察。然而国际纠纷也讲究证据,日本军方迫切地想要击落一架侦察机以获得飞机实体以及飞行员,无奈4千米的高度差并不是武士道精神能够克服的屏障,即便冒死拔高,那些零式战斗机也还是无法对德军的双发高空侦察机构成威胁。

    机组成员们纷纷“押注”。很显然,大多数人都认可德美联手的强大实力。

    在沉闷的轰鸣声中,同样喷上了俄军橄榄绿涂装的FW202滑离跑道并径直飞向东北方,它机身和机翼上的红色五星在阳光下显得极不协调。以超过480公里的时速飞行了近一个小时,飞机已然抵近了日本西北部海岸线,就在这时候,机上的雷达探测器果然截收到了强烈的脉冲信号,雷达员随即依靠仪器测定的参数计算出了脉冲源的方位:那座大功率的地面雷达基站就位于日本本岛中部,大致是日本首都东京一带。与此前德国情报部门估计的情况所不同,从脉冲信号来看,日军雷达的工作原理应该是与德制FUMO型雷达基本一致的。

    除了海参崴,阿尔谢尼耶夫基地的存在几乎威胁不到俄罗斯共和国的任何一个战略要地,但它毗邻着日本海,距离海岸线仅有百多公里,直飞东京还不足1000公里,部署于此的德军Ju-86高空侦察机能够覆盖日本列岛的大部分区域,包括日本联合舰队四大基地中的三个。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这些侦察机每隔两到三天就会对日军的主要海军基地进行一次高空侦察,凭借14400米的实用升限,它们得以避开日军零式战斗机的截击和地面高炮火力的拦截,甚至不容易被人们肉眼所察觉。在1943年最初的三个月里,这种侦察一共进行了80多次,其中绝大部分是单机活动。根据德军飞行员们的报告,日军相应进行了37次空中截击,但无一成功。地面高射炮兵尝试了14次拦截,同样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到后面也就渐渐放弃了这种只能反过来惊扰民众的行动。

    在FW202上,观察员的位置已经从机头挪到了飞机中部,并使用一台由新型高空轰炸瞄准器改进而来的高空观测器进行直接观测,进而人工操控位于机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