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四十六章 战后发展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同时,国内对于商贸、工商业的政策进一步开放和倾泻,废除了满清实行多年的厘金关税,全国各地统一建立起很多大型的商贸市场,国家通过对工厂生产出来的商品征收统一的商税来确保税收,各地农村集市建立统一的粮食及农产品集散市场,对交易的农产品也实行统一的商税征收。商税的统一将厘金关税转变为商业产品税,进一步降低了商品流通环节的成本,须知道在满清厘金关税实行的时候,可是每过一处都必须缴纳厘金关税的。

    而中国通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时间来到1865年7月的一天,这天萧云贵在北京接见了一支来自于日本的代表团,他们是日本幕府派来与中国商谈合作事宜的,其实日本的倒幕运动开始发展到了武装冲突的地步,日本幕府有些坚持不住,前来中国寻求帮助了……

    国内的发展离不开国外的技术和物资,虽然此前在江浙地区,太平天国发展了一些工商业,但这些工厂、企业底子很薄,截止战争结束的时候,国内只有新技术钢铁厂三家,分别是上海钢铁厂、宁波钢铁厂、汉阳钢铁厂。三家钢铁厂年产钢铁仅仅只有可怜的五十万吨,这比起后世仅上海宝钢年产钢铁数千万吨的数字来说确实是惨不忍睹。这点钢铁只够战争时期满足国内的武器生产需求,而无法满足国内建设用钢铁。特别是几条大铁路的修建,那更是吃钢铁的大户,还有很多等待建设的工厂、船舶和其他等待扩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厂,也都对钢铁需求很大。

    从战争结束的1862年起,中国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发展建设以及国内的大改革,将国内的财富和资本进行充分的利用和转换,发展国内的工商业,调整农业生产方式,普及国内教育体系,积极改善民生。而萧云贵夫妻则整天忙于国内事务,虽然有了内阁的分担,但国家的大政方针还是需要他们来进行掌控。

    于是,在战争结束的同时,萧云贵根据内阁制定的《全国十年发展章程》,责成外交部迅速与英国达成了一连串的外贸协定,以确保今后国内的发展。

    首先就是准备将财富中的黄金和白银收归国有,作为准备金,成立国有银行发行纸币。以前太平军一直采用的还是银元,那是因为发行纸币所需的准备金不足,一旦收拢市面上的黄金和白银,将会影响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而且当时全国还没有统一,也不具备这个条件,而现在国家基本统一,对外战争结束,大量的资产财富集中,已经具备了一切的条件。

    中国从来都不缺财富,满清缺乏的只是将这些资本转化为国力的举措,君不见所谓的同治中兴时期,洋务派轻轻松松的就捣鼓出一支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舰队来么?这还是在海军军费一再被削减的情况下。假如当时的中国能有一半的资产财富转化为国力,那么中国将释放出很可怕的能量来。于是乎,现在掌握了中国几乎一半财富的萧云贵开始做这种。

    英国则不同,他们有着世界工厂的称号,而远东的中国则制定了一个发展计划,战后的中国开始发力,花费巨额的资金开始进行国内的各种建设。英国则是为中国提供各种物资的重要国家,他们忙于和中国做生意,同时美国南北战争的发展也进一步吸引了英国的目光,因此英国对远东的扩张也停滞了。

    第三就是吸纳民间资本与国家资本进行共同建设。国家的大量财富用于金融货币体系的稳定改革之外,还需要支出大量投入在教育、军队以及其他方面,民间资本的吸入主要用于铁路及其他地方建设。特别是铁路的建设当中,在十年发展规划当中计划占到总体投资的百分之八十,大量的铁路建设好之后,国家拥有铁路的所有权,而民间投资者则拥有铁路的五十年经营权,铁路的建设将大大改善国内的物流环境,降低商品在物流环节当中的成本,对于刺|激商贸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让民间资本参与进来也有利于国家民间财富转化为国力,当时的中国一半的财富集中在民间,像江浙商人、山西晋商这些为代表的封建商人掌握了大半的民间财富,萧云贵也需要通过这种手段来将这些封建商人引导转向资本商人,这样才能终结国家封建顽固势力对于土地的渴求,从而进一步瓦解国内的封建体系,最终达到一个农业封建国家向资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