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题解】

    本卷共四篇。《张左》写一个名叫张左的进士讲述了他的一件见闻:他偶然结识了一位奇怪的老人,自称是北朝时人,当时一个占卜人告诉了老人他的前世以及他的奇特经历,还告诉他能够长寿。到了唐代贞元年间,这位老人已经二百多岁。后来这位老人不知所终,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还会继续逍遥自在地活下去。《萧志忠》讲述了萧志忠准备在腊月初八去山中狩猎,此前一日晚上,一个樵夫深夜在山中看到玄冥使者告知众多动物,它们中有许多会死于萧志忠的狩猎。动物们非常害怕,便请东谷严四先生出谋划策。在严四先生的指点下,动物们躲过了一场劫难。这则故事也影射了现实世界中的徇私舞弊、行贿受贿。《李汭》讲述了一个巴蜀武官的遗孀,因其长得非常漂亮,章仇兼琼欲纳为妾,不料被卢舅捷足先登。兼琼的士兵包围了卢舅的居所,那个遗孀穿着华丽的衣服出席了兼琼举办的宴会,震惊四座,令人不敢直视。后来证实卢舅是太元夫人守卫官库的人,私自偷盗太元夫人的衣服给她穿,武官的遗孀以及卢舅都受到了严厉惩罚。《南缵》讲述了一个姓崔的官员,马上要到同州任职督邮,在路途中遇到一个人,也是到同州任督邮,他大为诧异,以为出现了错误。原来这个人是任阴间的同州督邮,阴间的督邮便邀请人世间的崔督邮到阴间看一看,结果发现他的妻子正在阴间受审,经过崔督邮的哀求,阴间的督邮便把他的妻子放回了阳间。此篇构思奇特,也以故事中阴间的徇情枉法影射阳间。

    张左

    前进士张左,尝为叔父言:少年南次鄠杜①,郊行,见有老父乘青驴②,四足白,腰背鹿革囊,颜甚悦怿,旨趣非凡。叟自斜径合路,左甚异之,试问所从来,叟但笑而不答。至于再三,叟忽怒叱曰:“年少子,乃敢相逼!吾岂盗贼椎埋者耶③?何必问所从来。”左逊谢曰④:“向慕先生高躅⑤,愿从事左右耳,何赐深责?”叟曰:“吾无术教子,但寿永者。子当嗤我潦倒,欲噱吾释志耳⑥。”遂鞭乘促走,左亦扑马趋,俱至逆旅。叟枕鹿囊,寝未熟,左方疲倦,贳取酒将饮⑦,试就请曰:“单醪期先生共之⑧。”叟跳起曰:“此正吾所好,何子解吾意?”饮讫,左觇其色悦,徐请曰:“小生寡昧⑨,愿先生赐言以广闻见,然非所敢望。”叟曰:“吾所见梁陈隋唐耳,贤愚治乱,国史已具。然请以身所异者语子:

    【注释】

    ① 次:临时驻扎和住宿。《左传•襄公十八年》:“楚师伐郑,次于鱼陵。”鄠(hù)杜:鄠县(现陕西西安)与杜陵。杜陵,汉宣帝陵墓,靠近长安,为胜地。

    ② 老父:老翁,老人。宋范成大《后催租行》:“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

    ③ 椎埋:击杀人而加以掩埋,泛指杀人。《汉书•王温舒传》:“少时椎埋为奸,已而试县亭长。”

    ④ 逊谢:自责而请罪。《南史•留异传》:“异与恪战,败,乃表启逊谢。”

    ⑤ 高躅(zhú):高尚的行为。《晋书•隐逸传》:“养粹岩阿,销声林曲。激贪止竞,永垂高躅。”

    ⑥ 噱(jué):大笑。

    ⑦ 贳(shì):买。

    ⑧ 单醪:樽酒。晋张协《七命》:“单醪投川,可使三军告捷。”

    ⑨ 寡昧:谓知识浅陋,不明事理。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平等寺》:“臣既寡昧,识无光远,景命虽降,不敢仰承,乞收成旨,以允愚衷。”

    【译文】

    前科进士张左,曾经对叔父说过一件事:他年少时旅居南方的鄠县和杜陵,一次在郊外,看到一个老人骑着一头黑驴,驴的四只蹄子是白色的。老人背着鹿皮包,和颜悦色,气质非凡。老人从小道走上大路,张左对他颇为好奇,试探着问他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老人听了只是笑而不答。张左再三询问,老人突然愤怒地呵叱道:“年轻人,竟敢如此相逼!我难道是盗贼和杀人犯吗?何必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张左道歉说:“我只是仰慕先生的高风亮节,甘愿服侍在您的左右,何必如此严厉地责备我呢?”老人说:“老朽并无什么法术可以教给你,只是长寿罢了。恐怕你是在嘲笑我年迈潦倒,想要消遣我,使我抛弃志向吧。”说完鞭打驴子催促着奔去,张左驱马追赶,两人一起到了客店。老人枕着鹿皮包还没睡熟,张左因疲劳买了一些酒要喝,便试探着邀请老人说:“有一壶酒请先生与我共饮。”老人跳起来说:“这正是我的最爱,你怎么如此了解我的心思呢!”喝完酒后,张左偷偷地看到老人满脸喜悦,慢慢地对他说:“小生愚昧寡闻,愿听先生赐言以广见闻,但不敢奢望。”老人说:“我所见到的不外是梁陈隋唐几代的事情罢了,其中的贤愚和治乱,在国史书上都已记载。我只把与史书不同的亲身经历讲给你听听吧:

    “吾宇文周时居岐①,扶风人也②,姓申名宗,慕齐神武③,因改为欢。十八,从燕公于谨征梁元帝于荆州,州陷,大军将旋,梦青衣二人谓余曰:‘吕走夭年,人向主寿。’既觉,吾乃诣占梦者于江陵市④,占梦者谓余曰:‘吕走,回字也。人向主,住字也。岂子住乃寿也。’时留兵于江陵,吾遂陈情于校尉托跋烈⑤,许之。因却诣占梦者曰:‘住即合矣,寿有术乎?’

    【注释】

    ① 岐:古邑名。在今陕西岐山东北。周族古公亶父自豳迁于岐山下周原,作邑以居四方来归之民。

    ② 扶风:唐贞观八年(634),以 川县改名,治所即今陕西扶风。

    ③ 齐神武:即高欢(496——547)。曾参加葛荣起义军,后叛降魏。依靠鲜卑武力,联络山东士族,掌魏大权,执东魏朝政十六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死后,其子高洋代东魏称齐帝,他被追尊为神武帝。

    ④ 江陵:府、路名。唐上元元年(760)升荆州为江陵府。治江陵(今湖北荆州)。辖境相当今湖北枝江以东,潜江以西,荆门、当阳以南地区。市:市场。也指城市中划定的贸易之所或商业区。汉班固《西都赋》:“九市开场,货别隧分。”唐李善注引《汉宫阙疏》:“长安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⑤ 陈情:陈诉衷情。《楚辞•九章•惜往日》:“愿陈情以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汉王逸注:“列己忠心,所趋务也。”校尉:军职名。据《史记》,秦末起义军中已有此职。汉代始建为常职,其地位略次于将军,并各随其职务冠以各种名号。掌管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长官,亦有称校尉者。隋唐以后迄清,为武散官之号,地位逐渐降低。

    【译文】

    “我在宇文周时居住于岐山,是扶风人,姓申名宗,因仰慕神武帝而改名申欢。十八岁时,跟从燕公于谨到荆州去征伐梁元帝,攻陷荆州,大军将要凯旋时,我梦见两个穿黑色衣服的人对我说:‘吕走夭年,人向主寿。’睡醒之后,我便到江陵的街市上去找占梦的人,占梦的人对我说:‘吕走,就是回字。人向主,就是住字。岂不是说你住在这里,便能长寿吗?’当时士兵驻扎在江陵,我便向校尉托跋烈诉说了自己想留下来的想法,结果被允许了。我又到占梦人那里说:‘住下就符合梦中所言了,要想长寿还有什么方法吗?’

    “占者曰:‘汝生前梓潼薛君胄也①,好服木蕊散,多寻异书,日诵黄老一百纸②,徙居鹤鸣山下,草堂三间,户外骈植花竹,泉石萦绕。八月十五日,长啸独饮,因酒酣畅,大言曰:“薛君胄疏澹若此,何无异人降止?”忽觉两耳中有车马声,因颓然思寝,才至席,遂有小车,朱轮青盖③,驾赤犊出耳中,各高二三寸,亦不知出耳之难。车有二童,绿帻青帔④,亦长二三寸,凭轼呼御者⑤,踏轮扶下,而谓君胄曰:“吾自兜玄国来,向闻长啸月下,韵甚清激,私心奉慕,愿接清论⑥。”君胄大骇曰:“君适出吾耳,何谓兜玄国来?”二童子曰:“兜玄国在吾耳中,君耳安能处我?”君胄曰:“君长二三寸,岂复耳有国土!倘若有之,国人当尽焦螟耳⑦。”二童曰:“胡为其然⑧!吾国与汝国无异,不信,盍从吾游?或能便留,则君亡生死苦矣。”一童因倾耳示君胄,君胄觇之,乃别有天地,花卉繁茂,甍栋连接⑨,清泉翠竹,萦绕香甸⑩。因扪耳投之?,已至一都会,城池楼堞?,穷极瑰丽。君胄彷徨,未知所之,顾见向之二童已在侧,谓君胄曰:“此国大小于君国?,既至此,盍从吾谒蒙玄真伯。”蒙玄真伯居大殿,墙垣阶陛?,尽饰以金碧,垂翡翠帘帷帐,中间独坐真伯,身衣云霞日月衣,冠通天冠,垂旒皆与身等?。玉童四人,立侍左右,一执白拂,一执犀如意。二人皆拱手拜伏,不敢仰视。有高冠长鬣绛纱衣人?,宣青纸制曰:“肇分太素?,国既百亿,尔沦下土,贱卑万品,聿臻于此?,实由冥合。况尔清乃躬诚,叶于真宰?,大官厚爵,俾宜享之?。右可主箓大夫?。”君胄拜舞出门?,即有黄帔三四人?,引至一曹署?。其中文簿?,多所不识,每月亦无请受?,但意有所念,左右必先知,当便供给。因暇登楼远望,忽有归思,赋诗曰:“风软景和丽,异花馥林塘。登高一怅望,信美非吾乡。”因以诗示二童子,童子怒曰:“吾以君质性冲寂?,引至吾国,鄙俗余态,果乃未去,卿有何忆耶!”遂疾逐君胄,如陷落地,仰视乃自童子耳中落,已在旧居处,随视童子亦不见,因问诸邻人,邻人云:“失君已七八年矣。”君胄在彼如数月。未几而君胄卒,遂生于申家,即今身也。’

    【注释】

    ① 梓潼:郡名。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置。治梓潼(今属四川)。辖境相当今四川江油、安州以东,绵阳、盐亭以北,广元、剑阁以西,陕西宁强、四川青川以南地区。西晋永嘉后与巴西郡同治涪县(今四川绵阳),合称巴西梓潼二郡。隋开皇初废。

    ② 黄老:黄帝与老子的合称。道家推为宗祖。《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纸:文件的张、件。《颜氏家训•勉学》:“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劵三纸,未有驴字。’”

    ③ 朱轮:古代王侯显贵所乘的车子。因用朱红漆轮,故称。青盖:青色的车盖。汉制用于皇太子、皇子所乘之车。《后汉书•舆服志》:“皇太子、皇子皆安车,朱班轮,青盖。”

    ④ 帻(zé):头巾。汉蔡邕《独断》:“元帝额有壮发,不欲使人见,始进帻服之。”

    ⑤ 轼:古代设在车厢前供立乘者凭扶的横木。《左传•庄公十年》:“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⑥ 清论:清雅的言谈。

    ⑦ 焦螟:传说中一种极小的虫,亦作“焦冥”。《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经术者》:“东海有虫,巢于蚊睫,再乳再飞,而蚊不为惊……东海渔者命曰焦冥。”

    ⑧ 胡为:为什么。《诗经•邶风•式微》:“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⑨ 甍(méng)栋:屋梁。南朝梁刘孝绰《酬陆长史倕》:“朝猿响甍栋,夜水声帷薄。”

    ⑩ 甸:田野。

    ? 扪(mén):按,摸。

    ? 堞(dié):城上如齿状的矮墙。

    ? 此国大小于君国:此句疑有脱误。

    ? 阶陛:宫中建筑的台阶。《史记•刺客列传》:“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

    ? 旒(liú):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礼记•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

    ? 鬣(liè):某些哺乳动物颈上生长的又长又密的毛。

    ? 肇:开始,最初。晋张华《正旦大会行礼诗》:“肇建帝业,开国有晋。”太素:物质的起始。《列子•天瑞》:“太素者,质之始也。”

    ? 聿:古汉语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诗经•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 叶(xié):和洽。《新唐书•李逢吉传》:“逢吉与李程同执政,不叶。”真宰:天为万物的主宰,故称天为真宰。《庄子•齐物论》:“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

    ? 俾(bǐ):使。《诗经•邶风•绿衣》:“我思古人,俾无 兮。”毛传:“俾,使。”

    ? 主箓:道教职称之一,主掌符箓图籍。

    ? 拜舞:跪拜与舞蹈。古代朝拜的礼节。

    ? 帔(pèi):一种类似僧人袈裟的衣服。北周甄鸾《笑道论•观音侍老》:“其服黄帔,乃是古贤之衣。”

    ? 曹署:犹官署。

    ? 文簿:文册簿籍。《后汉书•秦彭传》:“每于农月,亲度顷亩,分别肥塉,差为三品,各立文簿,藏之乡县。”

    ? 请受:官俸,薪饷。宋范仲淹《奏乞陕西主帅带押蕃部使》:“内只蕃官一千余人,各自请受。”

    ? 冲寂:淡泊清静。《魏书•阳固传》:“除纷竞而靖默兮,守冲寂以无为。”

    【译文】

    “占梦人说:‘你的前身是梓潼的薛君胄,喜好服用木蕊散,多方寻找奇异之书,日诵黄帝、老子之书一百页,迁居于鹤鸣山下,有草堂三间,门外种植奇花、竹子,有泉水与山石萦绕其中。有一年的八月十五日,你一个人坐在那里长啸独饮,喝到酣畅时高声喊道:“薛君胄疏澹若此,难道就没有异人降临到我的面前吗?”忽然觉得两只耳朵里有车马声,便萎靡不振地想睡觉,才刚刚到席子上,就看到眼前出现了小车,红色车轮青色车盖,拉车的是红色的牛犊,小车从自己的耳朵里出来,各高两三寸,也不觉得从耳朵里出来时怎么困难。车上有两个小童,绿头巾青披肩,也是高两三寸,靠着车厢前面的栏杆呼唤车夫,踏着车轮扶着车子下来,对君胄说:“我们从兜玄国来,刚才听到您长啸于月下,声韵十分清澈激越,内心深为敬慕,很愿听一听您的清雅的言谈。”君胄大惊道:“你们刚才从我的耳朵里出来,怎么说是从兜玄国来呢?”两个童子说:“兜玄国在我们的耳朵里面,您的耳朵里哪能住下我们?”君胄说:“你们的身高只有二三寸,哪能在耳朵里还有国土!就算有的话,那么国人也该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虫子罢了。”两个童子说:“为什么不能那样?我们国家与你们的国家并无不同,不相信的话,为何不跟着我们去看看?假如有可能留在那里,那您就脱离了生死之苦了。”一个小童便侧过耳朵来让君胄观看,君胄往里面一瞧,果然别有天地,花卉繁密茂盛,房屋一栋接着一栋,清泉、翠竹萦绕郊外。于是摸着耳朵跳了进去,便来到一座城市,只见城池楼阁,无比壮观华丽。君胄正彷徨于街头,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回头看到原先见过的那两个小童已经站在自己身边,小童对君胄说:“这个国家与你们的国家大小相似,既然到了这里,何不跟着我们去拜见蒙玄真伯。”蒙玄真伯居住在一座大宫殿里,墙壁与台阶都装饰得金碧辉煌,室内挂着翠帘帷帐,中间独坐真伯,他身穿绣满云霞日月的衣服,头上戴着通天冠,冠上下垂的玉串与身体等长。四个仙童侍立在真伯左右,一个手执白拂尘,一个手执犀角如意。他们二人拱手行礼,不敢抬头仰视。有一个头顶高帽身穿长毛绛纱衣的人走上前来,高声宣读青纸文书道:“自有天地以来,国家出现了几百亿个,你们沦落到下流国家,非常卑贱,现在到了这里,实是由造化而成。况且你高洁而诚实,和谐于上天,高官厚爵,你能够享受。可以做主箓大夫。”君胄拜谢后走出门,门外有三四个身穿黄帔的人给他引路,领到一处官署。这里有文册簿籍,上面的字大都不能认识,每月也没有官俸,但只要他心里想的东西,没等自己开口吩咐,身边的侍从便预先知道,当即奉献上来,满足他的需求。一日闲暇无事,他便登楼远望,忽然产生了思乡的念头,提笔赋诗道:“风软景和丽,异花馥林塘。登高一怅望,信美非吾乡。”写成后送给两个童子传阅,童子看后愤怒地说:“原以为你性情冲淡平静,所以把你引荐到我们国家,没想到你的鄙俗状态,至今仍未去除,故乡有什么值得怀念的呢?”说完急忙驱逐君胄,君胄觉得好似从什么地方落到了地上,抬头一看,原来是从童子的耳朵里掉落下来,依然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回头再看童子时,已经踪影全无。询问邻居,邻居说:“您已失踪七八年了。”而君胄在那边仅仅住了几个月。没过多久君胄便去世了,后来又投胎在申家,也就是现在的你。’

    “占者又云:‘吾前生乃出耳中童子。以汝前生好道,已得至兜玄国,然俗想未尽,不可长生。然汝由此寿千岁矣。吾授汝符,即归。’因吐朱绢尺余,令吞之。占者遂复童子形而灭。自是不复有疾,周行天下名山,迨兹向二百余岁①。然吾所见异事甚多,并记鹿革中。”因启囊,出二轴书甚大,字颇细。左不能读,请叟自宣,略述十余事,其半昭然可纪②。此卷八事,无非叟之所说。其夕将明,左略寝,及觉已失叟。后数日,有人于炭谷湫见之③,叟曰:“为我致意于张君。”左遽寻之,已复不见。时贞元中④。

    【注释】

    ① 迨(dài):及,到。兹:现在,此时。《尚书•盘庚》:“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

    ② 昭然:明显的样子。汉孔安国《尚书序》:“序所以为作者之意,昭然义见,宜相附近。”

    ③ 湫(qiū):洞穴。《吕氏春秋•审分》:“神通乎六合,德耀乎海外,意观乎无穷,誉流乎无止,此之谓定性于大湫。”汉高诱注:“大湫犹大窦。”

    ④ 贞元:唐德宗李适的年号(785——805)。

    【译文】

    “占梦人又说:‘我的前身就是从耳朵里出来的那个童子。因为你的前身爱好道术,所以能到兜玄国去,但因你俗念尚未脱尽,不可长生不老。然而自此以后你可寿命达一千岁。我交给你符箓之后,立即回去。’说完从嘴里吐出一尺多长的红绢子,令我吞下。占梦人随即恢复为童子,接着又消失了。从此之后我再不生病,周游了天下的名山,至今已经活了二百多岁。我见到的奇异事情非常多,都记载在鹿皮包里呢。”说着,老头儿就去打开鹿皮包,取出特别大的两轴书,字极细小。张左不能认读,便请老人自己说,老人约略讲述了十余件事,其中一半还能清楚地记着。这卷书记载的八件事,都是老人所说的。那天晚上就要天亮时分,张左略有睡意,醒来的时候,老人已经不知所踪。过了几天,有人在炭谷山洞看见过他,老人对他们说:“替我向张左致意。”张左听说后,急忙去找他,但已再也找不到他了。当时是唐德宗贞元年间。

    萧志忠

    中书令萧志忠①,景云元年为晋州刺史②,将以腊日畋游③,大事罝罗④。先一日,有薪者樵于霍山⑤,暴疟不能归⑥,因止岩穴之中,呻吟不寐。夜将艾⑦,似闻谷崒有人声⑧。初以为盗贼将至,则匍匐于枯木中。时山月甚明,有一人身长丈余,鼻有三角,体被豹鞟⑨,目闪闪如电,向谷长啸。俄有虎、兕、鹿、豕、狐、兔、雉、雁骈匝百许步⑩,长人即唱言曰?:“余玄冥使者?,奉北帝之命。明晨腊日,萧使君当顺时畋猎?。尔等若干合鹰死,若干合箭死。”言讫,群兽皆俯伏战惧,若请命者。有老虎洎老麋皆屈膝白长人言曰?:“以某之命,死亦以分。然萧公仁者,非意欲害物,以行时令耳,若有少故则止。使者岂无术救余?”使者曰:“非余欲杀汝辈,但以帝命宣示汝等刑名?,即余使乎之事毕矣。自此任尔自为计。然余闻东谷严四善谋?,尔等可就彼祈求。”群兽皆轮转欢叫。使者即东行,群兽毕从?。

    【注释】

    ① 中书令:唐朝初年,唐太宗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综理政务,共议国政。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分别为三省长官,并为宰相。

    ② 景云:唐睿宗李旦的年号(710——711)。晋州:北魏建义元年(528)改唐州置,治平阳(隋改名临汾)。唐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霍州、汾西、洪洞、浮山、安泽等地。

    ③ 腊日:古时腊祭之日,农历十二月初八。畋(tián)游:打猎游乐。南朝梁何逊《七召》:“此武材之矫猛,岂能从我而畋游。”

    ④ 大事:大力从事,大规模从事。罝(jū)罗:泛指捕捉鸟兽的网。《国语•鲁语》:“兽虞于是乎禁罝罗。”三国吴韦昭注:“罝,兔罟;罗,鸟罟也。”

    ⑤ 薪者:打柴的人。樵:打柴。

    ⑥ 暴疟:疟疾之一,指疟邪盛发于三阳经者。

    ⑦ 艾:终止,断绝。《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艾。”

    ⑧ 崒(zú):山峰高耸险峻。

    ⑨ 鞟(kuò):去毛的兽皮。《论语•颜渊》:“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⑩ 兕(sì):雌性犀牛。骈匝:聚拢围绕。

    ? 唱言:高呼。《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君集命填堑攻之,飞石雨下,城中人皆室处。又为巢车,高十丈,俯瞰城中。有行人及飞石所中,皆唱言之。”

    ? 玄冥:北方之神。一说为水神。《后汉书•祭祀志》:“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