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5章 德先生与赛先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李经述自己也到高校视察演讲,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去“煽风点火”,对官本位思想、宗法制度、三纲五常开炮,表达了国家对此次新文化运动的支持。不过,李经述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对于一些传统礼仪作了保留,检验的尺度便是人性,凡是符合人性的道德,予以保留和鼓励,比如祭祖的风俗,这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信仰,到了二十一世纪也没改变,这也是孝道文化的一部分,李经述还是很认同的。

    这个世界,终究是你们年轻人的。社会的未来会不会变得更好,取决于年轻人的观念。现在社会的观念鱼龙混杂,有的甚至是歇斯底里,人们也越来越浮躁,已经把现实世界和观念世界割裂。年轻人,要多解决一点实际问题,少一些主义之争。如果非得要学会一种姿态面对世界,相比野火集或怒火,我更喜欢篝火。在黑夜的篝火里,人们可以尽情欢歌热舞,驱散恐惧和邪灵。我喜欢这种感觉,胜过狂躁和烧毁一切的野火。我一直信仰宽容、虔诚、谦虚、爱、理性这些温和的价值观,希望你们年轻人,也喜欢。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政治改革,是迫在眉睫还是应该循序渐进,而是我们的政府怎样才能更有效率。我们的政府能否给人民提供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能否让公平正义在社会得到伸张,能否让每一个愿意工作的人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能让每一个家庭都有尊严地生活。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工商立国是一条康庄大道还是万恶之源,市场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我们经济的成就,取决于多数人的幸福感。

    李经述点点头,说:“前段时间我访问美国,刚好拜访过杜威,我可以给你写一封推荐信,你可以拜杜威为师。不过,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在历史上,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他提倡的白话文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大家,还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是二十世纪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思想家。

    李经述笑着说:“你胡适学成后,可要回国效力啊。不要像现在很多北大的毕业生,到国外留学就不回国了,数典忘祖可不好!中国人民需要你们这样的青年才俊。”

    我们之所以强调思考,是因为思考是摆脱精神奴役的必然选择,让每一个人有尊严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让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打破世俗或者自己强加给自己的精神枷锁。

    胡适回答说:“大总统放心,学成后,我一定会回来的!”

    自由思考,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反对不代表反动,我们应当允许不同意见存在于这个多样的世界。而且实践证明,历史上许多的进步,都是由反对的声音推动。

    你是学哲学的,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要勇于跟两种错误的哲学观作斗争,一种是巫医哲学,就是非理性的哲学,什么气呀,道呀,那些玄而又玄的东西,就值得怀疑。还有现在有一些迎合大众胃口的伪公知,四处煽风点火,一些民粹情绪开始泛滥,这样没头脑的东西,妄图使人们丧失基本理性,我对付这种人,都是直接关到牛棚里面去。第二种就是崇尚暴力的革命哲学,这种哲学,貌似举着替天行道的大旗,实际上是草菅人命。我再强调一遍,中国现行的体制和机制,需要改革和完善,特别是反腐和法治。这不存在争议。中央政府也决心继续深化改革。但绝对不可能把制度推倒重来,稳定发展经济这条道路,是无数中国人用鲜血和智慧走出来的,这是中国改革的底线。中国政府现在的指导思想,有点类似美国大学者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

    我们之所以强调思考,是因为思考是通向自由王国的必由之路。贫瘠的土地,会产生让人唏嘘不已的悲剧,但精神的荒原,比贫瘠的土地更可怕。

    李经述面对的胡适,还不到二十岁,即将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他溜滑白皙的皮肤,大大的眼睛,鼻梁上一副厚厚的眼镜。他一开口,就显得滔滔不绝,问道:“您提倡年轻人要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但我们到底要怎么做呢?”

    “好!”

    我们之所以强调自由,是因为我们相信自由是自然普遍的法则。正如每一片红叶,每一丛翠竹,每一点晴霞,只有在自由的山间,才显得如此美丽。

    在座的师生又都热烈鼓起掌来,李经述抬手示意他们安静下来,接着说:“但是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有公民应当信奉的价值观。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真正了解这个世界,远比急于改变这个世界重要。让自己变得有思想,远比要思想自由重要。从一个追求自由的愤青,到狂热读书,联系历史和实际,获得知性和理性,是当今有追求的青年人必经之路。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旧社会向新社会转型,各种观念泛滥,意志稍不坚定,就可能精神分裂,或者成为观念的奴隶。所以你不得不学会思考,用理性去面对真实的世界。

    自由思考,需要我们进一步实事求是。我们应当回到问题本身,让实践真正成为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那么一切都会改变,一切都不会太远:包括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

    国会的议长容闳也经常跟李经述说:“西方的工业革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精神的启蒙和人性的解放。”

    就坐在主席台上北大校长蔡元培,也带头鼓起掌来。之后,在同学们的强烈要求下,李经述还和大学生们进行了互动,回答他们的问题。

    李经述热情和学生们互动,受到了他们的热烈欢迎,学生们提了很多尖锐的问题,其中,一名叫胡适的学生表现突出,问了很多问题,李经述一一作答。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传统文化是孕育现代文明还是格格不入。我们需要的是这样一种精神:符合人性,在人格上人人平等,人的价值得以实现。我们的道德,应该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发自内心地接受,而不是靠灌输或者被强迫。”

    在开放报禁之后,李经述渐渐发现,传统的伦理观念,还是极大左右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这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社会稳定,忠君爱国,是中国人民的本分。坏处就是束缚了人们的创造性。有很多砖家把技术的进步,看作是可以脱离思想解放而存在的东西,李经述觉得这是自欺欺人。在李经述看来,思想上层建筑决定了生产力,思想解放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提,这用脚趾头想也能明白,如果你在家里的后院种一棵黄瓜,都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