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徐无鬼第二十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释文〕以人名篇。无鬼欲箴规武侯,故假宰臣以见之。

    〔释文〕徐无鬼缗山人,魏之隐士也。司马本作「缗山人徐无鬼」。女商人名也。李云:无鬼、女商,并魏幸臣。魏武侯名击,文侯之子,治安邑。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

    〔疏〕久处山林,勤苦贫病,忽能降志,混迹俗中,中心欣悦,有慰劳也。

    〔释文〕武侯劳之力报反。唯「山林之劳」一字如字,余并下章并力报反。

    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掔好恶,则耳目病矣。

    〔注〕嗜欲好恶,内外无可。

    〔疏〕黜,废退也。掔,引却也。君若嗜欲盈满,好恶长进,则性命精灵困病也。君屏黜嗜欲,掔去好恶,既不称适,故耳目病矣。是故我将慰劳于君,君有何暇,能劳于我也!

    〔释文〕盈耆时志反。下注同。长丁丈反。好呼报反。下注、下章同。恶乌路反。下注、下章同。黜敕律反,退也。本又作「出」,音同。司马本作「咄」。掔苦田反,又口闲反。尔雅云:固也。崔云:引去也。司马云:牵也。我将劳君,君有何劳于我?」

    〔疏〕此重结前义。武侯超然不对。

    〔注〕不说其言。

    〔疏〕超,怅也。既不称情,故怅然不答。

    〔释文〕超然司马云:犹怅然也。不说音悦。下文「大说」同。」

    〔释文〕超轶李音逸。徐徒列反。崔云:彻也。广雅云:过也。武侯大悦而笑。

    〔注〕夫真人之言何逊哉?唯物所好之可也。

    〔疏〕语当其机,故笑而欢悦。

    徐无鬼出,女商曰:「先生独何以说吾君乎?

    〔疏〕议事已了,辞而出。女商怪君欢笑,是以咨问无鬼也。

    〔释文〕以说如字,又始锐反。下皆同。司马作「悦」。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说之则以金板、六弢。

    〔疏〕诗、书、礼、乐,六经。金版、六弢,周书篇名也;或言:祕谶也。本有作「韬」字者,随字读之,云是太公兵法,谓文、武、虎、豹、龙、犬六弢也。横,远也。纵,近也。武侯好武而恶文,故以兵法为纵,六经为横也。

    〔释文〕从说子容反。金版本又作「板」,薄版反,又如字。六弢吐刀反。司马、崔云:金版、六弢,皆周书篇名;或曰:祕谶也。本又作「六韬」,谓太公六韬,文、武、虎、豹、龙、犬也。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为数,而吾君未尝启齿。

    〔注〕是直乐鴳以钟鼓耳,故愁。

    〇郭庆藩曰:文选郭景纯游仙诗注引司马云:啓齿,笑也。释文阙。

    〔释文〕乐音洛。章末同。鴳一谏反。今先生何以说吾君,使吾君说若此乎?」

    〔疏〕奉事武侯,尽于忠节,或献替可否,功绩克彰,如此之徒,不可称数,而我君未尝开口而微笑。今子有何术,遂使吾君欢说如此耶?

    〔释文〕吾君说音悦。既淹,实怀乡眷。今乃以真人六经之说,太公兵法之谈謦欬其侧,非所宜也。此合前谕也。

    〔释文〕久矣夫音扶。后放此。,非也。以宾必刃反。本或作「摈」,司马云:摈,弃也。又必人反。李云:宾,客也。欲干李云:干,求也。社稷之福邪李云:谓善言嘉谋,可以利社稷也。徐无鬼曰:「无鬼生于贫贱,未尝敢饮食君之酒肉,将来劳君也。」

    〔疏〕生涯贫贱,安于山薮,岂欲贪于饮食以自养哉?盖不然乎,将劳君也。君曰:「何哉,奚劳寡人?」

    〔疏〕奚,何也。问其所以也。曰:「劳君之神与形。」

    〔疏〕食欲无厌,形劳神倦,故慰之耳。武侯曰:「何谓邪?」

    〔疏〕问其所言有何意谓。徐无鬼曰:「天地之养也一。

    〔注〕不以为君而恣之无极。

    〔疏〕夫天地两仪,亭毒羣品,物于资养,周普无偏,不以为君,恣其奢侈。此并是无鬼劳君之辞。登高不可以为长,居下不可以为短。君独为万乘之主,以苦一国之民,以养耳目鼻口。

    〔注〕如此,违天地之平也。

    〔疏〕登高位为君子,不可乐之以为长;居卑下为百姓,不可苦之以为短。而独夸万乘之威,苦此一国黎庶,贪色声香味,以恣耳目鼻口,既违天地之意,窃为公不取焉。

    〔释文〕万乘绳证反。夫神者不自许也。

    〔注〕物与之耳。

    〔疏〕许,与也。夫圣主神人,物我平等,必不多贪滋味而自与焉。

    〔释文〕不自许司马云:许,与也。夫神者,好和而恶奸。

    〔注〕与物共者,和也。私自许者,奸也。

    〔疏〕夫神圣之人,好与物和同,而恶奸私者。夫奸,病也,故劳之。唯君所病之,何也?」

    〔疏〕夫奸者私通,于理为病。君独有斯病,其困如何?

    〔释文〕夫奸病王云:奸者,以正从邪也。谓病也。所病之何也李云:服而无对也。或云:养违天地之平,独恣其欲,自许不损于神,而以奸为病,故不知所以。以此为病,何为乎?骥马宫苑之间。

    〔释文〕无徒司马云:徒,步也。锱坛徐侧其反。锱坛,坛名。无藏逆于得。

    〔注〕得中有逆,则失耳。

    〔疏〕莫包藏逆心而苟于得。

    〔释文〕无藏一本作「臧」,司马本同。逆于得司马本作「德」。李云:凡非理而贪,贪得而居之,此藏逆于德内者也。孰有贪得而可以德不失哉?固宜无藏而舍之。又云:谓有贪则逆道也。无以巧胜人。

    〔注〕守其朴,而朴各有所能,则平。

    〔疏〕大巧若拙,各敦朴素,莫以机心,争胜于人。无以谋胜人。

    〔注〕率其真知,而知各有所长,则均。

    〔疏〕忘心遣虑,率其真知,勿以谋谟,胜捷于物。无以战胜人。

    〔注〕以道应物,物服而无胜名。

    〔疏〕先为清淡,以道服人,勿以兵战,取胜于物。夫杀人之士民,兼人之土地,以养吾私与吾神者,其战不知孰善,胜之恶乎在?

    〔注〕不知以何为善,则虽克非己胜。

    〔疏〕夫应天顺人,而或灭凶殄逆者,虽亡国戮人,而不失百姓之欢心也。若使诛杀人民,兼土并地,而意在贪取,私养其身及悦其心者,虽复战克前敌,善胜于人,不知此胜于何处在,善且在谁边也。

    〔释文〕恶乎音乌。下同。君若勿已矣,脩胸中之诚,以应天地之情而勿撄。

    〔注〕若未能已,则莫若脩己之诚。

    〔疏〕诚,实也。撄,扰也。事不得止,应须治国,若脩心中之实,应二仪之生杀,无劳作法,撄扰黎民。

    〔释文〕勿撄一营反,又一盈反。夫民死已脱矣,君将恶乎用夫偃兵哉!」

    〔注〕甲兵无所陈,非偃也。

    〔疏〕大顺天地,施化无心,民以胜残,免脱伤死,何劳措意,作法偃兵耶?

    〔释文〕已脱音夺。三,张若四,謵朋五,昆阍六,滑稽七也。也。长者丁丈反。乘日之车司马云:以日为车也。元嘉本「车」作「居」。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

    〔注〕夫为天下,莫过自放任,自放任矣,物亦奚撄焉!故我无为而民自化。

    〔疏〕痊,除也。虚妄之病,久已痊除,任染而游心物外,治身治国,岂有异乎?物我混同,故无事也。

    〔释文〕少痊七全反。李云:除也。

    〇郭庆藩曰:文选潘安仁闲居赋注引司马云:痊,除也。释文阙。且复扶又反。

    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

    〔注〕事由民作。虽然,请问为天下。」

    〔注〕令民自得,必有道也。

    〔疏〕夫牧养苍生,实非圣人务。理虽如此,犹请示以要言。小童辞。

    〔疏〕无所说也。黄帝又问。

    〔疏〕殷勤请小童也。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注〕马以过分为害。

    〔疏〕害马者,谓分外之事也。夫治身莫先守分,故牧马之术,可以养民。问既殷勤,聊为此答。

    〔释文〕去其起吕反。下、注同。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注〕师夫天然而去其过分,则大隗至也。

    〔疏〕顿悟圣言,故身心爱敬,退其分外,至乎大隗,命乎天然之道,其在吾师乎?有次第。方之岁序炎凉,不易于物。不物,犹不易于物者也。驰其形性,潜之万物,终身不反,悲夫!

    〔注〕不守一家之能,而之夫万方以要时利,故有匍匐而归者,所以悲也。

    〔疏〕驰骛身心,潜伏前境,至乎没命,不知反归,顽愚若此,深可悲叹也已矣!

    〔释文〕以要一遥反。匍音扶,又音蒲。匐音服,又蒲北反。

    庄子曰:「射者非前期而中,谓之善射,天下皆羿也,可乎?」

    〔注〕不期而中,谓误中者也,非善射也。若谓谬中为善射,是则天下皆可谓之羿,可乎?言不可也。

    〔疏〕期,谓准的也。夫射无期准,而误中一物,即谓之善射者,若以此为善射,可乎?

    〔释文〕而中丁仲反。注同。惠子曰:「可。」

    〔疏〕谓宇内皆羿也。庄子曰:「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是其所是,天下皆尧也,可乎?」

    〔注〕若谓谬中者羿也,则私自是者亦可谓尧矣。庄子以此明妄中者非羿,而自是者非尧。

    〔疏〕各私其是,故无公是也。而唐尧圣人,对桀为是。若各是其所是,则皆圣人,可乎?言不可。惠子曰:「可。」

    〔疏〕言各是其是,天下尽尧,有斯理,而惠施滞辨,有言无实。子之言,各私其是,务夸陵物,不异鲁遽,故云「若是」。「蹢」当读「谪」。扬雄方言:谪,怒也。张揖广雅释诂:谪,责也。「楚人寄而谪阍者」,谓寄居人家,而怒责其阍者也。与下文「夜半于无人之时而与舟人鬭」,均此楚人之事,皆喻其自以为是也。郭注曰「俱寄止而不能自投于高地」,于义殊不可通。

    〔释文〕而与舟人鬭司马云:夜上人船,人必挤己于水也。挤,排也。未始离力智反。注同。于岑七金反。徐在林反,又语审反,谓崖岸也。独上时掌反。,乃回反。郢人,谓泥画之人也。垩者,白善士也。漫,污也。庄生送亲知之葬,过惠子之墓,缅怀畴昔,仍起斯譬。瞑目恣手,听声而斲,运斤之妙,遂成风声。若蝇翼者,言其神妙也。

    〇典案:碧虚子校引江南李氏本以「瞑目恣手」四字为正文。细绎文义,此四字不类郭注,「听而斲之,瞑目恣手,尽垩而鼻不伤」,文正衔接,疑江南李氏本是也。

    〔释文〕从者才用反。郢人以井反。楚都也。汉书音义作「獿人」,服虔云:獿人,古之善涂塈者,施广领大袖,以仰涂,而领袖不污。有小飞泥,误着其鼻,因令匠石挥斤而斲之。「獿」,音铙。韦昭乃回反。垩乌路反。

    〇典案:御览七百五十二引注云:垩,白土也。慢本亦作「漫」。郭莫干反。徐莫但反。李云:犹涂也。

    〇典案:「慢」当为「墁」,形近而误也。初学记十八、御览三百六十七、七百五十二、文选嵇叔夜赠秀才入军诗注引「慢」竝作「墁」,是其证。御览五百五十五引作「郢人有漫以垩污其鼻端」,文选江文通杂体诗注、御览七百六十四、七百六十七引「慢」竝作「漫」,当是别本。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疏〕去垩慢而鼻无伤损,郢人立傍,容貌不失。元君闻其神妙,尝试召而为之。

    〇典案:「尽垩」二字倒。御览三百六十七、五百五十五引竝作「垩尽」,当从之。又御览七百六十四、七百六十七引「立」下竝有「而」字,疑是,今本敚之。

    〔释文〕为寡人于伪反。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注〕非夫不动之质,忘言之对,则虽至言妙斲,而无所用之。

    〔疏〕质,对也。匠石虽巧,必须不动之质;庄子虽贤,犹藉忘言之对。盖知惠子之亡,庄子丧偶,故匠人辍成风之妙响,庄子息濠上之微言。

    〇典案:御览七百五十二引「尝」作「常」。治国则不问物之小瑕,治家则不见人之过。勿已,则隰朋可,总结以前义。

    〔释文〕下人遐嫁反。所措七故反。故仅其靳反。,释文曰:「捷」,本作「接」。此「捷」、「接」通用见于本书者。「搏捷矢」,即「搏接矢」,谓以手搏而接其矢也。郭注曰:捷,速也。夫矢自无不速,又何必言「捷」乎?王命相者趋射之,狙执死。

    〔疏〕命,召也。相,助也,谓王之左右也。王既自射不中,乃召左右乱趋射之,于是狙抱树而死。

    〔释文〕相者息亮反。司马云:佐王猎者也。趋射音促,急也。执死司马云:见执而死也。

    〇典案:御览九百十引无「执」字,七百四十五引「执」作「既」。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

    〔疏〕姓颜,字不疑,王之友也。殛,死也。予,我也。狙矜伐劲巧,恃赖方便,傲慢于王,遂遭死殛。嗟此狡兽,可以戒人,勿淫声色,骄豪于世。

    〇典案:御览七百四十五引「殛」作「极」。疏「遂遭死殛」,是成本字作「殛」。

    〔释文〕之狙也之,犹是也。本或作「是」。

    〇典案:御览七百四十五引「之狙也」作「是狙也」,与释文或本合。其便婢面反。以敖司马本作「悻」,云:佷也。

    〇典案:「敖」当为「傲」。御览七百四十五、九百十引竝作「傲」,是其证。疏「恃赖方便,傲慢于王」,是成本字亦作「傲」。

    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助其色,去乐辞显,三年而国人称之。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