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看书先得头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学者初得头脑,不可便讨闻见支撑,正须养微致盛,则天德王道在此矣。六经、四书所以印证者也。若功夫得力,然后看书,所谓“温故而知新”①也。不然,放下书本便没功夫做。

    今译

    学习修身的人,刚刚学出点门道来时,千万不能找一些从外在听到的、看到的道理来支撑自己。此时正应当把自己的那点真切的体会好好存养,由微弱养到盛大。那么天德、王道,都在我身上。六经和四书这些古代圣贤的经典都能印证我的修养。如果做功夫得心应手,然后再去看书,这就是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放下书本就不知道怎么做了。

    简注

    ①出自《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实践要点

    1. 温故而知新,“故”就是修身的一个基础。“故”就像一棵果树,“新”就是树上结出的果子。把什么东西作为“故”,把什么东西作为“母本”,决定着我们的人生往什么方向开出新生命。在这段话里,温故,就是在读经典的时候去重温我过去的修身实践。知新,就是启发自己接下来的实践。

    阳明先生说,良知是我们天生的一个有灵性的根子(“天植灵根”)。我们人生的根基须放在良知上。阳明说,“良知生天生地”,我们的人生也须由良知生出。

    如果我们把名利看成是自己人生的根基,看成是人生的“故”。我们把握着眼下的名利,不断学习、琢磨,希望能够更上一层。这是把名利作为根基之人的“温故而知新”。

    如果我们把读书、理解经典看作是人生的根基,那么我们的温故知新,是学问、知识的长进。

    2. 无论是名利的积累,还是知识经验的积累,都不足以成为生命的根基。否则,到头来只有一身的财富,或者一身的知识,仅此而已。为了这一身的财富和知识,忙忙碌碌终其一生,到头一场空。所以,忙碌一生,并不是在发展,而只是在原地打转。唯有以良知为根基,一辈子依照良知而行,顶天立地,这一路走下去,才是生命真正的成长。因为追求名利,迷恋知识,是被外在的事物所引导。此时,人就像是一架机器,被发动机带着运转。这样的一生都不是自己的本心所展开的一生,只是照着剧本所做的一场表演。而依照良知而行,不被任何名利所牵绊,这样的人生,纵横任我。这才是人生真实的开展。

    所以修身首先要以良知为根基,为头脑。

    3. “讨闻见支撑”,是因为不够相信良知。人觉得依照良知做事情还不够,需要别人点头,需要看起来合情合理。这些都是讨要一些闻见上的支撑。原本读书有心得,有发自内心的良知显露出来。这时却想:这就是朱熹说的什么道理,这就是王阳明说的什么道理。一旦这么想,我们就立刻从实打实的修身转移到理论探讨。我们这时候当做的不是找见闻的支撑,而是通过实践,继续发挥我那透露出来的一点良知。

    例如,有人读书,读到“知行合一”,感觉到自己心中真有对父母的孝心,随即就给父母按摩。父母很高兴。这时候他想:这就是阳明说的“知行合一”,就是“见父自然知孝”。于是觉得自己修身上提高了很多。仿佛想到“知行合一”,想到“见父自然知孝”这些概念,远远比他给父母按摩时,心中的坦荡快乐更重要,更让自己踏实。这就是讨见闻支撑。一旦讨见闻支撑,很可能不继续发挥这点刚刚显露的良知了。良知不能越想越清晰,良知只会越做越清晰。依照良知去实践,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养气”“以直养”。这就是“由微至盛”。

    二、孔子虽天生圣人,亦必学《诗》、学《礼》、学《易》,逐段研磨,乃得明彻之至。

    今译

    孔子虽然是天资极高的圣人,也必定要学《诗》、学《礼》、学《易》,逐段地仔细研读体会,才能彻底地明白通达。

    实践要点

    上一个条目讲,读书要得头脑。读书的目的是转化自己的人生。

    这一段讲,即便得了头脑,也不能轻视读书。读书需要逐字逐段地钻研体会,不能学个大概。普通民众学习国学,常常大而化之地学,学个大概,就觉得够用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学到的往往不是真正的学问,而是一些不足以改变我们人生的心灵鸡汤。

    三、“若能握其机,何必窥陈编?”①白沙②之意有在,学者须善观之。六经正好印证吾心。孔子之“时中”,全在韦编三绝③。

    今译

    “如果能够把握住生命的诀窍,何必去看古代的典籍呢?”陈白沙先生这首诗的意思,学者要善于去体会。六经所讲的东西是超越时代的真理,正好可以拿过来跟我自己的本心相印证。孔子之所以能够做到“时中”,是因为他对《周易》的深入研读。

    简注

    ①陈白沙先生的一首诗,原句为:“吾能握其机,何必窥陈编。”陈编,指过去的书籍。

    ②白沙:即明代大儒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广东广州府新会县白沙里人,故又称白沙先生。

    ③时中,指言行皆合天道,无过不及,一切都恰到好处。韦编三绝,典出《史记·孔子世家》,指孔子读易经的时候,竹简翻得很频繁,多次把编书用的牛皮绳弄断。

    实践要点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经典中所蕴含的圣贤的心,和我们的本心应该是一样的。看到小孩子掉进井里,谁的心里不会咯噔一下?我们要善于体会自己这个本心。如果我们能把握住自己的本心,那么我们去读六经的时候,就会感觉,经书里说的就是我的心声呀。

    而实际上,我们的本心时而朗现,时而遮蔽。在我们的心被私欲遮蔽的时候,自己浑然不知。这时候,拿起经书,我们才发现自己有所偏离。于是,我们调节我们的身心。这就是“如琢如磨”。

    《大学》引用《诗经》“如切如磋”,说这是“道学也”;引用“如琢如磨”,说这是“自修也”。我们像是一块玉石,需要和师友相切磋(道学),需要对照六经中的义理来打磨自己(自修)。如果我们没有切磋琢磨的功夫,人生难以有长进,容易孤陋寡闻、坐井观天。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形成一些学习修身的共同体,凝聚起纯粹的师友道场,另一方面把六经拿来逐段研磨,雕琢自己。

    在这方面,孔子是我们的榜样。孔子研读古籍的时候,实际上是用自己的心和古代圣贤的心相印证。不断纯化自己的心、自己的一言一行,进而做到自己的言行与古代圣贤一致。

    四、曾点童冠舞雩之乐①,正与孔子“无行不与二三子”②之意同,故喟然与之。只以三子所言为非,便是他狂处。譬之曾点有家当,不会出行。三子会出行,却无家当。孔子则又有家当,又会出行。

    今译

    孔子问弟子有什么志向。曾点说,他想在暮春时节,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童子,一起在沂水沐浴,在舞雩台上乘凉,歌咏而归。曾点的这个志向,和孔子所说的“无行不与二三子”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孔子感叹并赞同曾点。只不过,曾点认为他的三位师兄弟所说的志向(治理大国、教化小国、管理宗庙)都不对,这就是曾点狂傲的地方。打个比方,曾点是有本事的人(对道有体会),但是他不会把他的本事发挥出来。他的三位师兄弟是善于发挥自己才能的人,但是自身的本事不够(对道的体会不足)。孔子则既有本事,又能够把他的本事发挥出来。

    简注

    ①引自《论语·先进》: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