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職工運動復興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北京政變

    中國職工運動到一九二四年冬的北京政變顯然由消沉轉到復興期了。從此中國職工運動很快的發展到更高的階段,開“五卅”運動的先聲,亦即開一九二五到一九二七年大革命之先聲。

    “北京政變”就是馮玉祥倒戈驅逐總統曹錕的事件。先是一九二二年奉直戰後,直系軍閥即欲擁曹錕為總統,其所以未即實現者,只因直系軍閥內部分為緩急兩派:緩進派以洛陽吳佩孚為首,主張暫時利用黎元洪為傀儡,直系取得實際的政權,然後再利用國會,制定憲法,選舉其義父曹錕做表面的總統;急進派以天津曹銳為首,當時雖然反對吳佩孚主張,但吳佩孚勢盛,只得屈從。一九二三年七月,急進派一方面經過外交系顧維鈞得到美國帝國主義全力的幫助,一方面得到直系馮玉祥兵力的幫助,遂不顧吳佩孚意志,實行驅黎擁曹。後來賄買國會,逼選曹錕為總統,於是全國大嘩,各界宣言否認北京政府。孫中山被陳炯明驅逐離粵,蟄居上海時,曾與皖系軍閥段祺瑞,奉系軍閥張作霖,締結反直的三角聯盟,一九二四年下半年反直戰爭便開始,首先發生江浙戰爭,接著便發生山海關戰爭。當時英、美帝國主義助直,日、法帝國主義則助奉與皖。戰爭正在難解難分之際,日本運動馮玉祥倒戈,從前線回到北京,舉行政變,於是曹錕被囚,吳佩孚敗走湖北,是謂“北京政變”。北京政變之後,“二七”大屠殺的禍首曹、吳倒台,代之而起的是張、段,又在北方企圖從新鞏固軍閥專政的局面。但他們相互間的衝突更日形劇烈,因此無暇注意妨礙工人的行動,在客觀條件上,給予職工運動的複興以極大的便利。也就因此,共產黨便在全國范圍內開始恢復工會運動。

    恢復工會運動

    首先是救出“二七”以來被捕入獄的工會領袖,保定、北京、天津及其他各處被捕的工會領袖皆救援出獄。其次恢復“二七”以來各鐵路失業工人的工作;其時唐山鐵路工人在戰爭中被裁汰三千餘人,至此亦恢復工作。同時乘機進行恢復各鐵路及武漢工會的工作:如京津、正太、隴海、膠濟、京綏、京奉各路工會,或恢復全部,或恢復一部,差不多恢復到“二七”以前的局面。此時最偉大的成績,是一九二五年二月七日全國鐵路總工會的第二次代表大會。大會共開四天,計到十二路代表,共四十五人,議決要案十餘件。這次大會特別注重進行方針,其綱要如下:

    (一)恢復所有曾經組織之工會;

    (二)整頓現有工會,建立鞏固的組織基礎;

    (三)力謀工會之統一;

    (四)確立經濟基礎;

    (五)救濟失業;

    (六)要求以前罷工爭得條件之實行;

    (七)爭工人切身的經濟利益;

    (八)爭集會言論罷工之自由;

    (九)參加國民革命,並參加國民會議;

    (十)訓練並教育工友群眾。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