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良知为自然天则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r />     今译

    一位学友做功夫过于严苛。心斋先生启发他说:“这学问成了您的牵绊了。”于是心斋先生指着旁边砍木头的人说:“他倒没有做功夫,然而何尝荒废了做事呢?”

    实践要点

    1. “持功太严”的问题,在过去是非常普遍的问题。因为过去的人从小学习传统文化,知道要修身,对自己的要求常常过高。这往往是因为学生躐等而学,老师陵节而施。也就是脱离了自身的修为去要求自己。比如,一个十分邋遢粗鄙的,起居之处一片狼藉的人,他要求自己与人相处时,言语行动都温文尔雅。一旦自己出现粗鄙的言行,都自责不已。这么做功夫超过了自身的能力,是对自己刻意的安排。这么做,不但对修身帮助不大,而且还会产生焦虑,会有“心火”。古人因此生病的人不少。所以,修身需要有一个次第,循序渐进,不可急于见到效果。

    2. 循序渐进,不可躐等而学,那么如何把握其中的分寸呢?这个分寸,是无法有一个外在的标准去限定的,只能靠我们内在的感受————得心应手的感受。老樵夫砍树,一斧头一斧头地砍下去,我们能看到他很善于运用腰身的扭力,他有一种游刃有余的自得。如果我们修身既不太松,又不太严,也会有这种游刃有余的感觉。《庄子》中庖丁解牛的故事,牛的骨肉之间的缝隙已经非常细微了,但是在庖丁看来,这个缝隙是绰绰有余的。我们初下手做功夫也是绰绰有余的,功夫做得很严密也一样是绰绰有余的。绰绰有余,便有一种和乐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儒家功夫的特征。《大学》中,诚意慎独功夫非常严密,“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仿佛无数人眼睛看着我,手指着我,何其严格),然而又形容诚意慎独功夫“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仿佛财富滋润房屋,德行滋润身体,心胸宽广,体态安闲,所以君子必做诚意的功夫)。亦可以见得,儒家的功夫,从初学到圣人,都是一个绰绰有余的状态。如果不是这个状态,那么功夫可能出了差错。

    3. 功夫是人努力去做的,但是功夫又是自然本有的。冬天,万物藏养,这便是万物的功夫。樵夫砍柴时得心应手之感,这就是樵夫的功夫。孔子讲:“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探索隐暗、做怪异之事的人,后世的人对他们有记述,而我不那么做。)我们修身时,与其去追求玄妙的境界,不如在家庭工作之中,把我们与生俱来的良知发挥出来。这看似很寻常,实则是下学上达、彻上彻下的功夫。

    六、“戒慎恐惧”①,莫离却“不睹不闻”,不然便入于“有所戒慎、有所恐惧”②矣。故曰:“人性上不可添一物。”③

    今译

    我们在做“戒慎恐惧”的功夫时,不要偏离“不睹不闻”。如果我们离开了不睹不闻,那么我们就成了“有所戒慎、有所恐惧”了。所以朱子说:“在本性之上不可添加任何东西。”

    简注

    ①戒慎恐惧:出自《礼记·中庸》:“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②有所恐惧:出自《礼记·大学》:“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③人性上不可添一物:朱子《孟子序说》:“人性上不可添一物,尧舜所以为万世法,亦是率性而已。”人做功夫只是发挥本有的天性,在本性上不可添加一物。

    实践要点

    心斋先提出戒慎恐惧和不睹不闻的关系。不睹不闻,这里指看不见、听不见的东西,也就是我们的良知。我们对这个良知要非常小心谨慎,时时刻刻把自己安顿在这个良知上,不偏离。这个“时时刻刻的小心谨慎”就是戒慎恐惧。

    接着,心斋给我们指示出两种“恐惧”,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戒慎恐惧,即在自己身上用功,只看自己言行是否完全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此保持一种小心翼翼的态度,像呵护一只刚出壳的雏鸟一般呵护自己的良心。另一种,则是在具体事情上严格地要求自己。举手投足,都留意其是否合于一些外在的标准。这就是《大学》所批评的“有所恐惧”。

    戒慎恐惧,其动机是良知的自觉,是由内而发的。有所恐惧,其力量是由外而来的。由内而发,即是由自己内在的良知而发,所谓“不勉而中”,自然而然就合于中道。由外而来,则不全是由良知所发,难免有不正之处。所以《大学》说“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朱子说:“人性上不可添一物,尧舜所以为万世法,亦是率性而已。”人的本性上不可以增加一点东西。尧舜之所以能够为万世所效法,也只是发挥人的本性而已。我们修身时,身心但凡有一点真实的变化,必然是内在的人性(良知)在发挥作用。如果我们靠外在的“有所恐惧”来改变自己,这个改变不会长久,还会有副作用。

    七、颜子①“有不善未尝不知”,常知故也。“知之未尝复行”,常行故也。②

    今译

    颜子“有不善之处没有觉知不到的”,因为颜子总是保持在觉知的状态中。“觉知到不善之处就不会再行此不善”,因为颜子总是处在合于道的行动之中。

    简注

    ①颜子:即颜回(公元前 521 年——公元前 481 年),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十四岁拜孔子为师。

    ②语出《周易·系辞下》:“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实践要点

    1. 孔子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颜回可以做到,三个月,心都不违背仁。三个月,是一个季节。现在人,季节变换对生活的影响不大,而古代很大。三月不违仁,那就基本上把自己的人生安顿在仁上了。而孔门一般的弟子,只是偶尔能够做到仁。颜回和诸位弟子的差别在于功夫是否间断。功夫不间断,有时比功夫本身更为重要。

    2. 我们对自身的觉知有这么一个特征:我越是发挥良知的自知自觉,我的良知越是敏感。很多人觉得自己知道自己的问题,只是没有在意自己的觉知,只是苟且地放自己过去。不过只要自己一下决心,就能够立刻改变。比如,想戒烟的人,决定自己再过两年,到五十岁就戒烟。他非常自信,觉得自己五十岁时肯定可以戒掉。而到五十岁,基本上是更加难以戒掉了。

    人觉知的能力,就像一把刀,使刀锋时时暴露在空气中,又不去用它,时间一长刀就锈了。如果时时运用觉知,使自己始终处于觉知的状态中,那么良知就是活泼泼的,越用越敏锐。觉知能力,不去用它,它便会越来越迟钝。

    所以,想戒烟的,现在抽烟时,心中不免有警觉,而到了五十岁,那个警觉就很弱了。另一方面,现在每每有警觉,便苟且、敷衍自己的觉知,到了五十岁,由觉知到行动的这个能力也弱了。

    3. 常知常行,是很高的境界。孔门弟子尚且很少有人能达到。我们刚刚开始修身,不求常知常行,至少减少一些苟且,不把自己的良知给埋没了,使它生锈了。

    八、有心于轻功名富贵者,其流弊至于无父无君;有心于重功名富贵者,其流弊至于弑父与君。

    今译

    有意去轻视功名富贵的人,他们的流弊到极致就是目无尊长;有意去重视功名富贵的人,他们的流弊到极致就是杀父杀君。

    实践要点

    我们做事情,只考虑合不合乎道义,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去考虑名利。不管是看重名利,还是看轻名利,终究是在计较名利。地位高的人,他有可敬之处就应当尊敬,如果不值得尊敬,我们就努力使他能自尊自重。这是一个构建秩序的过程。在家中,父亲不能担当,母亲不够关心家庭,我们就通过自身的努力让他们做得更好。通过自修,使得君臣父子夫妇各安其位。能这样,不是因为看轻功名富贵,而是知道功名富贵关系重大,不能紊乱。此事任重道远,需要终身努力践行,不是“看轻”二字这么容易。

    看重功名富贵,到极点就是为了功名富贵杀父杀君。这样的事情,看似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我绝不可能到为了钱财杀父的地步。其实我们离杀父并没有那么远。孟子说,杀人以梃、以刃、以政,没有根本差别(用棍子杀人、用刀子杀人、用政务杀人只是手段不同)。很多农村的老人,孤独、寂寞,孩子未尝不给生活费,然而老人抑郁而终。其原由,是为了种种名利而不把父母看得很重。凡事把名利放在前面,父母放在后面。还有一种自我欺骗:没有钱怎么赡养父母。这便是有心于重功名富贵而弑父了。

    这段的关键是,我们对待功名富贵,由我们的自然天性出发就好了,该如何应对就如何应对,全由良知做主。而一旦有人为的安排,或是有心看重,或是有心看轻,都会有严重的后果。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