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补笔谈卷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善寺有红桂树,独秀伊川,移植郊园,众芳色沮。乃是蜀道莽草,徒得佳名耳。”卫公此说亦甚明。自古用此一类,仍毒鱼有验。《本草》木部所收,不如何缘谓之草,独此未喻。

    【注释】

    (1)莽草:又名芒草,木兰科八角属,常绿植物。按沈括描述,或为红茴香,有毒,果实毒性最大,古人有用来治疗头风等症。

    (2)《本草》:这里指苏颂所著《本草图经》。

    (3)石南:又名石楠,蔷薇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可入药,有利尿、解热、镇痛之效。

    (4)团栾(luán):圆滚滚的样子。

    (5)六出:指六个花瓣。

    (6)竞:原作“兢”,从汇秘笈本改。饴(yí):喂。

    (7)李德裕:字文饶,唐代宰相。参《补笔谈》卷一《辨证》注。

    【译文】

    世人所用莽草的种类最多,有的叶片大如手掌,有的是细叶,有的叶片光洁厚实,坚硬而脆,可以拉断,有的叶片柔软而薄,有的是蔓生,这些大多不是莽草。根据《本草图经》记载:“莽草就像石南,但叶子比较稀疏,没有花和果实。”现在考察,它的枝干确实像石南一样,不过说它叶片稀疏、没有花和果实,这也是错的。现在的莽草,生长在蜀道、襄汉、浙江一带湖边的山中,枝叶稠密,浑圆可爱,叶片光洁厚实而香气很浓烈,开红色的花,大小就像杏花一样,六个花瓣反卷向上,中心有鲜红的花蕊,花倒着垂下来,垂满一树,摇动不止,非常值得欣赏。襄汉一带的渔民竞相采集,捣入饭食之中喂给鱼吃,鱼吃了以后就都会毙命,尸体翻上水面,渔民们就把死鱼捞起来吃。南方人称其为“石桂”,白居易有《庐山桂》诗,诗序说:“庐山多桂树。”又说:“手攀青桂树。”大概就是这种树了。唐人称为“红桂”,这是因为它的花是红色的缘故。李德裕的诗序说:“龙门敬善寺有一棵红桂树,在伊川一带最为秀美,把它移植到郊外的园中,其他花卉都显得逊色。其实就是蜀道上的莽草,只不过在这里得了个好名字而已。”李德裕这里的说法也很明确。自古以来使用的应该是这个品种,现在用来毒鱼还有效。它被《神农本草》的木部所收,却不知为什么被称为草,只有这点还不明白。

    孙思邈《千金方》人参汤(1),言须用流水煮,用止水则不验。人多疑流水、止水无异(2)。予尝见丞相荆公喜放生(3),每日就市买活鱼,纵之江中,莫不洋然(4),唯䲡入江中辄死(5)。乃知䲡但可居止水,则流水与止水果不同,不可不知。又鱼生流水中,则背鳞白而味美;生止水中,则背鳞黑而味恶,此亦一验。《诗》所谓“岂其食鱼,必河之鲂?”(6)盖流水之鱼,品流自异。

    【注释】

    (1)孙思邈:唐代医药学家,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2)止水:二字原缺,据《苏沈良方》补。

    (3)丞相荆公:指王安石,字介甫,北宋宰相,封荆国公。参《故事》卷一注。

    (4)洋然:舒缓的样子。

    (5)䲡(qiū shàn):指泥鳅和黄鳝。它们具有在陆地上呼吸的直肠,但不能适应江水急流。

    (6)“岂其食鱼”二句:出自《诗经·陈风·衡门》。鲂(fáng),鲤科的一种淡水鱼,与鳊鱼相似,银灰色,腹部隆起,可食用,味道鲜美。

    【译文】

    孙思邈《千金方》中的人参汤,说必须用活水来煮,用死水煮就无效。人们大多怀疑活水、死水没什么差别。我曾经见到王安石丞相喜欢放生,每天都到市场上买活鱼,买回来就把它们放到江中,都游得舒缓自适,只有泥鳅和黄鳝放入江中就会死。这才知道泥鳅和黄鳝只能生活在死水中,可见活水与死水果然是不同的,这点不可不知啊。此外,生长在活水中的鱼,它的背鳞是白色的而且味道鲜美;生长在死水中的鱼,它的背鳞是黑色的而且味道也不好,这也是一条证据。《诗经》中说:“岂其食鱼,必河之鲂?”是因为活水中的鱼品质自然不同。

    熙宁中(1),阇婆国使人入贡方物(2),中有摩娑石二块(3),大如枣,黄色,微似花蕊;又无名异一块(4),如莲菂(5),皆以金函贮之。问其人:“真伪何以为验?”使人云:“摩娑石有五色,石色虽不同,皆姜黄汁磨之,汁赤如丹砂者为真。无名异,色黑如漆,水磨之,色如乳者为真。”广州市舶司依其言试之(6),皆验,方以上闻。世人蓄摩娑石、无名异颇多,常患不能辨真伪。小说及古方书如《炮炙论》之类亦有说者(7),但其言多怪诞,不近人情。天圣中(8),予伯父吏书新除明州(9),章宪太后有旨(10),令于舶船求此二物,内出银三百两为价,值如不足,更许于州库贴支。终任求之,竟不可得。医潘璟家有白摩娑石(11),色如糯米糍,磨之亦有验。璟以治中毒者,得汁栗壳许入口即瘥(12)。

    【注释】

    (1)熙宁:宋神宗年号,公元1068——1077年。

    (2)阇(shé)婆国:南洋古国,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

    (3)摩娑石:又名婆娑石,一种含硫的石药,具有解毒、治疗瘴厉、解头疼等疗效。

    (4)无名异:一般认为即是氧化锰矿(MnO2),可入药,具有消肿、止痛、收湿气等疗效。

    (5)莲菂(dì):莲子。

    (6)市舶司:主管蕃国货物船舶的官署。

    (7)《炮炙论》:即《雷公炮炙论》。参《辨证》卷四注。

    (8)天圣:宋仁宗年号,公元1023——1032年。

    (9)予伯父:指沈括的伯父沈同,咸平三年(1000)进士,先后知邛州、蜀州、宣州,官至太常少卿。明州:治所在今浙江宁波。

    (10)章宪太后:即章献太后,宋真宗皇后刘氏,因为宋仁宗即位时尚年幼,故由太后摄政。

    (11)潘璟:太医局医生,余不详。

    (12)瘥(chài):病愈。原作“差”,据汇秘笈本改。

    【译文】

    熙宁年间,阇婆国使人进贡地方特产,其中有摩娑石两块,大小像枣一样,黄色,有点像花蕊;又有无名异一块,像莲子一样,都用金色盒子装着。问对方来使:“如何区分它们的真伪呢?”使者说:“摩娑石有五种颜色,石头的颜色虽然不同,但把这些石头用姜黄汁研磨,最后汁液红得像丹砂一样的就是真品。无名异的颜色像漆一样黑,用水研磨后,颜色像乳汁一样的就是真品。”广州市舶司的官员按照他的话试验了一下,都很灵验,于是汇报给朝廷。世人收藏的摩娑石、无名异很多,但常常担心不能辨别真伪。小说以及古代像《炮炙论》之类的方书中也有一些说法,但那些说法大多怪诞不经,不近人情。天圣年间,我的伯父受吏部调派,担任明州长官,章宪太后有旨,命令在往来的船舶中寻找这两样东西,内府出价三百两银子,如果价钱还不够,再允许州府的钱库垫付。一直到他任期结束,竟然都没找到。医生潘璟家有一块白色的摩娑石,颜色就像糯米糍,研磨后也证明是真品。潘璟用来治疗中毒的人,只要服用像栗子壳那么多的汁液,入口后病就好了。

    药有用根,或用茎、叶,虽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达其理,未可妄用。如仙灵脾(1),《本草》用叶,南人却用根;赤箭(2),《本草》用根,今人反用苗。如此未知性果同否?如古人远志用根(3),则其苗谓之小草,泽漆之根乃是大戟(4),马兜零之根乃是独行(5)。其主疗各别,推此而言,其根、苗盖有不可通者。如巴豆能利人,唯其壳能止之;甜瓜蒂能吐人,唯其肉能解之;坐拏能懵人(6),食其心则醒;楝根皮泻人(7),枝皮则吐人;邕州所贡蓝药(8),即蓝蛇之首,能杀人,蓝蛇之尾能解药;鸟兽之肉皆补血,其毛角鳞鬣皆破血(9);鹰鹯食鸟兽之肉(10),虽筋骨皆化,而独不能化毛。如此之类多,悉是一物而性理相反如此。山茱萸能补骨髓者(11),取其核温涩,能秘精气,精气不泄,乃所以补骨髓;今人或削取肉用,而弃其核,大非古人之意。如此皆近穿凿,若用《本草》中主疗,只当依本说。或别有主疗改用根、茎者,自从别方。

    【注释】

    (1)仙灵脾:又名淫羊藿,小檗科淫羊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短,开白花或淡黄色花,可入药,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之效。

    (2)赤箭:药用植物。参《药议》卷二十六注。

    (3)远志:远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壮。根皮可入药,有安神、化痰之效。

    (4)泽漆:大戟科二年生草本植物,茎叶可入药,有行水消肿、化痰止咳、解毒杀虫之效。大戟:大戟科大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与泽漆实为不同植物,其根可入药,主治水肿,并有通经之效。

    (5)马兜零:即马兜铃,马兜铃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籽可入药,有清肺、止咳、平喘之效。根部入药则称为土青木香、独行,有祛毒、降血压之效。

    (6)坐拏(ná):一种毒草,苗可入药,主治风痹,壮筋骨。懵(měng):使昏迷。

    (7)楝:药用植物。参《药议》卷二十六注。

    (8)邕州:今广西南宁一带。

    (9)鬣(liè):野兽颈上的毛,或指鱼颔旁的小鳍。

    (10)鹯(zhān):又名晨风,一种猛禽,似鹞鹰。

    (11)山茱萸:药用植物。参《药议》卷二十六注。

    【译文】

    有的药用植物的根部,有的用茎、叶,虽然是同一种植物,但是药性却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深入地体察其中药理,就不能轻易使用。比如仙灵脾,《本草》中用叶入药,南方人却用根入药;赤箭,《本草》中用根入药,现在人却反而用苗入药。像这样不了解药性就随便使用,药理能一样吗?比如古人用远志的根入药,而把它的苗称为小草,泽漆的根部其实是大戟,马兜零的根部其实是独行。它们主治的疾病各有分别,再推广而言,有些植物的根、苗都有不能通用的情况。比如巴豆能利泻,但是它的壳却能止泻;甜瓜的瓜蒂能让人呕吐,但是它的瓜肉却能解吐;坐拏能使人昏迷,但吃它的茎髓却能使人苏醒;楝的根皮能使人腹泻,而其枝皮却能使人呕吐;邕州进贡的蓝药,就是蓝蛇的头部,能杀人,而蓝蛇的尾部却能当解药;鸟兽的肉都可以补血,而其毛、角、鳞、鬣都会损血;鹰鹯吃下鸟兽的肉,即使那些筋骨都能消化,而唯独不能消化毛。像这样的例子很多,都是一种东西,而各个部分的性理如此相反。山茱萸能补骨髓,是取其核温涩能收敛精气,精气不外泄,这样就能补骨髓了;现在人有的削取山茱萸的肉吃,而把核扔掉了,完全不是古人的意思。像这样用药都属于穿凿附会,如果用《本草》中说的主治药物,只应依据本来的说法用药。有时另外有别的主治药物而改用其根、茎的,那就自当依据别的方子。

    岭南深山中有大竹,有水甚清澈。溪涧中水皆有毒,唯此水无毒,土人陆行多饮之。至深冬,则凝结如玉,乃天竹黄也(1)。王彦祖知雷州日(2),盛夏之官,山溪间水皆不可饮,唯剖竹取水,烹饪饮啜,皆用竹水。次年被召赴阙,冬行,求竹水,不可复得。问土人,乃知至冬则凝结,不复成水。遇夜野火烧林木为煨烬,而竹黄不灰,如火烧兽骨而轻。土人多于火后采拾,以供药品,不若生得者为善。

    【注释】

    (1)天竹黄:又名竹黄,为青皮竹等被寄生的竹黄蜂咬洞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自然产出者很少,一般用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沥溢出凝结。可入药,有祛风除湿、活血舒经、止咳之效。

    (2)王彦祖:即王汾,字彦祖,王禹偁曾孙,钜野(今属山东)人。历官太常少卿、兵部侍郎等。《宋史》卷二九三有传。雷州:今广东海康。

    【译文】

    岭南的深山中有大竹,竹中有清澈的水。溪涧中的水都有毒,唯独竹子里的水无毒,当地人在陆上行路时大多饮用这种水。到了深冬,就会凝结成像玉一样的东西,就是天竹黄。王彦祖任雷州知州的时候,在盛夏时赴任,山溪间的水都无法饮用,只能剖开竹子取水,烹饪饮用,都用的是竹中的水。次年被召赴京,在冬天启行,想找竹子里的水却找不到了。问起当地人,才知道到冬天竹子中的水就会凝结,不再成为水了。有时夜间遇到野火把林木烧成灰烬时,那些竹黄却不会烧成灰,就像用火烧兽骨只会变轻一样。当地人经常在火烧之后采拾竹黄,用来作药品,但是不如从活着的竹子中取得的好。

    以磁石磨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同。如夏至鹿角解、冬至麋角解(1),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

    【注释】

    (1)解:脱落。

    【译文】

    用磁石磨擦针锋,针尖处常常指南,当然也有指北的,恐怕磁石的性质也不相同。就像夏至的时候鹿角脱落、冬至的时候麋角脱落,南北相反,论理也应该有差异,只是没有深入研究过而已。

    吴人嗜河豚鱼(1),有遇毒者,往往杀人,可为深戒。据《本草》(2):“河豚味甘温,无毒,补虚,去湿气,理腰脚。”因《本草》有此说,人遂信以为无毒,食之不疑,此甚误也。《本草》所载河豚,乃今之鱼,亦谓之五回反。鱼(3),非人所嗜者,江浙间谓之回鱼者是也。吴人所食河豚有毒,本名侯夷鱼。《本草注》引《日华子》云(4):“河豚有毒,以芦根及橄榄等解之。肝有大毒。又为鱼、吹肚鱼。”此乃是侯夷鱼,或曰胡夷鱼,非《本草》所载河豚也。引以为注,大误矣。《日华子》称:“又名鱼。”此却非也,盖差互解之耳。规鱼,浙东人所呼,又有生海中者,腹上有刺,名海规。吹肚鱼,南人通言之,以其腹胀如吹也。南人捕河豚法:截流为栅,待群鱼大下之时,小拔去栅,使随流而下,日莫猥至(5),自相排蹙(6),或触栅,则怒而腹鼓(7),浮于水上,渔人乃接取之。

    【注释】

    (1)河豚:硬骨鱼纲鲀科鱼类的统称,产于淡水、咸水交接处,小口大腹,肉极鲜美,而肝脏、生殖腺、血液均有毒素。

    (2)《本草》:这里指北宋开宝年间官修的《开宝新详定本草》和《开宝重定本草》。

    (3)(wéi):亦称江团、鱼。科,无鳞,产于长江流域,肉质鲜美。

    (4)《日华子》:即《日华子诸家本草》的简称,相传为五代末吴越人作,或成书于开宝年间,今已亡佚。

    (5)莫:同“暮”,日暮。猥:众多。

    (6)排蹙(cù):拥挤。

    (7)腹鼓:河豚腹部有气囊,遇到意外时,气囊会充气,腹部朝上浮上水面。

    【译文】

    江浙一带的人喜欢吃河豚,有中毒的情况时,往往会死人,应该深以为戒。根据《开宝本草》的说法:“河豚味甘而温和,无毒,可以补虚,去湿气,治疗腰脚病。”因为《开宝本草》中有这些说法,人们就相信了,以为河豚无毒,吃下去没有怀疑,这是非常错误的。《开宝本草》所记载的河豚,乃是现在的鱼,又称为五回反。鱼,不是人们爱吃的那种鱼,而是江浙一带所称的回鱼。江浙人吃的河豚有毒,本名为侯夷鱼。《本草注》引《日华子》说:“河豚有毒,可以用芦根以及橄榄等解毒。它的肝有大毒。又称为鱼、吹肚鱼。”其实是侯夷鱼,或者称作胡夷鱼,不是《本草》所记载的河豚。引来作为注解,这就错了。《日华子》称:“又名鱼。”这又不对了,大概是解释的时候相互混淆了。把它叫做规鱼,是浙东人的称呼,又有生长在海里的,腹部有刺,名叫海规。把它叫做吹肚鱼,是南方人的通称,因为它的腹部可以胀起,就像是吹起来的一样。南方人捕捉河豚的方法是:在河流上设置栅栏把河截断,等鱼群大量游下时,稍微拔去几根栅栏,使鱼群能顺流而下,到日暮时分,鱼群大量出现,就会相互拥挤,有的碰到栅栏,就会怒而把腹部胀满,浮在水面上,渔人就这样将其捕捞上来。

    零陵香(1),本名蕙,古之兰蕙是也,又名薰。《左传》曰:“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2)即此草也。唐人谓之铃铃香,亦谓之铃子香,谓花倒悬枝间如小铃也。至今京师人买零陵香,须择有铃子者,铃子,乃其花也。此本鄙语,文士以湖南零陵郡,遂附会名之。后人又收入《本草》,殊不知《本草》正经自有薰草条,又名蕙草,注释甚明。南方处处有,《本草》附会其名,言出零陵郡,亦非也。

    【注释】

    (1)零陵香:参《辨证》卷三第十二条。

    (2)“一薰”二句:出自《左传·僖公四年》。参《象数》卷七注。

    【译文】

    零陵香本名蕙,就是古代的兰蕙,又名薰。《左传》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说的就是这种草。唐代人称为铃铃香,又称为铃子香,意思是说它的花朵倒悬在枝间就像小铃一样。至今京城人买零陵香,还一定要选择有铃子的植株,铃子就是它的花。这本来是民间俗称,而文士根据湖南有零陵郡的地名,就以此附会为它的名字。后人又将其收入《本草》,殊不知《本草》中本来就有薰草一条,又名蕙草,注释得很明白。南方到处都有,《本草》却附会它的名字,说出自零陵郡,这也是错误的。

    药中有用芦根及苇子、苇叶者。芦苇之类(1),凡有十数多种,芦、苇、葭、菼、、萑、葸、息理反。华之类皆是也(2),名字错乱,人莫能分。或疑芦似苇而小,则非苇也。今人云:“葭一名华(3)。”郭璞云:“似苇,是一物。”(4)按《尔雅》云:“菼、、苇、芦”,盖一物也,名字虽多,会之则是两种耳。今世俗只有芦与荻两名。按《诗》疏亦将葭、菼等众名判为二物,曰:“此物初生为菼,长大为,成则名为萑;初生为葭,长大为芦,成则名为苇。”故先儒释为萑,释葭为苇。予今详诸家所释葭、芦、苇,皆芦也;则菼、、萑,自当是荻耳。《诗》云:“葭菼揭揭(5)。”则葭,芦也;菼,荻也。又曰“萑苇”,则萑,荻也;苇,芦也。连文言之,明非一物。又《诗》释文云:“,江东人呼之为乌。”今吴中乌草,乃荻属也。则萑、为荻明矣(6)。然《召南》:“彼茁者葭”(7),谓之初生可也。《秦风》曰:“兼葭苍苍(8),白露为霜。”则散文言之,霜降之时亦得谓之葭,不必初生,若对文须分大小之名耳。荻芽似竹笋,味甘脆,可食;茎脆,可曲如钩,作马鞭节(9);花嫩时紫,脆则白,如散丝;叶色重,狭长而白脊。一类小者,可为曲薄(10),其余唯堪供爨耳(11)。芦芽味稍甜,作蔬尤美;茎直;花穗生,如狐尾,褐色;叶阔大而色浅;此堪作障席、筐筥、织壁、覆屋、绞绳杂用(12),以其柔韧且直故也。今药中所用芦根、苇子、苇叶,以此证之,芦、苇乃是一物,皆当用芦,无用荻理。

    【注释】

    (1)芦苇: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呈针形。根状茎称芦根,可入药,有清胃火、除肺热之效。茎称苇子,叶称苇叶,均可入药,主治霍乱、呕逆、痈疽等症。

    (2)葭(jiā)、菼(tǎn)、(wàn)、萑(huán)、葸(xǐ):均为芦苇的别称。

    (3)华:清人阮元认为此“华”当为“苇”的误字。

    (4)似苇,是一物:《尔雅》郭璞注云“葭与苇是一物”。

    (5)葭菼揭揭:出自《诗经·卫风·硕人》。揭揭,长的意思。

    (6)萑:原作“信”,据汇秘笈本改。

    (7)彼茁者葭:出自《诗经·召南·驺虞》。

    (8)兼葭苍苍:出自《诗经·秦风·蒹葭》,作“蒹葭苍苍”。

    (9)马鞭节:指其植株形态类似马鞭。

    (10)曲薄:养蚕时用以盛放蚕的用具,北方称曲,南方称薄。

    (11)爨(cuàn):烧火。

    (12)筥(jǔ):圆形竹筐。

    【译文】

    药物中有用到芦根以及苇子、苇叶的。芦苇之类的东西,一共有十多种名称,芦、苇、葭、菼、、萑、葸、息理反。华之类的都是,名字错乱,人们难以分清。有人怀疑芦类似苇而小,那么就不是苇了。现在人说:“葭,又叫做华。”郭璞说:“类似苇,是一种东西。”根据《尔雅》的说法:菼、、苇、芦,这些都是一种东西,名字虽然繁多,综合起来就只有两种而已。现在世上只有芦和荻两种名称。《诗经》疏中也将葭、菼等众多名称综合为两种植物,说:“这两种植物:初生时称为菼,长大后称为,长成后则称为萑;初生时称为葭,长大后称为芦,长成后则称为苇。”因此先儒把“”解释为“萑”,把“葭”解释为“苇”。我现在仔细考证,各家所解释的葭、芦、苇,都是“芦”;那么菼、、萑,自然应当是“荻”了。《诗经》说:“葭菼揭揭。”那么葭就是“芦”,菼就是“荻”。又说“萑苇”,那么萑就是“荻”,苇就是“芦”。连起来一起说,那么很明显不是一种植物。此外,《诗经》的释文说:“,江东人称之为乌。”现在吴中有乌草,和荻是同一属。那么很明显,萑和就是“荻”了。但是《召南》中说:“彼茁者葭。”把初生的称为葭,这是可以的。《秦风》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要是分开来说,那么霜降的时候也可以称为葭,不必是初生时的,如果按上下文相对而言的话,就必须区分初生与长大的名目了。荻的芽类似竹笋,味道甘甜而爽脆,可以食用;茎也很脆,可以弯曲成像钩子一样,外形像马鞭那样;花朵嫩的时候是紫色的,老了就会变白,像散丝一样;叶片的颜色很深,呈狭长形而有白色的脊。其中有一种比较小的,可以拿来做成曲薄,其余的只能拿去烧火了。芦的芽味道比较甜,作为蔬菜更好;茎是直的;花朵呈穗状生长,就像孤尾一样,是褐色的;叶片阔大而颜色比较浅;这种植物可以拿来做障席、圆筐、编织墙壁、覆盖屋顶、绞绳子等杂用,因为它柔韧并且挺直的缘故。现在药物中所用的芦根、苇子、苇叶,根据以上考证,芦和苇乃是同一种植物,都应该用芦,没有用荻的道理。

    扶栘即白杨也(1)。《本草》有白杨(2),又有扶栘。扶栘一条,本出陈藏器《本草》(3),盖藏器不知扶栘便是白杨,乃重出之。扶栘亦谓之蒲栘,《诗》疏曰(4):“白杨,蒲栘是也。”至今越中人谓白杨只谓之蒲栘。藏器又引《诗》云:“棠棣之华,偏其反而。”又引郑注云:“棠棣,栘也,亦名栘杨。”此又误也。《论语》乃引逸《诗》:“唐棣之华,偏其反而。”(5)此自是白栘(6),小木,比郁李稍大(7),此非蒲栘也,蒲栘乃乔木耳。木只有常棣(8),有唐棣(9),无棠。《尔雅》云:“棠棣,棣也。唐棣,栘也。”常棣,即《小雅》所谓“常棣之华,鄂不”者(10);唐棣即《论语》所谓“唐棣之华,偏其反而”者。常棣,今人谓之郁李。《豳诗》云:“六月食郁及薁(11)。”注云:“郁,棣属,即白栘也。”以其似棣,故曰棣属。又谓之车下李,又谓之唐棣,即郁李也。郁、薁同音。注谓之薁(12),盖其实似,即含桃也(13)。《晋宫阁铭》曰:“华林园中有车下李三百一十四株,薁李一株。”车下李,即郁也,唐棣也,白栘也;薁李,即郁李也,薁也,常棣也;与蒲栘全无交涉。《本草》续添“郁李,一名车下李”,此亦误也。《晋宫阁铭》引华林园所种车下李与薁李,自是二物。常棣字或作棠棣,亦误耳。今小木中却有棣棠(14),叶似棣,黄花绿茎而无实,人家亭槛中多种之。

    【注释】

    (1)白杨: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叶卵形,树皮可入药,可治疗毒风、脚气肿。

    (2)《本草》:指《开宝新详定本草》和《开宝重订本草》。

    (3)陈藏器《本草》:指唐代陈藏器所撰《本草拾遗》。

    (4)《诗》疏:指孔颖达所撰《毛诗正义》。

    (5)“唐棣”二句:出自《论语·子罕》。前人一般认为“唐”通“棠”。

    (6)白栘(yí):二字原缺,据汇秘笈本补。

    (7)郁李:蔷薇科李属,落叶小灌木,叶卵形,开淡红色花,籽可入药,可治水肿,利小便。

    (8)常棣:原作“棠棣”,下面明确说“无棠”,可知其有误,从胡道静等改。

    (9)唐棣:蔷薇科,落叶小乔木,叶卵形,开白花,果实为蓝黑色。按,自“棠棣,有唐棣”至下文“唐棣,栘也”十八字原缺,据别本补。

    (10)“常棣”二句:出自《诗经·小雅·常棣》。鄂,通“萼”。,光明华美的样子。

    (11)六月食郁及薁(yù):出自《诗经·豳风·七月》。薁,即郁李。

    (12)薁:野葡萄,藤本植物,果实黑色,可酿酒,亦可入药,有祛湿、利小便、解毒之效。

    (13)含桃:樱桃的别称。

    (14)棣棠:蔷薇科,落叶灌木,叶呈椭圆状卵形,开黄色花,花可入药,有消肿、止痛、止咳、助消化等效。

    【译文】

    扶栘就是白杨。《开宝本草》中有白杨,又有扶栘。扶栘一条,本来出自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估计陈藏器不知道扶栘就是白杨,所以重出了一条。扶栘也称为蒲栘,《诗》疏说:“白杨就是蒲栘。”至今浙江人说到白杨时还只说蒲栘。陈藏器又引《诗》说:“棠棣之华,偏其反而。”又引郑玄注说:“棠棣就是栘,也叫做栘杨。”这就又不对了。《论语》中引逸《诗》说:“唐棣之华,偏其反而。”说的其实是白栘,是一种小树木,比郁李稍微大一点,不是蒲栘,蒲栘乃是乔木。树木中只有常棣、唐棣,没有棠棣。《尔雅》说:“常棣就是棣。唐棣就是栘。”常棣就是《小雅》中所说的“常棣之华,鄂不”中的常棣;唐棣就是《论语》中所说的“唐棣之华,偏其反而”中的唐棣。常棣,现在人称为郁李。《豳风》诗说:“六月食郁及薁。”注释说:“郁是棣属植物,就是白栘。”因为它的外形像棣,所以说是棣属。又称为车下李,又称为唐棣,就是郁李。郁和薁发音相同。注释中说是薁,因为它的果实像,就是含桃。《晋宫阁铭》说:“华林园中有车下李三百一十四株,薁李一株。”车下李就是郁,即唐棣、白栘,薁李就是郁李,即薁、常棣,和蒲栘完全没有关系。《本草》中又增加“郁李,一名车下李”一句,这也是错误的。《晋宫阁铭》中引华林园所种的植物,车下李和薁李本来就是两种植物。常棣字有的书也写作棠棣,这也是错的。现在小型树木中却有棣棠,叶子和棣类似,开黄花,绿色的茎而没有果实,人们家中的亭院中经常种植。

    杜若即今之高良姜(1),后人不识,又别出高良姜条,如赤箭再出天麻条,天名精再出地菘条,灯笼草再出苦躭条(2),如此之类极多。或因主疗不同,盖古人所书主疗,皆多未尽,后人用久,渐见其功,主疗浸广。诸药例皆如此,岂独杜若也?后人又取高良姜中小者为杜若,正如用天麻、芦头为赤箭也,又有用北地山姜为杜若者。杜若,古人以为香草,北地山姜,何尝有香?高良姜花成穗(3),芳华可爱,土人用盐梅汁淹以为菹(4),南人亦谓之山姜花,又曰豆蔻花(5)。《本草图经》云(6):“杜若苗似山姜,花黄赤,子赤色,大如棘子(7),中似豆蔻,出峡山、岭南北(8)。”正是高良姜,其子乃红蔻也,骚人比之兰、芷。然药品中名实错乱者至多,人人自主一说,亦莫能坚决,不患多记,以广异同。

    【注释】

    (1)杜若:鸭跖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开白花,有香气,结蓝紫色果实。根茎可入药,有温中下气、明目止痛之效。高良姜: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根状茎,开淡红色花,结橙红色果实。根状茎可入药,有温中、散寒、止痛之效。外形与杜若相近,而实不同。

    (2)“如赤箭”三句:赤箭、天名精、灯笼草,参见《药议》卷二十六倒数第十五、十四、十条。

    (3)穗(suì):禾本植物聚生在茎的顶端的花和果实。

    (4)盐梅汁:用盐和醋兑的调料。菹(zū):腌菜。

    (5)豆蔻: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形似芭蕉,开淡黄色花,籽可入药,有行气、化湿、和胃之效。

    (6)《本草图经》:指五代后蜀官修的《重广英公本草》,亦称《蜀本草》。

    (7)棘子:酸枣。

    (8)峡山:胡道静等疑当作“硖州”,在今湖北宜昌。岭南北:胡道静等疑当作“岭南者甚好”,二说据《证类本草》引文。

    【译文】

    杜若就是现在的高良姜,后人因为不认识,就又另外列出高良姜一条,就像赤箭条再分出天麻条,天名精条再分出地菘条,灯笼草条再分出苦躭条,像这样的例子极多。有时是因为主治病症不同,大概古人所记载的药物的主治病症,都不完善,后人用的时间长了,逐渐发现它的功效,主治病症也就慢慢增广。各种药物都是这样,哪里只有杜若是这样呢?后人又取高良姜中形态较小的称为杜若,正像取天麻、芦头称为赤箭一样,又有取北地山姜称为杜若的。杜若,古人说它是一种香草,北地山姜何曾有香气呢?高良姜的花呈穗状,芳华可爱,当地人用盐梅汁淹成腌菜吃,南方人又称为山姜花,又称为豆蔻花。《本草图经》说:“杜若苗类似山姜,开黄赤色花,籽是红色的,大小像酸枣一样,中间像豆蔻,产于峡山、岭南以北。”这正是高良姜,它的籽就是红蔻,文人将其比作兰、芷。不过药品中名实错乱的现象很多,人人都各自持一种说法,我也不能完全肯定,所以不怕多记下一段,以便增广异同。

    钩吻(1),《本草》“一名野葛”,主疗甚多。注释者多端:或云可入药用,或云有大毒,食之杀人。予尝到闽中,土人以野葛毒人及自杀,或误食者,但半叶许入口即死,以流水服之,毒尤速,往往投杯已卒矣。经官司勘鞫者极多(2),灼然如此。予尝令人完取一株观之,其草蔓生,如葛;其藤色赤,节粗,似鹤膝(3);叶圆有尖,如杏叶,而光厚似柿叶;三叶为一枝,如菉豆之类(4),叶生节间,皆相对;花黄细,戢戢然一如茴香花(5),生于节叶之间。《酉阳杂俎》言“花似栀子稍大”,谬说也。根皮亦赤。闽人呼为吻莽,亦谓之野葛,岭南人谓之胡蔓,俗谓断肠草。此草人间至毒之物,不入药用。恐《本草》所出,别是一物,非此钩吻也。予见《千金》《外台》药方中(6),时有用野葛者,特宜仔细,不可取其名而误用。正如侯夷鱼与鱼同谓之河豚,不可不审也。

    【注释】

    (1)钩吻:参《技艺》卷十八倒数第五条。

    (2)勘鞫(kān jū):审讯,判决。

    (3)鹤膝:比喻上下两端细、中间粗的东西。

    (4)菉(lù)豆:即绿豆。

    (5)戢戢:聚集的样子。茴香:伞形科茴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花,果实椭圆形,可入药,有温肝、暖胃、散寒之效。

    (6)《外台》:指唐代王焘所撰《外台秘要》四十卷。

    【译文】

    钩吻,《神农本草》中说“又叫做野葛”,主治病症很多。但是注释的人有很多说法:有人说可以作为药用,有人说有剧毒,吃下可以杀人。我曾经到过福建一带,当地有人用野葛毒害他人或者用来自杀,也有误食的,只要半片叶子入口就会死,用流水服下,毒性更加迅速,往往刚放下杯子人就已经死了。这些事经官府审讯勘察的案例极多,毒性非常明显。我曾经派人取来一株完整的植株观察,它的草是蔓生的,像葛一样;它的藤是红色的,藤节很粗,就像鹤膝;叶片圆型而有尖,像杏叶的形状,但又光滑厚实像柿叶一样;三片叶子是一枝,就像绿豆之类的,叶子生长在藤节之间,都是相对而生的;开小黄花,聚在一起就像茴香花,生长在藤节的叶片之间。《酉阳杂俎》说“花像栀子而稍大”,是错误的。它的根皮也是红色的。福建人称为吻莽,也称为野葛,岭南人称为胡蔓,俗称断肠草。这种草是人间毒性最大的植物,不可作为药用。恐怕《神农本草》中出现的是另一种植物,不是这种钩吻。我看到《千金方》和《外台秘要》记载的药方中,有时有用到野葛的,特别应该仔细考察,不能因为名称相同就误用了。正如侯夷鱼与鱼都称为河豚,不能不仔细辨别啊。

    黄镮,即今之朱藤也(1),天下皆有。叶如槐,其花穗悬,紫色,如葛花。可作菜食,火不熟亦有小毒。京师人家园圃中作大架种之,谓之紫藤花者是也。实如皂荚(2),《蜀都赋》所谓“青珠黄镮”者,黄镮即此藤之根也。古今皆种以为亭槛之饰。今人采其茎,于槐干上接之,伪为矮槐。其根入药用,能吐人。

    【注释】

    (1)朱藤:即紫藤,豆科高大木质藤本,叶为羽状复叶,开青紫色花,果实为荚果,为观赏树种。果实可入药,治疗食物中毒等。

    (2)皂荚:豆科落叶乔木,叶为卵形羽状复叶,开黄白色花,果实为带状荚果,可入药,具有祛痰之效,亦可作为洗涤剂。

    【译文】

    黄镮就是现在的朱藤,各地都有。叶子像槐叶,花朵呈悬穗状,紫色,就像葛花。可作为蔬菜食用,但烧不熟的话也有小毒。京城人家的园圃中搭上大架子种植,称为紫藤花的就是了。果实像皂荚一样,就是《蜀都赋》中所谓的“青珠黄镮”,黄镮就是这种藤的根。古往今来,人们都种植起来作为亭院的装饰。现在的人把它采集起来,把它的茎部嫁接到槐树干上,伪装成矮槐。它的根部可以作为药用,能使人呕吐。

    栾有二种(1):树生,其实可作数珠者(2),谓之木栾,即《本草》栾花是也。丛生,可为杖棰者,谓之牡栾,又名黄荆,即《本草》牡荆是也(3)。此两种之外,唐人《补本草》又有栾荆一条,遂与二栾相乱。栾花出《神农正经》,牡荆见于《前汉·郊祀志》,从来甚久。栾荆特出唐人新附,自是一物,非古人所谓栾荆也。

    【注释】

    (1)栾:无患子科落叶乔木,有羽状复叶,小叶卵形,开淡黄色花,结蒴果,长椭圆形。花可作为染料,亦可入药,主治目疾。

    (2)数珠:即念珠。

    (3)牡荆:马鞭草科落叶灌木,掌状复叶,开淡紫色花,可入药,主治白带下、小肠疝气、湿痰白浊等。

    【译文】

    栾有两个品种:树形的那种,它的果实可以做成念珠,称为木栾,就是《本草》中的栾花。灌木形丛生的那种,可以做成杖棰,称为牡栾,又叫做黄荆,就是《本草》中的牡荆。这两种栾以外,唐人的《补本草》中又有栾荆一条,于是就和那两种栾相混了。栾花出自《神农正经》,牡荆见于《前汉书·郊祀志》,来历都很久远。栾荆只是唐人新附加上的,自然是另一种植物,不是古人所谓的栾荆。

    紫荆(1),陈藏器云(2):“树似黄荆,叶小,无桠。夏秋子熟,正圆如小珠。”大误也。紫荆与黄荆(3),叶丛生,小木,叶如麻叶,三桠而小。紫荆稍大(4),圆叶,实如樗英(5),著树连冬不脱(6),人家园亭多种之。

    【注释】

    (1)紫荆:豆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圆心形,开紫花,果实为荚果。可入药,有活血行气、消肿解毒之效。

    (2)陈藏器:唐代医学家,著有《本草拾遗》。

    (3)黄荆:马鞭草科落叶灌木,叶卵状披针形,开淡蓝紫色花,果实为球形坚果。其下语义不连属,疑有脱文。或疑“与黄荆叶”四字为衍文,未知孰是。

    (4)紫荆:胡道静等疑当作“黄荆”,可从。

    (5)樗(chū)英:胡道静等疑当作“樗荚”,可从。樗,臭椿,苦木科落叶乔木,叶为卵状披针形,开白绿色花,根皮可入药,主治血痢、赤白带下等症。

    (6)著树:指挂在树上。

    【译文】

    紫荆,陈藏器说它:“树类似黄荆,叶片小,没有枝桠。夏秋时籽实成熟,圆形,就像小珠子一样。”这是很错误的。紫荆是叶片丛生的小树木,叶片像芝麻的叶子,有三个枝桠,但形状比较小。黄荆稍微大一点,叶片是圆形的,果实就像樗的果实,挂在树上一整个冬天都不脱落,人们家里的园亭中经常种植。

    六朝以前医方,唯有枳实(1),无枳壳,故《本草》亦只有枳实。后人用枳之小嫩者为枳实,大者为枳壳,主疗各有所宜,遂别出枳壳一条,以附枳实之后,然两条主疗亦相出入。古人言枳实者,便是枳壳,《本草》中枳实主疗,便是枳壳主疗。后人既别出枳壳条,便合于枳实条内摘出枳壳主疗,别为一条,旧条内只合留枳实主疗。后人以《神农本经》不敢摘破,不免两条相犯,互有出入。予按,《神农本经》枳实条内称:“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2),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安胃气,止溏泄(3),明目。”尽是枳壳之功,皆当摘入枳壳条。后来别见主疗,如通利关节、劳气、咳嗽、背膊闷倦(4),散瘤结、胸胁痰滞(5),逐水(6),消胀满、大肠风(7),止痛之类皆附益之,只为枳壳条。旧枳实条内称:“除胸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8)。”皆是枳实之功,宜存于本条,别有主疗亦附益之可也。如此二条始分,各见所主,不至甚相乱。

    【注释】

    (1)枳(zhǐ):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开白花,果实为球形暗黄色。未成熟的果实入药称枳实,成熟干燥后的果实入药称枳壳,功能基本相似,枳壳药效更缓和,以行气、宽中、除胀为主。

    (2)大风在皮肤中:风邪引起的皮肤瘙痒。

    (3)溏(táng)泄:指大便不成形,腹泻。

    (4)劳气:因过度劳累而损伤元气。

    (5)瘤结:指体内气血郁结。《证类本草》作“留结”。

    (6)逐水:消除水肿。

    (7)大肠风:因风热或湿热而引起的肠胃疾病。

    (8)心下急痞痛:胸腹间感到阻塞和疼痛。

    【译文】

    六朝以前的医方中,只有枳实,没有枳壳,所以《本草》中也只有枳实。后人把枳的小嫩果实称为枳实,把个大的果实称为枳壳,主治病症也各有分别,于是就另外分出枳壳一条,附列在枳实的后面,然而两条的主治病症也互有出入。古人说的枳实就是枳壳,《本草》中枳实的主治病症就是枳壳的主治病症。后人既然另外分出枳壳一条,就很自然地在枳实条内摘出枳壳的主治病症,另外单列一条,旧的条目中只应该保留枳实的主治病症。后人因为不敢割裂《神农本经》,所以这两条就难免相犯、互有出入了。据我考证《神农本经》枳实条中所说的:“主治风邪引起的皮肤瘙痒,祛除寒热郁结,止痢疾,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安胃气,止腹泻,明目。”都是是枳壳的功效,都应当摘入枳壳条。后来另外发现的主治病症,比如通利关节、劳气、咳嗽、背膊闷倦,散气血郁结、胸胁痰滞,消除水肿,消胀满、风热肠胃病,止痛之类的,都附益在上面,另外设立了枳壳一条。原来的枳实条则只说:“祛除胸胁痰癖,消除水肿,破气血郁结,消胀满、胸腹间阻塞疼痛、逆气。”这些都是枳实的功效,应该留存在原本的条目中,另外还有别的主治病症也可以附加上去。这样两个条目才能分清,各有自己的主治病症,不至于相互混淆紊乱。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