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诗选注 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中兴将士材无双……胡儿胡儿莫窥江!”“低头拔胡箭,却向胡军射……男儿取封侯,赴敌如饥渴” [10] ,语气已经算比较雄壮了,然而讲的是别人,是那些“将士”和“男儿”————正像李白、王维等等的《从军行》讲的是别人,尽管刘子翚对他的诗中人有更真切的现实感,抱更迫切的希望。试看陆游的一个例:“鸭绿桑乾尽汉天,传烽自合过祁连;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无人快着鞭!” [11] 尽管他把自己搁后,口吻已经很含蓄温和,然而明明在这一场英雄事业里准备有自己的份儿的。这是《诗经·秦风》里《无衣》的意境,是杜牧《闻庆州赵纵使君中箭身死长句》的意境,也是和陆游年辈相接的岳飞在《满江红》词里表现的意境;在北宋像苏舜钦和郭祥正的诗里,在南北宋之交像韩驹的诗里,也偶然流露过这种“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谁知我亦轻生者”的气魄和心情 [12] ,可是从没有人像陆游那样把它发挥得淋漓酣畅。这也正是杜甫缺少的境界,所以说陆游“与拜鹃心事实同”还不算很确切,还没有认识他别开生面的地方。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画马 [13] ,碰见几朵鲜花 [14] ,听了一声雁唳 [15] ,喝几杯酒 [16] ,写几行草书 [17] ,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起来,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 [18] 。这也是在旁人的诗集里找不到的。

    关于陆游的艺术,也有一点应该补充过去的批评。非常推重他的刘克庄说他记闻博,善于运用古典,组织成为工致的对偶,甚至说“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 [19] ;后来许多批评家的意见也不约而同。这当然说得对,不过这忽视了他那些朴质清空的作品,更重要的是抹杀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们发现他时常觉得寻章摘句的作诗方法是不妥的,尽管他自己改不掉那种习气。他说:“组绣纷纷炫女工,诗家于此欲途穷” [20] ;又说:“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弘大。……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21] ;又针对着“杜诗无一字无来处”的议论说:“今人解杜诗,但寻出处……如《西昆酬唱集》中诗何尝有一字无出处?……且今人作诗亦未尝无出处……但不妨其为恶诗耳!” [22] 那就是说,字句有“出处”并不等于诗歌有出路;刘克庄赏识的恰恰是陆游认为诗家的穷途末路————“组绣”、“藻绘”、“出处”。什么是诗家的生路、“诗外”的“工夫”呢?陆游作过几种答复。最值得注意而一向被人忽视的是下面的主张。他说:“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 [23] ;又说:“大抵此业在道途则愈工……愿舟楫鞍马间加意勿辍,他日绝尘迈往之作必得之此时为多。” [24] 换句话说,要做好诗,该跟外面的世界接触,不用说,该走出书本的字里行间,跳出蠹鱼蛀孔那种陷人坑。“妆画虚空”、“扪摸虚空”原是佛经里的比喻 [25] ,“法不孤生仗境生”、“心不孤起,仗境方生”也是禅宗的口号 [26] 。陆游借这些话来说:诗人决不可以关起门来空想,只有从游历和阅历里,在生活的体验里,跟现实————“境”————碰面,才会获得新鲜的诗思————“法”。像他自己那种独开生面的、具有英雄气概的爱国诗歌,也是到西北去参预军机以后开始写的,第一首就是下面选的《山南行》 [27] 。至于他颇效法晚唐诗人而又痛骂他们,很讲究“组绣”“藻绘”而最推重素朴平淡的梅尧臣,这些都表示他对自己的作品提出更严的要求,悬立更高的理想。

    陆游虽然拜曾几为师,但是诗格没有受到很大影响;他的朋友早已指出他“不嗣江西”这一点 [28] 。杨万里和范成大的诗里保留的江西派作风的痕迹都比他的诗里来得多。在唐代诗人里,白居易对他也有极大的启发,当然还有杜甫,一般宋人尊而不亲的李白常常是他的七言古诗的楷模。

    早在元初,闻仲和“于放翁诗注其事甚悉”,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许美尊为陆游的一部分诗篇曾作详密的注解 [29] ;这两个注本当时没有刻出来,现在也无从寻找了。

    * * *

    [1] 苏泂《泠然斋诗集》卷五《寿陆放翁》;参看《剑南诗稿》卷十八《燕堂春夜》:“草檄北征今二纪”句自注。

    [2] 林景熙《霁山先生集》卷五《王修竹诗集序》,参看卷三《书陆放翁诗卷后》。

    [3] 参看李梦阳《空同子集》卷六十二附载山阴周祚书,陶望龄《歇庵集》卷十二《徐文长传》、卷十五《与袁六休书》之二。屠隆《鸿苞集》卷四《舆地要略下》讲到各地的名人,例如南昌府一节提起黄庭坚,吉安府一节提起欧阳修、杨万里,但是绍兴府一节不提起陆游。明中叶能作诗的书画家倒往往师法陆游的诗,例如张弼、文徵明等(参看《张东海全集》卷二《诗欲学陆放翁赋此见志》,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二十六记文徵明语),尤其是沈周。

    [4] 方文《嵞山续集》卷一《题剑南集》;汪琬尤其从《钝翁前后类稿》卷七起;王苹《二十四泉草堂集》卷十《大水泊过门人于无学东始山房论诗》;徐 《南州草堂集》卷十二冯廷櫆题绝句(《冯舍人遗诗》失收);冯廷櫆《冯舍人遗诗》卷五《论诗》第十首;王霖《弇山诗钞》卷十八《放翁先生生日》。

    [5] 例如汪康年《庄谐选录》卷六《联语》条(亦见《汪穰卿遗书》卷七),恰好也是香菱爱的两句。参看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卷五陆游《入城至郡圃》诗的批语:“竟是巷市春联”;又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同治八年十二月初六日摘陆游句:“此等数百十联皆宜于楹帖。”

    [6] 阎若璩《潜邱札记》卷四《跋〈尧峰文钞〉》。

    [7] 例如潘问奇、祖应世《宋诗啜醨集》卷三,孙枝蔚《溉堂续集》卷四《读陆放翁诗》,姚范《援鹑堂笔记》卷四十,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卷三十二,又《点论东坡诗集》卷十《病中游祖塔院》评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六十,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五。

    [8] 梁启超《饮冰室全集》第四十五册《读陆放翁集》。

    [9] 《皇朝文鉴》卷十三。

    [10] 《屏山全集》卷十一《胡儿莫窥江》、《防江行》。

    [11] 《剑南诗稿》卷五十八《书事》。

    [12] 《苏学士文集》卷一《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卷二《吾闻》,卷七《览照》,《青山集》卷四《东望》、卷二十七《原武按堤杂诗》,《陵阳先生诗》卷三《某已被旨移蔡,贼起傍郡,未果进发;今日上城,部分民兵,阅视战舰,口号》。

    [13] 《剑南诗稿》卷五《龙眠画马》,《渭南文集》卷三十《跋韩幹马》。

    [14] 《诗稿》卷三十九《白乐天诗云:‘夜合花前日又西’,此花以五六月开山中,为赋小诗》、卷八十二《赏山园牡丹有感》。

    [15] 见杨万里《初入淮河》注〔4〕引。

    [16] 《诗稿》卷五《长歌行》、卷六《江上对酒作》、卷十一《前有一樽酒》之二。

    [17] 《诗稿》卷七《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卷二十一《醉中作行草数纸》。

    [18] 《诗稿》卷四《九月十六夜梦驻军河外》、卷十二《五月十一日梦从大驾亲征》、卷二十七《枕上述梦》、卷六十三《纪梦》、卷七十七《异梦》。

    [19] 《后村大全集》卷一百七十四、卷一百七十九。

    [20] 《诗稿》卷十八《即事》。

    [21] 《诗稿》卷七十八《示子侄》。

    [22] 《老学庵笔记》卷七,参看《渭南文集》卷三十一《跋柳书苏夫人墓志》。

    [23] 《诗稿》卷五十《题萧彦毓诗卷后》。

    [24] 《广西通志》卷二百二十四载桂林石刻陆游与杜思恭手札,《渭南文集》未收。参看《诚斋集》卷二十六《下横山滩望金华山》:“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25] 《杂阿含经》卷十五之三百七十七、卷四十一之一千一百三十六。

    [26] 智昭《人天眼目》卷四载石佛忠《相生颂》,延寿《宗镜录》卷四论“心法”,卷七十一论“心仗境起”、卷七十二论“摄受因”。参观《后村大全集》卷一百六十六《宝谟寺丞方公行状》:“尝从山阴陆公游问书,陆公为大书‘诗境’二字。”《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七引黄庭坚语也说:“诗文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四和曾季貍《艇斋诗话》记徐俯论作诗也说“切不可闭门合目作镌空妄实之想”,“若无是景而作,即谓之脱空诗,不足贵也”。

    [27] 《诗稿》卷三;参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乙集记陆游《具知西北事》。

    [28] 姜特立《梅山续稿》卷二《陆严州惠剑外集》、卷五《送应致远谒放翁》;参看方回《瀛奎律髓》卷四、卷十六,又《桐江集》卷一《沧浪会稽十咏序》。

    [29] 陈著《本堂集》卷四十六跋《闻仲和注陆放翁剑南句图》;周镐《犊山类稿》卷三《陆诗选注序》,嵇承咸《书画传习录》癸集《梁溪书画征》。

    度浮桥至南台 [1]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2]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3] 。

    * * *

    [1] 一称钓台山,在闽江中。这首是陆游做福州宁德主簿时所作。

    [2] “九轨”句写浮桥的“用”,“千艘”句写浮桥的“体”;浮桥是把一条条船在水面并列起来,上面加板。

    [3] 福州产榕树,所以一名榕城。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 。箫鼓追随春社 [2] 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 [3] 夜叩门。

    * * *

    [1] 这种景象前人也描摹过,例如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柳宗元《袁家渴记》:“舟行若穷,忽又无际”;卢纶《送吉中孚归楚州》:“暗入无路山,心知有花处”;耿 《仙山行》:“花落寻无径,鸡鸣觉有村”;周 《清波杂志》卷中载强彦文诗:“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还有前面选的王安石《江上》。不过要到陆游这一联才把它写得“题无剩义”。

    [2] 立春以后向土地神————“社公”————祭献的日子。

    [3] 随时。

    山南行 [1]

    我行山南已三日,如绳大路东西出。平川沃野望不尽,麦陇青青桑郁郁。地近函秦 [2] 气俗豪,鞦 蹴踘分朋曹 [3] ;苜蓿 [4] 连云马蹄健,杨柳夹道车声高。古来历历兴亡处,举目山川尚如故;将军坛上冷云低,丞相祠前春日暮 [5] 。国家四纪失中原,师出江淮未易吞 [6] ;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

    * * *

    [1] 陕西南郑一带。这时候陆游在汉中,当宣抚使王炎的幕僚。山指终南山。

    [2] 指函谷关和咸阳。

    [3] 分了队伍荡鞦 和骑在马上打球。陆游诗里一再讲到山南的鞦 蹴踘,例如《剑南诗稿》卷十一《忆山南》第二首:“打毬骏马千金买”;卷三十七《春晚感事》第二首:“寒食梁州十万家,鞦 蹴踘尚豪华”;《感旧》第三首:“路入梁州似掌平,鞦 蹴踘逞清明”等等。每年春天,从寒食清明节起,开始玩这两种游戏,这是极古的风俗(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六)。杜甫《清明》第二首说:“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鞦 习俗同”;从《剑南诗稿》里也看得出这个“习俗”当时在各处都“同”,例如卷十二《三月二十一日作》:“蹴踘墙东一市哗,鞦 楼外两旗斜”————这是讲抚州,卷十八《旬日公事颇简喜而有赋》:“日射尘红击踘场”和《晚春园中作》:“毬场立马漏声静……鞦 未拆已寥寞”————这是讲严州。

    [4] 马爱吃的一种蔬类植物。

    [5] 汉高祖拜韩信为大将的坛和蜀汉后主纪念诸葛亮的庙,都是那里的古迹;见《剑南诗稿》卷三《南郑马上作》和卷三十七《感旧》第一首的自注。

    [6] 长江淮河缺乏地利,所以从那里出兵不能扫荡敌人。一纪是十二年;这首诗作于宋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上溯靖康之变约四十六年。

    剑门 [1] 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2] 。

    * * *

    [1] 剑门关在四川剑阁东北。这时候陆游到成都去做参议。

    [2] 韩愈《城南联句》说:“蜀雄李杜拔”,早把李白杜甫在四川的居住和他们在诗歌里的造诣联系起来;宋代也都以为杜甫和黄庭坚入蜀以后,诗歌就登峰造极(例如《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九《与王观复书》,《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二引《豫章先生传赞》)————这是一方面。李白在华阴县骑驴,杜甫《上韦左丞丈》自说“骑驴三十载”,唐以后流传他们两人的骑驴图(王琦《李太白全集注》卷三十六,《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八,施国祁《遗山诗集笺注》卷十二);此外像贾岛骑驴赋诗的故事、郑綮的“诗思在驴子上”的名言等等(《唐诗纪事》卷四十、卷六十五),也仿佛使驴子变为诗人特有的坐骑————这是又一方面。两方面合凑起来,于是入蜀道中、驴子背上的陆游就得自问一下,究竟是不是诗人的材料。参看《剑南诗稿》卷十《岳阳楼上再赋一绝》:“不向岳阳楼上望,定知未可作诗人”————心目中当然有杜甫《登岳阳楼》、孟浩然《望洞庭湖》等名作。

    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

    杀气昏昏横塞上,东并黄河开玉帐。昼飞羽檄下列城,夜脱貂裘抚降将。将军枥上汗血马,猛士腰间虎文 [1] 。阶前白刃明如霜,门外长戟森相向。朔风卷地吹急雪,转盼玉花深一丈。谁言铁衣冷彻骨,感义怀恩如挟纩 [2] !腥臊窟穴一洗空,太行北岳原无恙。更呼斗酒作长歌,要使天山健儿唱 [3] 。

    * * *

    [1] 弓袋。

    [2] “如挟纩”出于《左传》宣公十二年,说楚王关怀军士的受寒挨冻,所以军士心里都感到温暖,仿佛穿了绵衣。《剑南诗稿》卷四里从这首诗倒数第十二首是《夜读岑嘉州诗集》:“常想从军时,气无玉关路(公诗多从戎西边时所作)……我后四百年,清梦奉巾屦……群胡自鱼肉,明主方北顾,诵公《天山》篇,流涕思一遇。”这一首纪梦的诗可以算跟岑参“梦中神遇”,内容和风格都极像岑参的《白雪歌》、《轮台歌》、《天山雪歌》、《走马川行》等等。岑参《白雪歌》说:“都护铁衣冷犹著”,欧阳修得罪晏殊的《西园贺雪歌》说:“须怜铁甲冷彻骨,四十馀万屯边兵”(本事见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这可以解释“谁言”两个字。

    [3] 承蔡美彪教授指出,此处天山,似非远在西域之天山,而是金朝天山,即古之阴山,今之青山(大青山)。《金史》卷二十四《地理志上》述金朝西北边疆:“跨庆、桓、抚、昌、净州之北,出天山外,包东胜,接西夏。”太行山纵贯南北,为北宋故地。恒山横跨东西,在辽宋边疆,为北宋旧界,天山则是金朝北疆。诗人遐想,由南而北,经太行、恒山,招降诸城,直抵天山,降服整个金国,于义为顺。

    秋声

    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快鹰下鞲爪觜健,壮士抚剑精神生 [1] 。我亦奋迅起衰病,唾手便有擒胡兴;弦开雁落诗亦成,笔力未饶 [2] 弓力劲。五原草枯苜蓿空,青海萧萧风卷蓬;草罢捷书重上马,却从銮驾下辽东。

    * * *

    [1] 参看刘禹锡《始闻秋风》:“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倦眼开。”

    [2] 不让、不亚于。

    春残

    石镜山前送落晖 [1] ,春残回首倍依依。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苜蓿苗侵官道合,芜菁 [2] 花入麦畦稀。倦游自笑摧颓甚,谁记飞鹰醉打围!

    * * *

    [1] 石镜山在浙江临安。这一句是第二句“回首”的对象;陆游那时候还在成都。

    [2] 一称蔓菁,有黄花;参看司空图《独望》:“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

    夜寒

    斗帐重茵香雾重 [1] ,膏粱 [2] 那可共功名!三更骑报河冰合,铁马何人从我行?

    * * *

    [1] 第一个“重”字是重叠的意思,阳平;第二个“重”字是轻重的意思,去声。

    [2] 享受奢侈的公子哥儿。“斗帐”句正是写这类人怎样消磨寒夜。

    大风登城 [1]

    风从北来不可当,街中横吹人马僵。西家女儿午未妆,帐底炉红愁下床。东家唤客宴画堂,两行玉指调丝簧;锦绣四合如垣墙,微风不动金猊香。我欲登城望大荒,勇欲为国平河湟;才疏志大不自量,东家西家笑我狂。

    * * *

    [1] 这诗里写“西家”“东家”一段可以算《夜寒》第一二句的引申。

    初发夷陵 [1]

    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俊鹘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今朝喜处君知否?三丈黄旗舞便风。

    * * *

    [1] 见欧阳修《戏答元珍》注〔1〕;这是陆游离开四川回浙江路上所作。

    夏夜不寐有赋

    急雨初过天宇湿,大星磊落才数十。饥鹘掠檐飞磔磔,冷萤堕水光熠熠。丈夫无成忽老大,箭羽凋零剑锋涩。徘徊欲睡还复行,三更犹凭阑干立。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见城邑人物繁丽云西凉府也喜甚马上作长句未终篇而觉乃足成之

    天宝胡兵陷两京,北庭安西无汉营 [1] ;五百年间置不问,圣主下诏初亲征。熊罴百万从銮驾,故地不劳传檄下;筑城绝塞进新图,排仗行宫宣大赦。冈峦极目汉山川,文书初用淳熙年 [2] ;驾前六军错锦绣,秋风鼓角声满天。苜蓿峰前尽亭障 [3] ,平安火 [4] 在交河上;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 [5] 。

    * * *

    [1] “天宝”句指安禄山之变,唐代在现在新疆境内设立“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剑南诗稿》卷二十九《凉州行》也说:“安西北庭皆郡县,四夷朝贡无征战。”参看杨万里《初入淮河》注〔2〕引白居易诗。

    [2] 这首诗是在宋孝宗淳熙七年做的。

    [3] 保卫国家边境的守望亭和堡垒。“苜蓿峰”从岑参诗里来,岑参有《题苜蓿峰寄家人》七绝。

    [4] 唐代在边塞上每三十里置一烽候,夜里举火为信,报告平安无事。

    [5] 汉唐在现在甘肃境内置凉州,北宋初改西凉府,后为西夏占领。末句参看朱祖谋校《云谣集》载唐人《内家娇》第二首:“及时衣著,梳头京样。”

    小园 [1]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2] 。

    村南村北鹁鸠声,刺水新秧漫漫平。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

    * * *

    [1] 原有四首,见《剑南诗稿》卷十三;同卷还有《蔬圃绝句》七首、《蔬圃》、《灌园》、《蔬园杂咏》等都是同时所作。宋庠《元宪集》卷十五也有这四首诗,那是误收进去的。

    [2] 《剑南诗稿》卷二十七《读陶诗》:“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雨馀锄瓜垄,月上坐钓矶。”

    临安春雨初霁 [1]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2]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3] 。素衣莫起风尘叹 [4] ,犹及清明可到家。

    * * *

    [1] 南宋有个传说,说陆游少年时做了这首诗,蒙宋高宗赏识。那是无稽之谈,陆游做这首诗的时候已经六十二岁了(方回《桐江集》卷四《跋所抄陆放翁诗后》、《瀛奎律髓》卷十七)。也许因为宋高宗称赏注〔2〕里所引陈与义的名句(《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而陆游这首诗里也讲杏花,传说就此把两件事混起来了。宋遗老陈著《本堂集》卷三十一有一首七古,题为《夜梦在旧京忽闻卖花声,有感至于恸哭,觉而泪满枕上,因趁笔记之》;也可见卖花声是临安的本地风光。

    [2] 这一联仿佛是引申陈与义《怀天经智老因访之》的名句:“杏花消息雨声中”;陆游的朋友王季夷《夜行船》词说:“小窗人静,春在卖花声里”(《绝妙好词笺》卷二),意境也相近。

    [3] 据说草书大家张芝“下笔必为楷则,号‘匆匆不暇草书’”(严可均《全晋文》卷三十卫恒《四体书势》),北宋也流行两句谚语说:“信速不及草书,家贫难为素食”(江少虞《皇朝类苑》卷五十引,而李之仪《姑溪居士前集》卷三十九《跋山谷草书〈渔父词〉》和方回《桐江续集》卷二十六《七月十五日书》都引作“事忙不及草书”),所以陆游说“闲作草”(陆游《锦堂春》词也说“弄笔斜行小草”)。“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茶道”,诗文笔记里常常说起,如王明清《挥麈馀话》卷一载蔡京《延福宫曲宴记》、杨万里《诚斋集》卷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宋徽宗《大观茶论》也有描写。黄遵宪《日本国志·物产志》自注说日本“点茶”即“同宋人之法”:“碾茶为末,注之于汤,以筅击拂”云云,可以参观。据康熙时徐葆光《中山传信录》、嘉庆时李鼎元《使琉球记》等书,这种“宋人之法”,也在琉球应用。

    [4] 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作缁”;意思说京城里肮脏势力,把人品都玷污了。

    病起

    山村病起帽围宽 [1] ,春尽江南尚薄寒。志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断香漠漠便支枕 [2] ,芳草离离悔倚阑 [3] 。收拾吟笺停酒碗,年来触事动忧端。

    * * *

    [1] 极言病后的面容消瘦,就是另一首《贫述》明白说出的“瘦减头围觉帽宽”。《剑南诗稿》卷三《成都岁暮始微寒小酌遣兴》、卷七《病起书怀》、卷六十五《戏遣老怀》之二等都把“纱帽宽”来形容“支离”、“清羸”。

    [2] “便”是方便、合宜的意思,参看唐庚《醉眠》注〔2〕;这一句的景象就是《剑南诗稿》卷一《新夏感事》所谓“漠漠炉香睡晚晴”。

    [3] 在古人诗里,“春草年年绿”、“离离原上草”等等都可以牵愁惹恨————《剑南诗稿》卷十九《芳草曲》就说“芳草愁人春复秋”,所以陆游说“悔”。“芳草离离”跟“名花零落”呼应,“悔”跟“志士凄凉”呼应;五六句一方面写出第三句“闲处老”的境况————“倚阑”、“支枕”,一方面把“悔”字引进第八句的“触事动忧端”。也许《剑南诗稿》卷十六《感愤》的“京洛雪消春又动,永昌陵上草芊芊”,卷十八《书愤》的“清汴逶迤贯旧京,宫墙春草几回生”,《渭南文集》卷四十九《好事近》的“汉家宫殿劫灰中,春草几回绿”等句子可以解释第六句。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1]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2] 。塞上长城空自许 [3] ,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4] !

    * * *

    [1] 这首诗是陆游六十一岁所作,想起少年时要恢复中原,“气涌如山”。

    [2] 这一联拈出两个自己的旧游之地,恰恰也是国防重地,一个在东南,一个在西北。下一句的情景在陆游的旧作里屡次出现,例如《剑南诗稿》卷三《归次汉中境上》:“马蹄初喜蹋梁州……大散关头又一秋”,隐隐指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秋宋人和金人在大散关的争夺战。上一句的情景陆游从前没描写过,也没经历过,隐隐指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宋人在瓜洲、采石一带抵御金兵那件事,这是宋人夸张为大获胜利的战役(宋诗里关于这个战役的最详细的记述是员兴宗《九华集》卷二《歌两淮》)。陆游到四川去和离开四川,行程都经过瓜洲、采石,季候是夏天和秋天,那场战争已经是十年前的旧事;《剑南诗稿》卷十《过采石有感》说:“快心初见万楼船”,可以跟“楼船夜雪瓜洲渡”这句参照。

    补注:吴宗海同志指出,焦山碑林有陆游隆兴二年闰十一月二十九日题名:“置酒上方,望风樯战舰,慨然尽醉。”可以补申上二句。

    [3] 六朝名将檀道济自比万里长城,唐代名将李 被唐太宗比为长城。(《宋书》卷四十三,《旧唐书》卷六十七)

    [4] 陆游反复称道诸葛亮的《出师表》,例如《剑南诗稿》卷七《病起书怀》:“《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卷九《游诸葛武侯书台》:“《出师》一表千载无”,卷三十五《七十二岁吟》:“一表何人继《出师》!”卷三十七《感秋》:“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出师表》里像“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那些话,可以算代陆游说出了心事。“伯仲间”是现成用杜甫《咏怀古迹》第五首称赞诸葛亮的话:“伯仲之间见伊吕。”

    雪中忽起从戎之兴戏作

    铁马渡河风破肉,云梯攻垒雪平壕。兽奔鸟散何劳逐?直斩单于衅 [1] 宝刀。

    群胡束手仗 [2] 天亡,弃甲纵横满战场。雪上急追奔马迹,官军夜半入辽阳。

    * * *

    [1] 《水浒传》第三十回:“刀却是好,到我手里,不曾发市……先把这道童祭刀。”这几句话可借作“衅”字的解释。

    [2] 等候。

    冬夜闻角声

    袅袅清笳入雪云,白头老守 [1] 卧中军。自怜到老怀遗恨,不向居延塞 [2] 外闻!

    * * *

    [1] 那时候陆游正做严州太守。

    [2] 甘肃西北境;汉代在那里造了一个“遮虏障”。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1]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 。

    * * *

    [1] 分别指黄河华山;参看《剑南诗稿》卷十四《哀北》、卷三十四《寒夜歌》、卷三十五《北望》、卷三十七《太息》第二首、卷四十《秋怀》第十首,向往于这个地区的“名将相”、“名臣”。参看《鉴诫录》卷九载李山甫长歌:“华山秀作英雄骨,黄河泻出纵横才。”(《全唐诗》漏收此歌,又以这一联误作张孜断句)

    [2] 《剑南诗稿》卷八《关山月》也说:“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参看陈亮《龙川文集》卷十七《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又范成大《州桥》注〔2〕。白居易《西凉伎》曾说:“遗民肠断在凉州,将卒相看无意收。”这种语意在南宋人诗词里变得更为痛切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 。

    * * *

    [1] 在新疆;汉代在那里驻兵屯田。

    [2] 《剑南诗稿》卷十五《秋雨渐凉有怀兴元》第三首:“忽闻雨掠蓬窗过,犹作当时铁马看。”

    沈园 [1]

    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2] 。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3] !

    * * *

    [1] 陆游原娶的唐氏,因姑媳不和,离婚改嫁,嫁人后曾在沈园偶然跟陆游碰见。这首诗以及《剑南诗稿》卷二十五《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卷六十五《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卷六十八《城南》、《渭南文集》卷四十九《钗头凤》都是写那件事。本事详见陈鹄《耆旧续闻》卷十、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一百七十八、周密《齐东野语》卷一。

    [2] 这时候陆游七十五岁。“病骨未为山下土,尚寻遗墨话兴亡!”是北宋李邦直题《江干初雪图》的名句(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引),陆游多次用这个意思。参观《诗稿》卷二十五《石门瀑布图》,卷十九《韩无咎下世》,卷六十五《梦游沈氏园亭》之二,卷七十五《春游》之四。

    [3] “翩若惊鸿”是曹植《洛神赋》里描写“凌波仙子”那种轻盈体态的名句。

    溪上作

    伛偻溪头白发翁,暮年心事 [1] 一枝筇。山衔落日青横野,鸦起平沙黑蔽空。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东山》《七月》犹关念,未忍浮沉酒 中 [2] 。

    * * *

    [1] 最紧要的东西,“心事一枝筇”就像谢灵运《游南亭》所谓“药饵情所止”。

    [2] 《东山》、《七月》都是《诗经·豳风》里的诗篇,一首讲军士,一首讲农民。“浮沉酒 ”就是糊糊涂涂的喝酒过日。

    初夏行平水 [1] 道中

    老去人间乐事稀,一年容易又春归。市桥压担莼丝滑,村店堆盘豆荚肥。傍水风林莺语语,满园烟草蝶飞飞。郊行已觉侵微暑,小立桐阴换夹衣。

    * * *

    [1] 在绍兴。

    西村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 [1] 黄昏。

    * * *

    [1] 发光照耀。

    追忆征西幕中 [1] 旧事

    大散关头北望秦,自期谈笑扫胡尘。收身死向农桑社,何止明明两世人 [2] !

    小猎南山雪未消,绣旗斜卷玉骢骄 [3] 。不如意事常千万,空想先锋宿渭桥。

    * * *

    [1] 见《山南行》注〔1〕。

    [2] 参看《小园》第二首,又卷七《月下醉题》:“闭门种菜英雄老”,卷十三《灌园》:“少携一剑行天下,晚落空村学灌园”,卷六十三《秋思绝句》第四首:“平生诗句传天下,白首还家自灌园。”

    [3] 《剑南诗稿》卷三有《九月十日如汉州、小猎于新都、弥牟之间》诗,卷二十七有《癸丑重九追怀顷在兴元、常以是日猎中梁山下》诗。

    醉歌

    百骑河滩猎盛秋,至今血渍短貂裘。谁知老卧江湖上,犹枕当年虎髑髅 [1] 。

    * * *

    [1] 《西京杂记》卷五记李广射了老虎,“断其髑髅以为枕”,显然承袭《庄子·至乐》所谓“援髑髅枕而卧”。《剑南诗稿》卷四《闻虏乱有感》:“前年从军南山南……赤手曳虎毛毵毵”;卷十一《建安遣兴》:“刺虎腾身万目前,白袍溅血尚依然”;卷十四《十月二十六夜梦行南郑道中》:“雪中痛饮百榼空;蹴踏山林伐狐兔……奋戈直前虎人立,吼裂苍崖血如注”;卷二十六《病起》:“少年射虎南山下,恶马强弓看似无”;卷二十八《怀昔》:“昔者戍梁益,寝饭鞍马间……挺剑刺乳虎,血溅貂裘殷”;卷三十八《三山杜门作歌》第三首:“南沮水边秋射虎”。或说箭射,或说剑刺,或说血溅白袍,或说血溅貂裘,或说在秋,或说在冬。《剑南诗稿》卷一《畏虎》:“心寒道上迹,魄碎茆叶低,常恐不自免,一死均猪鸡!”卷二《上巳临川道中》:“平生怕路如怕虎”;此等简直不像出于一人之手。因此后世师法陆游的诗人也要说:“一般不信先生处,学射山头射虎时。”(曹贞吉《珂雪二集·读陆放翁诗偶题》五首之三)

    示儿 [1]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 !

    * * *

    [1] 这首是陆游的绝笔。

    [2] 参看《剑南诗稿》卷九《感兴》第一首:“常恐先狗马,不及清中原”;卷三十七《太息》:“砥柱河流仙掌日,死前恨不见中原”;卷三十六《北望》:“宁知墓木拱,不见塞尘清”;卷三十八《夜闻落叶》:“死至人所同,此理何待评?但有一可恨,不见复两京。”这首悲壮的绝句最后一次把将断的气息又来说未完的心事和无穷的希望。陆游死后二十四年宋和蒙古会师灭金,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十一《端嘉杂诗》第四首就说:“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陆游死后六十六年元师灭宋,林景熙《霁山先生集》卷三《书陆放翁书卷后》又说:“青山一发愁濛濛,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