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附录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我们的两大难处————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在研究院讲演

    今天要同大家谈的,是“我们的两大难处”。原来我本拟为“两大苦处”,后来又改成“两大难处”。无论苦也罢,难也罢,反正是不好受的意思。所谓“我们的两大难处”是什么呢?头一点是高谈社会改造而依附政权; 第二点是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 。底下我解释这两句话:

    头一点————高谈社会改造而依附政权,这是一个矛盾。旁处的乡村工作,也许不成为一个问题。因为他们是在作一方面的或一项的改良工作、建设工作。说得不好听一点,他们是枝枝节节的工作。他们本来不说社会改造,这便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我们说要社会大改造,而非枝枝节节的做一点好事。既说社会改造,那就不应当接近政权,依靠政权。为什么呢?如果你(我们自己)承认现在的政权是一个革命政权,你所要完成的社会改造,也就是他所要完成的社会改造;那末,就用不着你再作什么社会改造运动了!你现在既作社会改造运动,则明明是你看他(现政权)改造不了。他既改造不了,你就应当否认他,你就应当夺取政权来完成社会改造!你既不否认他,而又顺随他在他底下活动;那 末,你本身就失掉了革命性,又怎么能完成社会改造呢?你不但在他底下活动,而且依附于他,这怎么能完成社会改造呢?照例,政府和社会比较;政府最代表那惰性、不进步性的;而大凡新的潮流、新的运动、新的创造,都是从社会发生的。除非他是一个革命政权;否则那个政权只代表惰性,不进步性的。比如苏俄共产党政府,那是一个革命政权;他所代表的是新的潮流、新的势力,他能够创造,能够完成革命。然而照一般的政权说,皆所未能。所以这时候我们要求社会大改造,而实际上靠现政权作事,这是一个大矛盾!这个矛盾,以现在乡村工作的趋势看,像是更要加重的样子。在此刻,长江一带讨论“政教合一”的问题,讨论得非常热闹。这个名词,实不大妥当,可是他们都很喜欢用。究其所谓“政教合一”者,说的是什么呢?他们就是要:一面借行政上强制的力量办教育。尤其是办民众教育;一面拿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夫,来推行政府所要推行的各项新政。他们觉得办民众教育没有政府的力量为后盾,很难办,故要求政治力量来帮助;同时又感觉到,新政之推行不用教育的工夫,也很难推行得好,所以需要借重教育。这样一个内容,用“政教合一”这样一个名词;在南方闹得很热闹,大家很喜欢讨论,也有许多地方正在实验,如此结果下去,有让乡村工作行政化的趋势————乡村工作变成地方下级行政。乡村工作果真变成这样,那还有什么社会改造可谈呢?这是一个大的问题。

    第二点————“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这个话,差不多是一个事实。在无锡我们开的乡村工作讨论会,乃至去年在定县的一届年会,都可以看出其间乡村农民的代表差不多没有。放宽点说:即令有,为数也太少;最多的,还是教育界的人。其他如农业家、公共卫生家,这样的技术人才倒有;政府的人也很不少,地方政府,中央政府,都有人出席;可是从乡村来的,代表农民的,真是凤毛麟角。即此可见乡村之不动。仿佛乡村工作讨论会和乡村没大关系,乡下人漠不关心,只是乡村 以外的人瞎嚷嚷,不但如此,我们试以乡村工作的几个重要的地方说:头一个定县平教会,在定县人并不欢迎。本来最理想的乡村运动,是乡下人动,我们帮他呐喊。退一步说,也应当是他想动,而我们领着他动。现在完全不是这样。现在是我们动,他们不动;他们不惟不动,甚且因为我们动,反来和他们闹得很不合适,几乎让我们作不下去。此足见我们未能代表乡村的要求!我们自以为我们的工作和乡村有好处,然而乡村并不欢迎;至少是彼此两回事,没有打成一片。即我们邹平,假定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来征求乡下人的意见————乡村建设研究院要搬家了,你们愿意不愿意?投票的结果如何,我也不敢担保。自然也有一些人觉得研究院,多少还没有劣迹,仿佛在这里也还不错,县长也很不坏,不走也好。顶多如此。或者他简直不表示,仿佛无成见,走也不留,不走也可以。真正的老乡,恐怕就是这个态度的。这个就足见你运动你的,与他无关,他并没动。此种现象,可以反证出我们是未能与乡村打成一片;让他知道我们是为他,而造成一种不可分离的形势。邹平定县是如此,河南镇平内乡一带也许比我们强一点;因为他确是地方人(彭禹廷先生等)自己起来的,真替乡村解除了不少痛苦。削平匪患,即其大而易见者。就是苛捐杂税,头几年他们也有办法抗不交纳。那里真有乡村自救自卫的样子。想像着他对于农民,大概比我们融和,可是有两点要注意的:一则像这样的例太少;而且我们也看不出乡村工作有按镇平这方式开展的趋势。再则,严格的讲,在镇平究竟乡下人动起来没有,也很难说;其地方领袖虽然很替乡村打算了,而到底同乡村融成一片没有,也很难保。从这些情形看,这又是一个大的矛盾!如果乡下人不动,那末,我们乡村运动算怎么一回事呢?这样能发生大力量吗?不能的!我们乡村运动天然要以农民作基础力量,而向前开展;如果我们动而乡村不动,那有什么前途呢?不能代表乡村的要求,不能发动乡村的力量,那怎么能行呢!

    总之,我所提出的这两大问题,也可算是两大矛盾、两大危机。如果我们作乡村工作的人当初就是作假,并不是真想干社会改造;我们是“挂羊头卖狗肉”,欺骗人的,则也无所谓危机;乡村不动就不动,你不动也碍不了我还照旧工作。可是你心里要不是假的,还当个真要求,那就真是危机了。你所苦心焦思地在那里干的,照这样下去,明明做不到,非失败不可的;这不是危机吗?可是现在我们不说是矛盾,也不说是危机,而只轻轻地说是两大难处。这个意思就是说:我还不承认它是两大矛盾,不看它为两大危机。我再三想,左右想,想了半天,只好说是两大难处。底下我要解释这是两个难处;而不是矛盾,不是危机;我对前途还是乐观,不认为要失败。这个解释,也就是回答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到底你能不能够从改造政治而完成社会改造呢?再一个问题是:你到底能不能代表乡村的利益,代表农民的要求,让乡下人动起来跟着你走,发生大力量而转移大局呢?

    刚才所提出的问题,不过举其大者而言之;其实不止此。仔细分析起来,我们的矛盾、危机很多很多;细心一点的人都会看出。例如乡村运动者,自己不能合为一个力量;各有其来历背景,各有其意见主张。那末,期望它来改造社会又如何能行?因为没有一定的方针要求,就不成功一个大力量。这个问题也很不小,连前两个问题合起来,也可说我们的三大问题。此三大问题排列出来就是:

    一、与政府应分而不分;

    二、与农民应合而合不来;

    三、彼此也不能合而为一。

    乍看去,三大问题有一于此,乡村运动便不会成功;何况三者具备?可是我不是这样看法,我只说是我们无法避免的难处;而此一切难处均有其所从来。在这里尚不见其是我们的矛盾,尚不能断定我们的前途!在我看,我们一切的难处,是从三层来的:

    第一层,中国问题自外引发而非社会内部自发的;

    第二层,乡村运动之起,在社会旧秩序被推翻以后;

    第三层,中国旧日社会散漫流动,缺乏阶级,现在则更加混乱失序,依然不成阶级。

    上列三大问题都是从这三层来的。这三层都是早经在乡村建设理论中讲过的意思。凡是于从前所讲能体会在心,则此刻稍加指点,不难明白。

    第一层,“中国问题自外引发而非社会内部自发的”,这是最根本的一点,必须认清的。此点认清,则知中国几十年来的种种运动,实在都是一个“文化改造、民族自救”,很缺乏政治斗争性。它几乎不像一个革命,因它不是一个新的阶级势力起来推翻固有的秩序。民族问题早掩盖了阶级问题。然而也不是对外的民族斗争,而是民族自救。民族对外的意思虽然常常有,而工夫到底还在如何自救。因此像外国那样革命斗争的阵势,非常缺乏,分不清楚。这是无可如何的事实。我们常常处于这囫囵整个的问题之下 (说民族、说文化,均见其为囫囵整个的),是最不好办 。所谓难处,大半就难在这里了。这是一点。又因其为“文化改造、民族自救”,对内的问题小,所需的破坏工夫就小,而主要的在有所培养进步。换一句话说,全需要建设工夫和教育工夫。而这种工夫和有所破坏推翻正相反;那是自下而上,这是自上而下 。中国的革命,大多数老百姓是被动。自过去的变法维新、两次革命,以至今日乡村运动,均不免自上而下。许多难处,由此而生。这是一点。凡事要破坏容易,要生长进步则是快不来的。这能慢不能快, 也是我们工作上发生困难的由来。这又是一点。

    第二层,“乡村建设运动之起,在社会旧秩序被推翻以后”;若在旧秩序未推翻的时候,多少还有点自下往上的样子。现在连这一点也没有,则阵线更不明。若在旧秩序未推翻的时候,多少还需要破坏工夫, 现在唯有建设工夫、教育工夫,更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更是能慢不能快的。若在旧秩序未推翻的时候,旧秩序便是一个有力的革命对象,大家的要求都还集中在一点上,事情就容易办。现在则对象非一个,要求不一致,说不上来同谁拼命,说不上来社会最大的最有力的要求是什么。这个就难办了。

    第三层,“中国旧日社会散漫流动,缺乏阶级,现在则更加混乱失序,依然不成阶级”。这就是在此社会中,没有两面不可躲闪的冲突,同时也没有相联一致的势力。谁与谁都不是仇敌,可是谁与谁也不是一家。如此,则上下依违,友敌分合之际,自不能不有许多难处了。(以上三层,总起来只是一回事)。

    试根据以上三层,来解释第一个问题。我们所以与政府当分而不分的,实为中国社会改造运动不以某阶级为背景,而是民族文化的改造。我们固然自负是革命的,政府也未尝不革命。今日的政府,不正是革命党的政府吗?他们不早曾做过激烈的农民运动吗!不过落到今日,你说他还能完成革命则不配;你说他妨碍革命,那也不然。中国的党派在空间上没有很大分别,而时间上的分别大 。这就是因为不是社会内部问题,缺乏阶级背景,所以空间上的彼此对立不显著。而因为问题是外来的,外面世界变化很快,问题自身一时一时演变不同,则虽同一党派对于问题的反应自也不能同。请看孙中山先生一手领导的革命团体,前后四十年变化多少次。即以最近的国民党而说,北伐前和北伐后简直判若两党。说他们在当初就非革命的或假革命的,那是冤屈他;说他至今还能担负革命任务而完成中国革命,那也是过奖他。假若是社会内部的阶级革命,断不会如此。唯其是从外引发的囫囵整个问题,势必一时有一时的反应,谁也不能看得很远。现操政权的国民党,好像已经完了其在中国革命史中的一段使命。今后来完成中国革命的工作,要靠乡村运动,而他能从旁协助,即为最善的尽力。此其所以然,分析下来有三点:

    第一点,现在的政府,我们简直不知道它要到哪里去!我不否认它想干好事,但它自身已无方针 。大约世界上的好法子,它都想要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