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尚贤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题解】

    《尚贤》,《汉书·艺文志》作《上贤》,即以贤者为上。此篇主旨在论述“尚贤”乃“为政之本”。所谓贤者,就是指那些“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德才兼备之士,墨子认为贤者是“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国家强盛的根本在于广纳贤才,而吸引贤才的最好办法莫过于给他们富贵、尊敬和荣誉。墨子还提出“尚贤”不能有任何条件限制,“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还要有完备的官员考核制度,“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社会地位的尊贵或低贱不能永远不变。

    8.1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1],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2]。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3],则国家之治厚[4];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5]。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6]。

    【注释】

    [1] 本:完全。

    [2] 事:任用。

    [3] 贤良之士:德才兼备的人。

    [4] 治厚:治理的功绩大,统治基础深厚。

    [5] 治薄:治理的功绩小,统治基础薄弱。

    [6] 众贤:使贤者众,这里指广纳贤才。

    【译文】

    墨子问道:现在王公大臣治理国家,都希望国家富裕,人口众多,刑法和政治秩序井然。然而国家没有得到富裕却得到了贫困,人口没有增加反而减少,社会没有得到安定却得到了混乱,完全就是失去他们所希望的,得到他们所厌恶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墨子回答道:这是因为王公大臣治理国家的时候,不善于崇尚贤者、任用能者的缘故。所以,国家德才兼备的人众多,统治基础就深厚;德才兼备的人稀少,统治的基础就薄弱。所以掌权者的当务之急,就在于广纳贤才。

    8.2 曰[1]: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2]?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3]!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4]。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注释】

    [1] 曰:这里指有人发问。

    [2] 奈何:怎么办。

    [3] 道术:学术,这里指治国的道理和方法。

    [4] 佐:辅助。与“珍”对文,皆指国家栋梁之才。

    【译文】

    有人问道:那么增加贤良之士的具体办法是什么呢?墨子答道:这就像想要增加国中善于射箭、骑马的人,就必须使他们富足、显贵,给他们尊敬、荣誉,然后国中善于射箭、骑马的人,就可以逐渐多起来。更何况那些道德品行淳厚,言谈辞令精辩,通晓治理国家的方法的贤良之士啊!这些人本来就是国家的珍宝、社稷的辅佐,一定也要使他们富足、显贵,给他们尊敬、荣誉,然后国中的贤良之士,就可以逐渐增多了。

    8.3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1],然则我不可不为义。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远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为无恃,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2]、门庭庶子[3]、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4],皆竞为义。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5];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6]。譬之富者有高墙深宫,墙立既谨,上为凿一门[7],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8],盗其无自出。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

    【注释】

    [1] 举义:选拔义士。辟:通“避”。

    [2] 逮:等到,及。鄙:郊远之地。郊:周制,城外百里内为郊。

    [3] 门庭庶子:庶子与嫡子相对,指诸侯卿大夫侧室所生的儿子。庶子一般为诸侯卿大夫的侍从之臣,有御庶子、中庶子、少庶子等名称,亦称门庭庶子。

    [4] 萌人:指人民。萌,通“氓”。

    [5] 一物:指“尚贤”这一种方法。

    [6] 一术:指“为义”这一条途径。

    [7] 孙诒让认为此处疑当为“宫墙既立,谨止为凿一门”,可备作一说。

    [8] 阖:关闭。

    【译文】

    因此,古时候圣王治理天下的至理名言说:不义的人不使他们富有,不给他们尊贵,不用他们亲信,不和他们接近。于是,国中的富贵之人听说后,都回去深入思考道:当初我所凭仗的是富贵,现在朝中选拔义士不嫌弃贫贱的人,那么我就不能不做仁义之事。国君的亲信之人听说后,也回去深入思考道:当初我所凭仗的是亲信,现在朝中选拔义士不嫌弃关系疏远的人,那么我就不能不做仁义之事。国君身边的近臣听说之后,也回去深入思考道:当初我所凭仗的是接近,现在朝中选拔义士不嫌弃身在远地的人,那么我就不能不做仁义之事。远离国君的人听说后,也回去深入思考道:当初我以为远离国君而没有凭仗,现在朝中选拔义士不嫌弃身在远方的人,那么我就不能不做仁义之事。直至边远郊野的臣子、宫室内廷的侍卫、城内的百姓、四方边境的人民听说后,都争着做仁义之事。这是什么原因呢?答道:国君用来统御下属的手段,不过“尚贤”这一种方法;下属用来报效国君的方式,不过“为义”这一条途径。就像富贵人家,有高墙深屋,墙修得严实,上面只开凿一扇门。有盗贼闯入,就关闭他所进入墙内的那扇门,然后抓他,盗贼就无法逃出。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主上掌握了要领啊。

    8.4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1],虽在农与工肆之人[2],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3]。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4],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