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琴曲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月初三,正是踏青的好时节,他已经选好了去处,那便是浣花溪畔的草堂。

    王源呵呵笑道:“烦忧么?难道不是快乐?多少次你都感叹人生极乐,悔不该蹉跎韶华,如今却又说这样的话。”

    杜甫却继续说道:“刚才的这些话,我和昌龄兄也都认同,我二人谈了好多天话,可以说该聊的都已经聊透了。我和昌龄兄都认为,虽然经历了这场浩劫,但现在的朝廷恐怕还将要走他的老路。”

    玄宗的死在有些人看来是意外的,但在有些人心里这是必然的结果。特别是在高仙芝柳钧赵青谭平宋建功刘德海等留守于长安城中的神策军主要将领心目中,这是必然发生之事,且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王源愣愣的看着杜甫激动的面容,他万万没想到,今日杜甫居然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来。在他的心目中,像杜甫这一类的文人是自己登上顶峰的最大障碍才是。这些人往往比那些直接起兵反对的人更为难缠,因为他们骨头硬,不怕死。杀了他失去民心,不杀他们他们会四处散播言论,而且偏偏这些人的影响力很大。之所以如此,王源才步步为营,不肯以激进的方式来进行自己的计划。直到现在,他也不敢说自己若是登上宝座后,这些人会不会翻脸不认人。

    当晚,王源将玄宗驾崩的消息告知了家中众妻妾。众人惊讶不已。对妻妾中的个别聪慧之人而言,她们立刻意识到将有一场巨大的变故要发生,但她们也不敢多言。

    公孙兰嗔道:“你的意思是,现在便腻了么?悔不该梅园一见,教我落入烦忧之中。”

    “杜兄,昌龄兄可曾来拜会于你?”

    那么,接下来便是第三步了。玄宗死了,现在要做的便只有一件事了。那便是拥戴某人上位。但这拥戴是有讲究的。高仙芝想来想去,柳钧等人积极献策,最后决定用一个极为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正当王源眉头紧皱,脸上变色,心脏怦怦乱跳之时,嗡然一声响,琴音骤停,顷刻间便如云开日出,风停树静,一切让人心头狂跳的幻觉瞬间消失。

    王源没有回答,公孙兰也没想要答案,片刻之后,她自己便有了答案。

    于是,正月里的某天夜里,高仙芝召集柳钧等一干神策军中坚将领商议了一夜。次日,数百只神策军骑兵便分别赶赴各地州府之中,开始了他们的猎杀行动。一个多月的时间,所有冒出头来的李唐皇族血脉尽数被诛杀殆尽。李唐王朝除了玄宗一人之外,从此绝后。或者还有遗漏,但恐怕再也没有人敢出来自认是李唐宗族之后了。

    杜甫沉声道:“当今陛下恋栈不去,不肯退位,这对天下百姓是一种伤害,对人心更是一种蔑视。天下之乱始于陛下,陛下早该引咎而退,那才是正确的态度。他不担责,谁来担责?我知道这么说有些大逆不道,但这正是我和昌龄兄的共识。国家振兴的前提是天下百姓齐心协力共渡难关,而如今,天下百姓对陛下还有几分期待?一个失去了民心拥戴的朝廷,又怎能激发百姓众志成城复兴之念?”

    “奏一曲什么呢?”公孙兰歪着头自言自语道。

    公孙兰凤眼闪烁着温柔的光,低声道:“还好你记得。正是当初那一首,其实它有个新名字,叫做《风云乱》。现在听起来,和当初的感觉一样么?”

    杜甫笑道:“哪里的话,我是兴奋的睡不着罢了。相国能来看我,是我杜某莫大的荣光。”

    王源心知肚明,虽然他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下令,但高仙芝显然替自己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王源丝毫也没觉得内疚,在这件事上,王源早就拟定了计划,这一切不过是在计划之中罢了。现在,玄宗死了,那一切已经近在咫尺触摸可及了。

    杜甫摇头道:“我可没喝多,我知道相国心里在想什么。其实世间之事便如和草木凋零生发一般,自有其时,自有其理。草木生灵如是,天地万物皆如是。大唐的辉煌其实已经过去了,我等虽怀念以往的大唐,但却并不表示明知其已经衰亡,却还要勉力维持,那其实是一种罪过。改朝换代,实乃大势所趋,而能做到这一点而天下不乱之人,唯有相国而已。相国或许是担心天下舆论,担心为人所指谪。但我敢断言,现在天下民心是向着相国的。况且即便是有不谐之言,那又如何?自古而来,圣人出世,其言行必不为世人所理解,故每有诽谤诋毁之言。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岂会在意世人眼光。圣人要做的事,常人如何能理解?圣人的目标便是天地太平海清河晏,可没功夫去管别人的眼光和闲言碎语。在我眼中,大帅便是天上降下的圣人。”

    当天傍晚,赵青亲自从长安飞骑而回,带来了玄宗驾崩的消息。随着消息一起到来的还有高仙芝等京城众将和朝中一干文武百官联名写来的信件。他们请求王源去京城参与玄宗丧葬之事并主持大局。

    说话间,后方车马粼粼,十几辆大车抵达近前,车门打开,王家众妻妾叽叽喳喳莺莺燕燕的下得车来,一个个是花枝招展,容光焕发,玉容胜花、眼波赛水、云鬓如烟、娇躯似柳,扶摇生姿。举手投足间或颦或笑,或娇或嗔,指点嬉笑,顾盼自若。这一群女子的骤然出现,几乎浣花溪畔绝美的春色都黯淡了几分,她们才是这天地间最美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阳春三月,春光正好。年后的这两个月对于王源而言是难得的清闲时光。朝廷中所有的事情都交给高仙芝柳钧等人去打理,王源甚至连问都不问,每日宴饮游玩赏雪听曲,似乎已经决定了过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

    见王源从大道上纵马而至,踏上了通向草堂的小路时,杜甫忙携老妻上前行礼迎接。

    王源咂嘴道:“我或许只是自保,想过安生日子罢了。”

    王源和杜甫在溪畔一座简陋的小草亭中对坐饮酒谈天,清风白云,空气清新,两人心情高兴,谈兴甚浓。

    杜甫摇头道:“不,相国没说真话。相国是胸怀天下之人,如此退缩,实乃虎头蛇尾。让天下百姓失去希望,让朝廷重回混乱。那么相国之前的血战沙场是为了什么?我却想不明白。”

    王源翻身下马呵呵笑道:“看来是害的杜兄没睡好觉了。那也没法子,今日三月三,加之我又想杜兄了,所以便来了。”

    王源笑道:“杜兄,你言辞过激了。”

    王源皱眉道:“此话怎讲?”

    但现在,杜甫说出的这番话却颠覆了王源的认知。让王源不得不承认,自己并没有深刻的了解像杜甫这一类人的内心世界。以前自己认为,杜甫这一类人的本质上是迂腐的卫道士,他们会死守陈规而不肯改变。但现在才发现,原来这些人并非如此。杜甫的出发点是为了天下百姓,而非是为了能在朝廷中占据一席之地,他比自己想象的要高尚的多。

    然而突然间风云突变,琴音从舒缓清凉变得急促而刺耳,艳阳天顿时为满天乌云遮蔽,进而狂风暴雨,飞沙走石,树摇草飞,日月无光。铮铮琴声中夹带杀伐之音,宛如千军万马举刀剑厮杀而来。

    公孙兰红着脸轻啐一口,扭头不搭理王源。

    王源瞪着杜甫道:“杜兄,你喝多了吧。”

    杜甫道:“相国不入朝,这让天下百姓失望之极,就拿我和昌龄兄而言,我们都不明白相国为何要这么做。相国说是为了朝廷的安稳,若当真如此,相国便更加不该割据蜀地。要放便彻底放手,归隐山林。否则,以相国如今的行为,不但不是为了朝廷的稳定,反而是造成了大唐事实上的分裂。相国莫怪我直言,相国率神策军留在蜀地,其实便是将西北四道和朝廷分割开来。此举便是酝酿着下一场大乱。以相国如此聪慧之人,为何会做出这样的举动,这着实令人不解。”

    “怎么没来?前段时间赖在这里住了半个月,每日和我谈诗饮酒,我都被他弄得没法子。他还说要在左近修一座草庐跟我住在一起呢。这个人,真是的。”杜甫苦笑道。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