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修身讲学以见于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今译

    有人问心斋《周易·乾卦》中“时乘六龙”的意思,心斋先生说:“这句话是在讲圣人的出处进退。这个出处进退便是这圣人之学。这个学问明白了,那么把天下变为尧舜治理下的那种气象,也就跟处理家常事一样。”

    简注

    ①《周易·乾卦·彖传》:“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实践要点

    1. 宋明理学强调内在的心性修养,有一重要的功夫“研几”。这个几,按照宋儒的理解,大体上表示一个念头将要发动、而没有发动的那个刹那。研几的功夫,在宋儒这里,是最为精深隐微的功夫。

    而泰州学派则把几解释成“事几”,把研几理解成现实生活中的出处进退,一举一动。《易经》说:“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按照泰州学派的解释即:所谓的事几,就是我们决断的精微处,是吉是凶,此刻已然确凿无疑。

    因为强调事几,强调出处进退,所以修行者对人生有更为确凿的把握,对己身在家国天下中的位置有更精微的把握。

    2. 有一次,阳明率诸弟子(心斋也在其中)与一位地方官员吃饭。宴席结束后,阳明说:“大家修身全不用功,十分可惧。”

    这话说得很重,学生一听,都跪下请先生训斥。阳明只说了四个字:“第问汝止。”汝止是王心斋先生的字,老师称呼弟子一般称字。

    于是大家问了心斋先生,心斋说:“刚刚那位官员(太守)行酒的时候,大家都燕坐不起。”这时众师兄弟都一身冷汗,感觉自己真是麻木无礼。

    我们想象当时的情境,太守行酒,心斋先生一定是明白要起身致敬的,但是看到师兄弟都坐着吃喝,故不好站起来,否则就显得师兄弟过于无礼了。但是心斋的神色必是让老师王阳明捕捉到了。这是师生直接的一种默契。所以太守走了之后,才有“第问汝止”之说。

    这里可以看出心斋先生出处进退功夫的严密。(心中知道应当起身;见到师兄弟未起身则坐着;整个过程身上没有燕安气息,反有一些羞愧感。)

    3. 韩乐吾先生是窑瓦匠人,是心斋重要的平民弟子。乐吾没有论著流传,在当地做移风易俗的事情全靠自己严密的出处进退功夫。第举三事。

    一、有一位高官到乐吾家中拜访这位乡贤。走的时候,乐吾没有送这位官员。这位官员出了乐吾家门,十分不满,觉得乐吾这样无礼,一定言行不一,所以让自己手下人悄悄折返回去,看看韩乐吾在家里做什么。

    打探消息的人回来禀报,乐吾在门内站立“心送”。因为韩乐吾是庶民,所以依照古礼,这样的官员来到乐吾家,乐吾不能以主人待客之礼自居,也不能以送客之礼相送。故而只能在门内心送。

    二、韩乐吾曾经被说服参加科举考试,到了考场,知道鞋子要脱掉,头发要散开(防止作弊)。乐吾觉得这样对待自己,有失尊严。没有自尊自重,谈何修齐治平,于是乐吾放弃考取功名的机会。

    三、有一次赶夜路,乐吾误投以情色服务为主的客栈。客栈小姐多次引诱,乐吾只好闭门开灯静坐休息到天明。早上,乐吾给了客栈一笔钱,说:“昨夜赶路,我不明情况,误投你家。无奈,我钱不多,稍微给你一些,作为对你不能接客的补偿。”

    乐吾的一生,出处进退确凿无疑。在乡间,真可谓“使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出自《孟子》)。贪婪的人看到乐吾的出处进退也会向往廉洁,懦弱的人看到乐吾的出处进退也会提起志气。

    4. 念念致良知,这样的功夫可以贯穿整个生命(人念念相续,无一刻不可以正念头、致良知)。而出处进退上研几的功夫,则贯穿所有对修身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可能一开始,是在偷不偷东西、要不要闯红灯、要不要辞职这些事情上去做功夫。渐渐地,功夫细腻深入了,那么起心动念也可以管照到了。

    我们刚开始修身的时候,因自身德行不足,不善之念一个接一个,这时候念念致良知是很难的,会让人措手不及,手忙脚乱,会产生心火。

    而在事几上做出处进退的功夫,则有个轻重缓急,明白何为当务之急。功夫有个从粗到精的过程。

    5. 许多修身的人,成天在静坐中体会自己的心念,努力让自己在静中不起一念;而同时,他又常常对家人粗暴使性子。他的人生仿佛是分裂的,有时候用圣贤的标准苛责自己,有时候拿小人的标准姑息自己。他缺乏对自己出处进退的要求,故而人生充满侥幸,对人生没有把握。其人生不能连成一片,不是一个整体。而出处进退上的研几功夫,能从寻常俗事越做越精微,一直做到圣人。整个过程中,人生不是分裂的。其修身与日常生活是完全相应的。所以心斋说:“只是家常事。”

    九、唐虞君臣,只是相与讲学。

    今译

    尧舜君臣之间,只是在一起讲学而已。

    实践要点

    1. 尧在位的最后二十八年,舜做宰相,管理各种国家事务。尧舜共同治理天下的过程,只是在讲学,在讨论应当如何在世上行使自己所应行之事。譬如国家有饥荒了,尧舜只是在探讨如何应对这个饥荒,如何做最为得当,亦即:只是在讲学。而具体对饥荒这件事的解决方案,只是讲学的“副产品”。由此可以说,尧舜一生只是在讲学,其他的事情,譬如个人的修行,家事国事的解决,都是不用专门去处理、而在讲学的过程中自然处理妥了的。这就是“莫之为而为,莫之至而至”。

    孟子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至而至者,命也。”我只是讲学,没有刻意去治理天下,天下就治理好了,没有刻意要让天下到什么程度,天下就到了盛世。这就是天,是命。我只是讲学,只是发明本心,只是“明明德”,而我的一切事业自然得到圆满的处理。这就是讲学和人生的关系。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一生在学习,好像忘记了一切。其实他什么也没有遗忘,一切都在他的“学”中得到了最圆满的处理。

    2. 我们的生命状态应该永远在往上升,终老不息。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人不能有一天没有进步。如果生活只是在重复过往,而没有上升,这样的人生是不合于生生不息的乾道的。孔子说:“十户人家那么大的聚落,一定能找到和我孔丘一样忠信的人,但是他们都没有我好学。”唯有生命始终处于一个学的状态,才能与天一样,永远在刚健地运转。尧舜君臣,其人生可以用“学”字概括;孔子的一生,也可以用“学”字概括。

    人一生都在学,国家也是这样。“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周朝虽然已经存在很久很久了,但是无一刻不在更新自己。圣王商汤洗澡的器物上写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身心家国天下全都处在一个不断上升、不断更新、不断学的过程,这才能与天地相似。

    孔子曾经感叹先民非常好学:“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过去的人向着道义而行走,在去向道义的路上离开人世,忘记自己身体衰老,忘记自己剩下的岁月不多,还是每天埋头努力学习,死而后已。

    3. 尧舜讲明治理天下之道,这是“知”;尧舜实际治理天下,这是“行”;尧舜所做的讨论,记载于书册,传于后世,为后世所效法,这是“传”。“学”这一个字,便已经包含了知、行、传三个方面,知、行、传只是一件事,也就是“学”。这也是孔子所说的“无行不与二三子”。孔子的一言一行,不仅是处理眼下的事情,也不仅是自修,更是对身边的弟子以及天下万世的人所做的言传身教。

    十、六阳从地起①,故经世之业,莫先于讲学以兴起人才。古人位天地,育万物②,不袭时位者也。

    今译

    乾卦的六个阳爻是从初九开始生起的。所以治理天下的大业,最先要做的就是通过讲学兴起真正的人才。这就是没有权势地位的古人让天地各安其位、让万物化育的办法。

    简注

    ①坤卦的时候,天地之间阴气最重,阳气最微弱,这时候即冬至。坤下起元,一阳来复,坤卦最下面的初六变成初九,即复卦。由复卦开始,阳气不断上涨,到夏至,六个爻都是阳爻,即乾卦。

    ②《礼记·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实践要点

    1. 一位朋友在学校读书的时候,非常想要做君子。但是很难做成。自己做君子,可是宿舍没有做君子的风气,班级中没有做君子的风气。当他以道义要求自己的时候,别人都会觉得奇怪。这期间,他便觉得这个时代非常难做纯粹的君子。

    后来他主动结交看着比较纯净、不那么自私的同学。与这样的同学坦诚相处,不计一切得失帮助这位朋友。也许身边的人没有一个相信君子之道的,但他们二人之间完全相信君子之道,相信对方是个君子。他们二人在学校中读书、讲学,慢慢朋友变成四五个。于是,一起读书讲学的师友道场也就成形了。学校中再有新生入学,但凡他们渴望过一种君子的生活的,便有个“组织”了。

    寻常学生在大学里,可以用孔子的一句话概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这里面,不知道要虚度蹉跎多少人生。而这位朋友可谓没有一天虚度,他自己以及他的学友的能力、品性都远远超越同龄人。

    后来他做了公务员,最乐意做的事情就是去基层,在基层发现一二目光纯澈、有家国心的年轻人,他便极力关照。他组织读书小组,与这些德行好的年轻人一起读书修身,给这样的年轻人提供居官场的经验、处理政务的经验。有好的机遇,也会第一时间提醒这些年轻人积极参加。如此,当地的基层公务员慢慢开始相信这个时代是有君子的,相信好的德行是可贵的、是受到尊重的。同时,这位朋友但凡有要做什么的意思,那些年轻的学友们便知道:他必是为了百姓,必定不是为了自己;于是大家纷纷为他出力。于是,这位朋友但凡有好的施政计划,都比同僚更容易落实。

    从完全做不成君子,到形成彼此皆君子的风气,核心就是“讲学”。做一切事业,团队是核心。团队如果只是由共同利益凝聚起来,就十分不牢靠。如果由道义凝聚起来,团队首先是个师友道场,其次是个共事的团队,这样做事情便免去了巨大的人事成本和内部的消耗。

    2. 我们做一些事情,都要有个师友道场。同时,构建师友道场不需要我们有什么职位,只要有德行就够了。我们也不要想着,等到自己需要一群人的时候再去构建师友道场,那时候已经落入后招了。从我们立志于学开始,便要构建师友道场,便要凝聚人心。这就是《中庸》所说的“凝道”。

    十一、吾人必须讲明此学,实有诸己,大本达道①,洞然无疑。有此把柄在手,随时随处无入而非行道矣②。有王者作,是为王者师也③。

    今译

    我们一定要把这学问讲得明明白白的,并且实实在在在自己身上落实,人生的大根本也是这个学问,人生的通达也在于这个学问,我们洞彻这一点,对此没有疑惑。有了这个把柄(“此学”)在手上,随时随处,怎么做都是在行道。这时候,有王者出现,我们就是王者的老师。

    简注

    ①《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②《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③《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

    实践要点

    1. “此学”,也就是知、行、传三者合一的学问。心斋称作“大成学”。这个学也就是“致良知”。我们生活中一言一行都去发挥自己的良知,这本身是“知”,是良知对自身的照察;也是行,是我们在这个世上践行良知;我们念念去做致良知的功夫,以这样的姿态展现在众人面前,感染别人,这就是传。仅仅是一个良知,就涵盖了知、行、传。这就是我们人生的把柄。可以说,我们一辈子,只要牢牢收住良知,那么人生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这就是“把柄”二字的意义。

    2. 颜回是最能抓住把柄的人。《中庸》说:“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颜回这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最平常的道,离我们每个人都不遥远,也就是凡事由自己的良知出发。颜回坚定地选择中庸,这就是找到了把柄。“得一善”,是在某一件具体的事情上体悟到了合于良知的处理方式。比如以前和老师相处总觉得与自己的良知有所出入:有时候过于尊敬老师,就显得太拘谨,气氛有些尴尬;有时候和老师相处过于轻松,总觉得敬意不够。突然有一段时间,体验到了和老师相处完全合于良知的一种方式。这就是得一善。颜回择乎中庸,在生活中处处留心,把中庸之道充实到他生命中每一个角落。其方法就是“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这和心斋先生把“此学”作为把柄,随时随地、无入不是此学一致;这与阳明先生把良知作为把柄,“念念致良知”一致。“把柄”一词的功夫趋向就在于“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就在于“择善而固执之”。

    当然“学”“知行传”“良知”“中庸”“仁”这些概念都是对本体、对道的描述。概念不同只是因为描述的角度不同,而所指出的那个本体是同一个。

    3. 心斋说:“出则为帝王师,处则为天下万世师。”时局不同,心斋先生所呈现出的样子不同,但就心斋先生自己来说,功夫没有什么不同,所谓“其道一也”“其揆一也”,也就是牢牢抓住把柄不失去。所以心斋只是抓住把柄,至于王者来取法,那是“莫之为而为,莫之至而至”的。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的把柄就是“仁”,孔子没有一顿饭的实践违背“仁”,造次颠沛都完全在这个“仁”上。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是此意。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