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第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汉 张仲景述

    晋 王叔和撰次

    宋 林 亿校正

    明 赵开美校刻

    沈 琳同校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合三法,方三首。

    【提要】

    本篇主要论述了太阴阳虚,中寒湿阻,升降失调之呕吐下利、腹满时痛的四逆辈证。兼述了太阴风淫末疾致四肢烦痛的桂枝汤证,以及脾家气血不和引起的腹满时痛的桂枝加芍药汤证和大实痛的桂枝加大黄汤证。篇末“太阴为病脉弱……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反映了太阴病证多属虚寒之情,故其治法当以温补为要,对酸苦涌泄之品皆非太阴之所宜。并寓有治太阴病,尤当保胃气之契要。

    太阴病,脉浮,可发汗,宜桂枝汤。第一。五味。前有太阴病三证。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寒故也,宜服四逆辈。第二。下有利自止一证。

    本太阳病,反下之,因腹满痛,属太阴,桂枝加芍药汤主

    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第三。桂枝加芍药汤,五味。加

    大黄汤,六味。减大黄、芍药法附。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1]益甚,时腹自痛[2]。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注[1]自利:不因攻下而自行泻利。

    [2]时腹自痛:腹部时有疼痛。

    【语译】

    太阴病所表现的证候,是腹部胀满而呕吐,饮食不下,自行腹泻而且越来越厉害,腹部时有疼痛。如果攻下,必然使胃脘部痞结硬满。

    太阴中风,四肢烦痛,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语译】

    太阴中风,四肢很疼痛,脉浮取微沉取涩而又见往来较长,这是疾病将愈的征象。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语译】

    太阴病,将愈的时间,从晚上九时至次晨三时。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方一。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取汗。

    【语译】

    太阴病,脉浮的,可以发汗,宜用桂枝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1]。二。

    注[1]四逆辈:四逆汤一类。指四逆、理中、附子等汤而言。

    【语译】

    腹泻而口不渴的,病属于太阴,这是因为脾脏虚而有寒的缘故,应当用温补法,宜服四逆汤一类方药。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1],腐秽[2]当去故也。

    注[1]脾家实:脾胃正气充实。“实”非指实邪。

    [2]腐秽:胃肠中的腐败秽浊之物。

    【语译】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温暖的,是病连太阴,太阴病应当周身发黄色,如果小便通利的,就不会发黄,到七八日,虽忽然发生心烦不安,泻利一日达到十多次,也必然会自止,这是因为脾胃正气充实,宿积腐败之物得以排除出去的缘故。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三。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二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语译】

    本是太阳病,医生反而用攻下药,因而引起腹部胀满和时有疼痛的,这就属于太阴病了,应当用桂枝加芍药汤治疗;若腹部大痛而不减的,应当用桂枝加大黄汤治疗。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下利者,先煎芍药三沸。

    【语译】

    太阴为病,脉弱的,病人不断下利,假如应当用大黄芍药的,也应当减少用量,这是因为病人胃肠虚弱而容易受伤的缘故。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合二十三法,方十九首。

    【提要】

    本篇论述了少阴病的脉证与治疗。少阴病证可分为少阴阳虚寒化证和在此基础上的阳虚阴竭证,以及少阴阴虚热化证三种。

    阳虚寒化证,是以“脉微细,但欲寐”统摄,包括四逆汤证、桃花汤证、真武汤证、附子汤证、白通汤证等。阳虚阴竭证则有白通加猪胆汁汤证。阴虚热化证,包括心肾不交,水虚于下而火炎于上的黄连阿胶汤证;水热互结于下的猪苓汤证;少阴阴虚而阳明燥结的三急下证(大承气汤证)。

    少阴与太阳为表里,因而有“太少两感”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和麻黄附子甘草汤证。少阴之经上循咽喉,故又有少阴咽痛的猪肤汤、甘草汤、桔梗汤、苦酒汤、半夏散等汤证。纵观本篇,体现了少阴病证亦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辨证。

    少阴病,始得之,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第一。三味,前有少阴病二十证。

    少阴病,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第二。三味。

    少阴病,二三日以上,心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第三。五味。

    少阴病,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附子汤主之。第四。五味。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第五。用前第四方。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第六。三味。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第七。用前第六方,下有少阴病一证。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第八。四味。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第九。三味。少阴病,二三日,咽痛,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第十。甘草汤一味,桔梗汤二味。

    少阴病,咽中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第十一。三味。

    少阴病,咽痛,半夏散及汤主之。第十二。三味。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第十三。三味。

    少阴病,下利脉微,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第十四。白通汤用前第十三方,加猪胆汁汤五味。

    少阴病,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真武汤主之。第十五。五味,加减法附。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恶寒,或利止脉不出,通脉四逆汤主之。第十六。三味,加减法附。

    少阴病,四逆,或咳,或悸,四逆散主之。第十七。四味,加减法附。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烦不得眠,猪苓汤主之。第十八。五味。

    少阴病,二三日,口燥咽干者,宜大承气汤,第十九。四味。

    少阴病,自利清水,心下鞕,口干者,宜大承气汤。第二十。用前第十九方。

    少阴病,六七日,腹满不大便,宜大承气汤。第二十一。用前第十九方。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第二十二。三味。

    少阴病,食入则吐,心中温温欲吐,手足寒,脉弦迟,当温之,宜四逆汤。第二十三。用前第二十二方,下有少阴病一证。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语译】

    少阴病所表现的主要证候,是脉微细,只想眠睡。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1]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注[1]下焦:此指“肾”。

    【语译】

    少阴病,想吐又不能吐,心里发烦,但又只想睡觉,到五六日出现腹泻口渴的,属于少阴证,因阳虚津乏所以要饮水自救。如果小便色清的,少阴病证情就全部俱备了。小便色清的,是因为下焦肾阳虚有寒,不能化气制水,所以使尿色发清。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语译】

    病人的寸关尺三部脉都紧,反而出汗的,是损伤了阳气,这属于少阴证,按理应当见咽喉疼痛而又吐泻。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1]少阴汗也。

    注[1]强责:过分强求。“强”,强迫。“责”,求取。

    【语译】

    少阴病,咳嗽而又有腹泻谵语的,这是用火疗法迫汗外出的缘故,病人小便必然困难,是因为强发少阴之汗损伤了阴液。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语译】

    少阴病,脉细沉数,这是病在里,不可发汗。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语译】

    少阴病,脉微弱,不可发汗,是因阳气已损伤的缘故;阳气已虚,尺脉弱涩的,更不可再攻下。

    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语译】

    少阴病,脉紧,到了七八天时出现自行泻利,脉象突然由紧变微,手足反而变得温暖,脉紧反而缓解的,这是病将要解的现象,虽然还有心烦腹泻之证,也必然会自行痊愈。

    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1],手足温者,可治。

    注[1]蜷卧:四肢屈曲而卧。

    【语译】

    少阴病,腹泻,如果腹泻能自行停止,虽怕冷而蜷卧,然而手足温暖的,就能够治好。

    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语译】

    少阴病,怕冷而蜷卧,时时感到烦热,并想去掉衣服和被子的,可以治疗。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语译】

    少阴中风证,寸脉微而尺脉浮的,是病将要痊愈。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语译】

    少阴病,将要痊愈的时间,是从夜间十一时到早晨的五时之前。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至一作足。灸少阴[1]七壮。

    注[1]灸少阴:即灸少阴经穴,多主张灸太溪穴。

    【语译】

    少阴病,呕吐泻利,但手足不逆冷,反而有发热的,病就不会致人于死。无脉的,可以灸少阴经的穴位七壮。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语译】

    少阴病,到第八九日,全身和手足都发热的,是因为少阴之热外出膀胱,必将尿血。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1],为难治。

    注[1]下厥上竭:下厥指阳衰于下所致厥逆;上竭指阴血妄行于上而成阴竭。

    【语译】

    少阴病,只是四肢厥冷而无汗,医生强发汗,必然劫伤阴血,说不准血从哪里流出,有从口鼻出的,有从眼中出的,这个病叫下厥上竭,是很难治疗的。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语译】

    少阴病,怕冷身体蜷卧而腹泻,手足逆冷的,不易治疗。

    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语译】

    少阴病,呕吐腹泻躁动心烦不安,四肢逆冷的,是死证。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语译】

    少阴病,腹泻停止,而头目眩晕,常常出现昏蒙不清症状的,是死证。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一作吐利而躁逆者死。

    【语译】

    少阴病,四肢发凉,怕冷而身体蜷卧,脉搏不来,心不烦而只是躁动不宁的是死证。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1]者死。

    注[1]息高:“息”,呼吸;“高”,在上。此指呼吸表浅,出多入少,急促而喘,不能纳气归根的证候。程郊倩说:“息高者,生气已绝于下而不复纳,故游息仅呼于上,而无所吸也”。

    【语译】

    少阴病,到六七日时,出现呼气多而吸气少的气喘症,是死证。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语译】

    少阴病,脉微细沉,只想睡卧,身上出汗而不心烦,想要呕吐,到第五六日出现自行泻利,反而烦躁不能安眠的是死证。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方一。

    麻黄二两,去节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语译】

    少阴病,初得病,反而出现发热,脉沉的,应当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方二。

    麻黄二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语译】

    少阴病,得病二三日的时候,可用麻黄附子甘草汤,以微微发汗,因为得病二三日还没有出现里证,所以可用轻微的发汗法。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方三。

    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两。一云三挺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语译】

    少阴病,得病二三天以后,心里烦而不能安卧的,应当用黄连阿胶汤治疗。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方四。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语译】

    少阴病,得病一两天,口中无燥渴等特殊感觉,病人背部怕冷,当用灸法,并应当用附子汤治疗。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五。用前第四方。

    【语译】

    少阴病,身体疼痛,手足寒冷,关节疼痛,脉沉的,应当用附子汤治疗。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方六。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语译】

    少阴病,下利不止而大便有脓血的,应当用桃花汤治疗。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七。用前第六方。

    【语译】

    少阴病,从二三日至四五日,腹部疼痛,小便不利,大便下利不止,而有脓血的,应当用桃花汤治疗。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1]。

    注[1]可刺:少阴下利,有热可刺幽门、交信。

    【语译】

    少阴病,泻利而大便中带有脓血的,可用针刺法治疗。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方八。

    吴茱萸一升 人参二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语译】

    少阴病,呕吐泻利,手足发凉,心烦躁动得要死似的,应当用吴茱萸汤治疗。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方九。

    猪肤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1]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注[1]白粉:白米粉。

    【语译】

    少阴病,泻利而咽喉疼痛,胸部满闷而心中发烦的,应当用猪肤汤治疗。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十。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语译】

    少阴病,已二、三日,咽喉疼痛的,可给甘草汤治疗,如不见效,再给桔梗汤治疗。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1]汤主之。方十一。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 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1],着鸡子壳中

    上二味,内半夏著苦酒[1]中,以鸡子壳置刀环[2]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注[1]苦酒:即米醋。

    [2]刀环:刀柄部的铁环。

    【语译】

    少阴病,咽喉部有溃伤而生疮,不能说话,发音困难的,应当用苦酒汤治疗。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方十二。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语译】

    少阴病,咽喉疼痛,应当用半夏散及汤治疗。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方十三。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语译】

    少阴病,泻利,应当用白通汤治疗。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白通加猪胆汤。方十四。白通汤用上方。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语译】

    少阴病,泻利而脉微的,给白通汤。服后泻利不止,四肢发凉而无脉,干呕心烦的,应当用白通加猪胆汁汤治疗。服汤药以后脉搏突然出现的是死证,脉搏逐渐恢复的是有生机的征象。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方十五。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语译】

    少阴病,二三日不愈,到第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发腹泻的,这是有水气,病人可能或有咳嗽,或小便通利,或腹泻,或呕吐的,应当用真武汤治疗。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方十六。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语译】

    少阴病,腹泻而完谷不化,里有寒而外有热,手足发凉,脉微细得像要没有,身体反而不怕冷,病人脸色发红,或有腹痛,或干呕,或咽喉疼痛,或泻利停止而脉搏仍然不出现的,应当用通脉四逆汤治疗。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方十七。

    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1];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注[1]坼(chè彻):裂开。

    【语译】

    少阴病,四肢发凉,病人或有咳嗽,或心下悸动,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疼痛,或泄泻里急后重的,应当用四逆散治疗。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方十八。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泽泻 滑石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尽,温服七合,日三服。

    【语译】

    少阴病,腹泻六七日,咳嗽呕吐而口渴,心烦而不能安眠的,应当用猪苓汤治疗。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方十九。

    枳实五枚,炙 厚朴半斤,去皮,炙 大黄四两,酒洗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味,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令一两沸,分温再服。一服得利,止后服。

    【语译】

    少阴病,得病二三日,口燥咽干的,要速予攻下,宜用大承气汤。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二十。用前第十九方。一法用大柴胡。

    【语译】

    少阴病,自发腹泻清水样大便,颜色纯青,心下胃脘部必然疼痛,口中干燥的,可用攻下法治疗,宜用大承气汤。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二十一。用前第十九方。

    【语译】

    少阴病,六七日,腹部胀满而不大便的,要速予攻下,宜用大承气汤。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方二十二。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语译】

    少阴病,脉沉的,应当急用温药治疗,宜用四逆汤。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二十三。方依上法。

    【语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