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其他箴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古庙敲钟

    一

    我们是要在行动中追求真知识。行动遇着困难便不能不思想,思想贯通便取得了真知识,运用真知识的行动,便走上了创造之路。今日之学校是行以求知的地方。有行动的勇气,才有真知之收获,才有创造之可能。

    二

    中国社会之大病就是一盘散沙,惟独集团的生活可以纠正这个毛病并且可以发挥出众人的力量来。

    三

    呆板的办工场,呆板的办学校,呆板的干社会工作都没有意思!因为这样的干是割裂人生,使活的细胞解体,所以办得人个个弄得焦头烂额,找不着出路。

    四

    传统的大学、中学、小学是会消费而不会生产。他们所造就出来的人也自然是会消费而不会生产。会消费而不会生产的人是没有人要的。

    五

    一般办学校的是抱着书本而忘了人生;一般办工厂的是抱着黄金而忘了人生;一般社会运动者是抱着标语而忘了人生。从这样改到那样,从那样改到这样,若忽略了人生的大前提,都会使你失望。

    六

    要想打破根深蒂固的积习,难免要用些矫枉过正的手段。但是千万不可忘了“培养合理的人生”乃是我们真正的宗旨。

    七

    小孩子的情感、习惯、倾向,在六岁以前如果培养的不得当,将来要改那可费事啦。

    八

    要培养小学生,先须培养幼稚生,更须培养婴儿,即须培养婴儿的母亲,那才是根本的办法。不注重母教要想把小学办好,比如是水中捞月,如何可能?

    ☉ 每天四问

    一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固然不对,但是过分的用功,过分地紧张劳苦工作,也于一个人身体的健康有妨害。妨害着脑力的贫弱,妨害着体力的匮乏,甚至于大病,不但耽误了学习和工作,而且减损及于全生命的期限!

    二

    适当的休息,是健身的主要秘诀之一,万不可忽略。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三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四

    现在我提出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

    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 共和精义

    一

    吾于共和之险象,既已详言之矣。然戒险防险,思所以避之,则可;因畏险而灰心,则大不可也。避之之道唯何?曰: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

    二

    同心同德,必养成于教育;真义微言,必昌大于教育。爱尔吴曰:“共和之要素有二:一曰教育;二曰生计。”然教育苟良,则人民生计必能渐臻满意。可见教育实建设共和最要之手续,舍教育则共和之险不可避,共和之国不可建,即建亦必终归于劣败。

    三

    罗比尔曰:“吾英人第一责任,即教育为国家主人翁之众庶是已。”故今日当局者第一要务,即视众庶程度,实有不足。但其为可教,施以相当之教育,而养成其为国家主人翁之资格焉。

    四

    强有力者,亦未尝不欲施愚民政策,以塞人之自觉、自治之源。无如万国交通,以群策群力,群运群智,然后方可以制胜。若恃一二人之智力,则鲜不受天然之淘汰。故不教育其群者,必受外侮,而臻于亡。况世多慈善之家,苟有不教育人民之国,则又安能阻受教人民之发生自觉心也?自觉心不可逃避,即共和不可逃避。

    ☉ 学做一个人

    一

    依靠他人的————他的生活不是独立的;他的生活只能算是他人生活的一部分。

    二

    为他人当做工具用的————这种人的性命,为他人所支配,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三

    一身兼管数事的————人的一分精神只能专做一件事业,一个人兼了十几个差使,精神难以兼顾,他的事业即难以成功,结果是只拿钱不做事。

    四

    我希望诸君至少要作一个人;至多也只作一个人,一个整个的人。

    五

    作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

    (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诸君,要作一个八十岁的青年,可以担负很重的责任,别作一个十八岁的老翁。

    (二)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三)要有独立的职业————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

    六

    我觉得中学生有一个大问题,即是“择业问题”。我以为择业时要根据个人的才干和兴趣。作事要有快乐,所以我们要根据个人的兴趣来择业。但是我们若要作事成功,我们必要有那样的才干。

    七

    我们要应用学理来指导生活,同时再以生活来印证学理。

    八

    学农的人要有科学的脑筋和农夫的手;学工的人,也要有科学的脑筋和工人的手。这样他才可以学得好。

    ☉ 我们的信条

    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

    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

    我们深信教育应当把环境的阻力化为助力。

    我们深信教法学法做法合一。

    我们深信师生共生活、共甘苦,为最好的教育。

    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我们深信教师应当运用困难,以发展思想及奋斗精神。

    我们深信教师应当做人民的朋友。

    我们深信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

    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必须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

    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用科学的方法去征服自然,(用)美术的观念去改造社会。

    我们深信乡村教师要用最少的经费办理最好的教育。

    我们深信最高尚的精神是人生无价之宝,非金钱所能买得来,就不必靠金钱而后振作,尤不可因钱少而推诿。

    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 读书与用书

    一

    中国有三种人:书呆子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工人、农人、苦力、伙计是做死工,死做工,做工死。少爷、小姐、太太、老爷是享死福,死享福,享福死。

    二

    有些人叫做蛀书虫。他们把书儿当做糖吃,甚至于当做大烟吃,吃糖是没有人反对,但是整天的吃糖,不要变成一个糖菩萨吗?何况是连日带夜的抽大烟,怪不得中国的文人,几乎个个黄皮骨瘦,好像鸦片烟鬼一样。我们不能否认,中国是吃书的人多,用书的人少。现在要换一换方针才行。

    ☉ 学生的精神

    一

    现在中国许多学生及一般教员,有一个很大的通病,就是容易“自满”。不论研究何种学科,只有相当的了解,即洋洋自得、心满意足。尤其是在过教员生活的,觉得自己处在教师地位,不必再去用功研究了。中国“四书”上有两句话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真是千古不灭的格言,并且是两句不能分开的话。因为要“学而不厌”,才能够做到“诲人不倦”。

    二

    倘若自己全不加以研究,只照着别人编的书本,自己抄的老笔记,依样画葫芦的教去,当学生的固然不能受多大的益,当教师的也觉得不胜其烦,没有多大的趣味。

    三

    倘若当教师的,自己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即随时输之于学生,如此则学生受益较多,即当教师者也觉得有无穷的乐趣。所以学生求学,固然要“学而不厌”,就是当了教员,还是要继续的“学而不厌”。

    四

    学生精神大约分为三点:

    (一)学生求学须具有科学的精神;

    (二)要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

    (三)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五

    我们不论研究什么学科,总要看一个明白,想一个透彻,多发些疑问,切不可武断盲从。

    六

    因为我们自己知道自己不知的地方,那还有能够知道的一日;倘若不知的而认以为知,那末,不知道的终究没有知道的日子了。这可说是自己斩断自己求学的机能。

    七

    我们要社会改造,也需要用委婉的精神,走到民众前头,慢慢地领他们向前走,并且还要告示他们向前走的方法。如此才有社会改造的希望。不然,任你如何轰轰烈烈倡社会改造,社会还是不能改造的。

    八

    我们处在任何环境里面,必抱有坚强人格,不可自由摇动,尤其到了利害生死关头之时,必富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这才算得一个真正的大丈夫,真正的国民。

    九

    在普通情形的时候,各人的性格,好像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到危急存亡利害相冲的关头,就看得清清楚楚,各人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中国民众的不能团结,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十

    我们处在任何的环境里面,坚强不摇的人格及不屈不挠的精神,决不能少的,尤其在我们学生时代。

    ☉ 我之学校观

    一

    学校的势力不小。他能教坏的变好,也能教好的变坏。他能叫人做龙,也能叫人做蛇。他能叫人多活几岁,也能叫人早死几年。

    二

    学校以生活为中心。一天之内,从早到晚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人之身,从心到手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校之内,从厨房到厕所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

    三

    学校有死的有活的,那以学生全人、全校、全天的生活为中心的,才算是活学校。死学校只专在书本上做功夫。介于二者之间的,可算是不死不活的学校。

    四

    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处所。他们必须共甘苦。甘苦共尝才能得到精神的沟通,感情的融洽。国家大事、世界大势,亦必须师生共同关心。学校里师生应当相依为命,不能生隔阂,更不能分阶级。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

    五

    人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先生与青年相处,不知不觉的,精神要年轻几岁,这是先生受学生的感化。学生质疑问难,先生学业片刻不能懈怠,是先生受学生的锻炼。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好现象。

    六

    师生共同生活到什么程度,学校生气也发扬到什么地步。

    七

    办学如治水,我们必须以导河的办法把学生的精神宣导出去,使他们能在有益人生的事上去活动。倘不能因势利导,反而强事压制,那么决堤泛滥之祸不能幸免了。

    八

    康健是生活的出发点,亦就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学问、道德应当有一个活泼稳固的基础,这基础就是康健。

    九

    办学校是要从厨房、饭厅办起的。

    十

    生活之发荣滋长须有吸收滋养料的容量。

    十一

    学校教职员必须虚心,学而不厌。我以为不但教师要学而不厌,就是职员也要学而不厌,因为既以生活为学校的中心,那末各种事务都要含有教育的意义。

    十二

    从校长起一直到厨司、校工,各有各的职务,即各有各的学问要增进。增进之法有二:一是各有应读之书必须读;二是各有应联之专家同志必须联。

    十三

    一个学校要想有美满的生活,必须和知识的泉源通根水管,使得新知识可以源源而来。

    十四

    学校生活只是社会生活一部分。学校不是道士观、和尚庙,必须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要有化社会的能力,先要情愿社会化。

    十五

    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改造社会环境要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全校师生应当以美术的精神共同改造学校环境。凡应当改造的,一丝一毫都不肯轻松放过,才能表现真精神。师生不能共同改造学校环境而侈谈社会改造,未免自欺欺人。

    十六

    高尚的生活精神不用钱买,不靠钱振作,也不能以没有钱推诿。用钱可以买来的东西,没有钱自然买不来;用钱买不来的东西,没有钱也是可以得到的。

    十七

    精神是不靠钱买的。精神是在我们身上,我们肯放几分精神,就有几分精神。不关有没有钱,只问我肯不肯把精神放出来。

    十八

    我们要学校生活长得敏捷圆满,就得要把他放在光天化日之下。太阳光底下可以滋长,黑暗里面免不掉微生物。所以我主张学校要给人看。做父母的、管学务的,以及纳教育税的人,都要看学校。要学校改良,做校长的、做教员的,都要欢迎人参观批评,以补自己之不足。学校放在太阳光里必能生长,必能继续不断地生长。

    ☉ 整个的校长

    一

    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这种事业之责任不值得一个整个的人去担负吗?现在不然。能力大的人,要干几个校长。能力不够或时间不敷分配的,就要找几个人,合起伙来共干一个校长。

    二

    我要很诚恳地进一个忠告:一个人干几个校长,或几个人干一个校长,都不是整个的校长,都是命分式的校长。试问,世界上有几个第一流的学校是命分式的校长创造出来的?

    三

    国家把个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个整个的校长。为个人计,要这样才可以发展专业的精神,增进职务的效率。为学校计,与其做大人名流的附属机关,不如做一个学者的专心事业。

    四

    我希望现在以总长兼校长的诸公都自动地辞去总长或校长,以校长兼校长的诸公都自动地以担任一校校长为限。

    五

    为国家教育计,为个人精力计,一个人只可担任一个学校校长。整个的学校应当有整个的校长,不应当有命分式的校长。

    ☉ “伪知识”阶级

    一

    如果把别人从经验发生之知识接到我们从自己经验发生之知识之上去,那么,我们的知识必可格外扩充,生活必可格外丰富。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体部分。这样一来,别人的知识在我们的经验里活着,我们的经验也就生长到别人知识里去开花结果。

    二

    文字是不可滥写的。滥发钞票,钞票便不值钱;滥写文字,文字也不值钱。

    三

    如果政治的天才从经验上得了关于政治的真知灼见,谁的江山也坐不稳。做皇帝的人,特别是创业之主,是十分明了此中关系的,并且是一百分的不愿意把江山给人夺去。他要把江山当做子孙万世之业,必得要收拾这些天才。收拾的法子是使天才离开真知识去取伪知识。

    ☉ 平民教育概论

    一

    中国现在所推行的平民教育,是一个平民读书运动。我们要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银钱,去教一般人民读好书,做好人。我们深信读书的能力是各种教育的基础。

    二

    会读书的人对于人类和国家应尽之责任,应享之权利,可以多明白些。他们读了书,对于自己生计最有关系的职业,也可以从书籍报纸上多得些改进的知识和最新的方法。一般无知识的人对于子女的教育漠不关心,若是自己会读书,就明白读书的重要,再也不肯让自己的儿女失学。

    三

    今日之平民教育,就是将来普及教育的先声。

    四

    五四以后,学生由爱国运动进而从事社会服务,教导人民,自动开设的平民学校遍地都是。虽办法不无流弊,却能引起我们对于平民教育改善的兴味。

    五

    教育组织最要符合社会情形和人民生活的习惯。

    六

    平民教育重要的工具是课本————《千字课》。这部书的一千多字,是根据陈鹤琴先生调查的《字汇》选择的。编书的大目标有四:(一)是自主的精神;(二)是互助的精神;(三)是涵养的精神;(四)是改进的精神。

    七

    辅助教具之最重要的有二:一是幻灯,现由青年会在那里力求改良,总要他格外价廉合用;二是挂图,比幻灯便宜些,宜于小班用。

    八

    我们深信为公益捐钱,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教育。我们要社会学给予,不要他们学受取或看别人给予。

    九

    社会上有三种人:(一)是自动要读书的;(二)是经劝导后才愿读书的;(三)非强迫不愿读的。我们就经验上观察,十人中怕有三人或四人非强迫不行;此外还有二人或三人,有了强迫的办法就可赶快去读。所以强迫是必要的。

    十

    中国以农立国,十有八九住在乡下。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

    十一

    不识字的最大多数就是女子。平民学校因年龄较大又未经学校训练,不便男女同学,更使这个问题难于解决。我们现在采用的办法是:

    (一)为女子专办女子平民学校;

    (二)家庭中多办平民读书处,使自己的人教自己的人;

    (三)劝女学生寒暑假回乡教乡村里的妇女;

    (四)极力提倡女子学校教育造就女子领袖,使女子平民教育可以尽量推广。

    十二

    自平民教育开办以来,固然免不了一部分人的怀疑和少数人的阻碍。但因平民教育运动宗旨纯正,国人相信从事者始终以人民幸福为前提,绝无政治、宗教或任何主义之色彩,所以到处备受欢迎。

    十三

    中国政治虽不统一,但教育是统一的。我们深信统一的教育可以促成统一的国家。

    十四

    我们的希望是:处处读书,人人明理。如照现在国人对于此事的合作和热度观察,十年之内当有相当的成效。

    十五

    我们应当随国民经济能力之改进,将他们所应受之教育继长增高到能养成健全的人格时,才能安心。这是我们共同的希望,也是我们今后共同努力的方向。

    ☉ 第一流的教育家

    一

    我们常见的教育家有三种:一种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一种是书生的教育家,他只会读书,教书,做文章;一种是经验的教育家,他只会盲行,盲动,闷起头来,办……办……办。

    二

    今日的教育家,必定要在下列两种要素当中得了一种,方才可以算为第一流的人物;

    (一)敢探未发明的新理;

    (二)敢入未开化的边疆。

    三

    我们在教育界做事的人,胆量太小,对于一切新理,大惊小怪。如同小孩子见生人,怕和他接近。又如同小孩子遇了黑房,怕走进去。究其结果,他的一举一动,不是乞灵古人,就是仿效外国。

    四

    我们在教育界任事的人,如果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地发现出来。这是何等的魄力,教育界有这种魄力的人,不愧受我们崇拜!

    五

    一般有志办学的人,也专门在有学校的地方凑热闹,把那边疆和内地的教育,都置之度外。推原其故,只有一个病根,这病根就是怕。怕难,怕苦,怕孤,怕死,就好好的埋没了一生。

    六

    我们要晓得国家有一块未开化的土地,有一个未受教育的人民,都是由于我们没尽到责任。责任明白了,就放大胆量,单身匹马,大刀阔斧,做个边疆教育的先锋,把那边疆的门户,一扇一扇的都给它打开。

    七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总起来说,创造、开辟都要有胆量。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

    八

    大丈夫不能舍身试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岂宜随便过去!

    ☉ 教育与科学方法

    一

    客观的。凡事应用客观的考查,有诸内必形诸外。在教育上的观察,就是看你的学说于学生的反应怎样?教员与学生的关系怎样?

    二

    中国教员看卷子,有时喜怒哀乐都影响到他们定的分数。高下在心,毫不正确,这是中国人的毛病。

    三

    不但学理化的人对于数目要正确,就是学教育的人也要正确。“差不多”三字是我国人的大毛病。与人约定时间总是迟到(但上火车总是早到)。所以孟禄调查教育时说:“中国人对于数目不正确。如要改良中国的教育,非从数目入手不可。”

    四

    现在教育问题很多。从前人对于教育问题都是囫囵吞枣,犯了一种浮泛的毛病。各个人都会办教育,各个人都可作教育总长,都是教育专家。究竟教育问题是不是如此简单?还是无人不会呢?我们要知道教育在先进国里是一种专门科学,非专门人才不能去办。

    五

    各人担任一个活的问题,或一人一个,或数人一个,延长研究下去,这问题总有解决的时候,若真多少年下去还不能解决,那恐非人力所能解决的了。

    六

    现在教育有两种:(一)如一个新学生坐在洋车上,叫车夫拉着拼命的跑几十里,结果自然是学生逸,车夫苦。但让学生自己再回来恐怕还是不能。(二)如一去不坐车,不识路就问警察,自然是辛苦一点,但走到回来时,包管还能回来的。

    七

    现在有些需要的未有放到教科书里,有些不需要的反倒放入了。我们可以拿几百万字的书来测验,看哪一个字发现次数最多?其最多者为需要,其次多数发现者乃是次要。将发现多的给学生,而次多的暂不授予。

    八

    工具。无斧不能砍木,无剪不能裁衣,无刀不能作厨子,无工具不能作教育的事业。教育工具可以从外国运的,可以从中国找的。

    九

    测验是看学生先天的聪明智慧怎样,使学校有个好的标准,由此可晓得某级学生有什么成绩,如治病的听肺器一样,可以看出病来。欲知病之所在,非测量不可。测验也是如此,得要细细的看结果怎样。

    十

    每人都存用科学方法去办教育的决心,每人都去研究或解决一个小的问题,我敢说,不出三十年中国教育准有好的成效。

    ☉ 国画也要提倡了

    一

    学画要想学得好,必得有四种要素:一是自己的天才,民族特长在个人身上之表现;二是名师的指点;三是名画之临摹;四是自然之熏染。

    二

    我不是反对学外国画,我所反对的是三不像的外国画,是在无外国生命精神之环境里学候补字纸篓的外国画。

    三

    看中国人画的西洋画,好像吃中国式的番菜,或美国式的杂碎,很难说得到欣赏。

    四

    我很希望全国画家抱着“文艺复兴”的宏愿为国画开一新纪元。我更希望全国艺术教员还是自寻路走,不要蒙起头来跟人瞎跑。

    ☉ 师范生应有之观念

    一

    教育能改良个人之天性。人之性情有善有恶,教育能使恶者变善,善者益善。即个人性情中,亦有善分子与恶分子,且善分子中亦含有恶。如爱,乃性情中之善分子也;而爱极生妒,变善为恶矣。恶分子中亦含有善。如怒,乃性情中之恶分子也,然文王一怒而安天下,用恶为善矣。教育乃取恶性中之善分子,去善性中之恶分子。如开矿然,泥内含金,金内亦杂有泥。开矿者取泥内之金,去金内之泥,然后成为贵品。教育亦若是矣。

    二

    教育能养成共和之要素。共和国有两大要素:一须有正当领袖,一须有认识正当领袖之国民。盖领袖有正当者,亦有不正当者。正当领袖,能引导国民行正当之事业;不正当领袖,能诱致国民行不正当之事业。故又必须养成能认识正当领袖之国民,领袖正当则从之,领袖不正当则去之。由是,正当领袖之势力日张,而不正当领袖之势力日蹙。所以教育能巩固共和之基础也。

    三

    教育能播非遗传的文化。人之言语非生而知之者,必由渐习而后能。然亦只能说一国之语,如中国人只能说中国语,而不能言德、美、俄、日等国之语。如欲能言德、美、俄、日等国之语,必由专习而后能。推而言之,世界文化无虑千万,皆父母所不能遗传者,而教育能一一灌输之。

    四

    鄙人谓教育能造文化,则能造人;能造人,则能造国。今人皆云教育能救国,但救国一语,似觉国家已经破坏,从而补救,不如改为造国。造一件得一件,造十件得十件,以至千百万件,莫不皆然。贫者可以造福,弱者可以造强。若云救国,则如补西扯东,医疮剜肉,暂虽得策,终非至计。若云教育造国,则精神中自有趣味生焉,盖教育为乐观的而非悲观的也。

    五

    教育为最有可为之事。古今名人莫不由研究教育而出。如达尔文、杜威、威尔诺刻等,皆由研究教育而出者也。但须有决心,有坚志,则成事何难?

    六

    我等第一要知:人是人,我是我。天既生我,则必与我以一种为人所无能为之能力。不然,既有他何必有我!天既生孔子,万事皆孔子所能为,则又何必生我而为古人之附属物?由此观之,则我等当自立,当自强,为我之所能为,不随人学步,庶不负天生我之意。

    七

    师范生当做何种之观念?以鄙人看来,男师范生与女师范生之观念,当有不同。欧战发生后,德法发生一莫大之问题。因其平时男教师比女教师为多,一旦战事发生,国内乏男子担任教育事业,影响于儿童者甚大。中国亦如此。但美国、加拿大则不然,其小学教师皆以女子充当,其男子皆任兵役以卫国家,所以战事发生后,教育依然不受影响。再,女子与儿童有天然亲爱之感情,非若男子之爱护儿童出于勉强也。但高等小学则有不同,因此须养成其进取勇敢之精神,激发其军国民之志气,故须利用男教师。此男女教师不同之点也。然其共同之点,则在以教育为专门职业。地理、历史、哲学、医学、生理学等,虽皆为教育家所利用,而教儿童则非修专门之教育的科学不可。

    八

    今世界上有四种教育家:一、政客教育家,借教育以图政治上之活动;二、空想教育家,有空想而未能实行;三、经验教育家,以经验自居,不肯研究理论;四、科学教育家,则实用科学以办教育者。中国现在教育家只有政客、空想、经验三种,但教育以科学教育为最重要,故男女师范生当专心致志,抱定主义,以教育为专门职业,则何人不可几,何事不可为耶?

    九

    教育乃一种快乐之事业:《论语》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非当日孔子言教育之快乐耶?孔子一生诲人不倦,至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现任教育者,无不视当教员为苦途,以其无名无利也。殊不知其在经济上固甚苦,而实有无限之乐含在其中。愚蒙者,我得而智慧之;幼小者,我得而长大之;目视后进骎骎日上,皆我所造就者。其乐为何如耶!故办教育者之快乐,当在手续上,而不在其结果之代价。换言之,即视教育为游戏的作业、作业的游戏也。至于劳碌动作,以求结果之代价者,则宜摈弃于教育界外。

    十

    各种教育之职业皆须视为平等:现在教员一般心理,每以大、中学校之等级高,高小国民学校之等级低,于是以教大、中学校为荣,而以教高小、国民学校为贱。不知大学要紧,中学要紧,而高等小学、国民小学、幼稚园尤要紧。

    十一

    常人心理,多不明小学之紧要,师范生亦有不明此理者。由是,他人固不以平等看待,即自视亦觉小学教员不如大学、中学教员之价值。甚至去而不为,放弃其应做之职业。故欲救此弊,先须视各种教育之职业皆为平等,此师范生所当注意者也。

    十二

    教育为给儿童需要之事业:教育者,乃为教养学生而设,全以学生为中心,故开办学校、聘请教师,无一非为学生也。若无学生,焉有学校?既无学校,焉有教师?然则教师与学生,焉可无同情耶?同情谓何?即以学生之乐为乐,以学生之忧为忧;学生之休戚即我之休戚,学生之苦恼即我之苦恼是也。

    十三

    教育为制造社会需要之事业:教育为改良社会而设,为教育社会人才而设。故学校非寺院岩穴也,教员非孤僧隐士也。夫既为社会而设,若与社会不相往来,何以知社会之需要?中国前此之弊,即在于此,亦我师范生所宜注意者也。

    十四

    教育为师范生终身之事业:现在为教师者,男则因赋闲无事,遂暂为之;女则因尚未适人,而暂为之。事既得,家既成,则远翔而不顾。视办教育如用雨伞,雨则取以遮盖,晴则置之高阁;视居学校如寓客栈,今日寓此,明日便去,虽有蚊蚤之为害,不过今宿,又何必大事驱除!教育中亦有害虫,教师之责,所宜驱除,岂可以暂为,遂视同秦越而不作整顿之计耶?

    十五

    男师范生应以教育为之妻,女师范生应以教育为之夫,有此定力,则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吾身不成,吾子绍之;吾子不成,吾孙绍之;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相续无间,海可枯而吾之志不可枯,石可烂而吾之志不可烂。

    十六

    不要名,不要利,只要教育好;不怕难,不怕死,只怕教育不好。师范生乃负此志者,故与别种学生不同。读书要当做教书读,求学要当做教学求。蚕食桑叶,消化而吐出能为锦绣之丝;师范生求学,亦当融会贯通而吐出有益于人之事业也。

    十七

    吾见今日师范毕业者,有一部分人不办教育,或办教育而不尽心力者,皆由初未能自省也。然则,以上所说均成空谈矣。鄙人此番之话,方为负大才能抱大兴味而入师范学校者言之,望诸君皆注意焉。

    ☉ 社会改造之出发点

    一

    从事社会改造的人,要远处着眼,近处着手。现在中国注重社会改造的人渐渐地增加,是一件很可庆幸的事。但是总觉得肯在近处着手的人还是太少。

    二

    我们要想做近处着手的功夫,最要紧的是划分范围,确定责任。

    三

    我以为要在我们自己机关以外服务社会,最好是从我们的最近环境着手,逐渐的推广出去。我们最近的环境要待改造的事体也很多。卫生问题、生计问题、道德问题、娱乐问题,以及种种别的问题都待解决,,都是从事社会改造者不忍放弃的问题。但是人民不能识字读书也是个待解决的问题,恐怕是一个基本的问题。

    四

    我们倘能把种种问题用大刀阔斧来同时解决,岂不痛快!世上做这种梦的人确实不少。无如天下事没有这样容易,我们的精力也很有限,要想把一切问题同时解决,结果必定是一个问题也不能解决。倒不如按着自己的能力,看准一件具体的事,聚精会神地来干他一下。

    五

    如果我们对于一件事肯得专心继续地努力去干,一定有解决的希望。一个人,一个时候在一个地方干一件事,是社会改造的不二法门。

    ☉ 师范教育下乡运动

    一

    中国的师范学校多半设在城里,对于农村儿童的需要苦于不能适应。城居的师范生平日娇养惯了,自然是不愿到乡间去的。就是乡下招来的师范生,经过几年的城市化,也不愿回乡服务了。所以师范学校虽多,乡村学校的教员依然缺乏。

    二

    做教员的大有城里没人请才到乡下去之势。这种教员安能久于其职,又安能胜乡村领袖之重任呢?

    三

    我以为,乡村师范学校负有训练乡村教师、改造乡村生活的使命。

    四

    要想每一个乡村师范毕业生将来能负改造一个乡村之责任,就须当他未毕业以前教他运用各种学识去作改造乡村之实习。这个实习的场所,就是眼面前的乡村,师范所在地的乡村。

    五

    舍去眼面前的事业不干而高谈将来的事业,舍去实际生活不改而单在书本课程上做功夫,怕是没有多大成效的。

    六

    我们不要以为把师范学校搬下乡去就算变成了乡村师范学校。不能训练学生改造眼面前的乡村生活,决不是真正的乡村师范学校。

    ☉ 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

    一

    近世所倡的自动主义有三部分:一、智育注重自学;二、体育注重自强;三、德育注重自治。所以,学生自治这个问题,是自动主义贯彻德育的结果,是我们数千年来保育主义、干涉主义、严格主义的反应,是现在教育界一个极重要的问题。

    二

    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不是和学校宣布独立,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

    三

    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即今日所应当养成的学生。专制国所需要的公民,是要他们有被治的习惯;共和国所需要的公民,是要他们有共同自治的能力。中国既号称共和国,当然要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公民。想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公民,必先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学生。所以从我们国体上看起来,我们学校一定要养成学生共同自治的能力,否则不应算为共和国的学校。

    四

    当今平民主义的潮流,来势至为猛烈,受过他的影响的人,都想将一切的束缚尽行解脱。这固然有他的好处;不过也有他的危险。好处在哪里?大家从此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精神,促进人群的进化。危险在哪里?束缚既然解脱,未必人人能够约束自己的欲望,操纵自己的举止,一旦精神能力向那坏处发泄,天下事就不可为了。

    五

    一国当中,人民情愿被治,尚可以苟安;人民能够自治,就可以太平;那最危险的国家,就是人民既不愿被治,又不能自治。所以当这渴望自由的时候,最需要的是给他们种种机会得些自治的能力,使他们自由的欲望可以自己约束。所以时势所趋,非学校中提倡自治,不足以除自乱的病源。

    ☉ 教育者之机会与责任

    一

    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之可言。他的机会,可分四种:

    (一)有可教之人;

    (二)可教者而未能完全教;

    (三)可教者而未能平均教;

    (四)已受教而未能教好。

    以上四种,都是予教育者以实施教育的机会。

    二

    因为社会上有许多可教之人,所以教育者才能实行他的教育,倘若无人可教,则教育者就失其机会而无用武之地了。

    三

    中国现在受教育有三桩不平均的地方:(一)女子教育;(二)乡村教育;(三)老人教育。

    四

    为家庭幸福计,男女都应受同等的教育。女子教育的重要有三:

    甲、女子同为人类,自应有知识技能,去谋独立生活。譬如四万万根柱子擎着大厦,设若有二万万根是腐朽不能用的木材,则此大厦必将倾倒,这是很明显的例子。所以女子必须受教育,去共同担负社会的责任。

    乙、女子富于感化性,能将坏的男子变好,并且可以溶化男子的性情与人格。诸位不信,请看看你们的亲友,定可得着个很显著的证明。所以欲使男子不致堕落,非从女子教育着手不可。

    丙、女子受教育,必定十分顾及她子女的教育,不似男子的敷衍疏忽。所以普及女子教育,不但可以收到家庭教育的好果,并且可以巩固子孙的教育哩!

    五

    学校应给学生使命环境的能力,去作环境的主宰。

    六

    人在青年时发育最快,身体的发育犹如商人获利一样,可是商人获利是最危险的事,偶一不慎,当悖出如其所入。我们青年生长时,亦有危险,学校讲求体育,应问此种体育是否增加学生的体健,使他们不致有种种不测之事发生?

    七

    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使他可以贡献社会。换言之,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譬如社会上的农夫、裁缝、商人、工人、教员……他们都有贡献社会的技能,他们各人贡献他们所做的事,可以使社会得着许多便利。倘若有一个人没有能力,则此人必分大家的利,而造成社会的恐慌了!

    八

    教育的成绩,就是“技能”;教育就是“技能教育”。且拿现在的师范生做个譬喻,现在师范毕业的学生只有十分之八可以服务,十分之一可以升学,其余的十分之一,却做了高等游民了。再看中学毕业生,也只有三分之一可以服务,三分之一可以升学,其余三分之一,也就做了游民了!但是他们虽然不能服务,倒不惯受着清闲的日子,反做出许多不正当的事业,实在危险啊!

    九

    人不能没有休息,但休息是人最险之时。人无论怎样忙,都没有损害,倘若休息,则魔鬼立至。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上许多恶事,都是在休息时候做的。所以学校里有音乐,便是给学生以正当的娱乐,使学生不致在休息时间做出恶事。可是学生回到家里,既无教员同学和他盘桓,又没有经济设置音乐去助他的娱乐,难免不发生其他的事来。所以学校应当使学生在休息时有正当的愉快。这又是我们教育者的机会了!

    十

    平常人对于机会怎样对待呢?大约可以看出四种情形来:

    (A)候机会。有一班教育者天天骂机会不来,好像穷妇人想发财一样,但是机会不是观望的,所以等着机会是极愚拙的事,可以料定永远不会收着成效的。

    (B)失机会。又有一班教育者,他明明看见机会来了,等到用手去捉彼,彼又跑掉了。如此一次,二次,三次……仍旧不能得着机会。因为机会生在转得极快的圆盘子上,倘如没有极敏捷的手去捉彼,总会失败的。

    (C)看不见机会。机会是极微细的东西,有时且要用显微镜和望远镜去找彼。一般近视眼的教育者,若不利用那两种镜子,是很难看见机会的。

    (D)空想机会。还有些教育者,机会没有来,到处自炫,就像得着机会一样。犹如两个近视眼比看匾,在匾没挂起来的时候,都去用手摸了匾。后来共请一位公证人去批评,他们各人述了自己的心得,公证人忍不住笑了,因为这匾还没有挂上,他们都是“未见空言”咧!

    十一

    好教育者,应当具有灵敏的手去抓机会,并且要带千里镜去找机会,机会找着了,就用手去抓住彼,不断地抓住彼,还要尽力地发展彼。

    十二

    教育者的责任。简单一句话,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会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

    十三

    学生有好有坏,教育者也有尽责与不尽责,不尽责的教育者常为坏学生所欢迎,同时也被好学生唾弃。做好学生、好教育者,更应当对于坏教育者、坏学生加以严厉的驱逐,使这学校成为好的学校。

    ☉ 中学教育实验之必要

    一

    学理与经验是一套分不开的手续。学理在经验上发现,并制裁他的进行,指示他的方向。经验得此制裁指示,始能胜过所遇的困难,以谋改良。

    二

    学理指示经验,经验亦要改造学理。学理与经验相合,必有进步;二者相离,学理就要变成空思幻想,经验或也变成盲行盲动了。

    三

    一般办中学的人,或是依旧贯,或是抄袭颁布的规程,或是仪型别国的制度,终日里只管照样画葫芦。一切教学设施是否符合社会与个人的需要?学生在学校里是否学当其才?出学校后是否用当其学?一概漠不关心。那自命为教育理论家的,或与中学从无见面的因缘,或只偶尔参观,只管闭起眼睛来胡思乱想,拿起笔、开起口来高谈阔论,有时或亦言之成理,其实多为隔靴搔痒!

    四

    中国办了若干年的中学,究竟毕业出来的学生能干什么事?喜干什么事?究竟干些什么事?

    五

    要想审查现今中学的成绩,必须先将我们希望于中学教育的分析出来,然后方有立论的标准。我觉得中学生毕业之后,若不升学,应有下列之要素:

    一、应付社会环境所必需之人格;

    二、制裁天然环境所必需之知识技能;

    三、生利所必需之知识技能;

    四、消闲所必需之知识技能。

    六

    中学学生正当发育时期,上下前后左右一齐滋长,如同暴富的人,得的快,用的快。平日不知储蓄,患难一来,后悔无及。我们青年学生多数不知节省精力,储蓄元气,所以身体强壮的很少。

    七

    中学毕业生如不升学,就须谋一件自利利他的职业。现在中学毕业生,除升学外,还有两种人:一种是做教员的,这可算为职业。但是从未给他学过师范教育,就教他去做教员,也是我们疏略的地方。此外还有一种就是高等游民,在家里闲吃闲坐,此种毕业生通盘算起来,至少要占百分之三十以上。近来中学已经逐渐采纳职业教育之趋势,气象很好。但希望施行之前,加以慎重之考虑。因为办得不妥,什么教育都是徒劳无功,而且怕还有害!

    八

    我们做事不能一天做到晚,一晚做到天亮,中间必定有空闲的时候。人当忙时不会走歧路,一遇空闲,危险就来了。所以古时教育,注重闲时的修养,现今的教育,也注重空闲时的消遣方法。在学校里培养学生种种正当娱乐的良好习惯,使他习与性成,将来离校之后,继续将他空闲时的精神归纳在这种正当娱乐当中,这是很重要的教育。

    九

    人说起来,大都以为中国高等教育机关不够,不足以应济需要。但是,就我所观察,高等教育机关不是取不足额,就要勉强取足。投考的人数逐年增加很快。但是中学生学业上的准备,比中学生的人数增进得慢。这真是我们中学校应当赶快注意的一件大事!

    十

    若想改良中学教育,亦非从实验着手不可。我们的问题,就是如何审查社会需要,依据学生心理,准备种种适当教学机会,使学生得以发展他应付社会环境的人格,制裁天然环境以及具有生利、消闲的种种知识技能。

    十一

    实验是探未发明的新理,所以往往是反常的。因为他是反常,所以他往往招舆论的抨击,受法律的限制。这两样事,都能予实验以莫大的阻碍。若想在实验上得到充分的效果,舆论固应予以相当的谅解,法律亦应予以特别的自由。

    十二

    学生进学校是要达求学的目的,所以实验教育时,以不妨害学生学业为最要。未行实验之前,第一要有研究的人才,第二要有条理的组织,第三要有缜密的计划。

    十三

    实验的中学可分两种:一是规模最大,设备最周,人才最好,学生最多,教学最良,而费钱最巨。其一切设置、教学都依那最高的理想进行。一是费用小而成效大的。其校中一切设置、教学,都依那必不可少的计划进行。前一种固然要紧,后一种在中国更是要紧。

    十四

    附属中学比平常的中学责任重些。他除准备学生升学和服务外,还可有下列几种职务:

    甲、发现学理:由实验而发见新的学理;

    乙、印证学理:由实验而印证他人所发见之学理之确否;

    丙、实习学理:即通行之实地教学;

    丁、推广学理:即模范之意。

    十五

    如果各处附设的学校,或中学或小学,能注意实验,我国教育界断不致如现今及以前之毫无贡献。

    ☉ 大学教育的二大要素

    一

    大学教育的要素约有二端:

    (一)使学生养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先生与学生应当养成密切的关系。

    二

    我们个人所据的眼光不同,所以我们对于答复问题所持的态度也就不同了。不同的态度大概可分以下数种:

    1. 研究的态度;

    2. 迷信他国;

    3. 玄想的态度;

    4. 放任的态度。

    三

    有的一般人他们解决问题专本着研究古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是,古时的问题有古时解决的方法,现在的问题有现在解决的方法,即使问题相同,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也不能拿古时的方法来解决现在的问题,所以这种的态度不能认为可靠。

    四

    有的一般人他们解决问题专仿效外国,外国对于这个问题怎么样解决,他们也就怎么样解决。如同我国办教育以先仿效日本,以后又仿效美国。但是日本有日本的问题,他们有他们的解决方法。美国有美国的问题,他们也有他们的解决方法。我国有我国的问题,我们就应当有我们的解决方法。若是完全采取他们的方法,仿效他们的方法,恐怕有的问题就不能解决了。况且各国的科学尚有许多在秘密的时代。如同德国制染料,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别人是不得知道的。这样我们要迷信他国,也是不可靠的。

    五

    有的人他们不仿效古人,也不迷信他国,却在那里自己空想。这种态度也不能认为可靠,因为空想是多不能成为事实的。

    六

    还有一般人不仿效古人,不迷信他国,也不空想;他们以为世界的问题这样多,真是解决之不胜,于是他们对于解决问题就抱了一种以不了了之的态度。

    七

    大学的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究竟应当采取哪种的方法呢?抱哪种的态度呢?我以为是要用一种科学的方法。什么叫做科学的方法呢?就是用科学的原则设方法来解决问题。

    八

    科学的方法大概可分为五步:

    (1)觉得问题;

    (2)什么是问题;

    (3)设法解决问题;

    (4)选择方法;

    (5)印证。试验有效力的方法,必须一再试验之,如果屡试屡效,那始可认为可信。

    九

    我们对于科学应当据什么样的观念呢?以下三项,即科学根本的观念:

    1. 客观。研究科学必得处在一个客观的地位,因为没有客观是不会有科学的。

    2. 数量观。有一种质量,必有一种数量。

    3. 不可过用科学。科学精神也有一种危险。

    十

    打算晓得数量的多少,是一个很难的问题。要想考查数量,大概可分二步:

    (1)量。我们要想知道一桩事的数量,头一步就得要量一量。

    (2)量得正确。我们要想量,必得有一个适当的尺度,始可量得正确。

    十一

    大学教育是要使学生用科学方法来解决问题。大学学生人人能用科学方法来解决他们个人的问题,那么久而久之,成绩自然是很大。这样看起来,大学学生应当培养的精神,头一样就是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十二

    现在我们国里的大学,虽然不敢一概而论,大约十之八九有一种通病。这种通病是什么呢?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太疏远了。

    十三

    在教师一方面,他们到学校来先抱了一个维持饭碗的主义。他们的薪金是按着他们所担任教授的钟点多少来定的,所以他们拿着在教室里讲书好像是出卖他们的话。在学生方面,以为交了学费来上班,就是花几个钱来买教师的话。这样看来,学校简直成一个卖话买话的大市场,教室简直是成了卖话买话的铺店。

    十四

    大学的教师与学生彼此应当发生一种优美高尚联密有生气的关系去做他们的学问。这不也是大学教育一桩最要紧的事吗?

    十五

    大学教育的要素有二:一个是使学生养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是教师与学生应当养成密切的关系。一个是关于思想。一个是关于情操。这两桩事体要是能做得到,那才不辜负说什么大学的教育呢!

    ☉ 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

    一

    教什么?怎样教?教谁?谁教?这是师范学校的几个基本问题。要想把师范学校办得好,必须把这些问题先弄明白。

    二

    施教的人不能无中生有,他必得要运用环境所已有的事物去引起学生之活动。

    三

    教什么和怎样教,决不是凌空可以规定的。它们都包含“人”的问题。这问题就是:“教谁?”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

    四

    我们要晓得受教的人在生长历程中之能力需要,然后才能晓得要教他什么和怎样教他;晓得了要教他什么和怎样教他,然后才能晓得如何去训练那教他的先生。

    五

    师范学校是要运用环境所有所需的事物,归纳于他所要传布的那种学校里面,依据做学教合一原则,实地训练有特殊兴味才干的人,使他们可以按着学生能力需要,指导学生享受环境之所有并应济环境之所需。

    六

    一是师范学校本身的工作,二是中心学校的工作,三是环境里的幼年人生活。这三大部分应当发生有机体的关系,使得他们的血脉可以流通,精神可以一贯。他们中间不当有丝毫的隔膜。

    七

    环境里的幼年人生活即是中心学校的中心,我们首先就要把他弄个明白。我们要晓得幼年人在生长历程中有什么能力,有什么需要。我们虽不能完全知道,但是学者已经研究出来的,我们必须充分明了。

    八

    师范学校的使命,是要运用中心学校之精神及方法去培养师资。他与中心学校的关系也是有机体的,也是要一贯的。中心学校是它的中心而不是它的附属品。中心学校也不应以附属品看待自己。

    九

    师范学校的各门功课都有专业的中心目的,大部分都应当与中心学校联串起来。

    十

    师范生将来出去办学的环境与中心学校的环境必定不能一模一样;要想师范生对于新环境有所贡献,必得要同时给他们一种因地制宜的本领。

    十一

    自然界的光线、空气、食物、饮料,在常态之下,都是扶助人类生长的东西。社会里的语言文字、真知灼见,以及别人的互相提携,也都有扶助我们生长的作用。

    十二

    逆境令人奋斗,生长历程中发生了困难才能触动思想,引起进步。人的脑袋就是这样长大的,文明也是这样进化的。我们应当运用自然界和社会界的助力、阻力去培植幼年人的生活力,使他可以做个健全分子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

    十三

    估量每件事实的价值,价值估量之后再作选择的功夫,把价值最低的除开,需要可缓的除开,学校不必教不能教的除开,留下来的容纳到学校里去,编成教材,制为课程,佐以相当设备,配以相当程序,使教师指导学生脚踏实地的去做去学。

    十四

    学校必须给学生一种生活力,使他们可以单独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

    十五

    自然社会里的生活产生活的中心学校,活的中心学校产生活的师范学校,活的师范学校产生活的教师,活的教师产生有生活力的国民。这个建设历程,从头到尾,都是息息相通的,倘使发现不衔接、不联络、不适应的地方,到处可以互相参考纠正,随改随进。

    十六

    中心学校的成立有两种方式都可以行:一是另起炉灶来创设;二是找那虚心研究、热心任事、成绩昭著并富有普遍性之学校特约改造,立为中心学校。这两种方式可以按照情形酌量采择施行。

    十七

    收录师范生可有两种办法。一是本校招收新生始终其事,予以完全训练。这种办法规模较大,需用人才、设备、经费也较多。二是招收他校将毕业而有志充当教师之学生或有相当程度之在职之教员,加以相当时期之训练。照这种办法,师范部只须准备宿舍、图书、讨论室、指导人才及所需之其他设备,就可开办。这是比较轻而易举的。

    十八

    中国师范教育前清办理失策,以致师范学校与附属学校隔阂,附属学校与实际生活隔阂。我们所以有这种隔阂,是因为我们的师范教育或是从主观的头脑里空想出来的,或是间接从外国运输进来的,不是从自己的亲切经验里长出来的。这种师范教育倘不根本改造,直接可以造成不死不活的教师,间接可以造成不死不活的国民。

    十九

    有生活力的国民,是要靠着有生活力的教师培养的;有生活力的教师,又是要靠着有生活力的师范学校训练的。中国今日教育最急切的问题,是旧师范教育之如何改造,新师范教育之如何建设。国家所托命之师范教育,是决不容我们轻松放过的。

    ☉ 从五周年看五十周年

    一

    我们必须培养科学的幼苗,撒播科学的种子,使全中国遍开科学之花,丰收科学之果。

    二

    学习科学,帮助创造科学的新中国。现在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世界。整个中国必须受科学的洗礼,方能适于生存。

    ☉ 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

    一

    我们需要智仁勇兼修的个人,不智而仁是懦夫之仁;不智而勇是匹夫之勇;不仁而智是狡黠之智;不仁而勇是小器之勇;不勇而智是清谈之智;不勇而仁是口头之仁。

    二

    我们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

    三

    知情意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知的教育不是灌输儿童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情育不是培养儿童脆弱的感情,而是调节并启发儿童应有的感情,主要的是追求真理的感情;在感情之调节与启发中使儿童了解其意义与方法,便同时是知的教育;使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能努力与奉行,便同时是意志教育。意志教育不是发扬个人盲目的意志,而是培养合于社会及历史发展的意志。合理的意志之培养和正确的知识教育不能分开,坚强的意志之获得和一定情况下的情绪激发与冷淡无从割裂。现在我们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

    ☉ 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

    一

    必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正轨。若一任学生趋乐避苦,这是哄骗小孩的糖果子,决不是造就人才的教育。

    二

    研究学问要以事为中心,改造环境要以事为中心,处世应变也要以事为中心。我们要用科学的精神在事上去求学问,用美术的精神在事上去谋改造,用大丈夫的精神在事上去锻炼应变。我们愿意一同努力朝这三个目标行走,活一天,走一天;活到老,走到老。

    三

    我们不但是物质环境当中的人,并且是人中人。做人中人的道理很多,最要紧的是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这种精神,必须有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思想,独立的生计,和耐劳的筋骨,耐饿的体肤,耐困乏的身,去做那摇不动的基础……推己及人的恕道,和大公无私的容量,也是做人中人的最重要的精神。把这几种精神合起来,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名词,就称他为大丈夫的精神。

    ☉ 五族共和与教育者之责任

    一

    我现在要描写五色国旗下的各种民族的活动只有四个字,这四个字就是“各干各的”。五族共和是名,各干各的是实。我们应当觉悟这两件事是有冲突的。我们要有五族共和,就不能各干各的,要各干各的,就不能五族共和。如何从各干各的做到一个和衷共济的地位,是我们国民最应当关心的一个问题。

    二

    我们关心五族共和,不是空谈所能收效的。民国初年的时候,国内的人对于这个问题曾经有过一度的讨论,但不进求具体办法,所以结果毫无。五族共和也不是武力所能建设的。

    三

    我们要觉得武力不但不能团结五族的精神,并能发生民族间最大的障碍。拿武力来统一南北或统一五族都是不可能的。

    四

    武力派和殖民派有一个根本的错误,这错误就是他们忘记了中华民国是一个五族共同的国家。他们不把五族通盘打算,只是在那里为一个民族打算。他们都是站在一个民族的角度上着想。凡是只为自己而不为别人打算的,一定走不通;推到极点,不到五族共争不止。

    五

    我们要想建设一个真正的五族共和,最要紧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建筑四通八达的道路,二是实行四通八达的教育。道路可以沟通物质上的需求和供给;教育可以沟通精神上的贡献和缺乏。这两件事互相为因,互相为果,实在是要同时并进,才能充分达到五族共和的目的。

    六

    我们五族同在一个国旗之下做国民,必定要有必不可缺少的精神,才能图存。我觉得这种精神,有共同不可少的,有相互不可少的。

    七

    大家对于中华民国都要有彻底的了解,坚决的爱护;大家都要明白自己是中华民国的国民,有应享的权利,应尽的责任;大家都要觉得五族有共同利害,有存则共存、亡则共亡的关系。

    八

    我的意思不是叫一民族去同化别的民族,乃是要满汉蒙回藏同受一个理想精神的支配。满蒙回藏人之应受中华民国化,也是如同江苏人、浙江人、广东人……应受中华民国化。拿教育的精神方法来创造一个五族一心的中华民国,是我们五族教育界同志的责任。

    九

    拿教育的精神和方法来把五族的同胞都培养到一个相知、相爱、相敬的地位,都培养到一个亲兄弟的地位,也是我们五族教育界同志的责任。

    十

    我们教育界的同志对于五族共和的建设,是不能不参与的。这件事听来很迂阔,看来很难做,但国体如此,利害如此,我们是断断乎不能推诿的。

    ☉ 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答客问

    一

    乡村师范学校是根据乡村实际生活,造就乡村学校教师、校长、辅导员的地方。

    二

    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不得不另找生路。试验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去采新的生路。我们在前面已经看着一线光明,不能说是十分有把握,但深愿“试他一试”。

    三

    各个乡村里都应当有学校,更应当有好学校。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教师。好的教师有生成的,有学成的。生成的好教师如同凤毛麟角,不可多得,恐怕一百万位乡村教师当中,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位是要用特殊的训练把他们培养成功的。

    四

    好的乡村教师,第一有农夫的身手,第二有科学的头脑,第三有改造社会的精神。他足迹所到的地方,一年能使学校气象生动,二年能使社会信仰教育,三年能使科学农业著效,四年能使村自治告成,五年能使活的教育普及,十年能使荒山成林,废人生利。这种教师就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五

    有了这样好教师,就算是好的乡村学校;好的乡村学校,就是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

    六

    中心小学以乡村实际生活为中心,同时又为试验乡村师范的中心。

    七

    中心小学是师范学校的主脑,不是师范学校的附属品。中心小学是师范学校的母亲,不是师范学校的儿子。中心小学是太阳,师范学校是行星。

    八

    师范学校的使命是要传播中心学校的精神、方法和因地制宜的本领。

    九

    试验乡村师范的全部课程就是全部生活,我们没有课外的生活也没有生活外的课。

    十

    教师不但是教书,学生不但是读书,他们是到这里来共同创造一个学校。

    ☉ 南京中等学校训育研究会

    一

    历来办学的人谈到学生品行问题就联想到宽严的观念。其实从前学校一味盲目的压制,近年学校一味盲目的放任,都是不应该走的错路。训育问题不是笼统的宽严问题。

    二

    要打破宽严的观念,要在宽严以外去谋解决。真正的训育是品格修养之指导。

    三

    我们希望今后办训育的人要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他们应该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他们也不应当忘记同学互相感化的影响,最好还要运用同学去感化同学,运用朋友去感化朋友。

    四

    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同一学习心理定律之支配的,我们如果强为分家,必至自相矛盾,必至教知识的不管品行,管品行的不学无术。

    五

    我们希望担任训育的人要打破知识、品行分家的二元论,而在知识品行合一上研究些办法出来。

    六

    训育难办,中等学校的训育更难办,当今中国之中等学校训育尤其难办。然而难处即是有兴味处。他所以难是因为他问题繁多而复杂;他所以有兴味是因为他给我们研究的机会极丰富而不可限量。

    七

    品行养成之要素是在一举一动前所下的判断。我们问题中之最大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于一举一动前能下最明白的判断。这样一来,即刻牵涉到善恶、是非、曲直、公私、义利之分。这样一来,即刻牵涉到个人所处的地位、时会,及发生关系的人。这样一来,问题可就多了,可就难了,可就真有兴味了。知道这里的难处,欣赏这里的兴味,才可以干训育的事。

    八

    不可勉强规定一致的办法,以致造成机械的、呆板的训育系统。

    ☉ 对于参与国际教育运动的意见

    一

    我们以后若再懒惰,不早些从事准备,那世界真要以为中国没有教育了。世界以为中国没有教育犹事小,若中国真无教育可说,那就更可惭愧了。

    二

    最重要的准备,就是平日的成绩和随时的努力。发表固然要紧,但必先有成绩,然后才说得到发表。所以教育外交的根本的根本,是要全国从事教育的人,分工合作,好好的办教育,把教育好好的办。

    三

    近几年来,中国教育确有些不可埋没的地方;那可以告诉人而无愧的,也不在少数。可惜如同孟禄先生所说,这种种优点,都散在各处,没有人将他们会通起来,所以不但外人不得而知,即国内的人也是不相闻问的。所以我觉得一方面要有人办教育,一方面还要有人分门别类地观察调查,研究各种教育之消长和真相,报告国人,使彼此有所参考。

    四

    自己不办教育和办而没有成绩,当然对于国际教育运动无参与之必要,更无参考之资格。但办教育虽有成绩,而自己不明白,又不能使人明白,那就是参与,也等于不参与。前面说到国际教育的运动,有交换知识、解决问题两种重要目的。若想达到这两种目的,都非自己先有准备不可。

    五

    以交换知识论,必先双方有东西可以换来换去,才可算为交换。自己必先有好的东西,才能和人换到好的东西。因为“给的能力”常和“取的能力”大略相等。能给多少,即能取多少。

    六

    吾国近几十年来从东西洋得来的文化,多属肤浅,大半是因为我们所出产的,够不上第一流的交易。我敢断定要想在国际的教育上得到第一流位置,我们必须在教育上有第一流的贡献。这种贡献是继续不已的研究,苦心孤诣的实行产出来的。他们要靠着平日的努力,不是凭一时的铺张。

    七

    解决国际教育的问题,谈何容易,是必先把所要解决的问题,彻底的明了,然后才能谈到解决。若想彻底的明了,第一要自己晓得自己,第二要自己晓得别人,第三要别人晓得自己。自明,明他,他明,是解决二人以上的问题的根本方法;也是解决二国以上的问题的根本方法。若想解决国际的教育问题,也怕跑不出这个范围。

    ☉ 如何可以不做一个时代落伍者

    一

    我们要不愿做时代的落伍者,必须专攻一门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开向理想世界去的特别快车,你坐在上面,不要下来,决不致落伍。

    二

    自然科学是开向理想世界的特别快车……从农业文明渡到工业文明,自然科学是唯一的桥梁。小学教师必须拿着科学的火把引导儿童过渡。

    三

    我们要教学生用科学渡人不用科学阻人过渡。我们要拿科学来抑强扶弱。科学的使命是要造富的社会不造富的个人。

    ☉ 师生共生活————给姚文采弟的信

    一

    按诸天演的原则,世间万事之进化都是逐渐成功的。暴长多暴亡,其机很微,不可不预防之。

    二

    教职员和学生共甘苦,共生活,共造校风,共守校规。我认为这是改进中学教育和一切学校教育的大关键。所以从学生进校之日起,全校教职员要偕同旧生以身作则,拿全副精神来同化新生。

    三

    凡住校的教职员,一定要和学生共甘苦,共生活,共造校风,共守校规,断不能有一个例外。如有例外,一定失败。

    ☉ 学问之要素————答程仲沂先生的信

    一

    体健是人生的一个最要目的,也是学问的一个最要目的。

    二

    学生是学习人生之道的人。学以厚生则可;学以伤生是断断乎不可的。

    三

    天才是做学问的根据。有几分天才做几分学问。大概天才有十分之八九之势力,教育的势力只占十分之一二。

    四

    教育万能之说是教育界自欺欺人的话。但是天才有时很不容易看出来。时机未到,天才隐在里面,专靠主观、武断,以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是常有的事。

    五

    只要有志学问或是有志于子女的学问,经济的难关是可以打破的。后代的学问是有社会关系的。自己倘若十分困难就号召社会的力量成全子女入学也是应该的。

    六

    穷苦和学问是好友;富贵和学问是仇敌。那天天轻裘肥马,炫耀于同学之前的,究竟的学问如何?

    ☉ 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给文渼的信

    一

    我本来是个中国的平民。无奈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渐渐地把我向外国的贵族的方向转移。学校生活对于我的修养固有不可磨灭的益处,但是这种外国的贵族的风尚,却是很大的缺点。好在我的中国性、平民性是很丰富的,我的同事都说我是一个“最中国的”留学生。

    二

    平民教育的宗旨是要叫种种人受平民化。一方面我们要打通层层叠叠的横阶级。如贫富、贵贱、老爷小的、太太丫头等等,素来是不通声气的,我们要把他们沟通。又一方面我们要把深沟坚垒的纵阶级打通。纵阶级的最昭著的是三教九流七十行,江南江北、浙东浙西、男男女女等等都有恶魔把他们分得太严。这种此疆彼界也非打通不可。

    三

    要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

    四

    大规模的实行无过于平民教育。我深信平民教育一来,这个四通八达的社会不久要降临了。

    五

    我们生在此时,有一定的使命。这使命就是运用我们全副精神,来挽回国家厄运,并创造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社会交与后代。这是我们对于千万年来祖宗先烈的责任,也是我们对于亿万年后子子孙孙的责任。

    ☉ 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

    一

    我们主张由乡村实际生活产生乡村中心学校,由乡村中心学校产生乡村师范。

    二

    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有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这种教师必能用最少的金钱,办最好的学校,培植最有生活力的农民。我们深信他们能依据教学做合一的原则,领导学生去学习那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本领。

    三

    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这是一件伟大的建设事业,个个国民对他都负有绝大的责任。

    ☉ 师范教育之彻底改革————答石民佣等的信

    一

    师范学校为事造人,造一人必得一人之用。现在倒要借教育行政之力为师范生谋出路,即此一端,已经给了我们办师范教育的人一个绝大的警告。我应当郑重地说:倘使师范学校里造的是真人才,他的出路断非区区一句话所能塞得住;倘若不然,天大的本领也开不通出路,何况现在一般的教育行政!

    二

    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好些师范学校只是在那儿教洋八股,制造书呆子。这些大书呆子分布到小学里去,又以几何的加速率制造小书呆子。倘使再刮一阵义务教育的大风,可以把书呆子的种子布满全国,叫全国的国民都变成书呆子!

    三

    老实说:20世纪的舞台上,没有书呆子的地位!

    四

    愿师范学校从今以后再不制造书呆子;

    愿师范生从今以后再不受书呆子的训练;

    愿社会从今以后再不把活泼的儿女受书呆子的同化;

    愿凡是已经成了书呆子的,从今以后要把自己放在生活的炉里重新锻炼出一个新生命来。

    五

    我们爱师范教育,我们更应爱全国的儿童和民族的前途。惟独为全国儿童和民族前途打算的师范教育才能受我们的爱戴。

    六

    中国师范教育之所以办到这个地步,原因也很复杂;大家都在那儿摸黑路,谁也不能怪谁。但是此路不通,过去且有危险。我们今后的责任是群策群力,摸出一条生路来。

    ☉ 预备钢头碰铁钉————给吴立邦小朋友的信

    一

    世上有十八岁的老翁,八十岁的青年。要想一世到老都有青年的精神,就须时常与青年人往来,所以我很愿意和青年人通信,尤其欢喜和小孩子通信。

    二

    小朋友的信啊,你是我精神的泉源!

    三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顾亭林先生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觉得凡是脚站中国土地,嘴吃中国五谷,身穿中国衣服的,无论男女老少,都应当爱中国。

    四

    各人所处地位不同,爱国的方法也不能尽同。小孩们用心读书,用力体操,学做好人,就是爱国。今天多做一分学问,多养一分元气,将来就能为国家多做一分事业,多尽一分责任。

    五

    社会的范围很不一定,大而言之就是天下;小一点就是国家;再小就是一省,一县,一村;再小就是我们自己的家庭。大凡服务社会,要“远处着眼,近处着手”。学生在学习服务社会的时候,就可以从自己的家里学起,做起。一面学,一面做;一面做,一面学。

    六

    我们在社会上做事就要预备碰钉子。

    七

    碰钉子的时候有两个法子解决:第一是硬起头皮来碰,假使钉是铁做的,我们的头皮就要硬到钢一样,叫铁钉一碰到钢做头皮上就弯了起来;第二是要把我们的热心架起火来,把钉子烧化掉。

    ☉ 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给正之先生的信

    一

    大凡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又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生而好学与督促不学的人究属少数,大多数得到相当熏染、督促就肯学了。现今青年人所以不肯努力求学的缘故,实由于学校里缺少学问上熏染和督促的力量。

    二

    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就地位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换句话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同学也互相感化。好学的同学能引起别的同学好学。

    三

    在学校里提倡学问的根本方法就是要多找好学的教员,鼓励好学的学生,使不好学的教员、学生逐渐受自然的熏染或归于淘汰。好学的教员与好学的学生是学校里的活势力,至于校外的学者,如能使教员学生常有接触的机会,也是很有益处的。

    四

    总起来说:一、好学的教师同学,二、可学的工具,三、必学的督促,是我认为引导学生努力求学的要件。

    ☉ 半周岁的燕子矶国民学校

    ————一个用钱少的活学校

    一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

    二

    学生是来读书的,教他做事,自己不情愿,父母不情愿。这是第一个难关。教员是来教书的,要他教学生做事,固不情愿,实在也是不会。这是第二个难关。教学生读书易,教学生做事难。如何打破这两道难关?一要身教,二要毅力。

    三

    教学生做事的第一个影响就是全校无事不举:屋角上,桌缝里都可以看见精神的贯注。第二个影响就是用不着用人做事:打扫,泡茶,及一切常务都是大家分任,所以这个学校没有门房,没有听差,没有斋夫。第三个影响就是学生得了些合乎生活需要的学问:学生在学校里既肯做事,会做事,在家里也肯做事,会做事了;父母因此也很信仰学校了。第四个影响就是省钱:这个学校连校长有四位职员,五级学生共有一百二十四个人,但每年只花费公家六百二十四元钱。

    四

    平常办学,学校自学校,社会自社会,不要说联络,连了解也说不到。

    五

    乡村学校最怕的是教职员任职无恒,时常变更。在这种情形之下,研究、设施都不能继长增高,真是可惜。

    六

    现办学的时髦方法:一是要求经费充足。有钱办学不算稀奇,我们要把没有钱的学堂办得有精彩,才算真本领。二是聘请留学生做教授。有西洋留学生更好,西洋留学生中有硕士、博士头衔的更为欢迎。这个偶像是要打破的。

    ☉ 天将明之师范学校

    ————江宁县立师范学校半日生活记

    一

    中国的师范教育过了二十多年的黑夜生活,到了现在居然要天明了,要看见阳光了,要吸收朝气了,真是爽快啊!

    二

    乡村标准学校最需要的就是标准校长。乡村标准校长应当有三层资格:一、他要有农夫的身手;二、他要有教师的头脑;三、他要有社会改造家的精神。

    三

    人家好意的批评固然要虚心考虑,但成败、利害、毁誉可以置之度外。干了几年之后,闲话自然没有了。

    四

    从前科举时代虽然考的是八股文章,但因为考举要在考场里好多日子,自己不会煮饭就要饿肚皮就要挨饿;并因为要在路上旅行很长久的时间,对于好多别的技能如骑马、打拳、舞剑、缝纫等等都要在家里学会,父母才放心给他们出去。所以科举时代,秀才们所会的不但是八股,并且还有些日常生活的本领。

    五

    现今学堂里的学生简直只学得一点洋八股,连这些日用的常识常能都不会了,岂是国家办学的真意吗?

    六

    师范学校的职务是要采取优良小学的办法训练学生,以广流传。

    七

    凡乡村教师应做的事,学生是可以无不会做,无不乐做的了。他们的学生当能在乡村里安居乐业负担乡村生活改造的任务。

    ☉ 教会教育与私立学校

    ————答同仁中学校杨继宗先生的信

    一

    我以为人世幸福是要用代价换来的。享一分权利必须出一分代价。出代价而不享受权利固可谓清高;若享权利而不出代价心岂能安?中国现在之教会学校里出代价的是外国信徒,享权利的是中国子弟,纵使施者源源接济,受者能不惭愧吗?所以自筹经费是办学者之天经地义,初不容有丝毫之推诿。

    二

    教会学校是私立学校之一种;私立学校在三种情形之下,可以开办。一、公立学校太少,私人依照国家教育宗旨及学制,得设立学校,以免儿童失学。二、公立学校办理不善,私人依照国家教育宗旨及学制,得设立学校以便儿童受更良之教育。三、私人有科学教育之训练及发现教学新理之抱负,依照国家教育宗旨,得设立学校以资试验,即与学制有所出入亦当容许。

    三

    教育中国子女之学校经费,必须中国人负担;中国教会学校经费,必须中国信徒负担。这是我对中国人说的话。至于外国朋友以己达达人之精神、人类一体的目光,赞助中国教育之发展而无其他作用的,我们应当感谢他们的盛意,断不可一概抹煞。这是我们既负责任之后所应表示之大国民气概。

    献诗

    我十七岁之春,独自一人,乘船赴杭学医,父亲躬自送到水蓝桥下船。回想初别情景,历历如在目前。今特追摄入诗。送别人竟不及见,思之泪落如雨。

    古城岩下,

    水蓝桥边,

    三竿白日,

    一个怀了无穷希望的伤心人,

    眼里放出悲壮的光芒,

    向船尾直射在他的儿子的面上,

    望到水、山、天合成一张大嘴,

    隐隐约约的把个帆影儿都吞没了,

    才慢慢的转回家去。

    我要问芳草上的露水,

    何处能寻得当年的泪珠?

    二十年四月十日

    北固乡道上

    偕黄任之先生等二十余人游燕子矶,道经北固乡之情景。

    无限春光好,行行北固乡。

    村童惊客众:一路数车忙。

    七年春

    中国小孩子过新年

    过了三十晚,又到初一朝。

    枕头压岁钱,灯笼挂得高。

    一身新到底:鞋,袜,衣服,帽。

    “听听打呼声,轻轻不要闹。”

    寻吃厨房里,五香鸡蛋好。

    堂前去拜年:爹,娘,哥哥,嫂。

    开门放爆竹,大炮和小炮。

    大炮闭耳听,小炮点着跑。

    跌在污泥里,妈妈一顿敲。

    眼泪流到嘴,哈哈又笑了。

    放爆竹

    一个个的放,

    一声声的闹。

    它把新的惊起,

    把旧的吓跑。

    放,放,放,

    放到旧的不敢再来到。

    放,放,放,不住的放,

    放到新的不会再睡觉。

    十一年二月六日

    寄信

    天气好冷啊!

    这封信在路上冻三千里,

    岂不要冷透了吗?

    我怕信冷了要冰了他的手,

    连忙拿进被窝里去放在胸前,

    双手紧紧地压着,

    使它充满了暖气再寄。

    邮差啊邮差!

    千万别把信里的暖气走出去啊!

    我怕信冷了要冰了他的手。

    十二年二月

    敲门

    打破了铜墙铁壁一万重,

    跑出个光明磊落的灵魂,

    站在您的心前敲门,

    要拜会您的灵魂。

    望进去铜墙铁壁又是一万重!

    我急得叮叮东东地敲,

    您却慢慢吞吞地开,

    好容易我的魂见了您的魂。

    要等到两魂变一魂,

    从此出入不关门。

    十二年三月

    天无奈

    天无奈,

    奈人何;

    人无奈,

    奈愁何。

    何不将愁化作歌,

    送进芳耳,

    透入心窝?

    偏遇不着顺风过!

    只凭你唱,

    谁来和?

    十二年三月

    生命

    一

    生命之美如春花;

    千紫万红开落忙。

    开时只为春来看,

    春去何必再开花?

    二

    生命之泉如夏雨;

    风雪雷电皆为汝。

    农家得雨庆丰年,

    江河横流亦是雨。

    三

    生命之花如秋月;

    月魄婵娟复清绝。

    生来带有盈亏命!

    何事团圆照离别?

    四

    生命之洁如冬雪;

    梨花散尽天女别。

    只合乘风归太虚,

    不愿亲遭骄阳劫。

    十二年四月

    国民与我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只愿爱你,不愿害你。

    如果害你,就是害己。

    十二年秋

    注:此诗原题为《爱与害》。一九二五年一月十日在《申报·平民周刊》发表时,改为此题。

    读《板桥全集》

    写诗作画慰劳人,

    惟有劳人识味真。

    日持一卷随身看,

    不觉世间有风尘。

    美术家写自己性灵,何暇择人而沽?惟冷眼偶尔一观当世之收藏,只见古今杰作多流落在富贵人粗做侍儿,劳人安能得其慰藉?此诚美术家之大憾事。

    板桥道人说:“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这是何等伟大的精神!

    十二年秋

    送葬

    君从天上来;应归天上去。

    此地多烦恼,久住招人妒。

    未若乘高风,飘入云深处。

    天欲成君洁,夺君见大恕。

    为何只杀我

    民歌改作

    汤家太太做生日,家家为他拜寿忙。

    车满门,客满堂,为何不杀羊?

    羊说道:

    “羊毛年年剪得多,为何不杀鹅?”

    鹅说道:

    “鹅蛋好吃不可杀,为何不杀鸭?”

    鸭说道:

    “白细鸭绒好做衣,为何不杀鸡?”

    鸡说道:

    “五更天亮报时候,为何不杀狗?”

    狗说道:

    “我看家门你玩耍,为何不杀马?”

    马说道:

    “一年给人骑到头,为何不杀牛?”

    牛说道:

    “我耕田来你收租,为何不杀猪?”

    猪说道:

    “今天大家都快活,为何只杀我?”

    一九二四年

    恕歌

    人生在世,

    各有所好。

    赌的赌;

    嫖的嫖;

    吸烟的吸烟;

    逍遥的逍遥;

    这个要功名高;

    那个要发财早;

    还有人要长生不老,

    各有各的不好。

    就是一无所好,

    也未见得十分好。

    如要十分好。

    到那儿去找?

    他若不是嘴上圣贤,心里强盗,

    还是大量包容好。

    如果只知责人,不知责己,

    那就糟糕!

    本篇原载于1925年1月31日《申报·申报常识·平民周刊》

    问到底

    天地是个闷葫芦,

    闷葫芦里有妙理。

    您不问它您怕它,

    它一被问它怕您。

    您若愿意问问看,

    一问直须问到底!

    十三年

    每事问

    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

    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的巧,

    愚者问的笨。

    人力胜天工,

    只在每事问。

    十三年

    爱之果

    小桃出麻疹时,代老太太作

    泰山压在肩脖上的重担,

    脚踏在薄冰上的恐惧,

    黑云里透出忽隐忽现的

    阳光似的希望!

    织成不断的忧思,

    放出不倦的精神,

    更含了一种苦而甜的滋味。

    这不是由于一点爱心吗?

    归来

    诗神始言旋,诗人浑欲仙;

    不须饮斗酒,已可诗百篇;

    地变诗的地,天变诗的天;

    两间皆是诗,妙诗随意拈。

    十三年二月二十七日

    自勉并勉同志

    人生天地间,

    各自有秉赋:

    为一大事来;

    做一大事去。

    多少白发翁,

    蹉跎悔歧路。

    寄语少年人,

    莫将少年误。

    十三年三月二十五日

    写于徐州旅馆

    努力

    努力,努力,

    努力向前进,

    努力向上进,

    先把脚步儿站稳,

    再把方向儿认定。

    一步,一步的走,

    一步,一步的近。

    千万不要回过头来,

    别人的闲话也不要听。

    战胜困难全靠要自信。

    努力,努力,

    创造个好命运,

    自己的力量要尽。

    十三年三月二十五日

    赠方振民先生

    入山种桃李,

    更怀松柏志。

    愿将松柏伴桃李,

    耐过岁寒无凋意。

    十三年三月二十九日

    耳朵先生

    写信原来要自然,

    对谈如人在面前。

    若问写的好不好?

    请双耳朵做教员。

    这是我在长江流域推行平民教育时代,教人写白话信的一个小法门。

    十三年四月十四日

    家穷子孙多

    家穷子孙多:

    睡觉抢被窝,

    吃饭打破锅,

    妹嫁等姐姐,

    弟娶等哥哥。

    少年

    少年!

    少年!

    油里煎的少年!

    为谁心里痛?

    没有人相怜!

    少年!

    少年!

    书呆子的少年!

    愿为知己死!

    知己在那边?

    少年!

    少年!

    大无畏的少年!

    你有万钧力,

    砍不断情弦?

    少年!

    少年!

    可敬爱的少年!

    同是一个人,

    何如几年前?

    少年!

    少年!

    似水流的少年!

    你再不觉悟!

    坟墓在眼前!

    秋歌

    秋风凉,

    秋叶黄。

    适者生存,

    不适者灭亡!

    十三年秋

    秋神的命令

    一阵秋风吹叶红。

    唱和将尽虫,

    松柏有余容。

    适者披霜过冬,

    不适者从此送终。

    问几人尚在梦中?

    十三年秋

    我的小怀抱

    好也不算好,

    坏也不算坏。

    好好坏坏随人讲,

    心中玉一块。

    恩怨有偶然,

    毁誉多意外。

    翻手作云覆手雨,

    朋友我不卖。

    十四年一月一日

    追忆美国得父殁耗之生活

    我欲忙,

    我欲忙。

    忙到忘时避断肠,

    几回心内伤!

    我欲忘,

    我欲忘。

    忘入梦中哭几场,

    醒来倍凄凉!

    悲之极,不得已借事勉强忘之,下课后即到图书馆中看书,不敢回寓,每至深夜始返。但梦中不能自主,悲怀一动,凄凉甚矣。

    有怀

    东方来的明月,

    您带得几多愁来,

    把一脸儿都变得这样惨白?

    我分明是平安的,

    你回去的时候,

    可以笑笑吗?

    与月亮赛跑

    您昨天比前天圆,

    今天比昨天圆。

    您和我比赛吗?

    我明天到家,

    比您先团圆!

    天气冷

    天气冷,

    天气冷,

    冷到心头冰到魂。

    里面分明是一炉红火,

    打不开门!

    白兰花

    我是一朵白兰花,

    愿人摘去送给他————

    送给他;

    人山人海多似恒河沙,

    只愿送给他,

    送给他插。

    莫向鬓边插,

    须在心前插。

    花也象他,

    他也象花,

    天生成的一点儿不差。

    兰花怨

    友人房中摆着一盆兰花,八天了,而友人不觉,我写此代兰花伸冤。

    我来了八天,

    只算活了您看我的那一刻,

    若我等您看的时候才开,

    您看过之后就落,

    又何从懂得人家的负情呢?

    这种诗在当时看来,觉得不错,到现在我倒要代兰花向我自己反问了:“花是为人开的吗?”我深悔,代兰花出气反把它的身份弄低了。

    勉青梧

    收汝儿女泪,

    挥汝神明笔,

    毋再写柔情;

    但叫它风卷云翻,

    扫起满天霹雳。

    收汝儿女泪,

    拔汝宝光剑,

    毋再挂床头;

    但教它雪舞霜飞,

    光照山河色变。

    中秋月下

    徘徊的秋月!

    这分明是您团圆时节,

    也如何这样惨白如雪?

    莫非是人间还有未圆人,

    不忍面?

    莫非是月姊亦有心中事,

    不堪说?

    莫非是会少离多,

    今夜虽暂圆,明宵缺?

    十五年中秋

    赠程仲沂先生

    一

    老有童心,

    遍寻大地应无偶。

    栽桃种李,

    盛德焉能朽?

    魑魅魍魉,

    到处人家有。

    漫开口,

    少喝杯酒,

    便天长地久。

    二

    “一年一饮长江水,

    还赏钱塘月。”

    水月若多情,

    应怨君轻离别!

    十五年九月二十日

    题黄山游记

    少年生长黄山边,

    足迹未到黄山前;

    黄山之神如有灵,

    应已记过万万千。

    我身未到黄山巅,

    我心已见黄山之尊严;

    三十六峰似曾到,

    峰峰与结梦中缘。

    泰岱匡庐虽奇异,

    比我梦中黄山远不及。

    人生为一大事来,

    丈夫志在探新地。

    屈指三万六千场,

    归老黄山终有日。

    此是终须到,

    此约今朝立。

    黄山与我愿毋违,

    看取方子之书助相忆。

    十五年十月 题于泰山下

    村魂歌

    男学生,

    女学生,

    结了婚,

    做先生。

    那儿做先生?

    东村或西村。

    同去改旧村,

    同去造新村。

    旧村魂,

    新村魂,

    一对夫妻一个魂。

    此歌已由赵元任先生制谱。

    十六年春

    题严子陵先生像

    垂竿古渡头,无饵亦无钩。

    鱼儿爱知己,群来竿下游。

    十六年五月

    骂人

    你骂我,

    我骂你,

    骂来骂去,

    只是借人的嘴巴骂自己。

    初学烧饭

    书呆子烧饭,

    一锅烧四样:

    生、焦、硬、烂。

    十六年夏

    晓声

    一

    玎玲玎玲当!

    天上放红光,

    放红光,放红光,

    放自东方,

    照到晓庄。

    二

    玎玲玎玲当!

    晓庄放红光,

    放红光,放红光,

    放自晓庄,

    照到四方。

    十六年十一月一日

    不投降歌

    一

    军人救国不要命,

    不要命,

    不要命,

    只有断头将军,

    没有投降将军。

    二

    军人救国不要命,

    不要命,

    不要命,

    只有断头兵丁,

    没有投降兵丁。

    三

    军人救国不要命,

    不要命,

    不要命,

    捧出一颗丹心,

    献与亿兆生灵。

    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人的体操

    抬一桶儿水,烧一锅儿饭,

    挑一担儿粪,出一身儿汗,

    晚上睡得着,日里事能干。

    让人笑笨伯,我自为好汉。

    十六年十二月

    鸡公山前

    行行日已西,无奈饿肚皮。

    喜到鸡公山:见山不见鸡!

    十六年十二月八日

    一文钱

    公家一文钱:百姓一身汗。

    将汗来比钱,化钱容易流汗难!

    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过不得年的朋友

    除夕,除夕,

    他最是怕除夕。

    一年事业不堪记!

    收入虽多,

    抵不上开支。

    糊涂账儿一笔。

    到如今只好两脚三十六儿去也,

    且做一晚儿“皇帝”。

    鸡啊!可早些儿啼!

    双料少爷

    自从家父做老爷,

    人人呼我阔少爷,

    谁知我还是自倒洗脸水,

    远不如进个学堂儿:

    听差为我铺床又叠被,

    上课看情书,

    下课访小姐,

    不高兴,闹个风潮儿,

    直要教员怕我如同儿子怕爹爹,

    请看今日害国贼,

    那一个不是当年的双料少爷?

    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败家子的体操

    进城考学堂,

    学会拍网球;

    洋人发大财,

    老子叹气卖老牛。

    传统游戏运动中以拍网球为最贵族化,一个球要费几元,一个球拍要费几十元,而且本国人至今不能自造。

    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河南道中

    雪中老妇

    群儿雪中嬉,老妇独悲啼。

    救得新年饿,押却除夕衣。

    十七年元旦

    问江

    滚滚的长江!

    我要问:

    你从何处来?

    你往那儿去?

    你一路来干了些什么事?

    孩子自己抱

    朋友中有一位太太,不喜欢抱小孩儿,整天把她天使似的女儿付托给老妈子们。我一见了她便唱这首歌,唱得她自己也笑起来了。从此她便勇敢的改了。这几句俚词随嘴念来,不过是为小朋友出一口气,竟能发生一些效力,倒是出于我意料之外的。

    自己的孩子自己抱,

    不抱孩子的太太没人要!

    我从迈皋桥唱到夫子庙,

    人人都说刮刮叫。

    十七年五月

    一根麻绳

    朱葆初兄是一位最有趣最可爱的人。今年端午节前一天,赵叔愚夫人交了一根绳子给我说:“朱先生托我代达,倘使节前没有钱来,就请你看这根绳子。”我理会他的意思,便送了他两首诗。

    一 以人眼观之

    绳子一根,性命一条,

    呜呼哀哉,不了也了。

    二 以佛眼观之

    绳子一根,性命一条,

    业报相乘,了也不了。

    劝友

    这时教育部里的科学家、教育学家、政治学家,互相诽谤,不能合作,部中友人告诉我,我便写了这几句话送他,劝他做些建设工作。不要分心于无谓之党争。

    教育、科学与政治,

    原是同胞三兄弟。

    虽然各有各脾气,

    何必你骂我来我骂你?

    大祸当头如燃眉,

    建国救世更协力。

    “你不好,打倒你,我来做。”

    莫把“做”字轻忘记。

    十七年六月

    挽赵叔愚院长

    人生在世三大事:

    “做工,求知,管政治”。

    病时补述人生观:

    “康健,快乐”不可易。

    至理名言能医国,

    国医不能医自己。

    此日农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