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6章 重归世界版图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德国人的严谨刻板和美国人的无拘无束是天生矛盾的一对,以德国志愿者在美国军队的情况来看,文化、习惯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确实给双方军人的相处带来了一定的难处。在“跨国情报部”这样兼具军事和外交色彩的机构,双方人员刚一开始都有所保留,既不多说一句话,又唯恐对方可能误解了自己的意思,因而在交流的过程中显得格外谨慎。在接触的过程中,双方都见见意识到了单一国家的视野存在许多盲点和误区。自从一战期间被日本军队抢占了青岛及南太平洋诸岛,德国人在随后的二十余年时间里被彻底逐出了太平洋区域,最近两年虽然重返昔日的统治地,对太平洋格局的变化俨然没有美国人研究的那么全面透彻。同样的道理,长期陷于孤立主义的美国不仅对于欧洲事务缺乏影响,对于除了英国之外的其他欧洲国家也没有充分的了解。1940年,他们错误的高估了法国人;1941年,错误的低估了苏联人;1942年,错误的低估了德国人;1943年,轮到对意大利人下结论了,美国军事机构的幕僚们很是头疼了一阵子,他们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意大利军队不堪一战——结论确实是下对了,但当他们时隔数月从德国人手中拿到有关意大利军事力量尤其是意大利海军的详细情报时,恐怕要为自己当初的判断抹上一把汗了。意大利人并没有充分利用美国海军在大西洋的“真空状态”,而是把宝贵的舰队派到了遥远的太平洋参战,完全归功于意大利领袖及其主要幕僚的“高超智慧”,若是那种情况真的出现,即便德国从中干涉,美国政府也少不了支付一大笔辛苦费!

    ※※※

    相比于正在中太平洋鏖战的美日主力舰队,德国人的这支海空力量显得非常弱小,而且在航空母舰的海洋霸主地位逐渐显现的时代,它的常规编成中竟没有一艘轻型航空母舰,不论攻守,似乎都不足以彰显德国举足轻重的大国地位,亦不足以发挥马绍尔群岛“南太平洋跳板”的独特地理优势——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这里就曾经是德国的保护领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军占领,战后由国联划归日本管辖,直至1942年德国和日本签署“汉堡协定”,马绍尔群岛才又重新划归德国的海外领地版图,并因此躲过了太平洋战火的侵袭。

    在20世纪40年代,位于美国东海岸的诺福克军港还仅仅是美国诸多海军基地中的“潜力股”。尽管硬件设施和战略位置不如西海岸的圣迭戈海军基地,但大名鼎鼎美国海军航空兵就诞生于此,而该基地在诺福克港的位置和天然条件也颇为理想。1943年初,大西洋舰队的司令部已搬迁至此,只是由于太平洋战争激战正酣的关系,美国大部分的海军力量都汇集到了太平洋区域,大西洋舰队所辖的百余艘舰艇大都是驱逐舰以下的小型舰艇以及一些旧式的飞机,所幸的是,他们只需要在本土附近海域防范意大利海军在理论上的袭击可能,而扼守直布罗陀海峡的德国海军正严密监视着意大利本土舰队的动向。

    在德国太平洋巡洋舰队及马绍尔群岛海军卫戍司令部的成立仪式上,洛沙尔·冯·德拉皮埃尔海军中将当众宣读了总统威廉·弗里克、总理汉斯·罗根和国防部长埃里希·雷德尔的致信,他们高度赞扬了格拉夫·冯·施佩伯爵及其东亚巡洋舰队官兵无畏、果决、睿智、奉献的战斗精神,并勉励德军官兵们努力克服地域和气候差异带来的种种困难,以平和、谨慎的态度守护好德意志的海外疆域。

    1943年4月9日,在新“格拉夫·施佩伯爵”号率领下,由三艘轻巡洋舰、四艘驱逐舰和四艘辅助舰船组成的德国太平洋巡洋舰队驶抵马绍尔群岛首府马朱罗,加上先期抵达的轻巡洋舰“莱比锡”号和四艘远洋潜艇,由轻型航空母舰“西里西亚”号运送来的三十架作战飞机,以及从美国购入的六艘巡逻炮舰、六艘鱼雷艇、十二架水上飞机,德国在南太平洋的军事部署就已经基本到位。

    相较于大西洋舰队司令部的迁移,在这个春末夏初,更具有战略意义的事件是德美“跨国军事联合参谋信息情报部”在诺福克基地成立——德国人的初衷是将这一机构建立在德国北部的港口城市或者海军基地,但在罗斯福总统的坚持下,他们最终作出了让步。诺福克或者汉堡的区别,眼下看来还不明显,但若干年后人们回首再看,将会发现前人的眼光有多么深远!

    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