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为中学生谈艺术科学习法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总说我回想自己做学生时的经验,觉得艺术科最容易上课,同时又最难学得好;回想自己做教师时的经验,也觉得艺术科最容易塞责,同时又最难教得好。艺术科在性质上是一种难学难教的课业。我在《美术讲话》栏中,在《音乐入门》①(①《音乐入门》,丰子恺著,上海开明书店1926年10月初版。————校订者注。)中,在《西洋名画巡礼》②(②《西洋名画巡礼》,丰子恺著,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6月初版。————校订者注。)(皆开明版)中,曾经零零星星地说过关于艺术学习法的各方面的话;现在不过概括而作系统的叙述,愧无新颖的捷径可以指示读者。但想来想去,这样难教难学的课业,恐怕不会有特别新颖而速成的捷径。艺术科学习上倘有捷径,其捷径一定是丰富的先天与切实的功夫所造成的。

    先天的厚薄听命于造物,非我们所能左右。所谓功夫,便是本文所指示的数点;能身体力行,便是切实了。现在先就一般艺术科学习法上的三要点叙述之。

    第一须耐劳苦学习一切功课都要耐劳苦,这是谁也知道不必多说的话。但现在说艺术科学习法而第一指示这一点者,另有特别用意。第一,现今有一班学生误认艺术科为娱乐玩耍之事,以为习英文演算学必须着力,而唱歌描画可以开心,故不耐劳苦。第二,又有一班学生误认艺术科为性质暧昧而好歹没有确实凭据的东西,以为英文算学不用功须缴白卷,但图画唱歌没有缴白卷之理,无论如何描些总可缴卷,无论如何唱些都可过去;他们以为画的好歹,唱的高下,大半任先生随意说说,哪有像英文算学一般确实的证据呢,因此也不肯耐苦学习。因为现今的学生间盛行这两种误解,所以现在我要第一提出“须耐劳苦”的一事。

    这种误解的来由,一则由于现今我国艺术文化不发达,展览会稀少,音乐会尤罕,工艺品恶化,一般美育废弛,社会人们不得认识艺术对于人生的切实的效果,遂轻视艺术研究。二则因上述的原故,学校中的艺术科变成没有背景的孤单的科学,办学者也不过在课程表中添注这一项学科,具文而已,少加注意。遂养成一般学生轻视艺术科而不肯耐苦研究的习惯。普通人们的研究,全靠有社会背景在那里鼓舞,奖励,劝勉,方才肯出力耐劳。现在我国没艺术文化的背景,故一般学校中的艺术科难免废弛,一般学生对于艺术科学习难怪不肯出力。但废弛与不肯出力是互相为因果的。社会背景的成立实有俟于青年学生的研究的出力。故我们可从这方面鼓励劝勉。

    凡艺术必以技术为本。不描不成图画,不奏不成音乐。凡技术以熟练为主。技术不能像数学地凭思考而想出,也不能像哲学地一旦悟通,必须积蓄每日的练习而入于熟达之域。对于技术没有宿慧,无论先天何等丰富的人,要熟达一种技术也得积蓄练习,不过较常人快些。对于技术没有良书,无论何等著名的《画法》,《唱法》,《奏法》,其对于学习者的效用也只有像地图对于游历者的效用。地图无论何等精详,游历仍靠自己拔起脚来走,不过有了地图可少走些错路。技术是日积月累的功夫,不是可以取巧的。试看完全没有学过画的人,天天看见世间的人,而不能在纸上描出一个完全的人形;完全没有学过音乐的人,天天在说话呼啸,而不能唱出一个正确的音程。倘要导之使能描写完全的人形,使能歌唱正确的音程,除了使他循步图画音乐的基本练习以外,没有别的方法。可知形的世界与音的世界自有门径,非日积月累地磨练技术无从入门。尝闻有记忆力强大的人,在一星期内完全谙记一部西洋史。但无论天分何等丰富的人,决不能在一个月内完全通过绘画音乐的基本练习而修得自由表现的技术。

    故学习艺术科第一须有恒心而耐劳苦。技术练习须每日为之,不可间断,故必须有经常继续的恒心。技术练习必须熟达一课而进行次课,不许躐等,故必须耐劳苦。愈能耐劳,所得进步愈多。这犹似种田,怠于耕耘者少得收获,勤于耕耘者多得收获。

    第二须涵养感觉艺术科性质与别种学科不同,英文数学等须用智力而记忆理解,图画音乐则须用眼和耳的感觉而摄受。艺术必须通过感觉而诉于吾人的心,故学习艺术科必先涵养其感觉,使之明敏而能摄受艺术。若感觉不明敏,则艺术无从而入。感觉的明敏与否固有关于先天,但一半是人类的习惯使它闭塞的。人类日常生活的习惯,重用智力而忽略感觉。譬如走进一室,眼睛感觉到了室内的光景之后,心中立刻分别其为某人,某器具,某物件,及其人在室中所干的事情等而忙于运用思虑;极少有平心静气而用视觉鉴赏这室中的人物器什的姿态,形状,色彩的机会。又如听人说话,耳朵感觉到了其人的声音之后,心中立刻分别其所说的话的意义与作用而忙于运用思虑,绝少有平心静气而用听觉鉴赏其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的机会。这原是当然之事:入室若不分别室中的人事而一味呆看,其人就近于疯痴;闻人说话若不分别意义而一味听赏,其人便像聋子了。但习惯之后,思虑因常常磨练而与年俱进,感觉则没有磨练的机会,仅为知识收得的方便,而本身的机能几乎闭塞了。

    艺术科便是磨练感觉本身的机能,使之明敏而能摄受美与艺术的学科。但欲受磨练,必须先有准备。准备者,就是练习屏除思虑而用纯粹的耳或眼来感觉自然界的声或色的功夫。切实言之,果物写生时须能不念其为可食的果物而但用净眼感受其形状色彩的姿态,唱歌听琴时须能不究其歌曲的意义而用净耳感受其高低长短强弱的滋味。总之,能胸无成见,平心静气地接待自然,用天赋的官能而感受自然的滋味,便是艺术科学习的最好的素地。艺术中并非全然排斥理智的思虑,艺术中也含有且需要理智的分子,不过艺术必以感觉为主而思虑为宾,艺术的美主在于感觉上,思虑仅为其辅助。具体言之,果物的写生画的主意是示人以果物的形状色彩之美,并非告诉我们世间有这样一种果物(博物图却正是这样的,故博物图不能成为艺术)。不过我们鉴赏了形状色彩之美而又附带地知道其为果物,所感的美可更确实。至于音乐则本质上与思虑关系更少,几乎全是感觉的事业了。

    故学习艺术科须用与学习其他学科不同的态度。学习其他学科重用智力,学习艺术科则重用感觉。前者是钻研的,后者是吟味而摄受的。知识学科上课时需要理解,思索,记忆。上课的所得不在于上课时间,而在于其理解,思索,记忆的知识。艺术科上课时只要感受,这一两小时的经验正是艺术科的所得,打了下课钟以后其所得即便完结。前者所得是过后的结果,后者所得的是当时的经验。前者犹似听报告,后者犹似看戏;报告可以托人代听,看戏不能托人代看。故艺术科的上课时间特别贵重。别的功课可于下课后自修;艺术科则自修甚不方便,其修习时间大都只限于上课的数小时内。故在这数小时内,学者务须充分准备而享用。准备者,就是屏除思虑,平心静气地摄受形色声音的感觉;享用者,就是通过了明净的感觉而尝到艺术的美。

    尝见有一种学生,抱了要学某种绘画的成见而学画,或抱了要学某种唱歌的成见而学音乐。又有一种学生,注重每学期描几幅画,唱几曲歌,似乎幅数与曲数的多便是艺术科的成绩的进步,因而上课时力求画的完成与歌的唱会。照上述的涵养感觉之说看来,这等都是不正当的学习法。这便是感觉的不明净,学习法的歧途。

    第三须学健全的美所谓不健全的美,第一是卑俗的美。例如月份牌式的绘画,以及一种油腔滑调的音乐,其美都是不健全的。然而这种卑俗的东西,都有一种妖艳而浓烈的魅力,能吸引一般缺乏美术教养的人的心而使之同化于其卑俗中。这实在是美术界上的危险物。加之投机的人善能迎合俗众的好尚而源源地制造这种艺术品,故其流行甚速,风靡极易。纯正的美术经人尽力提倡而无人顾问,卑俗的美术则转瞬间弥漫于到处。这是因为凡纯正的进步的美,不是仅乎本能所能感受的,必伴着理性的分子,有相当的理性的教养的人方能理解其美。卑俗的美则以挑拨本能的感情为手段,故无论何等缺乏理性的教养的人也能直接感受其诱惑。欲享受高深的快乐,必费相当的辛苦。全然不费辛苦而享受的快乐,必是浅薄的快乐;所费的辛苦愈多,所享受的快乐亦愈深。

    人们接近卑俗的美术品时,往往因为这是自己所能懂得的,故竭力称赞而爱好之。但他们忘记检点自己眼力。他们把自己固定在低浅的程度上了。倘能回想自己的眼力的深浅与正否,而虚心地窥察美术全野的状况,必能舍弃现在的浅薄的美而另求进境了。爱好高尚的美犹如登山,费力较多,但所见的景象愈远愈广;爱好卑俗的美犹如下山,顺势而下,全不费力,但所见的景象愈近愈狭,其人愈趋愈下了。凡卑俗的美必全部显露,反之,高尚的美则必有含蓄。卑俗的美,一见触目荡心,再看时一览无余,三看令人欲呕。高尚的美则初见时似无足观,或竟嫌其不美,细看则渐入佳境,终于令人百看不厌。外国漆匠所绘画的广告画是其一例,《孟姜女》一类的俗乐又是其一例。那种广告画画得形态逼真,色彩艳丽,能惹起远近行人的注目。

    但细看其画法,完全出于机械的模仿与做作,浮薄令人可厌。《孟姜女》一类的俗乐,初听时觉得其旋律婉转悠扬而甘美,但多听数次便感厌倦,肉麻,因厌恶其乐曲而一并鄙视其唱奏者。故显露与含蓄,可说是美的深浅高下的分别的标准。但这仍须用主观去判别,主观缺乏教养的人,仍不能知道何者为显露,何者为含蓄。游戏场里不绝地在那里唱奏《孟姜女》一类的俗乐,可见听众中定多对于《孟姜女》百听不厌的人。大书坊大公司正在努力征求而大批发行广告用的时装美女月份牌,可见社会上定多此种绘画的欣赏又崇拜者。这样看来,上述的分别标准徒托空言,不能实际有效用于学习者。故欲教人辨别美的高下深浅,不能从客观上着手,只能先教人自己检点其主观。自己检点是困难的事。但一方面能虚心而不固执,一方面再能信仰美术的先进者而容纳其指导,即使最初不正确的人,后来也能体会健全的美。

    第二种不健全的美是病的美。偏好某种性质的美而沉溺于其中,不知美的世界的广大,便是病的美的作祟。例如趋于“优美”的极端的抒情的绘画,悲哀的音乐,往往容易牵惹多烦闷的现代青年的心,使他们沉浸于其中,不知世间另有“庄美”,“崇高美”等的滋味。又如一种客观性狭小的新派的艺术,故意反对常识的艺术,而作众人所不解的奇怪,神秘,暖昧的表现,往往容易牵惹思想混乱的现代青年的心,使他们趋附炫奇,借口新派而诋毁常识的艺术为陈腐背时。这两种都是病的美。成熟的艺术家不妨因其个性的特殊的要求而倾向某一方面。例如德国画家勃克林(bocklin)的倾向神怪,法国画家沙畹(chavannes)的倾向幽玄,作曲家舒伯特(schubert)的倾向悲哀。但普通学生的学习艺术科是欲得艺术的常识而受艺术的陶冶,不是欲在艺术界独树一帜而为艺术家。

    他们应该虚心容纳各种的美,由正当的途径而受健全的美的熏陶。艺术的正当与偏执,可视其客观性的广狭而判定之。凡多数有教养的人所能共通理解的艺术,为客观性广大的艺术,即正当的艺术。反之,少数有教养的人所爱好而为大众所不能理解者,为客观性狭小的艺术,即偏执的艺术(但现在所谓有教养的人即有正确的鉴赏力的人。不然,前述的卑俗的美术便可说是客观性最广而最正当的艺术了。请勿误解)。趋好偏执的艺术的人大都是好奇,热情,或精神异常的人。艺术所及于人的影响,不仅一种知识或经验,又能从心的根元上改变其人的性情。故趋好偏执的艺术的学生,其生活亦往往随之而陷入不健全的境地。或者阴郁,孤独,或者狂妄,自大,或者高扬自己的偏好而忽视其他一切的学业。学校中因偏好艺术科而放弃其他学业的人很多,但因偏好一种知识学科而不顾其他学业的人少有所闻。可见艺术科与其他学科性质特异,富有左右人的性情的力量,学者不可以不审慎从事。

    昔孔子观明堂的壁画而称“此周之所以兴也”,闻郑卫的音乐而叹为“亡国之音”,则艺术的健全与否,不但影响于人的性格,又关切于国家的兴亡。现今社会上那种不健全的画图与歌曲的流行,暗中在斲丧我民族的根气。欲匡正此弊,只能从学校的艺术科着手。

    图画学习法学习画图要注意二事:第一要辨别门径,第二要磨练眼光。说明于下。

    第一辨识门径画的种类可就三方面分别。从画的用具上分别之,有铅笔画,木炭画,毛笔画,水彩画,油画,粉笔画,蜡笔画,钢笔画……等。从画的题材上分别之,有花卉画,翎毛画,人物画,仕女画,山水画,静物画,动物画,风景画,历史画,风俗画……等。从画的方法上分别之,有写生画,记忆画,想象画,工笔画,粗笔画,略笔画,东洋画,西洋画,新派画,旧派画,素描,彩画,漫画,图案画……等。画的方面如此其纷歧,画的种类如此其复杂。故初学画图的人欲选择几种应习的画,而对此纷歧复杂的光景,茫茫然无从知道其中的系统,心烦惑而不能决定选择的途径。因此往往有人不明大体,任自己的爱好而倾向某一种绘画。有的说“我欢喜学钢笔画”,有的说“我欢喜学漫画”,而致力于这方面练习。以若①(①若,在文言中意即:你。————校订者注。)所为,求若所欲,结果都入歧途而无有成功者。何以故?因为学画有一定的步骤与途径,必按步骤而由正道,方可得成功。若躐等而进或从旁门而入,必不得良好的结果。

    画的种类虽然复杂,但能从根本上探求学画的门径,其实简单明了。学者诚欲解除心中的茫乱烦惑而探得图画学习的门径,请屏弃一切先入观念,而试听吾根本之说:根本地说,所谓描画者,是吾人有感于天地间的美的景象,观赏之不足而用丹青描写此感激的光景于平面的纸上的一种工作。专门的大画家的创作与初习图画的小学生的练习,其程度虽然高低悬殊,但描写的定义无不相同。若有不合于此定义的描画,其所描的一定不是正当的画,不能成为正当的艺术(例如临摹别人的画,或用格子及放大尺等机械地模仿照相或画片等,皆非有感于天地间的美景而描写自心的感激的工作,故其所描不成为艺术的绘画,仅属一种游戏)。如前所述,画的种类甚多,但都是根据了这定义而发生的:例如因美的景象的种类而发生花卉画,翎毛画,人物画,仕女画,静物画,动物画,风景画……等;因丹青的种类而发生木炭画,铅笔画,毛笔画,水彩画,油画……等;因描写的方法而发生写生画,记忆画,想象画,工笔画,粗笔画,东洋画,西洋画……等。花样虽多,道理唯一。学画的人切勿眩目于其花样,只要按照其唯一的道理而选定根本的练习法,便探得学画的门径而一通百通了。

    所谓“根本的练习法”如何?请回想前述的定义:“有感于天地间的美景而用丹青描写此感动于平面的纸上。”可知图画的实际的工作是学习把立体的景物描写为平面的形式的技能。换言之,图画的技术是把眼所见的物象用手描出在纸上。学得了这一种能力,图画的技术即已完备了。学图画的人必须根本地从这点上探求路径,不可另觅歧途旁门。临摹画谱,用放大尺模仿照相等,都是歧途旁门。因为用那种方法学会一种画具或一种物象的描法,只是一种,不能活用。方法画具有种种,天地间物象更是不计其数,要一种一种地分别学会其描法,恐怕用毕生的时间也不能完全学会。况且那不是由于自己的感激而来的,先已违背图画的定义了。然则我们有什么一通百通的活用的练习法可以根本地学得用各种画具描写森罗万象的技能呢?其法如下:万象虽多,不过是各种的形状,线条,色彩的种种的凑合。我们只要选定一种完备一切形状,线条,色彩的物象,作为练习描写的模型。熟达了这种物象的描写之后,对于天地间一切物象都能自由写出了。————这物象便是“人体”。

    画具虽多,不过是为欲变化画的表面的趣味而造出的,但描法的道理唯一不二。我们只要选定一二种最正当又最便于练习的画具,由此学得了描法的唯一不二的道理,则其他一切画具都能自由驾驭了。————这画具是“木炭”和“油绘具”。

    故根本的学画法,是最初用木炭描写石膏模型(即人体的部分的石膏模型),其次再用木炭描写真的裸体人,最后用油画描写裸体人。三步的练习充分熟达以后,画家的基础即已巩固了。————普通学校的学生的学习图画并非欲做专门画家,为什么我在这里讲专门画家的技术修练法给普通学生听?因为画法道理唯一,普通学生与专门画家的所学,不过分量轻重不同,性质并未变更。凡为学问,必从大处着眼,方能达得正当的门径。读者请先明白画法的大道,然后再计自己的课业。

    为什么特选木炭和油绘具的两种画具和人体的一种题材?其理如下:第一:凡要描写物象的形似,分析起来可有四方面的研究,即形状,线条,明暗,色彩。拿制造风筝来比方,形状犹似风筝的形式,线条犹如风筝的骨子。明暗犹似风筝上所糊的纸,色彩犹似纸上的花纹。要风筝放得高,先须注意其形式,骨子,和所糊的纸,花纹则有无听便。同理,要把物象描得像,先须注意其形状,线条,和明暗,色彩则不妨从缓研究。试看照相及活动影戏,只有形象及浓淡,只用黑白二色,而物象均能毕肖。

    可知形状,线条,和明暗,实为物象构成的基本材料,研究了这些基本材料之后,则眼所见的物象即能用手正确地描表于纸上,而图画的基本的技术即已学得了。故初学绘画必用黑的木炭描写在白纸上,不用其他的色彩。这画叫做“基本练习”。专门的美术学生一入学校即专习木炭画,习至一二年之久,然后试作彩画。木炭画的基本练习历时愈久,作彩画愈感便利而成绩愈良。何以故?因为对于形状线条明暗的研究愈加充分熟达,即作彩画时愈可专心顾到色彩方面的描表法,其成绩容易完美了。故笃志好学的画家终身不离木炭画。虽已熟达油画水彩画等技术,犹时时用功木炭画的基本练习,以求技术的深造。如上所述,木炭画是绘画上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画具,故学画的门径必由此而入。

    第二:彩画种类甚多,何以必以油画为主?因为油画有种长处,在一切彩画中为最优秀;又绘画的最完全的表现是彩画,故彩画中最优秀的油画为最正当最完全的画具,可说是学画的最后的目的地。油画的长处如何?约言之有三:(1)油画的材料与技法均最进步,故不拘画面大小,均宜用之。小至数寸的小品,例如miniature(袖珍画),大至寺院宫殿的壁画,油画均能适用。别的彩画就不然,水彩画虽有轻妙淡雅之长,然其性质不宜于作大画,只供小品之用。画报纸大小的水彩画已是最大的画面了。色粉笔画虽有柔和鲜丽的特色,然更不宜于大画面,只能够作精致的小品。又如古代壁画所用的壁画法(fresco)固专长于作大画,但因其颜料的性质的关系,只宜于大画而不适于小画。且作大画时也不及油画的便于使用,故一切彩画之中,惟油画宜大宜小,最为便利。(2)油画的颜料大都是不透明的,黑的地子上可以用白的油画颜料来掩覆,故作油画时有改窜自由的便利,为其他一切彩画所不及。作画是表现自心所感激的自然景象,故画具宜力求便于使用,可以挥毫自由而无顾虑之烦。

    关于画具的操心愈少,则画者愈得专心于观察、想象、表现的功夫上,而制作的成绩更加良好。油画的颜料均有掩覆性,不但调子色彩的明暗可以任意修改,即已画成山,亦不难改描为天空。回顾别的彩画,水彩画非把明的部分留出白的地纸不可,且色彩一经涂上,不易洗去,洗过就留下不自然的痕迹。色粉笔画虽然亦稍有掩覆性,但使用及改窜远不及油画的自由。(3)油画以帆布为地子,以漆类的胶质为颜料,故质地坚牢,永不退色,可以永久保存。文艺复兴时代的大作油画,历三四百年之久,至今色泽依然如故地保存在各国的美术馆里。壁画虽也有古代的遗留品,但色泽均逊,不复保留当时的真面目,殆已成为古董了。水彩画易因风吹日曝而退色,且其地子为纸,根本难于久存。至于色粉笔画,则粉末最易脱落,在彩画中要算最难保存的了。————油画兼有上述的三种长处,故在一切画具中占有最完全最正大的地位。自来的画家,除了极少数的特殊爱好者以外,几乎无人不研究油画。水彩画及色粉笔画仅偶用之以作画稿或sketch(速写)而已。故学画的正途,是以木炭画为预习的阶段而以油画为目的地。

    第三:既已说明了画具的所以选定木炭与油画的理由,次述题材的所以选定人体的原因。学画的正当的门径,是最初用木炭描石膏模型,其次易石膏模型为真的裸体人,最后易木炭为油画。石膏模型者,就是雕塑家依照人体而作的雕刻品,有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及手足等的模型。因为真的活人姿态易变,且色彩复杂,不便供初学者练习观察而作素描,故先用人的石膏模型。取其静止不动,可供初学者仔细眺望而从容描写;又取其色纯白,可使初学者容易辨别其明暗的调子。这是专为初学练习的方便而设的。实则学画所选定的题材始终是“人体”。这恐怕是一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