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万般皆下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时下的玉米,还被称为番麦,因为其产量较高,与被成为番薯的红薯一样在广州这个沿海城市的乡村,一些农民愿意尝试着种植。范家没有壮劳力,就更得在粮食上想办法,所以范母算是村里最早种番麦、番薯那部分人。这些化外杂粮,走上范家这等贫苦人家的餐桌,也就不足为怪。

    还不到四十岁的母亲,手上已经满是老茧,头上鬓角,也多出了不少白发,腰板微微发驼,身上的土布袄裙满是补丁。这一切都源自于贫穷,贫穷,就是范进或者说整个村庄最大的敌人。

    “你是想要气死为娘么?自从你爹去了之后,娘拉扯你长大,所付辛劳你最是清楚,从你记事开始,娘可曾让你下过一天地,做过一天农事?现在你居然想要下地做农活?你伸出手来,自己看一看,你这双手可曾有半点茧?娘说过,我儿子的手只当拿笔,不当扶犁。给娘记住,你的手只要沾了泥,就是不孝!吃过饭就去社学念书习字,娘只要有一口气,就不会让你身上沾一点泥巴,你敢去田里做事,娘就死给你看!”

    “进仔,来吃饭了。”一个妇人的招呼声,把范进的思绪重又拉回现实,那是这一世的母亲,世界上最爱自己的女性。他相信,在自己这一世的生命里,不管遇到多少女人,对自己最好的,永远都只会是母亲。即使家徒四壁,穷困潦倒,她也会为自己付出所有且无怨无悔,更不会在倒下之前,让生活的担子压到自己肩上。

    “娘,红薯吃多了会胀气,还是少吃些为好。其实孩儿的身体已经很好,可以下田,我吃的多就该干的多,您让孩儿下田……”

    范母的眼泪,终于适时收兵,“既然记得这些,那还提什么下田干活的混账话,当年大头仔的家境还比不得咱们,就是靠着刻苦攻读,父子三人皆是进士及第,万岁爷爷御笔亲书:中原第一家,牌匾现在还立在黎涌村。你阿爹一世勤劳,起早贪黑,最后也不过落个累死的结局,可见种田是没有出路的。我们要想活出个人样来,便只有读书。你只要能为娘挣来诰命身份,挣来那金杯玉盏,娘就算苦死也心甘情愿。进仔,你要记得,你是咱们小范庄举村之力,供养的唯一一个读书人。大范庄一直就看你不顺眼,千方百计,想要你做不成功名。你如果敢去摸锄头,就是给了大范庄口实,到时候便休想再读书。你想帮娘,就好好读书,这一科只要你中了秀才,明年中了举人,咱们的家就会变好,再也不愁粮食,不愁债,也没人能夺走我们的地。你想帮娘,就好好去读书,不要管其他事!”

    还是电动牙刷与牙膏好用,就像水泥地面比黄土地面好,冲水厕所比旱厕强一样,可惜……回不去了。

    曾经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日子,注定回不去,早已经随遇而安的范进,已经不想着怎么逆天改命,或者回到自己魂牵梦绕的现代社会。既然成为了儒林世界里那位范进,那就只能认命。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怎么能够舒坦的活下去,即使物质享受不能和前一世相比,在这一世里,也要成为个吃喝不愁的富翁才对的起自己。

    几个窝窝、一盆玉米红薯粥、一小罐臭虾制成的酱外加一个煮鸡蛋,构成了范进母子全部的早餐。

    谈不到一掷千金,可凭借着数字惊人的补偿款,加上自己没有不良嗜好,吃好喝好总归是做的到。山珍海味吃了不知多少的他,在那一世根本不会对这种粗粮多看一眼。却没想到,现在自己不但吃不上肉,就算是想要做到母子温饱,都是如此艰难。

    经嘉隆两代发展的大明,正呈现出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富贵景象,但是温暖的阳光,并不能照亮大明每一个角落,范家很不幸,就是生活在阴影中那群人之一。这个盛世,与他们无关。

    “儿须臾未敢忘怀。”

    这粗砺的食物!

    “娘,孩儿只是想为您分担些事情,现在咱家的情形……今年要是交不上租税,我们就要卖地了。光指望您一个人,是不行的。”

    “那好,世间百业何者为尊?”

    另一个在广东热门的项目,则是钢铁,按照时下记载:佛山多冶业,冶者必候其工而求之,极其尊奉,有弗得则不敢自专,专亦弗当。而佛山,恰好也归南海县管来着。

    范进固然两世为人,但是其前一世的生活技能,在这一世大多无法转化为经济收入,要靠所谓前世记忆来改变生活,在当下并不容易做到。

    母亲端起碗,却并不肯吃,而是监督着范进用饭。直看着他狼吞虎咽地吃掉手里的东西,母亲的脸上才绽开笑容,连带那稀薄的粥也喝的格外有味道。

    不管怎么说,自己总归是个年轻男子,穿越后的两年,身体锻炼的也还不错,范进想着如果自己可以下田,或许可以在秋季多收获些粮食,这一关还有希望闯过去。

    范进摸索着自己的脸,这张脸倒是比另一个自己英俊些,在这个时代可以算做英俊那一类。但他依旧不喜欢这里,如果可以选择,他只想回到自己曾经生活的时空,过属于自己的生活。

    万历二年的明朝,奢靡之风已起,东南富商一饭之费辄费百金,普通百姓之家,家无担石之储,亦耻着布素。喜攀比,重享乐的风气,在大明的土地上逐渐盛行开来。

    范母虽然是个勤劳而又会持家的妇人,并愿意把全部的爱都给儿子,但终究没有变出财富的神灯,无法给范进他想要的一切。就算是一个小小的鸡蛋,对范家而言,都是要咬咬牙才能吃得起的奢侈生物。

    他并不属于这个时代,就像这个时代不属于他一样。从两年前开始,在这年轻的身体里寄居的便不再是明朝人范进,而是一个来自二十二世纪拆二代的灵魂。

    母亲却不为所动,眼泪还是如约而至。“家中生计不需要你归哦问,我且问你,娘说的话你还都记得吧?”

    当然,纠结穿越的原因,对于解决他的困境并没有任何意义,经历过穿越初期的迷惘与不甘之后,认清现实的他已经接受了现实。这一世,自己就是范进,那个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自己所处的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时空,与历史上的明朝不同,这是属于儒林外史的时空。

    广州有靠海的优势,村子里也曾经合举村之力,选出人赶海搏富贵。初时也赚了些银子,但是一次海难,连船带货都折进了海里。不但让小范庄血本无归,还承担上一笔沉重债务,从此以后范母就不许儿子再动赶海心思。

    在大明朝,读书是改变自身命运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