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纸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之叙事

    《周礼》有史官掌邦国(1),大事书于策(2),小事简牍而已(3)。而古又用札。《释名》云:“札者,栉也(4),如栉之比编之也,亦策之类也。”汉兴,已有幡纸代简(5),而未通用。至和帝时(6),蔡伦字敬仲,用树皮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奏上,帝善其能。自是,天下咸谓之蔡侯纸。

    【注释】

    (1)《周礼》:与《仪礼》、《礼记》并称“三礼”,均入《十三经》。传说为周公所作,实不可信,成书约在战国时代。内容为记述官制,但所记官职制度并非完全真实,有理想化成分。原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后冬官散佚,后人以《考工记》补入。

    (2)策:记事的简牍编在一起,即为策。

    (3)简牍:指用于书写的竹片和木板。

    (4)栉(zhì):梳子,篦子。

    (5)幡纸:古代将绢帛裁成一定规格,用于写字。

    (6)和帝:即汉和帝,名刘肇,东汉第四帝,在位16年(89——104)。

    【译文】

    《周礼》中记载,有史官掌管邦国,大事记在策上,小事记在简牍上。而古代又使用札。《释名》称:“札就是栉,像栉一样细密排列,也是策一类的东西。”汉代建立时,已有用绢帛代替竹简的,但未普遍使用。到汉和帝时,有蔡伦,字敬仲,他用树皮、破布、渔网制作纸张,进献给皇帝,和帝称赞他的本领。从此之后,天下人都称之为“蔡侯纸”。

    【点评】

    在纸张发明前,绢帛与简牍是最常见的书写材料。就书写舒适、轻便易携而言,绢帛有优势;就价格低廉、取材方便而言,则是简牍占优。此外,简牍还可刮去字迹,反复使用,因此其使用范围远比绢帛为广。今天我们称书本时论册,而“册”就是象形字,取用绳将简编串起来之形;我们又称重要的书籍为“典”,“典”也是象形字,取竹简之“册”堆放于几案上之形。

    《孙子兵法》竹简

    至于纸张的发明,已有大量考古发现证明其时间不晚于西汉。有兴趣深入了解的读者,可参看钱存训《纸和印刷》。

    左伯(1),字子邑,汉末益能为之。故萧子良《答王僧虔书》云(2):“子邑之纸,研妙辉光。仲将之墨,一点如漆。”

    【注释】

    (1)左伯:字子邑,东莱(今山东莱州)人,东汉书法家。

    (2)萧子良:字云英,齐武帝第二子,封竟陵王,喜结交文学之士。

    【译文】

    左伯字子邑,他在汉代末年造纸更加精妙。因此萧子良《答王僧虔书》称:“子邑的纸精妙美丽,晶莹辉光。仲将的墨,色泽如漆般浓重。”

    【点评】

    左伯是东汉末年的书法家,据说擅长八分。其所制纸也称“子邑纸”,是汉代名纸。

    汉代帛书信札

    帛书与简牍是纸张发明前最主要的书写材料,但丝帛更易腐烂,所以出土量远不及简牍,最重要的为1972——1974年长沙马王堆帛书,共28种,既有《周易》、《老子》等传世典籍,又有不少现已失传且不见于文献记载的古佚书,此外还有数种古地图。

    《说文》云:“纸者,絮一苫也(1)。从糸,氏声。”盖古人书于帛,故裁其边幅,如絮之一苫也。

    【注释】

    (1)苫(shān):指用茅草编制的覆盖物。

    【译文】

    《说文解字》称:“纸就是破布絮制成的苫。从糸,氏声。”古人用帛书写,所以要裁剪帛的边幅,有如破布絮制成的苫的样子。

    西汉麻纸

    西汉肩水金关纸

    段皇悬泉置遗址出土的纸文书

    天水放马滩5号墓出土的西汉纸本地图

    【点评】

    此处涉及“纸”字的本义以及早期纸张的制作工艺。据《说文解字》,絮是“破帛”,就是破布破丝,而苫是席状物。根据《后汉书》,蔡伦造纸是以破布、破渔网等为原料的。早期纸张其实就是:以残破陈旧的纺织物为原料,将其纤维打散后再重新制成的席状物。因此,《说文解字》将纸释为“絮一苫”,完全符合当时造纸的实际情况。

    魏韦诞云:蔡邕非纨素不妄下笔(1)。

    【注释】

    (1)纨素:白色细绢。

    【译文】

    曹魏时的韦诞说:除非是纨素,否则蔡邕轻易不下笔写字。

    【点评】

    由此条可知,在东汉末年,纸张并未完全取代绢帛,而且当时人仍将绢视为高级的书写材料。在古代绘画中,绢、纸也是长期并用的。

    桓玄诏平淮(1),作桃花笺纸及缥绿青赤者,盖今蜀笺之制也。

    【注释】

    (1)桓玄:字敬道,一名灵宝,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东晋大臣桓温之子。后迫晋帝禅位,国号“楚”,不久兵败被杀。

    【译文】

    桓玄诏令平淮,制作桃花笺纸以及缥绿青红色纸,与现今的蜀笺很相似。

    【点评】

    在我国古代,除了普通的白色纸张之外,还有大量经染色或制有图案的艺术性笺纸。桓玄下令制作的桃花笺纸,就是早期的彩笺纸之一。

    《真诰》云:三君多书荆州白笺纸,岁月积久,首尾零落,或兼缺烂。前人糊拓(1),不能悉相连补。

    【注释】

    (1)糊拓:黏贴修补。

    【译文】

    《真诰》云:杨羲、许谧、许掾三人常用荆州白笺纸写字,时间长了,首尾零落,有些地方还有缺损毁坏。前人黏贴修补,无法将其补全。

    【点评】

    修补装裱是一项专门技艺,对于保护古代书画和书籍、延续其寿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基本方法是:在破损处点上纯淀粉制成的稀浆糊,选取与原纸纸色质地相近的纸张贴于纸背,以修补破损。装裱则是在本纸下加衬纸张,以保护原物。

    《释名》曰:纸者,砥也(1),谓平滑如砥也。

    【注释】

    (1)砥(dǐ):质地细滑的磨刀石。

    【译文】

    《释名》称:纸就是砥,是说纸像磨刀石一样平滑。

    【点评】

    《释名》在训释上的特点是“声训”,即以同音或近音字来解释词义。据《广韵》,纸、砥同为诸氏切,读音相同。但是同音与近音并不一定在字义上有关联,像这样以“砥”释“纸”,未免牵强附会。

    幡纸,古者以缣帛依书长短(1),随事截之,以代竹简也。

    【注释】

    (1)缣(jiān)帛:指绢类丝织物。

    【译文】

    幡纸就是古代将缣帛按照书的长短,根据情况剪裁,用来替代竹简的。

    【点评】

    缣帛在古代多用于赏赐酬谢,同时也可供书写。《墨子·明鬼》称:“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可知帛在先秦时就已作为书写材料而普遍使用。写于缣帛的文献材料,则称帛书。近几十年中,有不少帛书相继出土,重要者如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易经》与《战国纵横家书》(《战国策》的另本)等,与传世本大有不同,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上古思想文化,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此外,还有一部分帛书是古地图,对于我们研究历史地理及古代地理学史,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服虔《通俗文》曰(1):方絮曰纸,字从糸、氏,无氏下从巾者。

    【注释】

    (1)服虔《通俗文》:服虔字子慎,东汉末年荥阳(今河南郑州)人,经古文学家。《通俗文》,原为一卷,已佚。该书是我国最早的俗语辞书,专释俗言俚语、冷僻俗字。

    【译文】

    服虔《通俗文》称:方絮称为纸,字从糸、氏,没有氏下从巾的。

    【点评】

    所谓“方絮曰纸”,与“絮一苫”类似,均是从形态与工艺方面来描述纸。方絮后来成为纸的代称之一,在古诗文中屡屡可见。唐人段成式《与温庭筠云蓝纸绝句序》称:“红方絮中,更拟相思之曲。”所谓“红方絮”就是指红色的笺纸。宋吴淑《纸赋》则称:“方絮之体,平滑如砥。”

    焦荫读书图

    又桓玄令曰: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恭。今诸用简者,宜以黄纸代之。

    【译文】

    桓玄还下令:古代没有纸,所以使用简,并非为了表示恭敬。现在各处用简的,应用黄纸替代。

    【点评】

    在纸张发明后,仍有一个纸简并行的阶段,从历史分期而言,大致就是汉晋时代。桓玄所处的东晋正是竹简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的最后时期(当然,这是就中原地区而言,边陲僻远之地竹简使用时间会更长一些)。此条正反映了简纸世代更迭的历史实情。

    虞预表云(1):秘府有布纸三万余枚(2),不任写御书。乞四百枚付著作吏,写起居注(3)。

    【注释】

    (1)虞预:字叔宁,余姚(今浙江余姚)人,东晋史学家。官至散骑常侍,著有《晋书》、《会稽典录》、《诸虞传》等。

    (2)秘府:指宫廷内库。

    (3)起居注:皇帝的言行录,按日记载皇帝的行事与政令等,由专员随时记录。

    【译文】

    虞预上表称:秘府藏有布纸三万多枚,无法胜任抄写御书之用。请求拨四百枚给著作吏,让其撰写起居注。

    【点评】

    起居注的修撰方式是:史官随侍于皇帝左右,随时记录皇帝的言行、臣子奏上的重要事务及重要典礼。起居注是修撰皇帝实录、国史的重要原始材料,但因各种原因,留存的数量却不多,现存起居注以清代的为主,以《大唐创业起居注》为最早。

    广义将军岷山公以黄纸上表于慕容儁(1)。儁曰:“吾名号未异于前,何宜便尔?”让,令以白纸称疏。

    【注释】

    (1)广义将军岷山公:姓名、生平未详。慕容儁:字宣英,慕容皝第二子,十六国时期前燕君主,349——360年在位(352年称帝)。他在位期间前燕臻于鼎盛,死后庙号“烈祖”,谥景昭皇帝。

    【译文】

    广义将军岷山公用黄纸向慕容儁上表。慕容儁说:“我的名号相比之前没有变化,这样做怎么能行呢?”于是慕容儁辞让,令广义将军岷山公用白纸,称为“疏”。

    【点评】

    此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引崔鸿《前燕录》,据称此事发生于慕容三年,即慕容称帝当年。可见慕容并非对皇帝排场没有兴趣,而是尚未称帝,要暂时忍耐罢了。

    古有藤角纸。范甯教云(1):“土纸不可作文书。”皆令用藤角纸。

    【注释】

    (1)范甯:字武子,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东晋经学家。提倡儒学,反对当时盛行的玄学。著有《春秋穀梁传集解》十二卷,是现存最早的《穀梁传》注解。教:训诫。

    【译文】

    古代有藤角纸。范甯训诫说:“不能用土纸写作文书。”命令都用藤角纸。

    【点评】

    此事出于张华《博物志》。藤角纸又称“剡藤纸”,因产于剡(shàn)溪(今浙江嵊县,即曹娥江之上游)而得名,其原料为“剡溪古藤”。剡藤纸光滑细密,品质极好,宋米芾称:“台藤背书滑无毛,天下第一,余莫及。”因此广泛运用于各类对用纸质量有严格要求的场合。但到宋代,由于采伐过度,加之藤的生长周期较长,因此原料逐渐枯竭,藤纸也日渐式微。唐人舒元舆曾写作《悲剡溪古藤文》,称:“纸工嗜利,晓夜斩藤以鬻之,虽举天下为剡溪犹不足以给,况一剡溪者耶?以此恐后之日,不复有藤生于剡矣。”

    云龙洒金楹联纸

    古谓纸为幡,亦谓之幅,盖取缯帛之义也(1)。自隋唐已降,乃谓之枚。

    【注释】

    (1)缯(zēng)帛:丝织品的总称。

    【译文】

    古时称纸为“幡”,又称之为“幅”,这是取缯帛的说法。自从隋唐以来,则称纸论“枚”。

    【点评】

    幡、幅两字从巾,显然都与纺织品有关。据《说文解字》,幅为“布帛广也”;幡为“书儿拭觚布也”,段玉裁注解“觚”说是学习书法时所用的牍,为多面体,各面均可写字。

    魏武令曰:自今诸掾属、治中、别驾(1),常于月朔各进得失,给纸函各一。

    【注释】

    (1)掾(yuàn)属:各官署中的辅助官吏。治中:原文误作“侍中”,州郡的佐吏。别驾:古官名,“别驾从事史”的省称,也称“别驾从事”。汉代始置,为州刺史之佐吏。

    【译文】

    魏武帝下令称:从今以后,各掾属、治中、别驾每月初一要进言得失,供给他们纸、函各一。

    【点评】

    此故事出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王沈《魏书》。所谓“函”,是指封套。曹操要求各地方属官进言,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下发封套用于保密。

    张华造《博物志》成,晋武帝赐侧理纸万番,南越所贡(1)。汉人言陟釐与侧理相乱(2),盖南人以海苔为纸,其理纵横邪侧,因以为名。

    【注释】

    (1)南越:指岭南地区。

    (2)陟釐(zhìxī):原指一种蕨类植物,生长于阴暗潮湿处,又名“石发”。可入药,也可造纸。后指陟釐纸。

    元机诗意图

    【译文】

    张华写作完成《博物志》,晋武帝赐给他侧理纸一万张,这是南越进贡的。汉代人将陟釐纸与侧理纸混淆相称,这是由于南方人用海苔造纸,纸张的纹理纵横交错,因此以侧理为名。

    【点评】

    此事出自王嘉《拾遗记》。陟纸、侧理纸现均已失传,是否真的以海苔或苔藓制成,已不可知。至清乾隆年间,内府曾仿制侧理纸,呈深青色,纸张的纹理(俗称“帘纹”)确为斜向。此纸至今仍有留存。

    《东观汉记》曰:和熹邓后临朝(1),万国贡献悉令禁绝,岁时但供纸墨而已。

    【注释】

    (1)和熹邓后:指东汉和帝皇后邓绥,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和帝死后,邓后临朝称制,先后迎立殇帝、安帝,执政十余年。

    【译文】

    《东观汉记》称:和熹邓皇后临朝,下令禁止各地进贡物品,每年只要进贡纸墨就可以了。

    【点评】

    据《后汉书·皇后纪》,此事发生于和帝永元十四年(102),当年邓氏被册立为皇后,而非后来临朝称制时。邓后是一代女杰,谦逊恭让,又富有文采,《后汉书》称她“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钟情纸墨,自在情理之中。

    李阳冰云:纸常宜深藏箧笥(1),勿令风日所侵。若久露埃尘,则枯燥难用矣。攻书者宜谨之。

    【注释】

    (1)箧笥(qièsì):竹制的小箱子。

    【译文】

    李阳冰说:纸张应仔细地收藏在箱子里,不要让风和阳光所侵蚀。如果纸张长期暴露在灰尘之下,就会变得枯燥难用。学习书法的人对此要慎重。

    【点评】

    在古代,纸张的供应量相对有限,因此对于纸张也就尤其爱护珍惜。

    《墨薮》云: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1)。

    【注释】

    (1)东阳:即今浙江东阳。

    清代茧纸

    茧纸始于魏晋,因纸色洁白且有细腻如丝、类似于蚕茧的纹理而得名。

    【译文】

    《墨薮》称:纸张要选用东阳鱼卵纸中虚柔滑净的。

    【点评】

    此处《文房四谱》有误,引文出处非《墨薮》,而是《笔阵图》。鱼卵纸是晋代名纸,因有鱼卵状的纹理而得名。鱼卵纸纸色莹白,洁净光滑,因而颇受推崇,宋人陈造《谢高机宜惠纸》诗云:“银光鱼卵人皆重,薛涛小笺才近用。”

    《三辅决录》曰(1):韦诞奏,蔡邕自矜能书,兼明斯籀之法(2),非得纨素,不妄下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墨,皆古法,兼此三具,又得臣手,然后可尽径丈之势、方寸之言。

    【注释】

    (1)《三辅决录》:东汉赵岐撰。原书七卷,记载关中地区人物事迹及见闻,已佚。

    (2)斯籀(zhòu)之法:斯指李斯,籀指大篆,斯籀之法则泛指书法。

    素玉版宣纸

    安徽宣州地区造纸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宋代当地出产的纸张就已远近闻名,至明清时代,更趋于极盛。宣纸特别适宜书画,其主料为青檀树皮。

    【译文】

    《三辅决录》称:韦诞上奏说,蔡邕以擅长书法自矜,加之他深通斯籀之法,除非有纨素,否则不轻易下笔。工匠要良好地完成工作,一定要先改善工具。张芝笔、左伯纸及我制的墨,皆按照古法制成的,有以上三种器具,再由我操刀,无论是径丈的大字还是方寸小字,都能尽善尽美。

    【点评】

    古人常说:“笔墨精良,人生一乐。”古代人对纸墨笔砚近乎艺术性的追求,绝不仅是士大夫趣味的苛刻要求,同时也是书写或绘画需求的实际体现。

    《晋书》:为诏以青纸、紫泥(1)。

    【注释】

    (1)紫泥:紫色的封泥。

    【译文】

    《晋书》称:写诏书时使用青色纸、紫色封泥。

    【点评】

    封泥是古代用于密封书信、包裹的手段之一。用法类似于西方的火漆,系以泥封住封口,在上加盖玺印,压出文字。待封泥干后,一旦启封,就无法合上。由于取材简便,因此封泥广泛使用于公私领域。文中所称紫色封泥用于密封诏书,后来也成为诏书的雅称,如梁沈约《为始兴王让仪同表》称:“徒尘翠渥,方降紫泥。以兹上令,用隔下情。”

    贞观中,始用黄纸写敕制(1)。

    【注释】

    (1)敕制:指皇帝的诏令。

    【译文】

    贞观年间,才开始用黄纸书写敕制。

    【点评】

    此条说法不确。唐贞观之前,皇帝的诏敕虽不像当下影视作品中那样专用黄纸,但也并非没有。据《三国志·刘放传》,魏明帝病危时,刘放提出建议,获得明帝采纳,“即以黄纸授放作诏”,可见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用黄纸书写诏敕了。

    高宗上元二年诏曰(1):诏敕施行,既为永式。比用白纸,多有虫蠹(2)。宜令今后尚书省颁下诸司、诸州县(3),宜并用黄纸。

    【注释】

    (1)高宗上元二年:唐高宗年号,即公元675年。

    (2)蠹(dù):虫蛀。

    (3)尚书省:原称“尚书台”,是直接为皇帝服务的秘书机构,至魏晋时逐渐成为中央政府处理政务的核心机构,至隋唐时,尚书省下辖六部。

    【译文】

    唐高宗上元二年下诏称:诏书与敕令颁布施行,是永久的法度。之前使用白纸,经常会被虫蛀。应命令今后尚书省向诸司、诸州县颁布诏令,都使用黄纸。

    【点评】

    诏书用黄色纸,最初原因并不是明黄色系皇室御用色,而是为了防蛀。唐代有所谓“硬黄纸”,用黄(bò)汁浸染,再经砑光处理(用光石碾磨),纸质坚韧光滑,且能防蛀。此纸在唐代极为流行,传世唐写本(如敦煌经卷)用此纸者极多。许多唐写本至今保存完好,除了收藏得法之外,硬黄纸的优良品质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之一。

    陶侃献晋帝笺纸三千枚,极妙,并墨。

    【译文】

    陶侃进献给晋朝皇帝三千枚笺纸,品质极精妙,此外还进献了墨。

    【点评】

    上文并未说明陶侃进献纸张的产地,不过他长期任荆、江二州刺史,辖境大致为今湖北、江西及湖南、浙江的一部。可以推测,他所进贡的纸张就是以上地区生产的。

    萝轩变古笺谱

    《东宫旧事》:皇太子初拜,给赤纸、缥红麻纸、敕纸各一百张。

    【译文】

    《东宫旧事》称:册立皇太子时,赐给赤纸、缥红麻纸、敕纸各一百张。

    【点评】

    麻是早期重要的造纸原料。古人所谓“麻”,包括大麻、黄麻、亚麻和苎(zhù)麻。考古发现的汉代古纸,几乎全以麻为原料。早期造纸中大量运用麻,可能与我国当时以麻为主要纺织原料有关(棉花系外来植物,在明代之前很少用于纺织),我们又知道,根据《后汉书》的记载,蔡伦造纸是以破布等旧纺织品为原料的,同时还要加入麻,这些纺织品本身应该也都是用麻制成的。麻纸的使用时间相当长,前述唐代的硬黄纸也是一种麻纸,宋刻本的印刷用纸也有不少是麻纸。

    雷孔璋曾孙穆之犹有张华与其祖书,所书乃桑根纸也。

    【译文】

    雷孔璋的曾孙雷穆之尚藏有张华写给其曾祖的书信,使用的是桑根纸。

    【点评】

    桑根纸指以桑树根皮为原料所制成的纸,又称“桑皮纸”。宋米芾《评纸帖》说:“河北桑皮纸白而慢爱,糊浆成,佳如古纸。”桑树皮是重要的造纸原料之一,马可波罗在他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就曾说元代的纸币是以桑树皮制作的。此外,桑树与另一种极其重要的造纸原料————楮树同属桑科,所以在古代常被混淆。

    王右军为会稽(1),谢公就乞笺笔(2),库内有九万枚,悉与之。桓宣武云(3):“逸少不节(4)。”

    【注释】

    (1)会稽:指会稽内史,王羲之曾任此官。

    (2)谢公:即谢安。谢安字安石,出身陈郡谢氏,东晋政治家。是淝水之战时东晋政权的核心人物。

    (3)桓宣武:即桓温。桓温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攻灭四川的成汉政权,并多次北伐,晚年欲篡晋自立,未果。

    (4)不节:不节制,无法度。

    【译文】

    王羲之任会稽内史时,谢安向他索要笺纸盒笔,官府的仓库内有九万枚纸,王羲之全部送给了谢安。桓温说:“王羲之做事无法度。”

    【点评】

    此故事出自裴启《语林》。王羲之出身世家,潇洒不羁,随性所至,自然不会将九万张纸放在眼里。但作为地方长官,如此化公为私、“慷慨大方”,却是极不妥当的。同时,这一故事还使我们知道,东晋时的浙江地区已有大规模的纸张生产与储备。

    《抱朴子》曰(1):洪家贫,伐薪卖之,以给纸笔,故不得早涉艺文。常乏纸,每所写皆反覆有字,人少能读。

    【注释】

    (1)《抱朴子》:东晋葛洪撰。全书分为《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内篇》是道教及炼丹理论,《外篇》则以政治议论为主。

    【译文】

    《抱朴子》称:葛洪家世贫穷,依靠砍柴贩卖来置办纸笔,因此无法在年少时涉足艺文。因为经常缺纸,所以反复使用已写过字的纸,很少有人能看明白究竟写了什么。

    【点评】

    葛洪是东晋时期道教的著名人物。由以上这段文字可知,在东晋时期,纸张虽已普及,但价格昂贵,平民阶层要置办纸笔,仍是非常吃力的。

    授经图

    《御史故事》云(1):按弹奏,白简为重,黄纸为轻。今一例白纸,无甚差降矣。

    【注释】

    (1)《御史故事》:全名《御史台故事》,唐李构撰。原书三卷。

    【译文】

    《御史故事》称:弹劾官员的奏疏,以使用白简为重,黄纸为轻。如今一律使用白纸,变得没有什么差别了。

    【点评】

    李构在两《唐书》中无传,《御史台故事》见载于《新唐书·艺文志》,排在韦述之后,由此推测李构大约生活于玄宗、肃宗、代宗之际,所以本条材料反映的应是中唐初期的情形。

    古弹文白纸为重,黄纸为轻。故《弹王源表》云(1):“源官品应黄纸,臣辄奉白简以闻矣。”

    【注释】

    (1)《弹王源表》:即南齐沈约《奏弹王源》,收入《文选》卷四十。

    【译文】

    古时弹劾文以使用白纸为重,黄纸为轻。因此《弹王源表》称:“按照王源的官位品级,弹劾他应使用黄纸,但为臣用白简向陛下汇报。”

    【点评】

    沈约《奏弹王源》被收入《文选》,可见在南朝,这是一篇相当脍炙人口的名作。沈约之所以要用白纸郑重其事地弹劾王源,是因为王源将女儿嫁给了富阳满氏。王源出身东海王氏,曾祖王雅曾任尚书右仆射,父祖两代也居清显之位。而他的亲家满氏,据沈约的调查,虽然号称是曹魏重臣满宠的后代,但实则是冒名伪托。王源不顾及门第贵贱的巨大差距,将女儿嫁给“士庶莫辨”的满氏,实在是犯了玷辱士族颜面的大罪,这在沈约看来,是不能容忍的。这一事件突出反映了南朝极端强调“士庶之辨”的门第观念。

    清代发笺

    发笺又称“苔笺”,其历史可上溯至晋代的侧理纸。该纸系以麻或树皮为原料制浆,加入苔藓或发菜为填料,因此纸面有有色纹理。

    《国史补》曰(1):纸之妙者,则越之剡藤、苔笺,蜀之麻面、屑骨、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笺,扬之六合笺(2),蒲州白薄、重抄(3),临川滑薄(4)。

    【注释】

    (1)《国史补》:唐李肇撰。又称《唐国史补》,共三卷,是记载唐代开元至长庆年间史事的杂史著作。除此书外,李肇还著有《翰林志》一卷。

    (2)扬:指扬州,唐代州名,属淮南道,即今江苏扬州。

    (3)蒲州:唐代州名,治所在今山西永济。

    (4)临川:古郡名,三国吴始置,隋代改为抚州,唐代沿袭。即今江西抚州。

    【译文】

    《国史补》称:精妙的纸有越州的剡藤、苔笺,蜀地的麻面、屑骨、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笺,扬州的六合笺,蒲州的白薄、重抄,临川的滑薄。

    【点评】

    上文提及的造纸地,分布于今浙江、四川、江苏、山西、江西,可见造纸技术在唐代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有了相当程度的普及。据《新唐书·地理志》,其中的扬州、越州每年还要负责向朝廷进贡纸张。

    至于文中提及的各种名纸,剡藤纸、苔纸前文已述及;六合笺也称“六合纸”,始自晋代,据称是蔡侯遗制,不过到宋代已改用木皮为原料,而非麻纸了;蜀纸种类繁多,原料多用麻,米芾在提及蜀纸时,径称其为“川麻”。

    唐韦陟书名如五朵云(1),每以彩笺为缄题(2),时人讥其奢纵。

    【注释】

    (1)韦陟:字殷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书法家。

    (2)彩笺:信函的封题,亦指书信。

    【译文】

    唐人韦陟署名有如五朵云,总是用彩笺写信,当时人讥嘲他奢侈骄纵。

    【点评】

    按照《新唐书》的记载,韦陟在开元年间袭封郇国公,后官至吏部尚书,门第显赫,自然排场不小。据说他给别人写信,并不亲自动笔,而是口述其意,由侍妾书于五彩笺纸上。据说他的侍妾也有书法修养,字迹端楷,自成风格。

    晋令,诸作纸,大纸一尺三分,长一尺八分,听参作广一尺四寸,小纸广九寸五分,长一尺四寸。

    宋代木纹纸皮

    图为《陀罗尼经》,其用纸系以楮树皮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纸面粗糙,是我国早期木纹纸中的一种。

    【译文】

    按照晋代的法令,各种纸张的规格为,大纸宽一尺三分,长一尺八分,听参作宽一尺四寸,小纸宽九寸五分,长一尺四寸。

    【点评】

    此条材料说明,晋代公文用纸有各种规格。晋尺不同于现在的市尺,1晋尺约合24.5厘米。

    石虎诏曰(1):先帝君临天下,黄纸再定。至于选举,于铨用为允(2),可依晋氏九班为准格(3)。

    【注释】

    (1)石虎:十六国时期后赵政权的君主,在位15年(335——349),凶暴残虐。

    (2)铨用:选拔人材。

    (3)晋氏九班:此处指晋代选拔人才的九品中正制。

    【译文】

    石虎下诏称:先帝君临天下,用黄纸诏书再次确定政令。至于拔擢人材,为了选拔任用公正,可以晋代的九品官人制为标准。

    【点评】

    后赵政权由羯族人石虎之父石勒建立。石虎生性凶暴,杀戮酷烈,民族矛盾尖锐。但由此条可知,后赵政权在政治上相当汉化。

    《京邦记》(1):东宫臣上疏用白纸(2),太子答用青纸。

    【注释】

    (1)《京邦记》:梁陶季直撰,原书二卷,为方志书,已佚。

    (2)东宫臣:指皇太子属官。

    【译文】

    《京邦记》称:东宫官员上疏时用白纸,太子答复则用青色纸。

    【点评】

    唐代杜佑《通典》称“北人有作苻宏官属者,云东宫臣上疏于太子用白纸,太子答之用黄纸”,反映的是十六国时期的情况,与此条记载(反映南朝梁代的情况)稍有不同。

    崔瑗《与葛元甫书》(1):令送《许子》十卷(2),贫不及素(3),但以纸耳。

    【注释】

    (1)崔瑗:字子玉,安平(今河北安平)人,东汉书法家。擅长草书。《与葛元甫书》为崔瑗致葛龚的书信,葛龚字元甫,东汉梁国宁陵(今河南宁陵)人,曾任临汾令。

    (2)《许子》:疑为《许子新书军胜》,此书十卷,为古兵书,已佚。

    (3)素:白色生绢。

    【译文】

    崔瑗《与葛元甫书》称:派人送您《许子》十卷,我很贫穷,用不起白绢,只能用纸抄写。

    【点评】

    此故事见《北堂书钞》。崔瑗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尤以草书知名,被誉为“草圣”。他还写作有《草书势》一文,是最早讨论草书艺术理论的文章。且由上文可知,当时纸帛共用,以缣帛为贵。

    徐邈《与王珉书》(1):东宫臣既黄纸奉表于天朝(2),则宜白纸上疏于储宫。或说白纸称表,吾谓无此体。

    【注释】

    (1)徐邈《与王珉书》:徐邈,东莞姑幕(今山东安丘)人,东晋儒学家。掌朝廷诏令,深受晋孝武帝信任。《与王珉书》为徐邈致王珉的书信。王珉字季琰,王导之孙,东晋书法家,擅长行书。

    (2)天朝:指朝廷。

    【译文】

    徐邈《与王珉书》称:东宫的臣子既然用黄纸向朝廷上表,那么就应该用白纸向皇太子上疏。有人说用白纸的称为表,我认为没有此种体制。

    【点评】

    徐邈的这番话见载于唐杜佑《通典》。

    山简表(1):臣父故侍中司徒涛(2),奉先帝手笔青纸诏。

    【注释】

    (1)山简:字季伦,山涛第五子,官至尚书左仆射。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山简镇守荆州,招募流亡民众,后病亡。

    (2)故侍中司徒涛:即山涛,字巨源,“竹林七贤”之一,魏晋著名文士。

    【译文】

    山简上表称:为臣之父前侍中司徒山涛,曾拜领先帝亲笔书写的青纸诏书。

    【点评】

    按晋代的制度,皇帝诏书用青纸,此点前文已述及。

    长江万里图(局部)

    二之造

    汉初,已有幡纸代简。成帝时(1),有赫蹄书诏。应劭曰(2):“赫蹄,薄小纸也。”至后汉和帝元兴中(3),常侍蔡伦剉故布及鱼网树皮而作之(4),弥工,如蒙恬已前已有笔之谓也。又枣阳县南蔡伦宅(5),故彼士人多能作纸。又庾仲雍《湘州记》云(6),应阳县蔡子池南有石臼(7),云是蔡伦舂纸臼也。一云耒阳县(8)。

    【注释】

    (1)成帝:指汉成帝,名刘骜,西汉第九帝,在位26年(前32——前7)。

    (2)应劭:字仲远,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东汉学者。著作颇多,今传《汉官仪》、《风俗通义》。

    (3)元兴:汉和帝年号,仅一年,即105年。

    (4)剉(cuò):用锉研磨。

    (5)枣阳县:即今湖北枣阳。

    (6)庾仲雍《湘州记》:庾仲雍,南朝刘宋人,生平不详。《湘州记》,方志书,原书二卷,已佚,有清人辑本。

    (7)应阳县:即今湖南东安。

    (8)耒阳县:即今湖南耒阳。

    【译文】

    汉代初年,已有幡纸替代简。汉成帝时,用赫蹄写诏书。应劭说:“赫蹄是薄而小的纸。”到后来汉和帝元兴年间,常侍蔡伦将旧布、渔网、树皮锉碎用来造纸,尤为精工,这与蒙恬制笔之前就已有笔是一样的。此外,枣阳县南有蔡伦旧宅,当地人大多会造纸。此外,庾仲雍《湘州记》称,应阳县蔡子池南有石臼,据说是蔡伦舂纸的石臼。也有说在耒阳县的。

    蔡伦像

    【点评】

    赫蹄原指用来书写的小幅绢帛,后借指纸。最早出自《汉书·孝成赵皇后传》:“武发箧中,有裹药二枚、赫蹄书。”此处究竟是纸是绢,实难判断,后代多用之借指纸,如清人尤侗《纪赈》:“赫蹄重封裹,筐箧与山齐。”

    黟、歙间多良纸(1),有凝霜、澄心之号。复有长者,可五十尺为一幅。盖歙民数日理其楮(2),然后于长船中以浸之,数十夫举抄以抄之,傍一夫以鼓而节之,于是以大薰笼周而焙之(3),不上于墙壁也。由是自首至尾,匀薄如一。

    【注释】

    (1)黟(yí):即今安徽黟县,唐宋时先后属歙州、新安郡、徽州。

    (2)楮(chǔ):一种落叶乔木,树皮可造纸。

    (3)焙(bèi):用微火烘。

    【译文】

    黟、歙一带多产良纸,有凝霜、澄心等名号。还有一种长纸,一幅可长达五十尺。歙州的百姓用几天时间处理楮皮,然后在长船中浸泡它,数十人举着抄具抄纸,旁边有一人敲鼓打节拍,然后用大薰笼围着烘干,不用贴在火墙上。因此,从头到尾,厚薄均匀如一。

    造纸流程图

    【点评】

    此条详细描述了宋代的造纸工艺,其原理与基本方法是我国传统造纸所一脉相承的。首先是将原料沤烂,使其纤维充分分解,并浸泡于水中,形成富含细纤维的纸浆水。然后使用“抄”(也称“抄具”、“帘模”)在纸浆水中抄纸。抄纸是传统造纸的重要工序,其要点是先充分搅动浆水,使纤维在水中均匀分布,然后晃动抄具出水,这样就可得到一层附着于抄具上的纤维膜,这就是纸。之后将抄得的纸阴干,或用火墙烘干即可(文中说“不上于墙壁”就是指火墙,原理类似于土炕,中空烧火)。

    凝霜纸据说起于六朝,又称“银光纸”,顾名思义,此纸洁白光莹,质地优良。此条说它产于安徽的黟、歙一带,这大约是苏易简当时的情况。后来,此纸流播开来,在安徽之外的地区也有以此为名的纸张,如明人高濂《燕闲清尝笺》称“蜀有凝光纸”。

    蜀中多以麻为纸,有玉屑、屑骨之号。江浙间多以嫩竹为纸。北土以桑皮为纸。剡溪以藤为纸。海人以苔为纸。浙人以麦茎、稻秆为之者脆薄焉,以麦稿、油藤为之者尤佳。

    【译文】

    蜀地多用麻造纸,有玉屑、屑骨等纸名。江浙一带多用嫩竹造纸。北方用桑皮造纸。剡溪用藤造纸。沿海一带用苔造纸。浙江人用麦茎、稻秆所造的纸既脆且薄,用麦稿、油藤造的纸尤其好。

    【点评】

    此条主要记述了各地造纸原料的不同。四川地区多以麻为纸,这在文献中也有记载,如宋人米芾《评纸帖》中就将蜀纸径直称为“川麻”。古代四川的造纸业相当发达,品质也很优良,著名的“薛涛笺”就起于成都,元人费著专门撰有《蜀笺谱》一书。蜀纸的特点是厚重,据费著说,一名壮劳力也只能背负“五百番”蜀纸,因此在元代,四川地区反而喜欢使用轻薄的徽纸。

    蜀人造十色笺,凡十幅为一榻。每幅之尾,必以竹夹夹之,和十色水逐榻以染。当染之际,弃置搥埋,堆盈左右,不胜其委顿。逮干,则光彩相宣,不可名也。然逐幅于方版之上砑之(1),则隐起花木麟鸾,千状万态。又以细布,先以面浆胶令劲挺隐出其文者,谓之鱼子笺,又谓之罗笺。今剡溪亦有焉。亦有作败面糊,和以五色,以纸曳过,令沾濡,流离可爱,谓之流沙笺。亦有煮皂荚子膏,并巴豆油,傅于水面,能点墨或丹青于上(2),以姜揾之则散,以貍须拂头垢引之则聚。然后画之为人物,砑之为云霞及鸷鸟翎羽之状,繁缛可爱,以纸布其上而受采焉。必须虚窗幽室,明槃净水(3),澄神虑而制之,则臻其妙也。近有江表僧于内庭造而进之,御毫一洒,光彩焕发。

    【注释】

    《天工开物》中造纸图:斩竹漂塘

    (1)砑(yà):碾压印制。

    (2)丹青:原指丹砂和青雘(wò),制作颜料的原料,此处指彩色颜料。

    (3)槃(pán):即木盘。

    【译文】

    蜀地人制作十色笺纸,以十幅为一榻。每幅纸的末端一定用竹夹夹住,调合十色染液,逐榻染色。在染色的时候,将纸堆放在一旁,用木棒敲击,左右堆满了纸,软绵绵的,不成样子。等到晾干后,就变得光彩辉映,难以形容了。然后将纸逐幅放在方版上压印,就隐隐地现出花木麟鸾的花纹,千姿百态。还有用细布在纸张涂抹面浆调成的浆糊,使压出的花纹结实坚挺的,称为“鱼子笺”,又叫“罗笺”。如今剡溪也出产这种纸。还有将变质的面糊和上五彩颜料,将纸在上面拖过,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