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列御寇第三十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释文〕以人名篇。或无「列」字。人特为食羹之货,无多余之赢,其为利也薄,其为权也轻,而犹若是。

    〔注〕权轻利薄,可无求于人。

    〔释文〕为食音嗣。赢音盈。而况于万乘之主乎?

    〔疏〕特,独也。赢,利也。夫卖浆之人,独有羹食为货,所盈之物,盖亦不多。为利既薄,权亦非重,尚能敬己,竞走献浆,况在君王,权高利厚,奔驰尊贵,不亦宜乎?

    〇「无」字旧敚。碧虚子校引江南李氏本、张君房本「多」上有「无」字。奚侗曰:「多余」上敚「无」字。列子黄帝篇有「无」字,江南李氏本、张君房本竝作「无多余之赢」。典案:下云「其为利也薄」,正承「无多余之赢」而言,当以有「无」字为是。疏「所盈之物,盖亦不多」,是成本亦有「无」字。

    〔释文〕万乘绳证反。身劳于国而知尽于事,彼将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吾是以惊。」

    〔疏〕夫君人者,位总万机,威跨四海,故躬疲倦于邦国,心尽虑于世事,则思贤若渴,以代己劳,必将任我以物务,而验我以功绩。徇外丧内,逐伪忘真。惊之所由,具陈如是也。

    〔释文〕而效如字。本又作「校」,古孝反。

    伯昏瞀人曰:「善哉观乎!

    〔疏〕汝能观察己身,审知得丧,嘉其自觉,故叹善哉。女处已,人将保女矣!」

    〔注〕苟不遗形,则所在见保。保者,聚守之谓也。

    〔疏〕保,守也。汝安处己身,不能忘我,犹显形德,为物所归,门人请益,聚守之矣。

    〇典案:「汝处已」,碧虚子校云:江南李氏本作「己」,音纪。旧作「已」,非。案:疏「汝安处己身」,是成本字亦作「己」。此当以「女处已」绝句,列子黄帝篇袭用此文,亦作「汝处已」。江南李氏本非,今不从。

    〔释文〕保女司马云:保,附也。

    无几何而往,则户外之屦满矣。

    〔疏〕无几何,谓无多时也。俄顷之间,伯昏往御寇之所,适见脱屦户外,跣足升堂,请益者多矣。

    〔释文〕无几居岂反。伯昏瞀人北面而立,敦杖蹙之乎颐,立有间,不言而出。

    〔疏〕敦,竖也。以杖柱颐,听其言说,倚立间久,忘言而归也。

    〔释文〕敦杖音顿。司马云:竖也。蹙之子六反。宾者以告列子,列子提屦跣而走,暨乎门,曰:「先生既来,曾不发药乎?」

    〔疏〕宾者,谓通宾客人也。御寇闻师久立,不言而归,于是竦息慙惕,不暇纳屦,跣足驰走,至门而(反)[及]。高人既来,庶蒙针艾,不尝开发药石,遗弃而还?诚心钦渴,有此固请也。

    〇典案:列子黄帝篇「跣」上有「徒」字,「曰」上有「问」字。

    〔释文〕宾者本亦作「傧」,同。必刃反。谓通客之人。跣而先典反。暨乎其器反。发药如字。司马本作「废」,云:置也。

    〇典案:列子黄帝篇「发」作「废」,与司马本同。废,置也。即用司马注。

    曰:「已矣,吾固告汝曰人将保汝,果保汝矣。

    〔疏〕已,止也。我已于先固告汝,汝不能韬光晦迹,必为物所归依。今果见汝门人满室,吾昔语汝,谅非虚言。宜止所请,无劳辞费。非汝能使人保汝,而汝不能使人无保汝也。

    〔注〕任平而化,则无感无求,无感无求,乃不相保。

    〔疏〕显迹于外,故为人保之;未能忘德,故不能无守也。而焉用之感豫出异也?

    〔注〕先物施惠,惠不因彼,豫出则异也。

    〔疏〕而,汝也。焉,何也。夫物我两忘,亦何须物来感己?必有机来,感而后应,不劳预出异端,先物施惠。

    〇奚侗曰:列子黄帝篇作「而焉用之感也?感豫出异也」,此捝「也感」二字。「而」读为「汝」。之,是也。典案:奚说是也。

    〔释文〕而焉于虔反。必且有感,摇而本才,又无谓也。

    〔注〕必将有感,则与本性动也。

    〔疏〕摇,动也。必固有感,迫而后起,率其本性,摇而应之,灭迹匿端,有何称谓也?

    〇奚侗曰:郭注曰「必将有感,则与本性动也」,则郭本「才」亦作「性」。典案:「本才」无义。列子黄帝篇「才」作「身」。

    〔释文〕摇而本才一本「才」作「性」。

    〇典案:道藏注疏本、白文本竝作「性」,与释文一本合。又无谓也动摇本才,以致求者,又非道德之谓也。与汝游者,又莫汝告也,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注〕细巧入人为小言。

    〔疏〕共汝同游,行解相类,唯事浮辩细巧之言佞媚于人,尽为鸩毒,讵能用道以告汝也!

    〔释文〕小言言不入道,故曰小言。人毒以其多患,故曰人毒。莫觉莫悟,何相孰也?

    〔疏〕孰,谁也。彼此迷涂,无能觉悟,何谁独晓,以相告乎?

    〔释文〕莫觉莫悟何相孰也彼不敢告汝,汝又不自觉,何期相孰哉?王云:小言为毒,曾无告语也。孰,谁也。谓谁相亲爱者。既无告语,此不相亲爱之至也。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汎若不系之舟,虚而敖游者也。」

    〔注〕夫无其能者,唯圣人耳。过此以下,至于昆虫,未有自忘其能而任衆人者也。

    〔疏〕夫物未尝为无用忧劳,而必以智巧困弊。唯圣人汎然无系,泊尔忘心,譬彼虚舟,任运逍遥。

    〔释文〕而知音智。食而一本作「饱食而」。敖游本又作「遨」,五刀反。下同。

    〇典案:书钞百三十七、百四十二、类聚二十七、御览七百六十八引「敖」竝作「遨」,与释文一本合。汎若芳剑反。,「阆」与「埌」同。外物篇「胞有重阆」,郭注曰:阆,空旷也。其义亦相近。而见贤遍反。令墨力呈反。

    〔疏〕观缓之迷,以为己诚有德之人,从是之后,忘知任物,不复自矜,况体道之人,岂视其功耶?

    〔释文〕不知音智,注同。

    〇俞樾曰:「自是」二字绝句。若缓之自美其儒,是自是也。有德者已不知有此,有道者更无论矣,故曰「有德者以不知也,而况有道者乎!」「以」读为「已」,郭注所说,殊未明了。学父本或作「久」。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注〕仍自然之能,以为己功者,逃天者也,故刑戮及之。

    〔疏〕不知物性自尔,矜为己功者,逃遁天然之理也。既乖造化,故刑戮及之。

    〔释文〕仍自而证反。本又作「认」,同。古真人,知道之士,天然淳素,无复人情。

    〇碧虚子校引张君房本「古之」下有「至」字。典案:张本是也。庄子每言「古之至人」,下文「彼至人者,归精神乎无始」,亦言「至人」。

    〔释文〕知虽音智。应其如字。当也。

    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注〕事在于适,无贵于远功。

    〔疏〕姓朱,名泙漫。姓支离,名益。殚,尽也。罄千金之产,学杀龙之术,伏膺三岁,其道方成,技虽巧妙,卒为无用。屠龙之事,于世稍稀,欲明处涉人间,贵在适中,苟不当机,虽大无益也。

    〇典案:类聚九十八、白帖九十五、文选七命注、御览八百二十八、九百二十九引「单」竝作「殚」,古字通用。

    〔释文〕朱泙李音平。郭敷音反。徐敷耕反。

    〇郭庆藩曰:文选张景阳七命注引司马云:泙,普彭反。释文阙。漫末旦反,又末干反。司马云:朱泙漫、支离益,皆人姓名。

    〇俞樾曰:支离,复姓,说在人间世篇。朱泙,亦复姓。广韵十虞「朱」字注:「庄子有朱泙漫,郭注:朱泙,姓也。」今象注无此文。屠音徒。单音丹,尽也。千金之家如字。本亦作「贾」,又作「价」,皆音嫁。三绝句。崔云:用千金者三也。一本作「三年」,则上句至「家」绝。圣人以必不必,故无兵;

    〔注〕理虽必然,犹不必之,斯至顺矣,兵其安有?

    〔疏〕达道之士,随逐物情,理虽必然,犹不固执,故无交争也。衆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

    〔注〕理虽未必,抑而必之,各必其所见,则乖逆生也。

    〔疏〕庸庶之类,妄为封执,理不必尔,而固必之,既忤物情,则多乖矣。顺于兵,故行有求。

    〔注〕物各顺性则足,足则无求。

    〔疏〕心有贪求,故任于执固之情也。

    〔释文〕慎于兵「慎」或作「顺」。兵,恃之则亡。

    〔注〕不得已而用之,以恬惔为上者,未之亡也。

    〔疏〕不能大顺羣命,而好乖逆物情者,则几亡吾寳矣。

    〔释文〕恬徒谦反。惔徒暂反。本亦作「淡」。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

    〔注〕苞苴以遗,竿牍以问,遗问之具,小知所殉。

    〔疏〕小夫,犹匹夫也。苞苴,香草也。竿牍,竹简也。夫搴芳草以相赠,折简牍以相问者,斯盖俗中细务,固非丈夫之所忍为。

    〔释文〕之知音智。注及下「为知」同。不离力智反。苞苴子余反。司马云:苞苴,有苞裹也。竿音干。牍音独。司马云:谓竹简为书,以相问遗,脩意气也。以遗唯季反。下同。敝精神乎蹇浅。

    〔注〕昏于小务,所得者浅。

    〔疏〕好为遗问,徇于小务,可谓劳精神于跛蹇浅薄之事,不能游虚涉远矣。

    〔释文〕敝精神郭婢世反。一音必世反。而欲兼济道物,太一形虚。若是者,迷惑于宇宙,形累不知太初。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