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说瓶罐第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古人制器载酒,用以飨神(1)。牺尊、象尊(2),导源至远,此尊之权舆也。尊一变而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缘后起。腹口相若者谓之尊,口小腹大者谓之瓶。其后市人任意相呼,瓶与尊遂混而为一矣。袁宏道撰《瓶史》(3),遂为著录专书,所论以铜器为多,亦兼及瓷制。然其时形式名目,犹不若今之纷纭璀璨也。同是一瓶,而形式争奇斗巧,千变万化,稍有差别,遂呈异观。故瓶之种种色色,最有研究兴味。就不佞所知(4),缀述于下,虽未堪作《瓶史》之补录,亦颇足窥制作之一斑焉。

    【注释】

    (1)飨(xiǎng)神:摆供品祭奠神灵。飨,以酒食款待人。

    (2)牺尊:亦作“牺樽”、“牺罇”、“牺”。古代酒器,作牺牛形,背上开孔以盛酒;或说于尊腹刻画牛形。象尊:古代的一种酒器,其形如象或凤凰;一说以象牙饰尊。

    (3)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今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与其兄宗道、中道合称“公安三袁”。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著有《袁中郎集》、《瓶史》等。《瓶史》:二卷,明袁宏道撰。该书从鉴赏角度论述了花瓶、瓶花及其插法。上卷为瓶花之宜、之忌、之法;下卷分花目、品第、器具、择水、宜称、屏俗、花崇、洗沐、使令、好事、请赏、监戒等。

    (4)不佞:不才,自谦词。

    【译文】

    古人制作器具盛酒,用来祭祀神灵。牲尊、象尊,起源很早,这些都是尊的雏形。尊变化而成为瓶,用来插花供人清赏,大概是后来兴起的事情。腹部和口部大小差不多的称作尊,口小腹大的叫作瓶。以后市井中人们随意称呼,于是瓶与尊便混为一谈了。袁宏道撰写《瓶史》,便成为著录专书,所谈论的主要是铜器,也涉及到瓷器。然而当时瓷器的样式名称不像今天这样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同是做一个瓶子,而样式争奇斗巧,千变万化,稍有差别,就成了不同的样式。因此瓶子的种类样式最具研究的趣味。就本人浅陋所知述列如下,虽不足以作为《瓶史》的补充,也可窥视瓶之制作的一些情况了。

    吾华制器,初乏名学之思(1),概由市人象形臆造,久之遂成习惯,莫之能易。下列瓶、尊诸名,悉从市肆沿称,固不必尽以雅驯绳之也(2)。

    【注释】

    (1)名学:泛指中国古代的逻辑学。先秦逻辑学初起,主要围绕名与实、正名等展开,故称。

    (2)雅驯:指文辞修美,典雅不俗。绳之:衡量。绳,引申为标准。

    【译文】

    我中华制作器物,原本缺乏逻辑学方面的思考,一般由市井人们比照其形象随意造作。时间久了,便形成俗名,无法更改。下列瓶、尊的各个名称,就都是根据市间店铺沿用的叫法,当然不一定完全用雅训的标准来衡量。

    太白尊 太白尊亦名渔父尊,形似渔父之鱼罾(1),故得名也。底平腹巨,口小而微哆(2),项极短而缩。此等尊无巨大者,通体不过数寸耳。以豇豆红色,或带苹果绿、苹果青色为多。腹有三团螭暗花,乃浅凹雕也。除康窑外,历朝其罕仿制,故价值之昂,等于拱璧。

    【注释】

    (1)罾(zēng):渔网。

    (2)哆:张口貌。

    【译文】

    太白尊 太白尊又名渔父尊,形状好似渔夫用的渔网,因而得名。底平腹大,口小而微微张开,颈部很短而收缩。这类尊没有很大的,通体不过数寸而已。以豇豆红色或带有苹果绿、苹果青色的为多。腹部有三团浅螭凹雕的暗花。除康熙官窑以外,历代很少仿制,所以价值的高昂等同拱璧。

    清 豇豆红太白尊

    观音尊 有大观音尊、小观音尊两种。大者高二尺余,小者高数寸。口侈,项较短,肩宽博,至胫则以次渐杀(1),胫及于底,又稍加丰。自肩至胫,约占全体五分之三,项与胫相若,口与底相若。此等观音尊以祭红及郎窑最为奇珍,盖郎窑喜制此式也。若康熙青花、五彩,亦称殊品。至小观音尊,以苹果绿者为最昂,其余种种花彩均有。

    【注释】

    (1)杀:此言收束。

    【译文】

    观音尊 有大观音尊、小观音尊两种。大的高二尺有余,小的高数寸。口微微张开,颈部较短,肩部宽广,至胫部逐渐收束,从胫部到底部又稍加丰满。从肩部到胫部约占全体的五分之三,颈部与胫部相似,口部与底部相似。这类观音尊以祭红和郎窑的最为珍奇,大概是因为郎窑喜欢制作这种样式的。如康熙青花、五彩,也属于特殊珍品。至于小观音尊,以苹果绿的最为昂贵,其余各种花色的都有。

    牛头尊 牛头尊口稍巨,直下至肩,无项;腹较肩尤巨,至底稍杀;旁有双耳者居多,以其形似牛头故名。大者高二尺余,宽一尺余,小者高亦及尺,巨制也。历朝均有之,以康熙青花者为上。

    【译文】

    牛头尊 牛头尊,口部稍大,直接下至肩部,没有颈部;腹较肩部尤为巨大,至底部稍稍收束;两旁有耳者为多,因其形状好像牛头而得名。大的高二尺多,宽一尺多,小的也高近一尺,是大件制品。历朝均有,以康熙朝的青花为上品。

    百鹿尊 百鹿尊有两种,大者高二、三尺,小者仅二、三寸。大者其式亦类似牛头,惟有两鹿头为耳,彩绘百鹿,故以是得名。小者或同前式,或有作棒锤式无耳者。然既以百鹿抽象得名,则不问其作何式,亦概呼为百鹿云。

    【译文】

    百鹿尊 百鹿尊有两种,大的高两三尺,小的仅两三寸。大件的样式也似牛头,只有两个鹿头作双耳,彩绘有百鹿,因此得名。小件也有与前述同一样式,也有作棒锤样式而没有耳的。然而既然以百鹿概括而称名,则不问其作何种样式,也都一概称作百鹿。

    硬棒锤 身如截筒,肩耸而臃肿。自肩至底同一直下,口有凸边一道者名硬捧锤。有青花、五彩各种,亦有开长光两面彩画余为锦地者,大小不一其制。

    【译文】

    硬棒锤 器身如截断的筒形,肩部耸起而显得臃肿。从肩部到底部同样垂直而下,口部有一道凸边的叫硬棒锤。有青花、五彩等品种,也有开长形光两面彩画剩余部分都为锦地的,其制作尺寸大小不一。

    软棒锤 形与硬棒锤相仿,惟肩亸(1),口哆,足稍敛。明朝祭红概无棒锤,惟康窑青花、五彩有之。大棒锤初年较巨,晚年较小。康熙此类画草虫及粗疏花卉为多,盖客货也。

    【注释】

    (1)亸(duǒ):下垂。

    【译文】

    软棒锤 形状与硬棒锤相像,只是肩部下垂,口微张开,底部稍微收缩。明代祭红都没有棒锤形状的瓶子,唯独康熙官窑青花、五彩有。大棒锤瓶初期较大,后期较小。康熙年间此类以绘画草虫及粗糙花卉的制品较多,都是民窑。

    如意尊 如意尊高约六、七寸,上杀下丰,口巨躯短。清初多作青花,若纯色釉及暗花者,亦为雅制。

    【译文】

    如意尊 如意尊高约六七寸,上半部紧缩,下半部丰腴,口部宽大而躯干短小。清代初年多作青花,如果是纯色釉或带暗花的,也属精品。

    美人肩 略似如意尊,项与胫均苗条,口与足相等,腹稍巨,弯折处有姿致,故曰美人肩也。大小不一。雍正官窑彩瓶有画红白桃花者,生动娇艳,冠绝等伦。乾隆多画人物,精者每有颊上添毫之妙(1)。

    【注释】

    (1)颊上添毫:《晋书·顾恺之传》:“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毫,观者觉神明殊胜。”后来用作形容生动的描绘。颊,脸。毫,毫毛。

    【译文】

    美人肩 近似如意尊,颈部与胫部都很苗条,口部与底部相等,腹部稍大,弯折的地方甚为优美,所以称作美人肩。大小不一。雍正官窑彩瓶有画红白桃花的,生动娇艳,出类拔萃。乾隆官窑多画人物,其精品往往有颊上添毫的妙趣。

    油锤瓶 自口至项,均甚细瘦,直至腰腹而突然膨脝者(1),名曰油锤。有大有小,而大者为尤多。积红、积蓝、青花、五彩均有之。康窑多系纯色釉及青花者,尤以画龙为多。乾隆画龙、画釉里蓝或釉里黄、黑而兼胭脂水波纹者,亦恒有之。

    【注释】

    (1)膨脝:亦作“膨亨”。形容腹部膨大貌。

    【译文】

    油锤瓶 从口部到颈部都很细瘦,直到腰腹而突然膨大的称作油锤。体型有大有小,而以大者为多。积红、积蓝、青花、五彩均有。康熙官窑多属纯色釉及青花,尤以画龙纹的居多。乾隆年间画龙纹、画釉里蓝或釉里黄、黑而兼胭脂水波纹的制品,也是常见的。

    饽饽凳 形似油锤而项甚肥,直下若截筒者曰饽饽凳,亦寻常式也。纯色釉者以积红、积蓝、茶叶末等为多。若五采者,多带锦地,或锦地开光,或锦边。

    【译文】

    饽饽凳 形状近似油锤而颈部很肥大,垂直下去好像截断之筒形的称作饽饽凳,也是普通样式。纯色釉以积红、积蓝、茶叶末等为多数。若是五彩的,多带锦地,有的锦地开光,有的镶锦边。

    马蹄尊 马蹄尊有两种,高者为瓶,矮者为盂。高者项与胫均长,腹短而微皤(1),形类马足,故名。康熙青花最多。此种矮者,名矮马蹄,口巨而无项,康窑有釉里红花朵者,亦殊足珍。

    【注释】

    (1)皤(pó):大。

    【译文】

    马蹄尊 马蹄尊有两种,高的为瓶,矮的为盂。高的颈部与胫部均长,腹部短小而微大,形状类似马蹄,因此得名。康熙青花瓷器中最多。此类矮的,名叫矮马蹄,口大而没有颈部,康熙官窑有绘釉里红花朵的,也特别值得珍贵。

    天球瓶 天球口与项相若,腹为浑圆,肩与足又相若也。雍正瘦身抹红者,品格殊美。若乾隆青花夹紫或豆彩者,亦佳。

    【译文】

    天球瓶 天球瓶口部与颈部相近,腹部为浑圆形,肩部与底部也相近。雍正时瘦身而抹红的制品,格调特别优美。如乾隆青花夹紫或者豆彩的制品,也是很好的。

    清 斗彩海水团花天球瓶

    胆瓶 胆瓶形如悬胆,口径直下,腹微椭圆,形式有大有小。古时铜瓶,此式尤盛行,瓷制以乾隆为多。

    【译文】

    胆瓶 胆瓶形状如悬胆,口径垂直而下,腹部略呈椭圆形,形式有大有小。古时候铜瓶这种样式非常盛行,瓷器制品以乾隆年间居多。

    锥把 大致同于胆瓶,而口微哆者,市肆别其称曰锥把,谓同锥子之柄也,实亦胆瓶之阔口者耳。

    【译文】

    锥把 大致和胆瓶相同,而口部微微张开的,市间店铺为了区别其名称而称作锥把,意思说和锥子的柄相似,实际上也是阔口的胆瓶。

    鸡心 腹略同于胆瓶而项甚短者谓之鸡心,以小品为多。积红、积蓝、瓜皮绿等色尤多此式也。

    【译文】

    鸡心 腹部与胆瓶略微相同而颈部较短的称作鸡心,以小品居多。积红、积蓝、瓜皮绿等釉色有很多是这种样式。

    梅瓶 梅瓶口细而项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于足则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宋瓶雅好作此式,元、明暨清初,历代皆有斯制。红色者仿均为最多,豆青、天青、茄紫、豇豆红等诸色均有之。

    【译文】

    梅瓶 梅瓶口细而颈项较短,肩部非常宽大,至胫部稍微狭窄,到底足则又变得丰满起来,口径极小仅与梅的瘦骨相似,所以称作梅瓶。宋代瓷瓶雅好作此式,元代、明代及清代初年历代均有此制作。红色的多仿均窑制品,豆青、天青、茄紫、豇豆红等釉色都有。

    清 松石绿梅瓶

    萝卜尊 式如梅瓶,而通体近瘦,肩不甚宽博,项同白萝卜也。豇豆红、苹果绿、苹果青为最佳。乾隆有堆料款者绘水仙、月季、蜡梅之属,亦为内府之珍品。

    【译文】

    萝卜尊 样式很像梅瓶,而通体近于瘦削,肩部不甚宽广,颈部如同白萝卜。豇豆红、苹果绿、苹果青的釉色最好。乾隆时有堆料款画水仙、月季、蜡梅之类,也是内府的珍品。

    玉壶春(1) 玉壶春口颇哆,项短腹大,足稍肥,亦雅制也。天青、积红者,尤居多数。此式大半官窑,甚少客货,而官窑又大半纯色釉也。

    【注释】

    (1)玉壶春:瓶名。原为酒名,唐岑参《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诗有句云:“闻道辋川多胜事,玉壶春酒正堪携。”

    【译文】

    玉壶春 玉壶春口部颇大,颈部短小腹部巨大,底足稍肥,也是典雅制品。天青、积红,尤居大多数。这种样式大半是官窑制品,很少民窑制品,而官窑又大半是纯色釉的。

    元 青白釉划花玉壶春瓶

    截筒瓶 截筒之瓶形如木筒,近口处微凹。明制最多,青花尤夥,花甚粗率,而殊有野趣。清初仿者亦然。

    【译文】

    截筒瓶 截筒的瓶形如木筒,近口缘处微微凹下。明代制品最多,青花尤其多,花纹很是粗略草率,然而也别有生新的趣味。清代初年仿制也是如此。

    灯笼罩 灯笼罩不止一种,有形若巨筒而上下口与足凸起若盘底之一覆一仰者,亦有同上式而腹际截分数段者,有上半段与前式同而腹际下半有胫至足底稍散开者,是亦谓之灯笼式也。此等式,乾隆乃有之。

    【译文】

    灯笼罩 灯笼罩不止一种,有形状如大筒而上下口与足凸起,如同盘底一覆一仰的,也有与上一种同样而腹部截分为几段的,还有上半段与前一种相同而腹部下半有胫至足底部微微扩散开的,这又称作灯笼式。这等样式自乾隆朝才开始有。

    藏草瓶 口直而长,项有两截,中凸起如球,腹浑圆,胫短稍缩,至足而大展,大体甚似洋油之坐灯(1)。缘初特制以赐藏僧(2),藏中有草,取以供佛,故得名也。惟乾隆有之,嘉、道数代,藏僧既罕来朝,此式遂不复制。花彩以珊瑚红釉绘西番莲者为多,亦取西土庄严之意也。

    【注释】

    (1)洋油:煤油。清末民初,煤油皆由外国进口,故称。

    (2)藏僧:西藏的僧人。

    【译文】

    藏草瓶 口部又直又长,颈部有两截,中间凸起如圆球,腹部浑圆形,胫部短小而收缩,到底部而扩展,大体上很像洋油座灯。因为本来是专为赏赐西藏僧人造的,西藏有种草,用来供奉神佛,由此得名。唯独乾隆朝烧造过,嘉庆、道光各朝,藏僧很少来朝晋见,这种瓶子就没有再造过。花彩以珊瑚红釉绘西番莲的为多,也有取其西土庄严的意思。

    凤尾瓶 凤尾足长而丰,底处益散开,略同凤尾,故名。此外身段无甚特异。以大凤尾五彩者为最佳,若硬绿三彩者,尤为瑰宝。此式多康窑客货,而彩画雄奇之极,洵为伟观。

    【译文】

    凤尾瓶 “凤尾”底足修长而丰满,底部更加散开,大致如凤尾的样子,因此得名。除此之外,造型上没什么特殊之处。以大凤尾五彩的为最好,至于硬绿三彩的,尤其宝贵。这种样式多康熙时的民窑,彩绘极度雄伟奇特,确实壮观。

    象腿瓶 式颇特别,自口至足直下,无纡曲,但非圆式,乃三瓣之海棠式也。口际凸起,厚边,近口稍粗,近足稍窄,市人呼曰象腿,亦象形语也。云豆、淡茄、乳鼠等色为多。

    【译文】

    象腿瓶 样式比较特别,从口部到足部垂直而下,没有弯曲,但不是圆形,而是三瓣的海棠式。口的边缘凸起,厚边,接近口部的部分稍微粗一些,接近足部的部分稍微窄一点。商人们称作象腿,也是摹拟其形象的说法。以云豆、淡茄、乳鼠等釉色者为多数。

    蝙蝠瓶 自口至足,均作蝙蝠形,肩稍宽博。宋时哥窑、龙泉已有斯制,往往有紫口铁足兼有冰纹者。明清所仿亦大抵相同,数寸高者最多,大者颇罕。

    【译文】

    蝙蝠瓶 自口部至底部,都作蝙蝠形,肩部稍微宽大。宋代时哥窑、龙泉窑已有这种样式,往往有紫口铁足带有冰纹的制品。明清的仿制品也大体相同,几寸高的最多,大的很少见。

    海棠瓶 自口至足,均作三瓣海棠式,惟不直下,口与项同,至腹则突皤,而仍分三瓣,颇为雅观。以茶叶末、鳝鱼皮等色为多。

    【译文】

    海棠瓶 自口部至足部均作三瓣海棠式,唯独不是垂直而下,口部与颈部相同,至腹部则突然扩大,但仍分三瓣,甚是好看。以茶叶末、鳝鱼皮等釉色者居多。

    石榴尊 腹绝巨,口巨而张,项短而缩,足微敛,形同石榴,故名也。雍正天青色而底有篆书凸雕款者,乃当时官窑雅品。豆青一种较小,有有盖者,乃作罐用也。

    明 青花灵芝石榴尊

    【译文】

    石榴尊 腹部非常大,口部大而张开,颈部短小而收缩,底足微微收敛,形状如同石榴,因此得名。雍正天青色而底有篆书凸雕款识的,是当时官窑的上品。一种豆青色的较小,有带盖的,作罐子用。

    佛手尊 口径稍敛,胫之将近足处,倏缩而瘦,纯似佛手柑状(1),故名。形不甚巨,大小略同佛手柑。所稍异者,近口际无指爪形耳。青花夹紫居多,制亦雅饬。

    【注释】

    (1)佛手柑:果树名。系常绿小乔木,高丈余,叶呈长圆形,花白色,果实色黄而香,下端有裂纹,状如半握之手,中医以之入药。

    【译文】

    佛手尊 口径处稍稍收束,胫部靠近底足的地方忽然缩小而瘦削,极似佛手柑,因此得名。形制不太大,大小略同佛手柑。所略有不同的是,靠近口缘处没手指爪形而已。以青花夹紫的居多,制式也非常雅观。

    葫芦瓶 形纯似葫芦,有大有小,以东青、积红等色为多。东青有凹雕暗花者,窑变之属,亦偶一见,而伪制甚夥。

    【译文】

    葫芦瓶 形状非常像葫芦,有大有小,以东青、积红等釉色居多。东青色而有凹雕暗花的,是窑变所成,也偶可一见,但仿制品很多。

    橄揽尊 口与足俱小,无项无胫,全体似橄榄形,故名。此式以广窑为最多,大抵溯原于均。市肆所称均釉者,亦好施之此制也。

    清 珐琅彩三友橄榄瓶

    【译文】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