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32章 夺门之变(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群臣听闻都是忧虑。

    大约是感受到了压力,又或者是隆武帝的几番教导有了效果,太子朱和埕开始疏离保守派官员,亲近改革派官员,同时的,在五年义务教育的推行中,他也是尽心竭力,协助首辅史可法完成。

    两个亲王想要作乱,简直是难如登天。

    辽王朱和增受令跟随户部官员一起去赈灾。其深入一线,于百姓同甘共苦,遍查水患,募集赈灾物资,十日没有下堤防,深孚民望。

    大战之后,喀尔喀蒙古三部返回喀尔喀外蒙草原,隆武帝在乌兰布通竖起一座巨大的丰碑,纪念这次大战,并祭奠阵亡的将士,遥祭太祖成祖,又祭奠卫青,霍去病,窦宪,李靖等曾经做到“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丰功伟业的先贤。

    “陛下,京师奏报。”

    这些事,锦衣卫日日有报,朱慈烺清楚的很,但他并没有特别的批示和干预。

    因此,朱慈烺只是命令各地官府和锦衣卫严加注意,对书生士子的抗议,并没有干预。

    但隆武帝的心中却一点喜悦都没有。

    太子朱和埕、首辅史可法率领百官在安定门前迎接。

    京营精武营副将杨轩带兵从正面攻击,参将王辅臣和大宁总兵魏闯从侧后迂回,蒙王和辽宁郡王也都带兵冲杀,三军齐攻,喊杀震天。

    但《三文日报》却连日刊发评论,公开大胆的讨论历朝历代,皇子夺位的叛乱过程。

    史可法虽然没有参与,但却是知情,对于轻放陈晓之事,也好像是认可的。

    太子之下,辽王,蒙王,三个年长的皇子,同时立于朝堂之上。当然了,辽王和蒙王都在太子的领导之下,接受太子的指挥,遇有事情,他们都是向太子汇报。

    陈晓被缉拿之后,各地士子又纷纷集会,对他表示支持。陈晓父亲是当地大儒,曾经为浙江学政,他愿意拿出家财,赔偿所有损失。

    ……

    那是他的至亲骨肉,也是他精心培养、未来要委以重任的接班人,他如何能下这个决断?

    三月,以乌兰布通的战功,皇二子辽宁郡王朱和增被晋封为辽王。成为隆武朝第二个晋封亲王的皇子。

    但他是太子,未来是皇帝。

    又或者是历史的惯性?

    朱慈烺见了更怒。

    听到隆武帝所说的近现代国家社会的治理理念,说到平等,说到科学,说到法,说到君王的权力,太子虽然频频点头,但却隐隐有些言不由衷,辽王却是记的极为专心。隆武帝提问,他的回答也十分得体。

    七月,黄河发大水。

    最初,开封法院对张晓判了重罪,但到了河南按察使衙门,这个案子就被压住了,原因就是因为太过瞩目,为陈晓说情的人太多。为了救子,陈晓的父亲更是亲到京师,散尽家财,为陈晓活动。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京师有了流言,说皇帝陛下对太子不满。

    近日,关于陈晓的裁决出来了,革除他秀才的功名,五年不得考试,赔偿损失,并罚钱一百两。

    现在,他面对皇帝的怒火,他宁愿自我领罪,自我牺牲,也不愿意吐露太子的一个不字。

    说陛下不喜太子,而喜辽王。

    ……

    面对大明军的攻击,他们拼死抵挡,准格尔铁骑一次又一次的从山头冲杀而下,和大明军猛烈对冲。

    ……

    “咚咚咚~~”

    ……

    只是新疆太过遥远,需要劳师远征,因此不能着急,只能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啃食,等到时机成熟,再大军出塞,一举收复。

    只因为他曾经的老师是袁继咸吗?

    而回宫之后,隆武帝首先召见首辅史可法和刑部尚书张卓、大理寺卿,对于陈晓案提出质疑。

    ……

    所有人都发现,皇帝陛下的脸色不是太好看。

    ……

    隆武帝不准,升李定国为抚远大将军,令其统领兵马,主攻出击,继续追剿准格尔蒙古,不使其再侵犯大明边界,同时也给安西将军周遇吉传令,令其从青海出兵,袭扰准格尔蒙古,不使准格尔蒙古短期之内恢复元气。

    算来算去,唯有釜底抽薪……

    整个春节,他都在沉思。

    失望啊,太子还是没有认识到《数学》《物理》等新式学科的重要,不认同科科平等,实行百分制的新科举,从心眼里,他同情陈晓,甚至是认可陈晓的行为,因此,才会默许陈敬廷出面,协调此案;愤怒的是,太子敢做他一直都谨慎小心的事情,伸手干预司法!

    隆武帝不应。

    “杀,杀,杀!”

    隆武帝朱慈烺望着他,眼神有些疲惫,或者是深深叹息,他不明白,他悉心培养,从小就灌输先进思想,先进知识,后世平等律法思想,对数学物理都有所学的太子,为什么还是和这个时代的很多普通读书人一样,顽固的抱着“圣人之学”不放,将四书五经至于数学物理等实用科学之上,神圣不可动摇呢?又或者,远没有认识到法律的红线。

    ——和历朝历代不同,也和大明朝前期不同的是,隆武帝的两位亲王虽然拥有王爵,但却并没有太多的实力,他们王府的卫队都是五城巡抚衙门派出,一月一换,根本来不及熟悉,就已经被换掉了。

    朱慈烺轻声叹,他知道,这个事情确实不是臣子能说的,臣子能说的,只能是保太子。

    尤其辽王的舅舅还是抚远大将军李定国,手中掌握数万兵马,此时正在征讨准格尔蒙古,一旦辽王有所图谋,李定国在外呼应,岂非国家要乱?

    ……

    又或者,其他皇子,就真的会比太子强吗?

    上个月,陈晓的案子已经积压了一年,必须得审了。

    隆武二十七年十月十三日,大明隆武皇帝的御驾返回京师。

    ——看完裁决,朱慈烺立刻知道,陈晓被严重轻放了,因为按照现在的律法,即便只是纵火,最轻也应该是流放千里,严重者甚至是斩首,更何况陈晓还攻击教授《数学》《物理》的老师,威胁人身,焚烧书本……

    这些都是战术策略,隆武帝真正的目标,是收复准格尔蒙古统治下的西域地区,也就是新疆。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

    ……

    群臣谏请辽王和蒙王就藩,一个去辽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