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说花绘第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瓷之有花,宋代已渐流行。苏东坡诗“定州花瓷琢红玉”,仁宗召见学士王珪(1),设紫花坐墩是已。今则宋定流传,递衍尚夥。若耀窑、磁窑,均宋器之仿定者也。花多作盘螭、飞凤、牡丹、萱草等形,其精者几与玉琢细器无异,与乾隆御窑后先媲美,殆于异曲同工。自明迄清初,仿定之品,亦足为世重,乾隆后则无复仿者矣。章龙泉窑亦多花纹,其可贵逊于粉定一等。明清仿者,价亦视代之远近为差。耀窑间有黑花者,但不甚为世所重。至紫花宋瓷暨有红绿花彩者,殆如威凤祥麟,不易一见,然亦间有之也。

    【注释】

    (1)仁宗:北宋第四代皇帝,真宗的第六个儿子赵祯(1010——1063)的谥号。

    【译文】

    瓷器上有花纹,宋代就已逐渐流行。苏东坡有“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典籍中也曾记载宋仁宗召见学士王珪,赐座紫花坐墩。而今宋代定窑瓷器流传发展的还很多。例如耀州窑、磁州窑,都是仿制宋代定窑的瓷器。花纹多作盘螭、飞凤、牡丹、萱草等形状,其中精品几乎与细琢的玉器没有区别,它们和乾隆年间的御窑瓷器先后媲美,几乎异曲同工。自明代到清代初年,仿定窑的制品也非常为人所重视,乾隆以后就再没有仿制的了。章龙泉窑也多有花纹,它的可贵之处比粉定还略逊一筹。明清的仿制品价格也依年代远近而有所差别。耀州窑偶尔有黑花花纹的,但是不太为世人重视。至于紫花宋瓷及有红绿花彩的,几乎是凤毛麟角,难得一见,但偶尔也有。

    定窑、章龙泉窑之花,皆雕花也。定雕较深,章雕较浅,然亦有种种名目之殊。有平雕,谓花纹与地平,釉罩其上,扪之不觉也。有凸雕,谓花皆阳文凸起也(1)。有凹雕,谓花皆阴文凹入也。凹雕亦名划花(2),凸雕亦名法花(3),平雕亦名暗花。

    【注释】

    (1)阳文:凸起的花纹。采用模印、刀刻、笔堆等方法,使得花纹高出瓷器平面谓阳文。

    (2)划花:制瓷装饰技法之一。在尚未干透的陶瓷器表面用木刀、竹条或铜铁制器等尖状工具浅划出的线条状花纹。

    (3)法花:制瓷装饰技法之一,又名“法华”、“珐华”。采用彩画技术中的立粉方法,在陶胎上用特制带管的泥浆,圈出凸线的纹饰轮廓,再分别以色料填出底子和花纹色彩,入窑烧成。以黄、绿、紫三色居多,间有蓝、白等色。

    【译文】

    定窑、章龙泉窑的花纹都是雕花。定窑雕花较深,章龙泉窑雕花较浅,然而也有各种名目的差别。有所谓平雕,是指花纹与胎底一样平,釉罩在上面抚摸没有感觉。有所谓凸雕,是指花纹都是凸起的阳文。有所谓凹雕,是指花纹都是凹入的阴文。凹雕也叫划花,凸雕也叫法花,平雕也叫暗花。

    《博物要览》谓:“定器有划花、绣花、印花三种(1)。划花者最佳,绣花者次之。”可见当时制作之盛矣。划花用刀刻,绣花用针刺,印花用版印。更有锥花(2),乃用锥尖凿成花纹。又有堆花(3),以笔揩粉成凸堆形。堆花又名填白。绣花、锥花二种,后世罕有仿者。

    【注释】

    (1)绣花:以针剔刺纹饰。印花:用带有图样的陶范压印有凹凸花的花纹。

    (2)锥花:用铁锥在坯体上锥成纹饰。

    (3)堆花:又称“堆锦”。用不同颜色的冻子,堆在黑色漆胎上,未干前用角抄印划出花纹来;或用模子将冻子脱印出花纹和锦地,再上颜色的做法。

    【译文】

    《博物要览》说:“定器有划花、绣花、印花三种。划花者最佳,绣花者次之。”可见当时制作的盛况了。划花用刀刻,绣花用针刺,印花用版印。还有一种锥花,乃是用锥尖凿成花纹。也有堆花,用笔揩拭白粉做成凸堆形状。堆花又叫填白。绣花、锥花这两种,后世很少有仿制的。

    印花,肆人亦谓之法花,或谓之鼓花,盖皆市声也。

    【译文】

    印花,商人们也称作法花,或称作鼓花,都是市井商贾们的叫法。

    前所云凸雕、平雕、凹雕云者,又与雕瓷无涉(1)。雕瓷盛于乾隆,所雕之花,尤为深入显出,市人既名,是为雕瓷,彼宋之雕法,则用暗花、划花等名以别之。

    【注释】

    (1)雕瓷:瓷器的一种制作工艺。技法多样,有圆雕、捏雕、镂雕、浮雕等。烧成后瓷质晶莹光洁,易于清洗。

    【译文】

    前面所说的凸雕、平雕、凹雕,又同雕瓷毫无关系。雕瓷盛行于乾隆年间,所雕的花纹尤其深入显出,商家既然称其为雕瓷,那些宋代的雕法便用暗花、划花等名以示区别。

    近人亦能取景德镇素瓷,以针或刀刺成种种花纹,花成以墨填之,俗称刻瓷(1)。其用针、用锥、用刀也,固与宋法无涉。

    【注释】

    (1)刻瓷:用特制刀具在瓷器、瓷板表面刻划、凿镌各种形象和图案,通常也指在瓷器、瓷板上刻凿而成的雕塑工艺品。

    【译文】

    近来的人们也能用景德镇的素瓷,用针或刀刺成种种花纹,再填入墨色,俗称刻瓷。这种用针、用刀、用锥的刻法,与宋代技法无关。

    素瓷甚薄,雕花纹而映出青色者,谓之影青。镂花而两面洞透者(1),谓之玲珑瓷。花纹堆起高于质地乃用笔抹成者,谓之堆料花。

    【注释】

    (1)镂花:又名“镂孔”,陶器的一种雕饰方法。用工具把陶坯从表到里雕镂成圆形、方形或三角形的小孔洞。镂,刻。

    【译文】

    素瓷很薄,雕有花纹而映出青色者称为影青。镂空花纹而内外两面洞穿挂釉透明的称为玲珑瓷。花纹堆起高过胎地,而是用笔抹成的称为堆料花。

    填白之堆花,花纹之疏落者也。堆料花者,花纹之繁密者。增一“料”字,亦有别矣。

    【译文】

    填白的堆料花,是花纹中稀少的。堆料花,是那种花纹繁密的。增添一“料”字,也是有所区别的。

    釉里红之花,亦为花之别派,大抵此等绘花,须费两番手法也。若两面彩而映光照之(1),花纹一一相对者,亦奇隽之品。

    【注释】

    (1)两面彩:陶瓷器内外壁施以同样花纹,在日光下照之,可见两面花纹完全相同,称为“两面彩”。

    【译文】

    釉里红的花纹,也属于花纹中另一派别,大概这类绘花,需费两道手法。若是两面彩而映光透视,花纹可以一一相对,也是一种特别精美的作品。

    以上所云,皆由瓷之本身出花者也。若不由本身出花而别刻花嵌入者,则又当谓之嵌花。

    【译文】

    以上所说的,都是在瓷器本身上做出花纹的。如果不是在瓷器本身上做出花纹而是另外刻花嵌入的,则又当称作嵌花。

    影青,固甚薄之瓷也。乃有瓷质颇厚,仅能一面影出青色雕花者,此则名为隐青(1)。盖雕花后微傅以青色,再加釉汁云尔。制亦始于明代云。

    【注释】

    (1)隐青:即青白瓷。因其晶莹润泽,透明性强,青色隐约可见,故名。

    【译文】

    影青,原是很薄的瓷器。另有瓷质很厚,仅能一面映出青色雕花的,称作隐青。雕花后微微附上青色,再加釉汁。制作方法也始自明代。

    宋 影青瓷带温碗酒注

    法花之品,萌芽于元,盛行于明。大抵皆北方之窑。蒲州一带所出者最佳,蓝如深色宝石之蓝,紫如深色紫晶之紫,黄如透亮之金珀(1);其花以生物花草为多。平阳、霍州所出者,其胎半属瓦质,蓝略发紫,绿略发黑,殆非精品。西安、河南所出者,较平阳、霍州略为鲜亮,盖属瓷胎也。至清初始有景德仿造,则纯是玻璃釉,花既玲珑,地尤细净,人物众兽,毫发毕现矣。雍正以后间有仿造,已失良工。故乾窑虽精,亦趋入雕瓷一途,罕见法花之制,其他更无论矣。

    【注释】

    (1)金珀:用黄金锤成的纸状薄片。

    【译文】

    法花作品,起始于元代,盛行于明代。大概都是北方的瓷窑制器,蒲州一带所出为最佳,蓝色如同深色宝石的蓝色,紫色如同深色紫晶的紫色,黄色如同透亮的金箔,花纹以生物及花草为多。平阳、霍州所出产的,瓷胎多半瓷半瓦,蓝色略微发紫色,绿色略微发黑色,都不是精品。西安、河南所出产的,比平阳、霍州的制品较为鲜亮,因为是瓷胎。到了清代初年景德镇开始仿造,则纯是玻璃釉,花纹即很玲珑,胎地尤为细净,人物众兽均能毫发全部显现。雍正以后偶尔有仿造,但已没有技艺高超的工匠。因此乾隆官窑虽然精美,但也归附于雕瓷的途径,很少见到法花制品,其他的更不用说了。

    脱胎与影青之别何在乎?曰其薄如纸,映光照见指纹者是谓脱胎,此昊十九卵幕之制,所以独绝于明代也。笔细如发,表里花纹发青者是谓影青,此永乐云龙小碗所以超前轶后也。

    【译文】

    脱胎和影青的差别在哪里?就是说胎薄如纸,借光能照见指纹的称作脱胎,这是昊十九卵幕的制作冠绝于明代的缘故。笔画细如毫发,里外花纹发青的称作影青,这是永乐云龙纹小碗超前绝后的缘故。

    明瓷花样,绘事亦既争妍斗巧,观朱琰《陶说》所载,不下百余种,书不胜书。兹但就其创始特别之点,纪载一二,亦足见前代美术之一斑焉。

    【译文】

    明代瓷器的花样,绘画上也是争奇斗艳,朱琰《陶说》里所记载就不下百余种,写也写不完。仅就它的创始和有特点的器物略记一二,也足以窥见前代美术的一些成就吧!

    永乐压手杯(1),底中心画双狮滚球、球内篆款字,为最奇之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此为底内绘花之始。至康、雍诸器,底内亦有绘花者,皆沿其遗制也。乾隆以后,底内只有款字,纵有花,亦非精品。

    【注释】

    (1)压手杯:古代瓷器名。坦口折腰,手把之,其口正压手,故名。

    【译文】

    永乐压手杯,底部中心画有双狮滚球,球里有篆书款字为最奇异的制品。画有鸳鸯心的稍次,画有花心的又再其次,这是底内绘花的开始。至于康熙、雍正年间各种瓷器底内也有绘花的,都是沿袭永乐遗制。乾隆以后底内只有款字,纵然有花也算不上精品。

    宣窑之美,为有明一代冠。不但宣红、宣黄彪炳奕叶已也(1),即青花、五彩各器,亦发明极多,咸为后代所祖(2)。如“轻罗小扇扑流萤”等画诗句入瓷(3),实开其先。若海兽、人物靶杯(4),亦极奇肆可喜(5)。至于漏空花纹填五彩(6),又五彩实填花纹,皆绚艳悦目。又有蓝地填画五彩者,则夹彩之制盛兴矣。戗金之制(7),亦始宣德。吴梅村有《戗金蟋蟀盘歌》(8),可知当时瓷业美术之发达,震古铄今也。

    明 青花海水云龙纹扁瓶

    【注释】

    (1)彪炳:文采焕发的样子。此指宣窑成就辉煌。奕叶:累世,世代。

    (2)咸:全部。

    (3)轻罗小扇扑流萤:出自唐代杜牧《秋夕》诗。

    (4) 靶杯:即高足杯,上为碗形,下有柄,柄呈圆柱形或竹节形。

    (5) 奇肆:奇特奔放。

    (6) 漏空:即镂空。

    (7) 戗金:在器物图案上嵌金。

    (8) 吴梅村(1609——1671):即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又号梅村居士、梅村叟等。太仓(今江苏太仓)人。著有《梅村家藏稿》、《绥寇纪略》、《春秋地理志》等。

    【译文】

    宣德官窑瓷器之精美,冠绝于明代。不仅宣红、宣黄光耀世代,即使是青花、五彩等各种瓷器也有很多发明,全部被后世所效法。比如“轻罗小扇扑流萤”等图画、诗句绘在瓷器之上,实在是开其先例。又如海兽靶杯、人物靶杯也极其奇特奔放可喜。至于漏空花纹填五彩和五彩实填花纹都绚艳悦目。还有蓝地填花五彩的瓷器,由此夹彩的制作便兴盛起来。戗金的制作也始于宣德年间。吴梅村有《戗金蟋蟀盘歌》可知当时制瓷业美术的发达,震惊古人而显耀今世。

    鸡缸始于成化,画石山、牡丹,下有子母鸡,跃跃欲动,小儿扬袂其侧。又,器之中心往往绘和、合二仙也(1)。《高江村集》有《成窑鸡缸歌》(2)。此后,乾、嘉、道历朝,均有鸡缸之制,款称“仿古成化”云。今日乾隆之鸡缸,亦已珍同拱璧。若成化者,又在景星庆云之列(3),莫之或觏矣。

    【注释】

    (1) 和、合二仙:民间传说之神,亦作和合二圣,主男女婚配。世传之和合神像亦一化为二,然而僧状,犹为蓬头之笑面神,一持荷花,一捧圆盒,意为和(荷)谐合(盒)好。婚礼之日挂悬于花烛洞房之中,或厅堂上,以祈求吉祥美满。

    (2) 《高江村集》:清高士奇(1645——1704)著。高士奇,字澹人,号江村、全祖。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另著有《江村销夏录》等。

    (3) 景星庆云:明代方孝孺《御书赞》:“惟天不言,以象示人,锡羡垂光,景星庆云。”比喻难得一见的吉祥征兆。

    【译文】

    鸡缸始于成化年间,画有石山、牡丹,下绘有子母鸡跃跃欲动的样子,旁边还有扬起袖子的小孩。在瓷器中心往往绘有和、合二仙。《高江村集》里曾有《成窑鸡缸歌》。此后乾隆、嘉庆、道光各朝均有鸡缸制品,款识称“仿古成化”。现在乾隆年间的鸡缸已珍同拱璧了。如果是成化年间制品,更在景星庆云之列,偶然也难得一见了。

    成窑如画秋千士女、斗龙舟、周茂叔爱莲、五子相戏、八吉祥、西番莲、锦灰堆等(1),皆开清康、乾之先路。尤以画人物各器,足为世珍也。

    【注释】

    (1)周茂叔(1017——1073):即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卒谥元公。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八吉祥:瓷器传统吉祥纹样之一。由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八种吉祥物组成,偶有火珠状吉祥物代替其中之一,常见与莲花组合成图案。此纹样从西藏喇嘛教流传而来。西番莲:蔓生植物,又名“大丽花”。锦灰堆:明清瓷器贯用的一种图案,又称“锦盆堆”。

    【译文】

    成化官窑中如画秋千士女、斗龙舟、周茂叔爱莲、五子相戏、八吉祥、西番莲、锦灰堆等纹饰,都为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制品开拓先河。尤其以画人物的各种器皿,足可为人间的珍宝。

    嘉靖绘事,喜内外夹花,喜锦地,渐趋于华缛一派。其特色有数种,如外龙凤鸾雀内云龙、外出水龙内狮子花之类,即所谓两面彩也。如海水苍龙捧八卦、天花捧“寿山福海”字。捧字一种,谓花上夹以圆圈,书字其内,此制当兴于是时。清代“万寿无疆”等捧字盘,即仿此也。惟清制多捧四字,明制于器中间,多有仅捧一字或“福”或“寿”者。

    【译文】

    嘉靖年间的绘画偏爱内外夹花的锦地,渐渐趋向华彩繁富一派。其特色有数种,如外绘龙凤鸾雀、内画云龙,外绘出水龙、内画狮子花之类,即所谓的两面彩。如海水苍龙捧八卦、天花捧“寿山福海”字。捧字是花纹上夹以圆圈,字写在其内,这种制作方式应是兴起于此时。清代的“万寿无疆”等捧字盘,即是仿制于此。不过清代制品多捧四字,明代制品在器皿中间很多仅仅捧一个字的,或为“福”字,或为“寿”字。

    嘉靖八仙捧“寿”、或群仙捧“寿”等盘(1),以视龙凤捧“寿”、海水飞狮捧“寿”者,尤为可贵。“寿”字居盘中,余花围之。龙凤轻易配置,八仙、群仙则颇费匠心矣。转枝莲托百宝、或转枝莲托百“寿”字(2),此种奇制,配置极难,而大体又过于琐碎,是以后代罕有仿者。

    【注释】

    (1)八仙:传说中长生不老的八位神仙。八仙之名,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

    (2)转枝莲:又名“串枝莲”、“缠枝莲”。其样式以花草为基础,模仿其辗转滋长,缠绵不绝,加入各种花果为边缘或主题纹饰。

    【译文】

    嘉靖年间的八仙捧“寿”字或群仙捧“寿”字等瓷盘,比起龙凤捧“寿”字、海水飞狮捧“寿”字等瓷器来,尤为可贵。“寿”字居盘中央,其余花纹围绕。龙凤花纹比较容易配置,而八仙、群仙的配置就颇费心机了。至于转枝莲托百宝、或转枝莲托百“寿”字,这种奇妙的制品,花纹的配置就非常困难了,而且过于琐碎,因此后世就很少仿制了。

    万历瓷踵嘉靖法,而益务华丽,两面彩、夹彩之品甚多,花样奇巧绚烂,不胜枚举。捧字一种,尤其所尚。当时回回字、西藏喇嘛字已入中国(1),故花内捧回回字者,亦始于是时。喇嘛字亦称藏经字,与篆书之“寿”字仿佛相似,当时谓之真言字(2)。插入五彩花朵中,亦颇奇观。

    【注释】

    (1)回回字:即阿拉伯文字。回回,指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西藏喇嘛字:即西藏民族文字。喇嘛,对僧侣的尊称。

    (2)真言:即咒语,指佛教经典的要言秘语。

    【译文】

    万历年间的瓷器继承了嘉靖年间的制作方法,而且更追求华丽,两面彩、夹彩之类的很多,花样奇巧绚烂,不胜枚举。捧字这种式样,尤为当时所崇尚。当时回回字、西藏喇嘛字已传入中国,因此在花纹内捧回回字的也是始于这个时期。喇嘛字也叫藏经字,与篆书的“寿”字样子差不多,当时称作真言字。插入五彩花朵中,非常奇特壮观。

    明代绘事,人物虽不甚精细,而古趣横溢,俨有武梁画像遗意(1)。若绘仕女,又似古椠之《列女传图》也(2)。成化人物,多半意笔,高古疏宕(3),纯似程孟阳(4)。若花卉有极整齐者,虽开锦纹夹花之权舆,然色泽深古,一望而知为朱明之物矣。若绘龙凤众兽,则颜色深入釉骨,时露古拙之致,却非庸手所能及。若万历之九龙盘碗、五龙四凤盘等,古泽扑人眉宇,虽俪红妃绿,亦同于夏鼎商彝。

    【注释】

    (1)武梁画像:东汉石刻画像。在今山东嘉祥武翟山(旧称紫云山)下,是东汉末年嘉祥武氏家族墓葬的双阙和四个石祠堂的装饰画。其中以武梁的祠堂为最早,故名。现存画像内容丰富,取材广泛,不仅是精美的古代石刻艺术品,也是研究东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2)古椠(qiàn):旧的刻本。椠,书的版本。《列女传图》:不详。当为《列女传》所作图。《列女传》,西汉刘向撰,是一部记载汉代及其以前著名女子的书。

    (3)疏宕(dàng):亦作“疏荡”,恬淡隽永。

    (4)程孟阳(1565——1643):即明代著名诗人、画家程嘉燧,字孟阳,号松圆,又号松圆老人等。晚年皈依佛教,释名海能。明休宁(今安徽休宁)人。工诗善画,著有《松园浪淘集》、《松园偈庵集》、《破山兴福寺志》等。

    【译文】

    明代绘画,人物虽然不是十分精细,然而古趣横溢,俨然有武梁画像的风韵。若绘画的是仕女,又好似古刻的《列女传图》一样。成化年间的人物,多半意笔高雅古朴、恬淡隽永,完全像程孟阳的画风。如果是花卉,也有非常整齐的,虽然是纹夹彩的初创时期,但是色泽深沉古朴,一看便知是明代的器物。如果画龙凤及各种兽类,则颜色深入釉骨,不时露出古拙的风致,却决非凡庸的工匠所能达到的。如万历年间的九龙盘碗、五龙四凤盘等,古朴的色泽扑人脸面,虽是色彩艳丽,也如夏鼎商彝一样深幽拙朴。

    康熙画笔为清代冠,人物似陈老莲、萧尺木(1),山水似王石谷、吴墨井(2),花卉似华秋岳。盖诸老规模,沾溉远近故也。雍正花卉,纯属恽派(3)。没骨之妙,可以上拟徐熙(4),草虫尤奕奕有神,几于误蝇欲拂。人物山水则稍不如康,然先正典型,犹未之坠。乾隆大兴锦地花,参入泰西界画法,俗谓之规矩花。镂金错彩,叹观止焉。人物细微,毫发毕现,翎毛尤极工致,均以古月轩为极则,又与蒋南沙、沈南苹等把臂入林矣(5)。道光精者,亦如改七芗、王小梅(6)。此盖一代画笔与一代名手相步趋,故一望其画,已知为某朝某代之器也。

    【注释】

    (1)萧尺木(1596——1673):即萧云从,原名萧龙,字尺木,号默思,又号无闷道人,晚称钟山老人。芜湖(今安徽芜湖)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著有《梅花堂遗稿》等。

    (2)王石谷(1632——1717):即王翚,字石谷,号耕烟散人、乌目山人、清晖主人等。师王鉴、王时敏,临摹宋、元名迹,而自成一家,有“画圣”之誉。常熟(今江苏常熟)人。吴墨井(1632——1718):即吴历。本名启历,号渔山,桃溪居士。常熟(今江苏常熟)人。一生布衣,以卖画为生,与“四王”、恽寿平并称“清初六大家”。著有《墨井诗钞》、《墨井画跋》等。

    (3)恽派:即以恽南田为代表的画派。

    (4)徐熙:五代南唐画家。钟陵(今江西南昌)人,一说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工花木、蔬果、禽鸟、鱼虫等。

    (5)蒋南沙(1669——1732):即蒋廷锡,字扬孙,一字西君,号南沙、西谷、青桐居士。常熟(今江苏常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雍正年间曾任礼部侍郎、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职,是清代中期重要的宫廷画家之一。卒谥文肃。著《青桐轩秋风》、《片云诸集》等。沈南苹(1682——?):即沈铨,字衡之,号南苹。德清(今浙江德清)人,一说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清代著名画家,工写花卉翎毛,设色妍丽,画人物得不传之秘。传世作品有《松鹤图》、《梅花绶带图》、《鹤群图》、《松鹿图》等。把臂入林:谓与友人一同归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公道:‘豫章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七贤,指竹林七贤。此言兄弟朋友彼此不分高下的人。

    (6)改七芗(1773——1828):即改琦,字伯韫,号香白,又号七芗、玉壶山人、玉壶外史、玉壶仙叟等。松江(今上海)人。清代著名画家,宗法华喦,喜用兰叶描画仕女,衣纹细秀,树石背景简逸,造型纤细,敷色清雅,创立了仕女画新的体格,时人称为“改派”。能诗词,著有《玉壶山房词选》。王小梅(1794——1877):即王素,字小梅,晚号逊之。甘泉(今江苏扬州)人。清代著名画家,幼师鲍芥田,又多临华喦,凡人物、花鸟、走兽、虫鱼,无不入妙。自悔书拙,每晨必临数百字,至老无间,其虚心若此。

    【译文】

    康熙年间的画笔为清代第一,人物像是陈老莲、萧尺木,山水好似王石谷、吴墨井,花卉有如华秋岳。这是因为无论远近,都会受老先生的规模、风格影响的缘故吧。雍正年间的花卉,完全属于恽派。没骨技法的奥妙可以上比徐熙,草虫也神采奕奕,几乎让人误以为是活的苍蝇而想用拂子把它赶走。人物、山水画却不如康熙时的制品,但先贤的典型影响尚未坠落。乾隆年间大兴锦地花纹,加入西洋的界画法,俗称作规矩花,镂金错彩,叹为观止。所画人物细微,毫发都完全显现,翎毛尤为精工细致,均以古月轩为典范,又同蒋南沙、沈南苹等人不分高下。道光年间的精品也有如改七芗、王小梅的画风,这是由于一代画笔与一代名手相互模仿,因此一看其画,就知道某朝某代的瓷器了。

    近日仿康熙青花之品,亦有极精者。其蓝色竟能仿得七八,至一观其画,乃流入吴友如、杨伯润之派(1),不问而知为光绪器矣。若仿乾隆人物,至精者颇突过道光,虽明知新制,价亦不赀。盖与乾窑已具体而微,其所差者乃在几希耳。

    【注释】

    (1)吴友如(?——1893):即吴嘉猷,字友如。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学画曾师张志瀛,又学钱杜、改琦、任熊等。工于人物肖像,曾为清廷画《中兴功臣图》。后为申报馆《点石斋画报》主绘。杨伯润(1837——1911):名佩夫,一作佩甫,字伯润,号茶禅,别号南湖,又作南湖外史。嘉兴(今浙江嘉兴)人。工诗,善书画。著有《南湖草堂集》、《语石斋画识》等。

    【译文】

    近来模仿康熙时青花的瓷器也有非常精工的。其蓝色竟能仿制至七八分像,但一看它的绘画,便归入吴友如、杨伯润一派,不问而知是光绪年间的瓷器了。而仿乾隆年间人物的,其中最精的颇能突破道光年间的水平,虽明明知道是新制作的,但也价值不低。与乾隆官窑相比各部分已大体具备,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彼此的差距已经很小了。

    成化五彩人物,其工细者,系以蓝笔先绘面目、衣褶,继乃加填五色。清初康、雍犹沿此例。其用红笔绘面目者,大抵皆粗材耳。至乾隆以后,则无不用红笔者矣。

    【译文】

    成化年间的五彩人物,其中精巧而细致的是先用蓝笔描画面目、衣褶,然后再填充五色。清初康熙、雍正年间仍沿用此法。其中用红笔绘画面目的基本上都是粗材而已。到乾隆以后,就没有不用红笔的了。

    乾隆绘人物面目,其精细者用写照法,以淡红笔描面部凹凸,恍若传神阿堵者(1)。然嘉、道以后,无复斯制。若康熙绘美人,亦用淡红笔涂双脸微赭,乃愈觉其妩媚也。

    【注释】

    (1)传神阿堵: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得其精神。传神,指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阿堵,六朝人口语,即这、这个。语出《世说新语·巧艺》。

    【译文】

    乾隆时绘画人物面目,其做工精细的是用写照法,用淡红笔描画面部的凹凸,仿佛传神阿堵的样子。然而嘉庆、道光以后,再也没有达到这种水平的了。如果康熙时绘画美人,也是用淡红笔涂抹双颊微微的羞赧,因而更加觉得妩媚。

    明瓷人物,以淡描青花者为精。描青而加填五彩者,亦殊可喜。至纯粹五彩不杂描青者,大抵瓶、罐为多,于生野中弥见俊逸,而赝制最夥,即属此种。

    【译文】

    明代瓷器上的人物,以淡描青花的制品为最好。描青花而加填五彩的,也格外可喜。至于纯粹五彩而不杂描青花的,基本上以瓶罐为主,于生僻粗犷中又显出几分俊逸,然而赝品中最多的也正是此类。

    明瓷所绘故事,若周茂叔爱莲、陶渊明赏菊、竹林七贤、流觞曲水之属(1),均极俊逸雅倩之致。康熙人物,无一不精,若饮中八仙、若十八学土、十八罗汉与夫种种故事(2),皆神彩欲飞,栩栩欲活。以视道光之画《无双谱》必书人名小传者(3),殆有仙凡之别。

    【注释】

    (1)竹林七贤:魏晋间七位名士的合称,即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七人并有名声,以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流觞曲水:即曲水流觞,旧时三月初三上巳节的一种饮宴风俗。其俗为众人围坐在回环弯曲的水渠边,将特制的酒杯(多是质地很轻的漆器)置于上游,任其顺着曲折的水流缓缓漂浮,酒杯漂到谁的跟前,谁就取杯饮酒。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尽兴为止。东晋永和九年(353)上巳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名士四十余人宴集于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做流觞曲水之戏,当时吟咏之作编为《兰亭集》,由王羲之作序,书文并佳,尤为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瑰宝。

    (2)饮中八仙:指唐朝嗜酒的八位学者名人,亦称酒中八仙或醉八仙。《新唐书·李白传》载,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杜甫有《饮中八仙歌》。瓷器画面绘饮中八仙,每于人物之上书以人名。十八学士:唐代十八学士,先后有二:一是唐太宗在做秦王时建文学馆,收聘贤才,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勗十八人并为学士,画家阎立本为《十八学士写真图》,褚亮题赞。二是唐玄宗开元时,于上阳宫食象亭,以张说、徐坚、贺知章、赵冬曦、冯朝隐、康子元、侯行果、韦述、敬会真、赵玄默、毋煚、吕向、咸廙业、李子钊、东方颢、陆去泰、余钦、孙季良为十八学士,命董萼画像,并标识所有十八学士的姓名、表字、爵位、籍贯等。十八罗汉: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

    (3)《无双谱》:清康熙时浙派版画的力作,又名《南陵无双谱》。绍兴金古良画,御用刻工朱圭镌刻,刊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题材是从汉代至宋一千四百多年间的40位名人,如项羽、苏武、李白、司马迁等。以其事迹举世无双,故称《无双谱》。画有题诗,毛奇龄序称:“是谱名无双,而实具三绝,有书有画又有诗也。”

    清 青花十八罗汉图炉

    【译文】

    明代瓷器所画的故事,如周茂叔爱莲、陶渊明赏菊、竹林七贤、流觞曲水之类都是极为俊逸高雅潇洒的。至于康熙时的人物,都非常精致,如饮中八仙、十八学士、十八罗汉以及各种故事都神采飞扬,栩栩如生。对比道光年间画《无双谱》而必书人名和小传的,简直有仙境和凡间的差别。

    人物故实,标新领异,波澜推衍,穷极诙诡,大抵皆导源于小说稗官(1),然皆与历代丹青画法相合也。至雍正小品,始有绘剧场装者,其须必为挂须,或作小丑状盘辫于顶,又有作清朝袍帽装者,皆入恶道。然康熙仕女,已有绘纤趺弓鞋之恶习(2),则又不自雍正始矣。乾隆亦间有绘剧场装者,然甚罕见。至小儿游戏作清朝装,微拖小辫,而画笔工细,乃反不觉其可厌也。

    【注释】

    (1)稗(bài)官:小官。《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出于稗官,后因称野史小说为稗官。

    (2)纤趺(fū):称妇女的小脚。旧时妇女缠足,以脚瘦小为美,故称。纤,细小。趺,同“跗”,足背,引申指足。弓鞋:亦作“弓鞵”。旧时缠脚妇女所穿的鞋子。

    【译文】

    人物故事、标新领异、波澜迭起、诙谐奇特的作品,大多起源于小说、野史,然而均与历代丹青的画法相符合。到了雍正年间的瓷绘小品里,才开始有描画剧场戏装人物的,须髯一定是挂须的,或者扮作小丑模样盘辫于头顶上,还有的画成清代袍帽装束的,都入于邪道。然而康熙时的仕女,又出现了绘作纤趺弓鞋的恶习,如此说这种恶习不是从雍正年间开始的了。乾隆年间也偶有描画戏装人物的,不过很少见。至于画作儿童游戏,穿着清朝服装,微拖小辫,而画工精细,反而不觉得讨厌。

    康熙仕女,其绘弓鞋纤趺者,雅人所鄙,而价值辄累千金。乾隆贡品,绘碧瞳卷发之人,精妙无匹,西商争购,值亦奇巨也。若绘八蛮进宝、群蛮校猎等巨盘(1),虽稍次之,近亦如凤毛麟角矣。

    【注释】

    (1)八蛮:古谓南方的八蛮国。《礼记·王制》:“南方曰蛮。”孔颖达《疏》引《尔雅》汉李巡注云:“一曰天竺,二曰咳首,三曰僬侥,四曰跛踵,五曰穿胸,六曰儋耳,七曰狗轵,八曰旁春。”后以泛指外族。

    【译文】

    康熙年间瓷器上的仕女,绘弓鞋纤趺的,为文雅之人所鄙视,然而价值却达数千金。乾隆年间的贡品有描画碧眼卷发人物的也精妙无比,西方商人争相竞购,价格也极为昂贵。若是绘有八蛮进宝、群蛮校猎等图案的巨盘,虽然价格稍次,近来也像凤毛麟角一样难得了。

    乾隆以古月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