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六章 饶鲁与吴澄的理学及其历史地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一节 饶鲁的理学思想

    饶鲁是黄榦的“高弟”,为朱熹再传弟子。原黄榦门下,有金华、江右两支,饶鲁即为江右斗杓。在饶鲁之后,其最著者,是他的再传弟子吴澄。

    从饶鲁的师承来说,固为朱学范围,但他不是株守朱学门户。黄宗羲假他人之词,谓“双峰(饶鲁)亦勉斋之一支也,累传而得草庐(吴澄),说者谓双峰晚年多不同于朱子,以此诋之”(《宋元学案·序录》) 。一个与吴澄同门的程钜夫,称饶鲁之于朱学,不是拘守章句,一如朱子之于二程,而是“共派而分流,异出而同归”(《楚国文宪公雪楼先生文集》卷十四) 。从黄宗羲、程钜夫的议论里,可略知饶鲁对朱学的态度。

    在饶鲁之后,其学传至吴澄。吴澄在“和会朱陆”中,比起饶鲁来说,走得更远一些,以至有“宗陆背朱”之嫌。

    饶鲁,字伯舆,一字仲元,自号双峰,江西余干人。其生卒年月已不可考,大体上知道他是生活在南宋末年理宗、度宗时期,其年略长于黄震。周密《癸辛杂识》载,饶鲁去世时,黄震适在江西抚州太守任上,曾亲为饶鲁祭奠。而黄震在抚州任所,是咸淳八年(公元1272年)左右。据此可以推断,饶鲁的终年在十三世纪七十年代。又据《宋史·理宗本纪》,“庚申(公元1260年),诏饶州布衣饶鲁,不事科举,一意经学,补迪功郎、饶州教授。”他的著作有《五经讲义》《语孟纪闻》《学庸纂述》《西铭录》《近思录注》。然黄宗羲编《宋元学案》时,即称“其书不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传记类》有《饶双峰年谱》存目,其书今亦失传。《宋元学案》所载饶氏语录,是从《程氏读书分年日程》中录出。清乾隆时,王朝 又从一些经籍纂疏中,将饶鲁的疏解辑为《饶双峰讲义》十二卷。王梓材、冯云濠的《宋元学案补遗》中,所补辑的饶鲁材料,大体上不出于《讲义》的范围。

    一、天道思想

    我们在前面已多次论述,儒学到了宋代,更着重于宇宙本体论的研究,它把《周易》“太极”之说同早先道家的天道观糅合为儒家的宇宙本体论,作为人道的极则。饶鲁亦承其绪。他在疏解《中庸》“发育万物”与“峻极于天”时说:

    “发育万物”,以道之功用而言,万物发生长育于阴阳五行之气,道即阴阳五行之理。是气之所流行,即理之所流行也。“峻极于天”,以道之体段而言,天下之物高大无过于天者。天之所以为天,虽不过阴阳五行浑沦磅礴之气。而有是气,必具是理,是气之所充塞,即理之所充塞也。此言道之全体大用,极于至大而无外有如此者。(《饶双峰讲义》卷十,以下简称《讲义》)

    这是把天地看成是充满阴阳五行之气;所谓“气之所流行,即理之所流行”,“有是理,必具是气”,是说理与气相即不二。但是,我们不能据此断定他就是唯物论的观点。他所谓“道之体段”与“道之功用”,是讲道的体用关系。而道之体是“高大无过于天”,其“全体大用,极于至大而无外”。它是 沦天地,主宰天地之气。这在他解《孟子·公孙丑上》的“浩然之气”时,就说得比较清楚了。他说:

    “浩然之气”,全靠道义在里面做骨子,无这道义,气便软弱。盖缘有是理而后有是气,理是气之主,如天地二五之精气,以有太极在底面做主,所以他底常凭地浩然。……理气不相离,气以理为主,理以气为辅……气来衬贴。(同上卷十一)

    这里讲得很清楚,道义是气的主干;理为气之主,这仍然是程朱理学的基本命题。那么,道、太极即天理的本身又是什么呢?他说:

    道是天下事物当然之理。(同上卷四)

    道者,天下当然之理,原于天之所命,根于人之所性,而著见于日用事物之间,如大路然。(同上卷十五《附录》)

    道虽至大,而其间节目至精至密,极其至小而无内有如此者。(同上卷十)

    谓道是“原于天之所命”,则“道者,天下当然之道”,只不过是说,天下万物,是道的体现。道必须依物而行,因物而显现,故有是物必有是理,这是“当然”的。而这个道,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充塞天地。不仅如此,它又是无形状可见,无方所可指,它实际上就是无。他在答问“无极而太极”时说:

    或问:所谓“无极而太极”者,亦可得闻其说之详乎?曰:难言也,姑以名义推之,所谓太极者,盖天地之尊号云尔。极者,至极之义,枢纽根柢之名,世之常言所谓枢极、根极是也。圣人以阴阳五行阖闢不穷,而此理为阖闢之主,如户之有枢纽,男女万物,生生不息,而此理为生之本,如木之有根柢。至其在人则万善之所以生,万事之所以定者,亦莫非此理为之根柢,为之枢纽焉,是故谓之极。太者,大,无以加之称,言其为天下之大枢纽大根柢也。然凡谓之极者,如南极北极屋极商邑四方之极之类,皆有形状之可见、方所之可指,而此极独无形状、无方所,故周子复加“无极”二字以明之,以其无枢纽、根柢之形,而实为天下之大枢纽、大根柢也,故曰:“无极而太极”,以其为天下之大枢纽、大根柢也,而初非有枢纽、根柢之形也,故曰:“太极本无极”也。(同上卷十六《附录》)

    此说太极是至极而无以复加,它是“万善之所以生,万事之所以定者”,是“天下之大枢纽大根柢”。因此,太极也具有道德的属性,是社会秩序和伦理纲常的准则。饶鲁还认为,天地万物就它的本原而言,是一太极,但由太极化生的天地万物,其太极也“散殊”在万事万物中。所用的推论方法乃是程、朱的理一分殊说,并无新义。

    二、人性论

    饶鲁认为宇宙的根本是太极、道。它是人道的极则————天理。由它“一以贯之”,体现于人就是性,“性者,人所禀之天理”(同上卷十四) 。他在疏解张载《西铭》时,又进一步发挥为天地万物与我一体之论:

    《西铭》一书,规模宏大而条理精密,有非片言之所能尽。然其大指,不过中分为两节。前一节明人为天地之子,后一节言人事天地,当如子之事父母。何谓人为天地之子?盖人受天地之气以生而有是性,犹子受父母之气以生而有是身。父母之气即天地之气也。分而言之,人各一父母也,合而言之,举天下同一父母也。人知父母之为父母,而不知天地之为大父母,故以人而观天地,常漠然与己如不相关。人与天地既漠然如不相关,则其所存所发宜乎?……言天以“至健”而始万物,则父之道也;地以“至顺”而成万物,则母之道也。吾以藐然之身,生于其间,禀天地之气以为形,而怀天地之理以为性,岂非学之道乎?(同上卷十五《附录》)

    按饶鲁的说法,人之所以生,是天地之气以为形,天地之理以为性,故天地与人,犹如父母之与子,因而天地与我一体,也就是“物吾党与”。他认为,人由生以来,就“怀天地之理以为性”,是天地之性,也叫本然之性,是湛然纯善的。但是,由于气禀物欲之昏蔽,使人性表现为有善与不善的区别。这就是气质之性。这仍然是沿袭了朱熹的说法。在饶鲁看来,本然之性寓于气质之性中,便有善与不善,所以人才有圣人君子和一般小人之分,或者说有善恶、智愚之分。虽然“以气质言之,只有三等”(同上卷七) 。但是,也还有他们“相近”的一面。他在解《论语·阳货》“性相近”说:

    盖谓之“相近”,则是未免有些不同处,固不可便指为本然之性。然其所以相近者,正以本然之性,寓在气质之中,虽随气质而各为一性,而其本然者,常为之主,故气质虽殊,而性终不甚相远也。……如恻隐羞恶,人皆有之,然有恻隐多于羞恶者,亦有羞恶多于恻隐者,虽不尽同,亦不甚相远,故曰“相近”。(同上卷八)

    这样,从气质之性来说,有善与不善;从本然之性来说,又有相近的一面。因为有这个区别,故对于不善的人有革除物欲昏蔽的必要性。而又因为那些善与不善的人之间,也有相近的一面,故不善的人,本身也潜藏着本然之性,具有革除昏蔽的可能性。

    人因气禀物欲之昏蔽,就是有私欲的人,是“小我之私”,而与之相对的,是那些内外保持本然之性的人,就是“大我之公”,能与天理为一,“廓然焕然”,与天合一。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饶鲁在解《西铭》时,是要人们认识天地与我一体之理,成为“天地克肖之子”(同上) 。在这些方面,他是发挥了张载和朱熹的某些观点。

    三、识见天理的方法

    那么,如何才能克除私欲,泯化小我,以还复大我的本然之性呢?其方法和途径,是先格外物,还是先立吾本心?这是关系到朱、陆两家争论的问题。而饶鲁虽然也讲朱熹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但他并不是沿着朱熹穷理的方法,而是多少吸收了陆九渊的明心论。

    首先,饶鲁提出革除物欲,返于天地之性,在于“发见”自身的善端。因为人的本身具有善端,所以一般人都有“自新”的要求,故说“盖民心本自好善、恶恶,孰不欲自新”(同上卷二) ?而“善反”工夫,则在于涵养体认,克治充广。这种自我体认,他又申述为明德、思诚之类,其要都在于自识本心。他提出,仁即心,心主血气,而心之存,则在其“意之诚不诚”,也就是程颢说的“识仁”。他说:

    仁,心也。(同上卷六)

    魂者气之灵,魄者血之灵,心是魂魄之合。气属天,血属地,心属人。人者天地之心,心便是血气之主。能持其志,则血气皆听命于心,不能持其志,则心反听命于血气。(同上卷七)

    诚意、正心、修身不是三事。颜子问仁,夫子告以非礼勿视、听、言、动,紧要在四个“勿”字上。仁属心,视、听、言、动属身,“勿”与“不勿”属意。若能“勿”时,则身之视、听、言、动便合礼,而心之仁即存,以此见心之正不正,身之修不修,只在意之诚不诚。所以《中庸》《孟子》只说“诚身”便贯了。(同上卷二)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饶鲁心主血气的说法,同张载提出而为朱熹所发挥的“心统性情”不同。朱熹说人是禀受天道为性,故性具天理;心是性的郛廓,但心不等于性,也就是说心不等于天理。而饶鲁却把心当成是仁。仁在他那里是视为天理的同义语。这同陆九渊“心即理”就有点相似了。这里,饶鲁所说的心之能存与否,在于身之视、听、言、动,而视、听、言、动又在于“意之诚不诚”,故“诚”是将诚意、正心、修身“三事”贯穿起来。显然,“诚”是他在理学方法上的重要前提。

    诚,宋儒多解为真实无妄、不自欺,而饶鲁直承《中庸》的思想,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一向分两路说去,则天人为二也”;“‘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指人道可至于天道,合天人而一之也。……盖人道至此,与天道一”(同上卷十) 。在他看来,能“诚之者”即可由人道至于天道。可见“诚之者”不是周惇颐所说的至静至灵、寂然不动的神秘世界,而是指涵养自省的工夫。这个工夫之一就是“敬”。他说:“道也者,率性之谓,其体用具在吾身。敬者,所以存养其体,省察其用,乃体道之要也。戒惧,存养之事;慎独,省察之事。《中庸》始言戒惧、慎独,而终之以笃恭,皆敬也。……惟其敬,故能诚”。于此,饶鲁又自注说:“存谓存其心,养谓养其性,省谓省诸身,察谓察于事”(同上卷九) 。这就是所谓“敬”的工夫。其中,关于慎独,又叫“谨独”,是指“密察”与“加审”,这对于那些有“忿懥”而无“亲爱”的人,是更加重要。他说:“有所忿懥好乐而能密察,是慎独以正其心也,知其亲爱贱恶而能加审,是慎独以修其身也”,“诚其意,即谨独之谓也”。而慎独、谨独的意思,他同意二程的说法,可以归结为“守之”(同上卷二) 。这同朱熹的讲法不尽相同。朱说是格物致诚,饶鲁是离物自省,故他说:“诚之者”的工夫,“不必添入一物字”(同上卷十) 。

    饶鲁在以敬为诚的存养省察中,也包括程颢对初学者所提倡的“静坐”,认为它与持守的慎独“相辅”而行。饶鲁对“静坐”讲得很多,今摘其主要如下:

    问明道(程颢)教人“且静坐”是如何?曰:此亦为初学而言,盖他从纷扰中来,此心不定如野马然,如何便做得工夫?故教他静坐,待此心宁后却做工夫,此亦非教他终只静坐,故下“且”字。(《宋元学案·双峰学案》)

    静坐时,须心主于敬,即是心有所用,若不言于敬,亦静坐不得,心是个活底物,若无所用,则放僻邪侈无不为己,圣人说“难矣哉”,意甚该涵。(《讲义》卷八)

    问入门涵养之道,须用敬否?曰:固是如此,但工夫熟时,亦不用说敬,只是才静便存。而今初学,却须把敬来作一件事,常常持守,久之而熟,则忘其为敬矣。(《宋元学案·双峰学案》)

    看道理须是涵养,若此心不得其正,如何看得出?《调息箴》亦不可无。盖心固气之帅,然亦当持守其志,无暴其气也。

    因言《调息箴》亦不可无,如释氏之念佛号,道家之数息,皆是要收此心,使之专一在此。(同上)

    饶鲁所谓静坐,就是收敛“野马”之心,使之心定持守,如佛徒道士念佛数息。但他在另一个地方曾说,“其静,听于无声,视于无形,戒慎不睹,恐惧不闻”(《讲义》卷二) 。这种处于无声无形、不睹不闻的状态,实际上就是离物守心,乃是禅学方法。饶鲁所谓“收此心”“专一”,即禅宗的“修心”“守心”。在饶鲁看来,人们只要闭目静坐,就可以使本来的善性得以充分发挥。这样的神秘主义和禅学理论有什么实质上的区别呢?

    当然,饶鲁在理学的方法上,虽重视内省,但也不完全忽视外知,认为明心的“学问”是“非指一端”,还不是像陆学那样绝对的排斥格物致知。他说:

    言学问之事非指一端,如讲习讨论,玩索涵养,持守践行,扩充克治皆是。其所以如此者,非有他也,不过求吾所失之仁而已,此乃学问之道也。(同上卷十四)

    为学之方,其大略有四:一曰立志,二曰居敬,三曰穷理,四曰反身。(同上卷十五《附录》)

    他的“为学之方”,首先是“立志”,即“先立乎其大”,然后是“居敬、穷理”,而终止于“反身”。这是内外结合的方法,也是程颢“涵养须用敬,进德在致知”的翻版。他在讲到“居敬、穷理”时,这样说:

    格物,穷至那道理恰好阃奥处,自表而里,自粗而精。里之中又有里,精之中又有至精,透得一重又一重。且如为子必孝,为臣必忠,显然易见,所谓表也。然所以为孝,所以为忠,则非忠孝一言之所能尽。且以孝言之,如居致敬,养致乐,病致忧,丧致哀,祭致严,皆是孝里面节目,所谓里也。然所谓居致敬者,又若何而致敬?如进退周旋,慎齐升降,出入揖游,不敢哕噫嚏咳,不敢欠伸、跛倚,寒不敢袭,痒不敢搔之类,皆是致敬中之节文。如此,则居致敬又是表,其间节文之精微曲折又是里也,然此持敬之见于外者然耳。至于洞洞属属,如执玉捧盈而弗胜,以至视于无形,听于无声,则又是那节文里面骨髓。须是格之又格,以至于无可格,才是极处。精粗亦然……。若见其表,不见其里,见其粗而不穷其精,固不尽然,但穷其里而遗其表,索其精而遗其粗亦未尽,须是表里精粗无不到,方是格物。(同上卷二)

    这是本于朱熹《大学章句》的所谓“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的说法。饶鲁由表及里、由粗至精的这种层层剥笋方法,在认识上也未尝没有合理的因素。但是,他所谓“事”和“物”,乃是封建伦理纲常。正如他把理的内容,规定为仁义礼智一样,所以他的“格物致知”,是旨在认识封建伦理纲常,而不是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

    饶鲁的格物,还包括读书信古,认为天地间万事万物的道理,也包括在圣贤的著述里。故读书虽为“下学”之事,但如果能洞晓“圣人所以作经之意”,则能“上达”其理。这也叫作“由辞以通理”,而不是“章句训诂”。他说:

    “下学上达,意在言表”,程子此语盖为读书者言。读书是下学之一事。盖凡下学者皆可以上达,但恐下学得不是,则不能上达耳。且如读书,则圣人所以作经之意,是上面一层事,其言语则只是下面一层事,所以谓之意在言表。若读书而能求其意,则由辞以通理而可上达。若但溺心于章句训诂之间,不能玩其意之所以然,则是徒事于言语文辞而已,决不能通其理也。程子曰:“玩其辞,不得其意者有矣。”又曰:“前儒矢意以传言,后学诵言而忘味。”此皆下学得不是,而无由上达者也。(《宋元学案·双峰学案》)

    这里,他说的由读书而“通其理”,是在于所谓“玩味”。实际上,就是他所说的一种“默识”的过程(《讲义》卷十五《附录》) ,即使心与天通的直觉体悟的过程。而“心与天通”就是所谓“上达”。如有人问他“‘上达而与天为一’,是知行都到,能如此否?”他说:“与天为一,亦以知言。方其未上达时,与天隔几重在。及其既以上达,则吾心即天,天即吾心。”但是一般人与圣人也有“迟速之不同”,不能一起“上达”(《宋元学案·双峰学案》) ,即不能像“圣人”那样,很快的直觉到天理。所以,他的格物穷理,包括“下学”的读书在内,不是从实践到理论的正确思维方法,而是唯心主义的直觉方法。

    饶鲁在格物中,也涉及知与行的关系。他说:“知行毕竟是二事,当各自用力,不可谓知了,便自然能行”(《讲义》卷二) 。认为二者有区别,但也是“相因”相辅的联系着,而知又不等于行,还当力行。他还认为,知是要通过学问、思辨,才能获得;而获得的知,又必须笃行于日用之间,“以达乎事为之著”(同上卷十) ,强调了行的重要性。饶鲁之所以重视行,是因为他看到南宋末年理学流于空谈,不能践行真忠实孝,故提出“实知”还要“实行”,而倡“致知力行为本”(《宋元学案·双峰学案》) 。这里要指出,饶鲁所说的知行关系,也未尝没有合理的因素。但是,由于他说的知,不是探求科学的知识,而是“明辨”“公私、义利、是非、真妄于毫厘疑似之间,而不至于差谬”,也就是“择善”;其行也不是人们的社会实践,而是在“念虑之微”和行为的活动上,依其“明辨”“择善”的知,“加以笃行”“践其实”,两者都是限于封建伦理道德,其目的“不使一毫人欲之私,得以夺乎天理之正”(《讲义》卷十) ,因而,这种知行观仍旧是用以论证封建纲常伦理的普遍妥当性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与此相关的,是博与约的问题。饶鲁提出要先博后约,互相“兼尽”“相为开合”,不能“堕于一偏”。博、约之所以要“兼尽”,是因为“博而能约”,才不至于“泛滥支离”;“约而能博”,才避免“偏狭涸滞”(同上卷四) 。而博,他一般是指读书、格物,已不完全是孔子在《论语》中所指的文、武、周公之典籍;而约,是指切问思虑,以得其要领。但是,他讲由博而约,是着重论述如何使人的“情”符合“礼”的要求,而不使“情”与“礼”发生冲突,他说:

    用功最紧要处,在“约”其情使合于中。“约”是工夫,“中”是准的,四“勿”便是“约”底工夫,礼便是“中”底准则。能约其情使合于中,则心得其正而不荡,情得其养而不凿。(同上)

    这是说,非礼的视、听、言、动,要在约的工夫中加以克治。显然,饶鲁说的由博而约的约,也就是二程所说的“规矩”。这个“规矩”即封建主义的礼。正如一些经生所说的“反之于礼,是谓约矣”,约就是“复礼”(《续皇清经解·论语·雍也》) 。总之,饶鲁的博约和他的知、行一起,虽属于身外的“博学”范围,但它与自识本心,是内外结合,相互为用的。这就是他说的,天地之理本具于心中,为“人心之所固有”,学者当以存养体验,自“识其体”,但不能在身外“博学于文,讲求义理以栽培之,则如孤根独立而无所壅培,非特无以助其生长,而使之进于盛大,亦恐风霜雕摧,而其将不能以自存也”(同上卷十五《附录》) 。

    总的说来,饶鲁在理学上固然属于朱学范围,但也夹杂有陆学的东西。黄宗羲说他“晚年多不同于朱子”。宋、元之际的周密,在《癸辛杂识》卷上,谓饶鲁自己“诡称”是朱学,其实并非是朱学;其言未免过当。唯全祖望称饶鲁是朱学,但“不尽同于朱子”,是比较恰当的说法。

    第二节 吴澄的道统论与经学

    饶鲁的学传,其最著者是吴澄。吴澄对于朱学的偏离,比起饶鲁来说又走得更远一些。

    吴澄(公元1249——1333年),字幼清,号草庐,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他在二十七岁以前,生活在南宋。其后,他的大半生是在元代度过的。他与许衡同为元代名儒,有“南吴北许”之称。许衡是北方人,由金入元,于元初传朱学于北方,然其学尚属“粗迹”。吴澄是南方人,直承宋代的理学端绪,因而他比起许衡,是“正学真传,深造自得”。

    吴澄世代业儒。十五岁始读朱熹《大学章句》;十六岁在场屋中识饶鲁学生程若庸,拜程为师,遂为饶鲁的再传弟子。其后,吴澄又师事程绍开;程以“和会朱陆”为学旨。入元以后,吴澄受同门程钜夫荐邀,四次入京,任国子司业、国史院编修、制诰、集贤直学士,“官止于师儒,职止于文学”。但“旋进旋退”,时间很短。其大半的岁月是僻居乡陋,孜孜于理学,“研经籍之微,玩天人之妙”。他早年校注五经,晚年成《五经纂言》。遗著尚有集、外集。清人合其所有文字为《草庐吴文正公全集》(以下简称《全集》)。

    吴澄还在年轻的时候,就不以学“圣贤之学”为满足,他还要跻身于“圣贤”之列。十九岁,为邵雍《皇极经世书》作续篇,称《皇极经世续书》。同年,又作《道统图》,以朱子之后道统接续者自居。对于道统,据《元史·吴澄传》,有这样一段话:

    道之大原出于天,神圣继之。尧舜而上,道之元也;尧舜而下,其亨也;洙泗邹鲁,其利也;濂洛关闽,其贞也。分而言之,上古则羲皇其元,尧舜其亨,禹汤其利,文、武、周公其贞乎!中古之统,仲尼其元,颜曾其亨,子思其利,孟子其贞乎!近古之统,周子其元,程、张其亨也,朱子其利也。孰为今日之贞乎?未之有也,然则可以终无所归哉?

    同样的议论,还见于他给别人的信中。这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皇皇大文。他在信中以“豪杰”比之于儒学“圣贤”:

    天生豪杰之士不数也。夫所谓豪杰之士,以其知之过人,度越一世而超出等夷也。战国之时,孔子徒党尽矣,充塞仁义若杨、墨之徒,又滔滔也。而孟子生乎其时,独愿学孔子,而卒得其传。当斯时也,旷古一人而已,真豪杰之士哉!孟子没,千有余年,溺于俗儒之陋习,淫于老、佛之异教,无一豪杰之士生于其间,至于周、程、张、邵,一时迭出,非豪杰其孰能与斯时乎?又百年而朱子集数学之大成,则中兴之豪杰也。以绍朱子之统而自任者,果有其人乎?(《全集》卷首虞集所作吴澄《行状》)

    儒家道统说,始于韩愈。韩愈为辟佛反老,学《佛祖统纪》传法世系,提出儒家圣人传道的道统。这个圣传的道,是强调仁义道德,以别于佛、老的道。此说一倡,遂为后来儒家所祖述,他们各以继承道统自居,自谓直接孔门而得其心传。小程说大程“自孔子之后一人而已”。黄榦说孔、孟而后,中经周、程、张载,“至熹而始著”。陆九渊在论及道统时,“谓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而朱熹又把陆九渊排斥在道统之外。吴澄的道统论,比他的前辈,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首先,韩愈在《原道》中,谓道始于尧舜,而吴澄则借董仲舒之说,张大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为“道之原也”,然后才是尧舜“继之”。显然,这是反映宋以来儒家对宇宙本体的重视。

    其次,吴澄据《周易》的元、亨、利、贞排列,道统的历史顺序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历史阶段,每一阶段又分为元、亨、利、贞四个小段。把两宋诸儒列入近古阶段,大体上符合儒家思想发展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吴澄把两宋的理学排列在儒学发展的最后“近古”阶段,成为终结的“贞”,在“贞”之下不见“起元”,不见周而复始,这仿佛是“真理”就到此终结了。这似乎也是对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衰微的不祥预兆,虽然这在吴澄说来不是自觉的。

    最后,吴澄在《道统图》中,将近古的理学阶段,从周惇颐到朱熹,按元、亨、利、贞细加排列,朱熹只是处于“利”,而不是终结的“贞”,这并不符合朱熹在这个阶段是理学集大成者的历史地位。但吴澄所以要这样去排列近古阶段,显然是他自己俨然想以“贞”为己任,以跻身于宋儒诸子的地位。故《元史》作者说他“以斯文自任如此”,并非是武断之词。实际上,早在他作《道统图》之前,已萌此念。他在《谒赵判簿书》中,自述他在十六岁,即已“厌科举之业,慨然以豪杰之士自期”。于是他“用力于此”,果然“豁然似有所见,坦然若易行,以为天下之生我也,似不偶然也,吾又何忍自弃于是”,“所学固未敢自是,然自料所见则于人一等矣”(《吴文正公外集》卷三) 。到十九岁,他就自比程、朱,说“程、朱夫子皆十七八时,已超然有卓绝……今愚生十有九年矣”(《吴文正公集》《杂识》十一) 。这种溢于言表的话,足以说明他在《道统图》中,是想以“贞”自任,自许为朱子之后一人。

    以后,吴澄在经学上,也确是以接续朱熹为己任,完成《五经纂言》。尤以其中的三礼,是完成朱熹的未竟之业。关于三礼,汉以来因其“残篇断简,无复铨次”,在五经中号为难治。朱熹曾与李如圭(宝之)校定,后又与吕祖谦“商订三礼篇次”,但终老“不及为”。尤其三礼中的《仪礼》,朱熹认为它是礼之根本,而《礼记》只是秦、汉诸儒解释《仪礼》之书。他提出当“以《仪礼》为经,而取《礼记》及诸经史杂书所载有及于礼者,皆附于本经之下”(《朱子大全》卷十四《乞修三礼札子》,此说并见于同书卷五十四《答应仁仲书》) 。朱熹以此摭拾他经,条分胪序,编为《仪礼经传通解》,但也只是留下“草创之本”,且内多缺略。其后,朱熹的弟子黄榦、杨复,虽然也曾用心于此,但也没有完成。

    直到元代的吴澄,费时几十年,从年轻时进行五经校注,到中年以后,又“采拾群言”,“以己意论断”,“条加记叙”,并“探索”朱熹“未尽之意”,于晚年成《五经纂言》(以上据《宋元学案·草庐学案》) 。黄宗羲季子黄百家称“朱子门人多习成说,深通经术者甚少,草庐《五经纂言》,有功经术,接武建阳(朱熹),非北溪(陈淳,朱熹又一高弟)诸人可及也”(同上) 。而其中的三礼,全祖望谓其“盖本朱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