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汤用彤讲佛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为中土典籍所不尝有。吾疑其亦比附佛家因报相寻之义,故视之甚重,而言之详且尽也。

    (丙)汉代佛教,历史材料甚少,极为难言。但余极信佛教在汉代不过为道术之一。华人视之,其威仪义理,或有殊异,但论其性质,则视之与黄老固属一类也。溯自楚王英尚黄老之微言,浮屠之仁祠,以至桓帝之并祭二氏,时人信仰,于道佛并不分别。襄楷上宫崇之神书,复曾读佛经。其上桓帝疏杂引《老子》佛书,告桓帝以人主所应奉之正道。则在其心目中,二道实无多大差异。其言曰:

    又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

    此举黄老浮屠合言为“此道”。而清虚无为,亦《太平经》之所言。至若好生省欲,于吉神书,尤所注意。诸义均可与佛教相附会。则桓帝所奉之黄老,虽非于吉之教。然自襄楷之信念言之,浮屠与太平道可合而为一也。

    襄疏又曰:

    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

    浮屠不三宿桑下,原出《四十二章经》。至若“精之至也”一语,见于《老子》五千文。但《太平经》,固亦不缺此类语言。如曰“精思”(乙之十六),“精明”(乙之五),“不精之人”(七十一之二),又言“精进”(甲之三)。则称赏“精之至”者,亦于吉之教所许也。(康僧会《六度集经》卷六,释精进曰,精存道奥,进之无怠,此亦袭取道书旨意。)

    襄疏又曰:

    天神遗以好女。浮屠曰,此革囊盛血,遂不盼之。其守一如此,乃能成道。

    天神以玉女试道者,两见于《太平经》中。如言天常使邪神来试人,数试以玉女,审其能否持心坚密。(七十一之六以下)又谓赐以美人玉女之象,如意志不倾,则能成道,如生迷惑,则“道不成”。(此见一一四之六页,此段及上段所引文,均难读,兹但节引之。)于吉、襄楷皆用《四十二章经》之故事也。“守一”语似老子之抱一。但《太平经》中有守一之法,谓为长生久视之符。(壬之十九)守一者可以为忠臣孝子,百病自除可得度世。(九十六卷)谓有三百首(一〇二),兹已不详。但其法疑窃取佛家禅法。如《经钞》乙之五曰:

    守一明之法,长寿之根也。万神可御,出光明之门。守一精明之时,若火始生时,急守之勿失。始正赤,终正白,久久正青,洞明绝远,还以理一,内无不明。(原文颇有误字,此据《太平经圣君秘旨》校改。)

    今按“守一”一语屡见于汉魏所译佛经中。如吴维祗难[6]等所出之《法句经》云:

    昼夜守一,心乐定意。

    守一以正身,心乐居树间。

    《分别善恶所起经》(此经《长房录》四谓为安世高译,《祐录》四在续失译中)偈言有曰:

    笃信守一,戒于壅蔽。

    《菩萨内习六波罗密经》(此经《长房录》四谓为汉人严佛调译,《祐录》失载,但依其文字可指为魏晋以前所出),解禅波罗密为“守一得度”。而《阿那律八念经》(此经《长房录》四谓为汉支曜译,《祐录》三安公失译录中著录,亦当为晋以前所出)云:

    何谓四禅,惟弃欲恶不善之法,意以欢喜,为一禅行。以舍恶念,专心守一,不用欢喜,为二禅行。(下略)

    据此则“守一”盖出于禅支之“一心”。(《太平经》九十六谓守一可以为孝子忠臣云云。后汉支曜译《成具光明定意经》云,孝事父母,则一其心,尊敬师友,则一其心,云云,可与《太平经》所言参照。)而《太平经》之守一,盖又源于印度之禅观也。

    按一心谓之守一,“一心则不摇”(用《成具经》中语)。不摇故不惧女色之试诱,不畏虎狼毒物。(详一一四卷)因之襄楷谓浮屠不近女色,为守一也。又据《真诰》卷十三论守玄白之道曰:

    此道与守一相似,……忌房室甚于守一。

    《抱朴子·地真篇》亦云:

    守一存真,乃能通神,少欲约食,一乃留息。

    襄楷之以节欲与守一并言,其故谅亦在此也。

    复次,汉代佛教。既为道术之一,因之自亦常依附流行之学说。自永平年中,下至桓帝约有百年,因西域交通之开辟,释家之传教者,继续东来。但译事未兴,多由口传。中国人士,仅得其戒律禅法之大端,以及释迦行事教人之概略,于是乃持之与汉土道术相拟。而信新来之教者,复借之自起信,用以推行其教。吾人今日检点汉代残留之史迹,颇得数事,可以证实此说。

    一、如襄楷告桓帝曰:

    又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今陛下嗜欲不去,杀罚过理,既乖其道,岂获其祚哉。

    夫汉初黄老之道,本在治国。《太平经》亦有兴国广嗣之术。至若浮屠,则何与于平治之术,更胡能言岂获其祚耶。然按牟子述《四十二章经》之翻译,而有言曰:

    时国丰民宁,远夷慕义,学者由此而滋。

    此言疑本于《四十二章经》序。《祐录》载此序,其末段云:

    于是道法流布,处处修立佛寺,远人伏化,愿为臣妾者不可称数,国内清宁,含识之类蒙恩受赖,于今不绝也。

    此项言论,以臆度之,或当时之人,以黄老浮屠并谈,于黄老视为君人之术,于浮屠遂以为延祚之方也。

    二、《太平经》中颇重仁道,如谓道属天,德属地,而仁属人,应中和之统。(三十五之二及一一九之七)又天道好生,地亦好养,故仁爱有似天地。(三十五之三)而佛法守大仁慈(《四十二章经》语),不杀伐(《后汉书》引班勇语),释迦牟尼一语,译为“能仁”,亦始于汉代。(康孟详《修行本起经》释迦文下注云,汉言能仁。按牟尼在印度原文,并不可训为仁。支谦《瑞应本起经》有注,谓应译能儒。)汉明帝即已号浮屠为仁祠。汉魏佛经,发挥仁术者极多。如《六度集经》卷五云:“道士仁如天地。”卷七曰:“大仁为天,小仁为人。”凡此诸义,均与《太平经》义契合也。

    三、“大仁为天,小仁为人”之文,出于《六度集经》中之《察微王经》。此经以五阴为元气。元气之说,在《太平经》中极重要,亦当时佛家所窃取,而为其根本义。(参看下章)《察微王经》有曰:

    元气强者为地,软者为水,暖者为火,动者为风。四者和焉,识神生焉。

    此显因人为中和之气所生,故云四者和而识神生。又仁属于人,应中和之统。因此“仁”者乃元气调和之表现。而人之高下,悉依调和之程度为准。故此经复曰,“神依四立,大仁为天,小仁为人”也。依此以推,则仁之最大者为神圣,神圣为中和之至极。故《太平经》谓得道之人,居于昆仑,昆仑者中极也。(百十二之二十一及庚之十四)而《后汉书·西域传论》,叙浮屠之化,亦曰:

    余闻之后说也,其国则殷乎中土,玉烛和气,圣灵之所降集,贤懿之所挺生。

    范氏所述,疑采自汉代之传记。又牟子《理惑论》,叙佛陀之诞生曰:

    所以孟夏之月生者,不寒不热,草木华英,释狐裘,衣绤,中吕之时也。所以生天竺者,天地之中,处其中和也。

    夫佛经固谓佛生于中国,但此乃天竺之中,而非天地之中也。谓为天地之中,乃谓神灵必降生于“玉烛和气”之境故也。实袭取支那[7]流行之学说也。

    汉晋讲经与注经

    汉世笮融立寺,读佛经,令界内及旁郡人好佛者听受。此为诵经或讲经,文略不能断定。至若讲经,则知始自桓帝世之安清、安玄。盖外国释子,恒专精一经,或数经。其善《阿含》者,谓之《阿含》师。善戒律者,曰《鼻奈耶》师。(道安《鼻奈耶序》有罽宾鼻奈)善对法者,曰《毗昙》师。其人不但诵讽通利,稀有忘失,抑且了解义理,兼能讲说。故来华诸师,于口出经文时,类常讲其意旨。故安玄所讲,当世称为都尉玄。想谓于经文能阐明其玄致也。安世高为阿毗昙师。《毗昙》恒依法数分列,纲目条然。世高译时便讲,遂必逐条论说,取经中事数,如七法、五法、十报法、十二因缘、四谛、十四意、九十八结等,一一为之分疏。而于四谛十四意九十八结,安侯并自有撰述。严浮调复因其未详《十慧》,乃作《沙弥十慧章句》。(均详见上章)《章句》者,疑系摘取《十慧经》文,而分章句,具文饰说。(语用《汉书·夏侯胜传》)其书用以教初学(原序末曰,未升堂者,可以启蒙焉),故曰《沙弥十慧章句》也。

    安世高善《毗昙》学,译经时并随文讲说。其后浮调依其规模,分章句疏释。此种体裁,于后来注疏,至有影响。《祐录》九晋道安《四阿含暮抄序》云:

    又有悬数悬事,皆访其人,为注其下。

    《祐录》七道安《道行经序》云:

    余集所见为解句下。

    此均随事数文句,作为疏解。道安所用体裁,实出于严浮调。《祐录》十载其《十法句义序》曰:

    昔严浮调撰《十慧章句》,康僧会集《六度要目》,每寻其迹,欣有寤焉。然犹有阙文行未录者,今钞而第之,名曰《十法句义》。若其常行之注解,若昔未集之贻后,同我之伦,傥可察焉。

    释道安师浮调之遗法,续取前人已注解或未集之事数(原序有“明白莫过于辩数”之语),释其义旨。曰“钞而第之”者,亦逐条注释之谓也。同时(晋泰元二十一年)竺昙无兰次列三十七品,采辑各经不同文字,而以止观、三三昧、四禅、四谛,系之于后。《祐录》卷十,载其序文曰:

    序二百六十五字,本二千六百八十五字,子二千九百七十字,凡五千九百二十字,除后六行八十字不在计中。

    此书合列经文,有似会译。而分列事数,取一经文为母,其他经事数列为子。虽非注疏,然亦系师严氏之意。后世之会译子注,盖均原出于此。而其最初则似由于汉代讲经之法也。按安世高如不能用汉文撰述,道安谓其所撰《四谛口解》诸书,则必系听者所笔录。安侯译经,兼依事数,条述其义。弟子因先记事数译文,下列其口义,故已有本末母子之分。严浮调《十慧章句》,康僧会《六度要目》,道安《十法句义》,等均从之。而其后经典异译颇多,有会合诸本比较之必要。因亦仿其法,是曰会译。但会译源流,将于下另论之。

    又按西晋竺法雅,创立格义,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以训门徒。(《高僧传》本传)可知至西晋时,讲经犹沿用汉代安侯方法,先出事数,再分条释其义。而法雅复用外书相比拟,使学者易于了悟。由此可见,不仅严浮调等之撰述,以及后代之子注会译,同由最初所采讲经方式演进,即格义亦与此有关。至若格义之意义与重要,亦当于下另详之。

    又汉代儒家讲经立都讲。(《后汉书·侯霸传》与《杨震传》)晋时佛家讲经,亦闻有都讲。(《世说·文学篇》许询为支道林都讲)似系采汉人经师讲经成法。但此制自亦有释典之根据,未必是因袭儒家法度。按康僧会《安般守意经序》曰:

    世尊初欲说斯经时,大千震动,人天易色,三日安般,无能质者。于是世尊化为两身,一白(亦作曰)何等,一尊主演,于斯义出矣。大士上人六双十二辈,靡不执行。

    世尊所化之一身,就安般事数分条问曰,何等。另一尊身答之,而敷演其义。前者当中国佛家讲经之都讲,后者乃所谓法师。按佛教传说,结集三藏时,本系一人发问,一人唱演佛语。如此往复,以至终了,集为一经。故佛经文体,亦多取斯式。如安世高所译之《阴持入经》(此经实属《阿毗昙》),是矣。兹节其开首数句于下:

    佛经所行示教诫,皆在三部,为合行。何等为三。一为五阴,二为六本,三为从所入。五阴为何等。一为色,二为痛,三为想,四为行,五为识,是为五阴。

    又沙门受戒时,说戒亦一师发问,一人对答。此皆都讲制度之根源。按此制最适用于讲《阿毗昙》。想当日讲《阴持入经》时,法师先提示佛之教诫皆在三部,次有一人唱问,何等为三。法师乃出阴持入三事。彼人复问五阴为何等,师乃出阴之五事。如是往复问答,以至终卷。此等条目分析之文体,自恰可用都讲。若行文连篇累牍,不分条款,如用都讲,必较不便。按安侯擅长《毗昙》,且又讲之。依其弟子严浮调,及其后道安所著书观之,其讲经时必亦据事数,逐条演义。而佛家都讲之说,在中国最早见于《安般守意经序》。此经世高所译,而作序之康僧会,则其再传弟子。然则序中所说佛化二身说经,或出于世高。而世高讲经,或已有都讲也。

    又吴支谦译《大明度无极经·第一品》有曰,“善业为法都讲”;又曰,诸佛弟子所问应答,其文下原有注曰:

    善业(谓须菩提)于此清净法中为都讲。秋露子(谓舍利弗)于无比法中为都讲。

    据此则都讲之制,出于佛书之问答,至为明晰。按支谦经原注,疑系其所自注。(说见后)若然,则佛教在三国之初,似已有都讲之制。而汉末之有都讲,亦意中事也。又按《后汉书·杨震传》云:“有冠雀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是都讲为经师执役。至于儒家都讲诵读经文,则见于《魏书·祖莹传》。汉代都讲是否诵经,实无明文。而据上述之《安般序》及《明度经》佛家在汉魏间已有都讲,则都讲诵经发问之制,疑始于佛徒也。又《广弘明集》载梁武帝讲《般若经》,枳园寺法彪为都讲。又东晋支道林为法师,许询为都讲。“支通一义,四座莫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忭舞。”(《世说·文学篇》)此则一系讲经,而非讲《毗昙》。一则都讲,似可依己意发难,是皆此制之推广。但其最初或出于安世高讲《毗昙》法数也。

    又按谢灵运《山居赋》有曰:

    安居二时,冬夏三月,远僧有来,近众无阙。法鼓即响,颂偈清发。散华霏蕤,流香飞越。析旷劫之微言,说像法之遗旨。乘此心之一豪,济彼生之万理。启善趣于南倡,归清畅于北机。非独惬于予情,谅佥感于君子。

    按康乐自注云:

    众僧冬夏二时坐,谓之安居,辄九十日。众远近集,萃法鼓颂偈华香四种,是斋讲之事。析说是斋讲之议。乘此之心,可济彼之生。南倡者都讲,北居者法师。

    此于晋宋讲经之情,叙之颇详,故广引之如上。

    总结

    佛教在汉世,本视为道术之一种。其流行之教理行为,与当时中国黄老方技相通。其教因西域使臣商贾以及热诚传教之人,渐布中夏,流行于民间。上流社会,偶因好黄老之术,兼及浮屠,如楚王英、明帝及桓帝皆是也。至若文人学士,仅襄楷、张衡略为述及,而二人亦擅长阴阳术数之言也。此外则无重视佛教者。故牟子《理惑论》云:“世人学士,多讥毁之。”又云:“俊士之所规,儒林之所论,未闻修佛道以为贵,自损容以为上。”及至魏晋,玄学清谈渐盛,中华学术之面目为之一变。而佛教则更依附玄理,大为士大夫所激赏。因是学术大柄,为此外来之教所篡夺。而佛学演进已入另一时期矣。吾之视汉代佛教自成一时期者,其理由在此。

    释道安(节选)

    高僧与名僧

    梁慧皎《高僧传序录》曰:“自前代所撰,多曰名僧。然名者本实之宾也。若实行潜光,则高而不名。寡德适时,则名而不高。”盖名僧者和同风气,依傍时代以步趋,往往只使佛法灿烂于当时。高僧者特立独行,释迦精神之所寄,每每能使教泽继被于来世。至若高僧之特出者,则其德行,其学识,独步一世,而又能为释教开辟一新世纪。然佛教全史上不数见也。郄嘉宾誉支道林,谓“数百年来,绍明大法,使真理不绝,一人而已”。其实东晋之初,能使佛教有独立之建设,坚苦卓绝,真能发挥佛陀之精神,而不全借清谈之浮华者,实在弥天释道安法师。道安之在僧史,盖几可与于特出高僧之数矣。

    释道安生于晋永嘉六年(公元312年),卒于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在其生前四年,竺法护在天水寺译经。道安约与竺法深支道林同时。其生后于深公二十六岁,长于支公两岁。其死时支卒已十九年,深公逝世亦已十年矣。在安公之出世,《般若大品》恰已译出。在其幼时,永嘉名士,相率渡江,佛教玄风,亦渐南播。方支竺野逸于东山,安公行化于河北。约当支竺重莅建业,安公将南下襄阳。及支竺迁神,安公西入长安译经,孜孜不倦,以及命终。其风骨坚挺,弘法殷勤,非支竺二公所能望也。余故于两晋之际特详述关于道安事迹,而以晋末佛教史实附焉。

    综论魏晋佛法兴盛之原因

    自汉通西域,佛教入华以来,其始持精灵报应之说,行斋戒祠祀之方。依傍方术之势,以渐深入民间。汉末魏初,洛阳有寺。徐州广陵许昌有寺。仓垣水南北二寺,亦当建于是时。汉人严浮调、朱士行已出家为沙门。晋世洛中有寺四十二所,今可知者亦已及十。他处虽少可考见,然其时奉佛以求福祥,民间当更流行。而自汉末世乱,以至五胡之祸[8],民生凋敝,验休咎报应,求福田饶益,当更为平民之风尚。后赵时安定人侯子光(《御览》三七九引《十六国春秋·后赵录》作刘光。又法琳《破邪论》引傅奕云,后赵沙门张光等并皆反乱云,张光当即刘光)自称佛太子,从大秦国来,当王小秦国,聚众数千人于杜南山,称大黄帝。(《晋书》一〇六)可见西晋佛教,在民间煽惑力已甚强。晋道恒《释驳论》有曰:

    且世有五横,而沙门处其一焉。何以明之。乃大设方便,鼓动愚俗。一则诱喻,一则迫胁。云行恶必有累劫之殃,修善便有无穷之庆。论罪则有幽冥之伺,语福则有神明之祐。敦厉引导,劝行人所不能行。逼强切勒,勉为人所不能为。

    《释驳论》虽东晋末叶所作,然据《后汉书纪》,祸福报应固早已为佛法起信之要端。而乱世祸福,至无定轨,人民常存侥幸之心,占卜之术,易于动听。竺佛图澄者,道安之师也。其行化时,五胡之乱最烈,石勒残暴,实为流寇。澄悯念苍生,以方术欣动二石,以报应之说戒其凶杀。蒙其益者十有八九。(语见《僧传》)于是中州晋胡,略皆奉佛。是则释氏饶益即未验于来生,而由澄公已有征于今世。《高僧传》详述澄术之神异,又记其立寺八百九十三所,虽不尽可信,然佛教之传播民间,报应而外,必亦借方术以推进,此大法之所以兴起于魏晋,原因一也。

    西晋天下骚动,士人承汉末谈论之风,三国旷达之习,何晏、王弼之老庄,阮籍、嵇康之荒放,均为世所乐尚。约言析理,发明奇趣,此释氏智慧之所以能弘也。祖尚浮虚,佯狂遁世,此僧徒出家之所以日众也。故沙门支遁以具正始遗风,几执名士界之牛耳。而东晋孙绰,且以竺法护等七道人匹竹林七贤。至若贵人达官,浮沉乱世,或结名士以自炫,或礼佛陀以自慰,则尤古今之所同。(《世说》谓殷浩被黜,始看佛经。)晋时最重世族。西晋时阮瞻、庾已与僧游。东晋时王谢子弟常与沙门交友。史谓竺法汰北来未知名,王领车(王导之子名洽)供养之,每与周旋,行来往名胜许,辄与俱。不得汰,便停车不行,因此名遂重。(见《世说·赏誉篇》。按王洽卒于法汰到京之前,此当别一人事。)盖世尚谈客,飞沉出其指顾,荣辱定其一言。贵介子弟,依附风雅,常为能谈玄理之名俊,其赏誉僧人,亦固其所。此则佛法之兴得助于魏晋之清谈,原因二也。

    西晋初,郭钦上疏,谓魏初人寡,西北诸郡,皆为戎居。江统《徙戎论》,亦历叙东汉前魏,氐羌杂居于关中,将为祸滋蔓,暴害不测。当时晋帝未能用其忠言,遂召五胡之祸。而方中原异族错居时,佛教本来自外域,信仰归依,应早已被中国内地之戎狄。王谧答桓玄难云(《全晋文》卷二十):“曩者晋人略无奉佛,沙门徒众,皆是诸胡,且王者不与之接。”《高僧传·佛图澄传》曰,澄道化既行,民多奉佛,营造寺庙,相竞出家,真伪混淆,多生愆过。石虎下诏令中书料简,详议真伪。中书令著作郎王度奏略曰,“夫王者郊祀天地,祭奉百神。载在祀典,礼有常飨。佛出西域,外国之神,功不施民,非天子诸华所应祀奉。往汉明感梦,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汉人皆不得出家。魏承汉制,亦循前轨”云云。谓“宜断赵人不得诣寺烧香礼拜”。中书王波亦同度所奏。石虎下书曰:“度议云,佛是外国之神,非天子诸华所可宜奉。朕生自边壤,忝当期运,君临诸夏。至于飨祀,应兼从本俗。佛是戎神,正所应奉。”据此汉魏之后,西北戎狄杂居。西晋倾覆,胡人统治。外来之教益以风行,原因三也。

    自汉以来,佛教之大事,一为禅法,安世高译之最多,道安注释之甚勤。一为《般若》,支谶竺叔兰译大小品,安公研讲之最久。一为竺法护之译大乘经,道安为之表张备至。而在两晋之际,安公实为佛教中心。初则北方有佛图澄,道安从之受业。南如支道林,皆宗其理。(《世说·雅量篇》注)后则北方鸠摩罗什,遥钦风德。(见《僧传》)南方慧远,实为其弟子。盖安法师于传教译经,于发明教理,于厘定佛规,于保存经典,均有甚大之功绩。而其译经之规模,及人材之培养,为后来罗什作预备,则事尤重要。是则晋时佛教之兴盛,奠定基础,实由道安,原因四也。

    竺佛图澄

    竺佛图澄者,西域人也。《高僧传》谓本姓帛氏(《世说注》引《澄别传》曰,不知何许人),似为龟兹人。(近人如王静安先生尝引《封氏闻见记》所引光初五年碑而谓澄为罽宾王子。唯据赵明诚《金石录》二十所记,此碑原文,作“天竺大国附庸小国之元子也”。合校《闻见记》各种版本庸字先误为宾字,而附字尚不误。最后乃有人将附字改为罽。故澄为罽宾人本因字之讹误也。)清真务学,诵经数百万言,善解文义。虽未读此土儒史,而与诸学士论辩疑滞,皆暗若符契,无能屈者。自云,再到罽宾,受诲名师。(《释老志》云,少于乌苌国就罗汉入道。)志弘大法,善诵神咒。既善方技,又解深经。于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来适洛阳,欲立寺,以乱不果。于石勒屯兵葛陂之岁(公元311年或312年),观勒之残暴,悯念苍生,欲以道化勒。乃仗策诣军门,因大将郭黑略(黑亦作默)见勒,大为敬礼。及石虎在位,尤倾心事澄。曾下诏书曰,和尚国之大宝,荣爵不加,高禄不受,荣禄匪顾,何以旌德。从此以往,宜衣以绫锦,乘以雕辇。朝会之日,和尚升殿,常侍以下,悉助举舆,太子诸公扶翼而上,主者唱大和尚,众坐皆起,以彰其尊。又敕司空李农旦夕亲问,太子诸公五日一朝,表朕敬焉。据《高僧传》所载,澄常以道术欣动二石。(《释老志》曰,刘曜时到襄国,后为石勒所宗信,号为大和尚,军国规模,颇访之,所言多验。《晋书》载记谓冉闵亦访于道士法饶,不验被杀。)慈洽苍生,拯救危苦,其弘法之盛,莫之与先。考其声教所及,河北中州(此据《僧传》)之外,江南名僧,亦相钦敬。(支道林谓澄公以石虎为海鸥鸟,见《世说》。)于石虎建武末年(即晋穆帝永和四年,公元348年),岁在戊申(《晋书·艺术传》作寅,误),卒于邺宫寺。澄风姿详雅,讲说之日,止标宗致,使始末文言,昭然可了。佛调须菩提等数十名僧,远自天竺、康居来受学。中土弟子之知名者,有法首、法祚、法常、法佐、僧慧、道进、道安、法雅(又有法牙,或即法雅之误耶)、法汰、法和、僧朗(即泰山僧朗,《水经注》称为澄弟子)、安令首尼等。此中道进学通内外。法雅创立格义。法汰弘教江南。法和授徒西北。《比丘尼传》谓安令首尼,博览群籍,弘教颇力(因其出家者二百余人,又立寺五),一时所宗,先亦从澄出家。《水经注》谓朗公少事佛图澄,硕学渊通,尤明气纬。而释道安者,尤为后来南北人望。其《道地经》序,叹“师殒友折”。《僧伽罗刹经序》曰:“穷通不改其恬,非先师之故迹乎。”《比丘大戒》序,谓至澄和上,戒律始多所正焉。而据《四阿含暮抄序》,安公以八九之年,曾自长安东省其先师寺庙。安公造诣极深,而于澄公深致眷念,亦必其学问德行之足感人也。然据史书(《僧传》与《晋书》等)澄公党徒之众,必常多为其方术所歆动。虽其弟子颇多学人、名僧,然道安、法雅辈之博洽、之文学,当非得之于佛图澄。而澄之势力所及,必更多在智识阶级以外。二石崇佛甚至(参考《邺中记》叙其时奉佛之奢侈),朝臣亦事佛起大塔(《僧传》,及《御览》六五八《佛图澄传》曰,尚书张离张良家富,事佛起大塔),邺中佛寺可考者,亦有多所。(《僧传》《晋书》佛图澄、单道开等传)相台为六朝佛法重镇,盖始于佛图澄之世。河北佛法之盛,亦起自澄和尚。而其弟子道安初亦在河北行化多年也。

    道安年历

    《高僧传》谓道安卒于晋太元十年二月八日(即苻坚建元二十一年),年七十二。(此据丽本。宋元明三本均无此四字。《太平御览》卷六五五引《高僧传》,及《名僧传抄》,均有此四字。)此言不知何所本。然据《中阿含经序》,道安实约死于苻坚末年(建元二十一年)。而道安作《四阿含暮抄序》,及《毗婆沙序》,均有“八九之年”(即年七十二岁)之语。考二经之出也,其时约为自建元十八年八月至十九年八月。二序之作,或均在建元十九年中,皆自言七十二岁。如安公死于二十一年二月,则实七十四岁。

    《僧传》谓安公先避难濩泽,遇竺法济、支昙讲。(《僧传》曰,大阳竺法济、并州支昙讲《阴持入经》,道安从之受业。然据安公《阴持入经序》及《道地经序》,支昙讲乃人名,并州雁门人。讲字不得作动字读。而《阴持入经序》,亦仅言二沙门冒寇远集,诲人不倦,遂与折槃畅碍,造兹注解,云云。安公实不能谓为从之受业。)顷之与法汰隐飞龙山。僧光(一作先)道护亦在彼山。后又至太行恒山。且至武邑。年四十五复还冀部[9]。其后石虎死,石遵请其入邺。未久而石氏国乱,安公乃西去牵口山王屋女林山,等语。

    慧皎似谓安公避难濩泽,隐居恒山,在石虎去世之前,实大讹误。道安《大十二门经序》,言《大十二门》乃汉桓帝世安世高所出,安公所得之本,乃嘉禾七年在建邺周司隶舍写,缄在箧匮,盖二百年矣。(《祐录》六)查汉桓帝即位之初年,至石虎死年亦不过二百有二岁。(如自吴嘉禾至石虎死时,则只百一十余年。)石虎死于晋永和五年,安公在濩泽至早亦在永和三年。而《道地经序》则谓在濩泽时“师殒友折”。按佛图澄死于永和四年。则安在濩泽已在永和四年以后。又慧远见安公于太行恒山,从之出家,时石虎已死(《慧远传》语),且当为永和十年。(说见后)又若还冀都后,石虎乃死,则永和五年安公仅年三十七岁,亦与还冀部年四十五之说不合。又据《僧光传》,谓因石氏之乱,隐于飞龙山,后乃南游,卒于襄阳。则石氏之乱,显系石虎死后之乱。(《法和传》谓石氏之乱,率徒入蜀,乃指道安南趣襄阳时事,可证。)故飞龙山隐居,濩泽避难,太行立寺,均当在石虎死后。而其所谓避难,实避冉闵之难也。(按《道地经序》有“皇纲绝纽,玁狁猾夏,山左荡没,避难濩泽”诸语。如指刘渊石勒乱河北,并执二帝事,则时安公年仅数岁。故所言系泛指东晋偏安后北方情形。)

    兹依上说,作安公年历如下:

    晋怀帝永嘉六年(公元312年),道安生于常山扶柳县。

    晋成帝咸康元年(公元335年),年二十四,石虎迁都于邺,佛图澄随至邺。其后道安入邺师事澄。

    晋穆帝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年三十七,石遵请入居华林园,其后避难,疑先居濩泽(晋县,属平阳郡),后北往飞龙山(一名封龙山)。

    晋穆帝永和十年(公元354年),安公年四十二,慧远就安公出家。时安公在太行恒山立寺。后应招至武邑(晋郡)。

    晋穆帝升平元年(公元357年),年四十五,还冀部,住受都寺。

    (冀部疑冀都之误。按石虎时,冀州治于邺。慕容儁平冉闵,冀州又徙理信都。安公未曾至信都。此云还冀部,疑即再至邺都也。)疑此后又西适牵口山(《水经·浊漳水篇》白渠水出钦口山,即此,在邺西北),又至王屋女林山(一作女休或女机。应在王屋附近。又按濩泽与王屋甚近。《僧传》述安公自濩泽,北至飞龙山,最后又至王屋,事虽可能。但依地望言之,则似由濩泽至王屋为较合。今无确证。仅列石虎死事于前,余均依《僧传》所述次序)。复渡河居陆浑(洛阳之南)。

    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年五十三,慕容氏略河南,安公南投襄阳。〔査《僧传》及《世说注》均言事在慕容儁(原作俊)时。计之,当在再前十余年。与安公在襄阳十五年之说不合。又《名僧传抄》云,安公在襄阳立檀溪寺,年五十二,疑系指其到襄阳时,五十二乃五十三之误。〕晋孝武帝太元四年(公元379年),己卯,年六十七,时已在襄阳十有五载(《祐录》八道安《般若抄序》)二月,苻丕克襄阳,道安遂赴长安。

    (《祐录》十一道安《比丘大戒序》云,岁在鹑火自襄阳至关右,见昙摩侍,令其译比丘戒本,至冬乃讫。同卷《关中近出尼坛文记》云,太岁己卯,鹑尾之岁,十一月十一日,昙摩侍译比丘尼戒本。盖安公是年春末夏初,至长安,昙摩侍先译比丘戒,至冬讫。又译尼戒。唯据汪日桢超辰表计算,太元四年,岁星鹑首,上引二文所记岁星均误也。)

    晋孝武帝太元七年(公元382年),壬午,年七十一,八月东赴邺视佛图澄寺庙。(明年《毗婆沙》译出,道安作序,有八九之年之语。)

    晋孝武帝太元之十年(公元385年),二月八日,卒于长安,年七十四。八月苻坚被杀,即秦建元二十一年也。安公卒年月日,《祐录》《僧传》及《名僧传抄》均同。据近人考订,道安死时,不应在二月八日。盖《祐录》十《僧伽罗刹集经后记》云,此经于建元二十年十一月三十日译讫,“秦言未精。沙门释道安朝贤赵文业研核理趣,每存妙画,遂至留连,至二十一年二月九日方讫”。此记明说二月九日,而不言道安之死。倘安卒于二月八日岂得不提及。此可疑之点一。又《祐录》九,道安《增一阿含序)云:“岁在甲申(建元二十)夏出,至来年春乃讫。……余与法和共考正之,僧略僧茂助校漏失,四十日乃讫。”此似谓经于二十一年春译讫后,安公等校定又经四十日。则自正月初一起算,校定完毕已在二月八日之后。此可疑之点二。据此二证,安公之死,当在二月八日以后也。(按二月八日为佛教圣日之一,道安死时《祐录》等均载其瑞相。疑后人故神其说,遂以此日为其入灭之时。)

    道安居河北

    释道安,本姓卫氏,常山扶柳人也。(扶柳《晋书·地理志》属安平国。

    《名僧传抄·道安传》云,诸伪秦书并云常山扶柳人也。又《比丘尼传》,智贤尼,姓赵,常山人也。父珍,扶柳县令。贤出家后,太守杜霸因笃信黄老,憎疾释种,符下诸寺,克日简汰云云,常山扶柳一带,已称有诸寺,则其地佛法已兴。又《晋书·载记》石季龙纳诸比丘尼有姿色者,与其交亵,而杀之。是亦当时河北已有尼之证。)家世英儒(《高僧传》)。婴世乱(《名僧传抄》)。早失覆荫(《僧传》)。盖安公生于永嘉之世,大河以北,叠遭兵祸,故其《阴持入经序》(《祐录》六)云,“生逢百罹”也。幼为外兄孔氏所养,年七岁,读书再览能诵,乡邻嗟异。至年十二(《世说·雅量篇》注引《安和上传》曰,年十二作沙门。《珠林·弥勒部》引作十三)出家。神性聪敏,而形貌甚陋,不为师之所重。驱役田舍。至于三年,执勤就劳,曾无怨色。笃性精进,斋戒无阙。数岁之后,方启师求经。师与《辨意经》一卷(即《辨意长者经》。《祐录》三云,安公入失译。参看《开元录·北魏法场传》),可五千言。安赍经入田,因息就览,暮归以经还师。更求余者。师曰,昨经未读,今复求耶。答曰,即已暗诵。师虽异之,而未信也。复与《成具光明经》一卷(汉支曜译),减一万言。赍之如初,暮复还师。执经复之,不差一字。师大惊嗟,而敬异之。后为受具戒,恣其游学。至邺入中寺,遇佛图澄。澄见而嗟叹,与语终日。众见形貌不称,咸共轻怪。澄曰:“此人远识,非尔俦也。”因事澄为师。澄讲,安每复述,众未之惬。咸言须待后次,当难杀昆仑子。即安后更复讲,疑难锋起,安挫锐解纷,行有余力。时人语曰:“漆道人,惊四邻。”(上见《僧传》)

    按石虎于晋成帝咸康元年(公元335年)迁都于邺。道安约二十四岁。以佛图澄之弟子所学言之,则澄之学,仍为《般若》《方等》。安公曾读支曜之《成具光明经》。自言中山支和上写《放光》至中山(《祐录》七),又为慧远讲般若。则其于汉末以来洛阳仓垣所传之佛学,已备加研寻。而其《渐备经叙》(《祐录》九原题未详作者,但按其文体,及所记事,决为安公手笔)云,在邺得见博学道士帛法巨。此应即在天水为竺法护笔受者(《祐录》七),并言遇凉州二道士,皆博学,以经法为意。(二人姓名文有讹字,不可考。)其一人名“彦”,曾言及护公所出经,则二人疑亦为护公之徒。叙又云,得《光赞》一卷。则其在河北,已注意及竺法护所传之大乘经矣。其在濩泽,见大阳(一作太阳,误。大阳晋属河东郡,今山西平陆县境)竺法济,并州雁门支昙讲,与折槃畅碍,作《阴持入经注》。又与支昙讲邺都沙门竺僧辅注《道地经》。又冀州沙门竺道护,于东垣界得《大十二门经》,送至濩泽。安公为之筌次作注。三经均安世高所译之禅经。此外《安般守意》《人本欲生》《十二门》等之经,均有关禅数,世高所译,安公各为之作注。疑均在河北。则安公早年学问,特有得于安世高之禅法也。

    (按与安共在飞龙山之僧光。游想岩壑,得志禅慧,安公居山,想亦行禅法。)

    道安在河北,已有令誉。(《僧传》曰,安于太行恒山立寺,改服从化者,中分河北。)武邑太守卢歆,闻安清秀,使沙门敏见苦要之。安辞不获免,乃受请开讲。名实既符,道俗欣慕。彭城王石遵即位,遣中使竺昌蒲请入华林园。而其在受都寺,则已徒众数百。观乎安公南下,从行之众,《僧传》所言,并未尝过于揄扬。盖安公内外俱赡,恰逢世乱。其在河北,移居九次,其颠沛流离不遑宁处之情,可以想见。然其斋讲不断,注经甚勤,比较同时潜遁剡东,悠然自得之竺道潜支遁,其以道自任,坚苦卓绝,实已截然殊途矣。又道安在飞龙山与僧光(一作先)道护(已见前)竺法汰同游。僧光冀州人,少遇道安,临别相谓曰,若俱长大,勿忘同游。后值石氏之乱,隐于飞龙山,安往从之。相会欣喜,谓昔誓始从。

    因共披文属思,新悟尤多。安曰,先旧格义,于理多违。光曰,且当分析逍遥,何容是非先达。安曰,弘赞理教,且令允惬。法鼓竞鸣,何先何后。(上见《高僧传》)

    格义乃竺法雅创立,以外书比拟内学之法。道安、法汰旧所同用。(见《竺法雅传》)及至飞龙山时,安公已有新悟,知弘赞理教,附会外书(如《庄》《老》等),则不能允惬。而僧光谓先达不可非议,仍主拘守旧法。二人精神迥然不同。即在同时,竺法深优游讲席或畅《方等》或释《老》《庄》(《僧传》语),支道林尤以善《庄子》见赏。比之安公反对格义,志在弘赞真实教理,其不依傍时流,为佛教谋独立之建树,则尤与竺支等截然殊途也。

    道安南行分张徒众

    安公于冉闵乱后潜遁山泽多年,后复渡河居陆浑。山栖木食修学。《魏志·管宁传》,胡昭先在常山讲学,后遁居陆浑。《水经·伊水篇》注云,寻郭文之故居,访胡昭之遗像。(郭文,字文举,见《晋书·隐逸传》。文奉佛,见《弘明集》,宗炳《难白黑论》。)则此山原系高人隐居之地。道安偕其徒众,或居此积年。至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慕容恪略河南,晋将陈祐率众奔陆浑。(《晋书》百十一)道安当因此率其徒众南奔。(《僧传》谓有四百余人)《世说·赏誉篇》注引车频《秦书》曰:

    释道安为慕容晋(沈宝研本作俊,按均非是)所掠,欲投襄阳。行至新野,集众议曰,今遭凶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举。(《高僧传》多“又教化之体,宜令广布”九字。)乃(沈本作仍)分僧众。使竺法汰诣扬州,曰,“彼多君子,上胜可投。”法汰遂渡江至扬土焉。

    《高僧传·慧远传》云:

    后随安公,南游樊沔。伪秦建元九年(实为建元十四年),秦将苻丕寇斥襄阳,道安为朱序所拘,不能得去。乃分张徒众,各随所之。临路诸长德皆被诲约。远不蒙一言。远乃跪曰,“独无训勖,惧非人例。”安曰,“如汝者,岂复相忧。”远于是与弟子数十人,南适荆州,住上明寺。

    据此则安法师分张徒众,前后二次。一在新野,一在襄阳。于危难之际(《僧传》叙安南行渡河,值雷雨逢林伯升事,颇怪诞。据习凿齿与谢安书,谓安法师无变化技术可以惑人。则此等事即确,亦不过偶然之符合,非法师有意眩惑也),因势利导,使教化广布,用心之深,殊可钦仰。比之遭逢世乱,嘉遁山泽,其在佛教推行上之影响,实不啻天壤。冀州沙门竺道护,隐于飞龙山。《僧传》云:

    与安等相遇,乃共言曰,“居静离俗,每欲匡正大法。岂可独步山门,使法轮辍轸。宜各随力所被,以报佛恩。”众佥曰,“善。”遂各行化,后不知所终。

    则安公在河北飞龙山时,早已有分地行化之决心。而共相赞成其弘愿,则有同居之道护、僧光、法汰也。兹故于道安使教化广被之伟迹,综述之如下。

    《高僧传·僧光传》云:

    光乃与安汰等(丽本作汰等。宋元明宫本均作安汰等)南游晋平(平字疑系土字),讲道弘化,后还襄阳,遇疾而卒。

    僧光盖亦与道安、法汰南下至襄阳后,曾在他处行化,后还卒于襄阳。《僧传》又谓竺道护与光等在飞龙山,后各行化,不知所终。(已见上引)则护或亦同行南下,而亦为安公所分徒众之一人也。(按与安共在濩泽有竺法济,而《高僧传·竺道潜传》,剡东有竺法济,作《高逸沙门传》。如为同一人,则亦南下行化者之一。)

    安公同学又有竺法朗,京兆人。少游学长安,蔬食布衣,志耽人外。后居泰山,与隐士张忠(字巨和,《晋书》有传)游处。于金舆谷琨瑞山(《僧传》作昆仑山,此据《水经·济水注》)设立精舍。闻风而造者百有余人。前秦苻坚,后秦姚兴,燕主慕容德,均加钦敬。后人遂呼金舆谷为朗公谷。后卒于山中,年八十有五。按《僧传》谓朗公以伪秦皇始元年(公元351年)移卜泰山,是年适值冉闵与石祗相残。其前一年石鉴死,再前一年石遵死。安公盖于石遵在位之后离邺。竺法朗之东趣泰山时,亦相去不远。又《高僧传·法和传》云:

    后于金舆谷设会,与安公共登山岭,极目周睇。既而悲曰,“此山高耸,游望者多,一从此化,竟测何之。”安曰,“法师持心有在,何惧后生。若慧心不萌,斯可悲矣。”

    金舆谷之会,在道安、法和居长安之时。(按太元四年冬昙摩侍译戒本讫,安公为之作序。太元七年后安译经极忙。此会应在太元五六年时。)其东下或应朗公之招请。若然,则法朗虽非相偕南行之一人。但其与安公随方行化声气相通也。

    释法和,荥阳人。少与安公同学。(法和应系师佛图澄,应姓竺。但《祐录》九晋道慈《中阿含序》亦称为冀州道人释法和。实依安公意改姓释。冀州道人者,和原游学河北也。)以恭让知名。善能标明论总,解悟疑滞。随安公南行至新野。安使其入蜀。并曰,山水可以修闲。(见《道安传》)《僧传》曰:

    因石氏之乱,率徒入蜀。巴汉之士,慕德成群。闻襄阳陷没,自蜀入关,住阳平寺。

    法和盖系闻襄阳陷没,安公至长安,故亦入关。其后佐安译经(《僧传》本传),直至安公殁后,犹东下洛阳,与僧伽提婆修改昔所出经。(《祐录》九《中阿含序》)及姚兴在关中弘法,法和乃复入关。(《僧传·僧伽提婆传》)鸠摩罗什曾作颂赠之。(《罗什传》)后晋王姚绪请居薄坂,年八十卒于彼处。(见本传)

    综观《僧传》,法和以前,蜀中少闻佛法。东晋时益州名僧,多为道安徒党。法和以外,有昙翼、慧持。昙翼,姓姚,羌人,或云冀州人。年十六出家,事安公为师。随至襄阳,会长沙太守滕含之(《晋书·滕修传》,子含,但未言其为长沙太守。丽本作腾含,无之字。宋元明本滕含之,《名僧传抄》作长沙太守荆洲胜舍,《珠林·弥陀部》一作滕畯)于江陵舍宅立长沙寺。告安求一僧为纲领。安谓翼曰:“荆楚士庶,始欲归宗。(《高僧传》作师宗,此据《名僧传抄》。)成其化者,非尔而谁。”翼遂南下。后遭苻丕寇乱(《高僧传》谓系丘贼之乱。按丘沈之乱,在西晋时,传言实误。今从《珠林·伽蓝篇》引《宣律师感应记》所载。参看《昙徽传》),江陵阖邑,避难上明(江陵之西,在大江之南)。翼又于此造东西二寺。(《僧传》只言造东寺。此据《珠林·伽蓝篇》。)至唐时称为中土大寺之一。翼曾西游蜀部,益州刺史毛璩重之。(《名僧传抄》叙翼至蜀在居荆州之前。立寺上明之后。《高僧传》叙翼游蜀于居襄阳之前。但毛璩实在苻坚淝水战后为益州刺史。)时释慧持(远公之弟,安公弟子,以隆安三年入蜀)亦至蜀。毛璩亦相崇挹,卒于蜀中。《僧传》谓翼在江陵,感得佛像。有罽宾禅师僧伽难陀识谓为阿育王所造。此罽宾僧人,盖自蜀至荆州。按晋世,凉州与江南交通,常经益部,故西域僧人颇止蜀中。此亦晋以后,蜀土佛教兴盛之原因。然道安徒众开创之功,亦不可没也。

    安公使其徒众传教四方之最知名者,为竺法汰。东莞人。少与安同学。与道安避难,行至新野。安分张徒众。命汰下京。临别谓安曰:“法师仪轨西北,下座弘教东南。江湖道术,此焉相忘矣。至于高会净国,当期之岁寒耳。”于是分手泣涕而别。乃与弟子昙壹、昙贰等四十余人,沿沔(诸本俱作江,此依元本)东下。遇疾停阳口(《水经·沔水注》扬水又北注于沔谓之扬口)。时桓豁镇荆州(《僧传·汰传》作桓温。但安公到襄阳时,桓温已去。《道安传》亦只言及桓朗子,豁字朗子),遣使要过,供事汤药。安公又遣弟子慧远下荆问疾。后汰使弟子昙壹与道恒辩心无义,远公亦在座,事见下章。汰后下都,止瓦官寺。晋简文帝深相敬重。请讲《放光经》,开题大会,帝亲临幸。王侯公卿,莫不毕集。流名四远,士庶成群。汰撰有义疏。并与郄超书,辩本无义。太元十二年,六十八岁,卒于建业。弟子昙壹、昙贰,并博综经义,又善《老》《易》。弟子竺道壹立幻化义,亦详下章。晋宋间名僧竺道生,大明涅槃理趣,在佛教史上起一壮阔波澜。亦为汰公弟子。是则孝武诏书云,汰法师“道播八方,泽流后裔”(上多采《僧传》),实非空誉也。然汰公行道江南,固亦道安之所遣也。

    荆襄佛教之盛,盖亦始于道安。道安居襄阳,从之者数百。中有竺僧辅、昙翼、法遇、昙徽、慧远、慧持、慧永等。至晋太元二年(公元377年),桓豁表朱序为梁州刺史,镇襄阳。豁旋卒,桓冲继之。以秦人强盛,奏自江陵徙镇上明。(《通鉴》)据《名僧传抄·法遇传》云,太元三年(原文作二年,兹依《通鉴》改),秦苻丕(原本作寺荷本,三字均误)围襄阳,与昙徽(原作微)、昙翼(翼下江陵,似在苻丕围襄阳之前,如上文所述)、慧远(原文作远惠)等下集江陵长沙寺(原文作等)。

    据《高僧传·慧远传》,苻丕寇襄阳,道安为太守朱序所拘(谓留止不听去也),乃分张徒众。因是法遇等南下。其曾住长沙寺者,昙翼、法遇、昙戒。其在上明东寺者,竺僧辅、昙徽、慧远、慧持。

    (依《珠林·伽蓝篇》所载,上明东寺,本为长沙寺僧避寇而立。)释慧永先已东下,止于匡庐。慧远与弟慧持后亦停留庐阜,而远公尤为晋末僧伽之重镇。道安法师分张徒众之流泽广且久也。(慧远事待下详)

    鸠摩罗什及其门下(节选)

    鸠摩罗什以姚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冬至长安,十五年(公元413年)四月迁化。十余年中,敷扬至教,广出妙典,遂使“法鼓重震于阎浮,梵轮再转于天北”。(僧肇《什法师诔文》)法筵之盛,今古罕匹。虽云有弥天法师为之先导,慧远、僧肇等为其羽翼,然亦法师之博大精微,有以致之也。

    鸠摩罗什之学历

    鸠摩罗什(《祐录》十四、《高僧传》,及《晋书·艺术传》均有传,于法师之名并作鸠摩罗什。《祐录》所载诸经序多同。唯有时称为鸠摩罗耆婆,如《十住经序》。或作拘摩罗耆婆,如《成实论记》。或作究摩罗耆婆,如《大智论记》。或称鸠摩罗,如《小品经序》。或作究摩罗,如《法华经后序》。或称罗什,如《新出首楞严经序》。或作耆婆,如《菩提经注序》)法师约于晋康帝之世(公元343年或344年)生于龟兹。(关于什公年岁,系依《广弘明集》僧肇《什法师诔文》推算。此下所记,多以《祐录》之传为本。按丽本《祐录》传云,鸠摩罗什,齐言童寿,此传原作于南齐之世也。)本天竺人,家世国相。(《大乘大义章》引苻书谓其系出婆罗门种姓。)什祖父达多,倜傥不群,名重于国。父鸠摩罗炎(《晋书》及《大义章》引苻书均作鸠摩罗炎,《祐录》《僧传》作鸠摩炎)聪明有懿节,弃相位出家。(《祐录》云,将嗣相位,辞避出家。吉藏《百论疏》云,国破远投龟兹。)东度葱岭,投止龟兹。(《祐录》云龟兹王闻其弃荣,甚敬慕之,自出郊迎,请为国师。)王有妹名耆婆,年始二十,才悟明敏,过目必解,一闻则诵。且体有赤黡,法生智子。诸国娉之,并不肯行。及见鸠摩罗炎,心欲当之。王乃逼以妻焉。既而怀什。什在胎时,其母慧解倍常,闻雀梨大寺(《水经注》引道安《西域记》云,龟兹国北四十里山上有寺名雀离大清寺。《祐录》十一《比丘尼戒本本末序》[10]言,龟兹北山寺名致隶蓝,六十僧,当即此)名德既多,又有得道之僧,即与王族贵女德行诸尼,弥日设供,请斋听法。什母忽自通天竺语。(《僧传》云,时有罗汉达摩瞿沙曰,此必怀智子,为说舍利弗在胎之证。按吉藏《无量寿疏》言舍利弗在胎,其母善辩论。窥基《阿弥陀经通赞疏》上亦云,舍利弗在胎,其母言辞辩捷。)及什生之后,还忘前语。后什母欲出家,夫未之许,遂更产一男,名弗沙提婆。复因见枯骨生感,绝食求出家。受戒后,业禅法,学得初果。

    龟兹之有佛教,不知始于何时。(《阿育王太子坏目因缘经》记阿育王给其子法益之领土中,即有龟兹在内。)中土凡龟兹僧人,类姓帛(或作白)。《开元录》谓曹魏译经者有白延。(然此实晋凉州之白延,不在魏世,《开元录》误。)西晋武帝时竺法护译《阿维越致遮经》,其胡本乃于敦煌得自龟兹副使美子侯。(《祐录》七)而译《正法华》时,参校者有帛元信。(《祐录》八)怀帝时法护译《普曜经》,笔受者有帛法巨。(《祐录》七)而《祐录》九《渐备经十住胡名叙》,言有帛法巨,亦是博学道士。(《开元录》惠帝时有法炬曾译经,未悉即帛法巨否。)而白法祖法祚昆季,为一时名僧,原姓万,河内人,则显系受业于龟兹人,而从师改姓者。东晋渡江者,有高座道人帛尸黎密多罗。凉州有助支施仑译经之白延。(为龟兹王世子。《开元录》所记魏世白延,即此人之误。)据此则西晋以来,龟兹有佛教流行,盖无疑也。

    龟兹所流行之佛教,多小乘学。(《祐录·昙无谶传》)苻秦时有僧纯等,曾游龟兹。归来曾述其地佛教情形。《祐录》十一之《比丘尼戒本所出本末序》犹存其大略。(此序原失作者之名。但审之当是道安亲闻僧纯所言,而记出者。)其文与原注如下:

    拘夷国寺甚多,修饰至丽。王宫雕镂,立寺形像,与佛无异。有寺名达慕蓝(百七十僧),北山寺名致隶蓝(六十僧),剑慕王新蓝(五十僧),温宿王蓝(七十僧)。右四寺佛图舌弥所统。寺僧皆三月一易屋床座,或易蓝者。未满五腊,一宿不得无依止。王新僧伽蓝(九十僧),有年少沙门字鸠摩罗什,才大高,明大乘学,与舌弥是师徒而舌弥《阿含》学者也。

    据此龟兹之戒法极谨严。而小乘《阿含》学者佛图舌弥,则为当时之大师。《祐录》十一《关中近出尼坛文记》云:“僧纯昙充拘夷国来,从云慕蓝寺,于高德沙门佛图舌弥许,得此《比丘尼大戒》,及授戒法,受坐以下至剑慕法。”云云。云慕蓝盖即上述之达慕蓝,云字乃昙字之讹也。(剑慕法即杂法。剑慕即羯摩。而上文中之剑慕王,似同为一字。)致隶蓝者,即雀离大寺(《后汉书·班勇传》,“焉耆有雀离关”),即鸠摩罗什之母听法之所。(见上文)《祐录》《僧传》,均谓罗什于游学还龟兹之后,住于新寺,盖即上文之王新僧伽蓝。罗什师佛图舌弥,原奉小乘。僧纯等见彼时,已改信大乘。僧纯得《尼戒本》等归,在建元十五年(公元379年)译之,时罗什年三十有六矣。

    《比丘尼戒本所出本末序》,复记龟兹之尼寺云:

    阿丽蓝(百八十比丘尼),轮若干蓝(五十比丘尼),阿丽跋蓝(三十尼道),右三寺比丘尼统。依舌弥受法戒。比丘尼外国法不得独立也。此三寺尼,多是葱岭以东王侯妇女,为道远集斯寺。用法自整,大有检制。亦三月一易房,或易寺。出行非大尼三人不行。多持五百戒,亦无师一宿者,辄弹之。今所出《比丘尼大戒本》,此寺所常用者也。

    据此龟兹僧尼戒律谨严,尤可想见。按龟兹有温宿王蓝。(温宿自曹魏至元魏臣属龟兹。)而葱岭东,王侯妇女,常来集诸尼寺。可见此国为西域佛教之一中心。而罗什之母以王妹而出家学道,亦当时之风气如此也。

    据《祐录》所记,罗什年七岁(约在晋穆帝永和六年)亦随母俱出家。从师(或即佛图舌弥)受经,日诵千偈。(原文云,偈有三十二字,凡三万二千字。)诵《毗昙》既过,师授其义,即自通解,无幽不畅。(疑什所首诵之经,即小乘《阿毗昙》。西方教学,或首授《阿毗昙》也。)时龟兹国人,以其母乃王女,故利养甚多。乃携什避之。什年九岁,随母渡辛头河至罽宾。遇名德法师盘头达多,即罽宾王之从弟也,渊粹有大量,才明博识,独步当时,三藏九部,莫不该博,从旦至中手写千偈,从中至暮亦诵千偈,名播诸国,远近师之。什至,即崇以师礼。从受杂藏中长二《阿含》凡四百万言。达多每称什神俊,遂声彻于王。王即请入,集外道论师共相攻难。言气始交,外道轻其年幼,言颇不逊,什乘隙而挫之。外道悔伏。王及僧众敬之逾恒。(详原书)至年十二,其母携还龟兹。(约在晋穆帝永和十一年)

    归程中什母将什至月氏北山。有一罗汉见而异之。谓其母曰,常当守护此沙弥。若至年三十五不破戒者,当大兴佛法,度无数人,与沤波掬多无异。(《僧传》作优波毱多。据《祐录》三所记,优波掘为释迦后之第五代师,改治律藏为《十诵律》。玄奘《西域记》卷四记邬波毱多每度一夫妇置一筹,积筹满石室。卷八记其劝阿育王建塔事。)什进到沙勒国,曾顶戴佛钵。(《僧传》谓智猛曾在奇沙见佛钵,《佛国记》谓弗楼沙国有佛钵,而什所顶戴者在沙勒国。)遂停沙勒一年。其冬诵《阿毗昙》(此指一切有部根本论之《发智论》),于《十门》《修智》诸品(《发智论》结蕴有《十门品》,智蕴有《修智品》),无所咨受,而备达其妙。又于《六足》诸问,无所滞碍。并诵《增一阿含》。(上见《僧传》及《祐录》,但《祐录》所记较略。)沙勒国王因用三藏法师名喜见者之言,设大会,请什升座,说《转法轮经》。请一沙弥演世尊鹿苑初转法轮之经,崇之可谓甚至。此举意在勉励其本国之僧众,及交好于龟兹国。龟兹王果遣使酬其亲好。按鸠摩罗什七岁以后受《毗昙》。至罽宾从盘头达多学杂藏中长二《阿含》。在沙勒诵《阿毗达磨》《发智论》,于《六足论》亦无滞碍。盖其在年十二岁以前,所习为小乘。而尤宗罽宾所流行一切有部之学。自苻秦之世以来,罽宾僧人东来共道安译经者,已有多人。迨什公至长安,弗若多罗及卑摩罗叉与佛陀耶舍亦均莅止,并为罽宾人。而弗若多罗与什公共译《十诵律》。卑摩罗叉乃罗什之师,亦《十诵律》匠,而《十诵律》者,乃一切有部律也。故罗什早年受罽宾有部之影响,必甚深厚也。

    什公学问之转变在其停沙勒国时。《僧传》谓什在沙勒,于说法之暇,乃寻访外道经书。善学《韦陀舍多论》,多明文辞制作问答等事。又博览《四韦陀》典,及《五明》诸论。阴阳星算,莫不毕尽。妙达吉凶,言若符契。据此则什在沙勒时,始行博览。意其住罽宾时,早善天竺语书。今更精习其文法,以及《韦陀》经典。先是有罽宾僧佛陀耶舍者至沙勒,为太子达摩弗多所重,留养宫中。罗什后至,曾从耶舍受学,甚相尊敬。按耶舍少时,诵大小乘经数百万言,善谈论,以知见自处。且曾学《五明》诸论,世间法术,多所综习。什公在沙勒,博采外书,并明法术,或受耶舍之熏陶。耶舍少时性简傲,不为诸僧所重。罗什亦性率达,不厉小检,修行者颇疑之。盖皆必均有自得于中,未尝以俗务介怀也。其后什在姑藏,耶舍远道相从。什至长安,亟劝姚兴招迎。二人间精神之契合,盖可想见。

    (《祐录·罗什传》谓什从耶舍习《十诵律》,殊不确。因耶舍乃四分律师也。)

    沙勒国在当时佛教颇盛行。其王及太子,均信三宝,曾作三千僧会。(《僧传·佛陀耶舍传》)其国或奉小乘。地处交通之枢纽,南入印度,北达龟兹。而其西接大月氏故地,汉代即流行《方等》经典。东行经莎车可至于阗。于阗为有名之大乘国家,其西有子合国,法显称其僧多大乘学。而近人又常谓子合即遮拘迦国,则隋世传其纯奉大乘教。(上详见羽溪了谛《西域之佛教》第四章第四节)沙勒因地当行旅孔道,故亦有大乘之流行。而莎车则距于阗尤近。(有人谓莎车即《法显传》之子合)故罗什在沙勒遇莎车大乘名僧,而弃小宗,归心《方等》焉。《僧传》曰:

    时有莎车王子参军王子兄弟二人,委国请从,而为沙门。(此语颇难解。大意似谓兄弟弃王位出家。《法华传记》引此,莎作草,请作诸人。《百论疏》作丘兹王,子名沙车,皆不可通。)兄字须利耶跋陀,弟字须利耶苏摩。(《祐录》未言苏摩为王子。并未载兄弟二人诸语。)苏摩才技绝伦,专以大乘为化。其兄及诸学者皆共师焉。什亦宗而奉之。亲好弥至。苏摩后为什说《阿耨达经》。(《百论疏》叙此事颇不同。《阿耨达经》,亦名《弘道广显三昧经》,西晋时竺法护曾译之,见《祐录》。)什闻阴界诸入皆空无相。怪而问曰,“此经更有何义,而皆破坏诸法。”答曰,“眼等诸法非真实有。”什既执有眼根,彼据因成无实。于是研核大小,往复移时。(参看《百论疏》所载)什方知理有所归,遂专务《方等》。乃叹曰,“吾昔学小乘,如人不识金,以鍮石为妙。”因广求义要,受诵《中》《百》二论及《十二门》等。

    计罗什随母离罽宾经月氏北山,到沙勒。遇佛陀耶舍及须利耶苏摩而其学风丕变。(《祐录》叙什遇耶舍及苏摩在其返龟兹之后,与《僧传》所言不同。今从《僧传》。《僧传》及《祐录·佛陀耶舍传》,述其与什关系虽稍不同,但均谓什在沙勒得见耶舍。)在此住约一年后,随母北行,进到温宿,即龟兹之北界。因议论挫一有名道士,声誉扬溢。(事详《僧传》)龟兹王躬往温宿迎之归国。广说诸经,四远学宗莫之能抗。时王女为尼,字阿竭耶末帝,博览群经,特深禅要,云已证二果。(此当即指罗什之母,因母系王女,而前言出家业禅并已证初果也。)闻法喜踊,乃更设大集,请开《方等》经奥。什为推辩诸法皆空无我,分别阴界假名非实。听者莫不悲感追悼,恨悟之晚也。至年二十受戒于王宫。(约为晋哀帝兴宁元年)从卑摩罗叉学《十诵律》。(《祐录》未载什在温宿及受戒事,此从《僧传》。)有顷,什母辞往天竺,谓龟兹王白纯[11]曰:“汝国寻衰,吾其去矣。”行至天竺,进登三果。什母临去谓什曰:“《方等》深教,应大阐真丹。传之东土,唯汝之力。但于自身无利,其可如何。”什曰:“大士之道,利彼忘躯。若必使大化流传,能洗悟矇俗。虽复身当炉镬,苦而无恨。”于是留住龟兹,止于新寺。(上见《僧传》)

    《祐录》言罗什于龟兹帛纯王新寺得《放光经》读之。后于雀离大寺读大乘经。二次均有魔扰。(《僧传》则只叙其读《放光》为魔所扰)停住二年(《祐录》似系指在雀离住二年,《僧传》似系指新寺),广诵大乘经论,洞其秘奥。按罗什停沙勒年约十三。至温宿或年十四。其后当不久即返龟兹。及后吕光破龟兹,则什年已四十一。则自其返国后停住者,约二十六年。此中何时住于帛纯所造之新寺,何时住于雀离大寺,已不可考。唯依龟兹僧人规律,三月易一寺言之(已见上文),则什公住寺,或常变更也。

    《僧传》言罗什因其师盘陀达多未悟大乘,欲往化之。俄而达多因遥闻什之声名,及龟兹王之弘法,自远而至。(《祐录》则谓什自往罽宾化其师)什得师至,欣遂本怀,即为师说《德女问经》(《祐录》四失译阙本录中著录一卷),多明因缘空假。(《祐录》只言为师说一乘妙义,未言经名。)昔与师俱所不信,故先说也。师谓什曰:“汝于大乘,见何异相,而欲尚之。”什曰:“大乘深净,明有法皆空。小乘偏局,多滞名相。”师曰:“汝说一切皆空,甚可畏也。安舍有法,而爱空乎。如昔狂人,令绩师绩绵,极令细好。绩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绩师大怒,乃指空示曰,此是细缕。狂人曰,何以不见。师曰,此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况他人耶。狂人大喜,以付绩师。师亦效焉,皆蒙上赏,而实无物。汝之空法,亦由此也。”什乃连类而陈之,往复苦至。终一月余日,方乃信服。师叹曰:“师不能达,反启其志(乃《瑞应本起经》叙太子七岁学书时语),验于今矣。”于是礼什为师。言“和尚是我大乘师,我是和尚小乘师”矣。西域诸国,咸伏什神。每至讲说,诸王皆长跪座侧,令什践而登焉。其见重如此。什由是“道流西域,名被东国”(《僧传》语)。

    当苻秦建元十五年(公元379年)有僧纯昙充等自龟兹还,述此国佛教之盛。并言及“王新僧伽蓝”“有年少沙门字鸠摩罗,才大高,明大乘学”。其所述载于《祐录》十一《比丘尼戒本所出本末序》中。此序当出道安手笔。是时安公恰到长安(査《戒本》于十一月译出,道安赴长安,则在二月苻丕克襄阳之后),而即闻罗什之声。《名僧传·道安传》,谓安先闻罗什在西国,每劝苻坚取之。而《慧远传》载其致什公书有曰:“仁者曩绝殊域,越自外境,于时音译未交,闻风而悦。”又什公在凉州,僧肇不远而至。及到长安,四方学者云集。《僧传》谓其“道流西域,名被东国”,盖非虚语也。

    罗什至凉州

    苻坚在关中,以晋升平元年(公元357年)僭称大秦天王,改元永兴。其时罗什约十余岁。其后二十二年(公元379年),而僧纯至长安,述及罗什之声名。但《祐录》云:

    苻氏建元十三年,岁次丁丑正月,太史奏有星见外国分野,当有大德智人,入辅中国。坚素闻什名,乃悟曰,朕闻西域有鸠摩罗什(《僧传》多“襄阳有沙门道安”七字。道安系于此后二年乃至长安),将非此耶。(《僧传》下多“即遣使求之”五字。)

    据此则在僧纯东归之前二年,苻坚已素闻什名。其事恐未确也。是时苻氏已平山东,士马强盛,遂有图西域之志。(语见《晋书》百二十二)约在建元十四年(公元378年),梁熙已遣使西域,称扬坚之盛德,于是朝献者多国。(《通鉴》一〇四及《十六国春秋辑补》三十五)苻坚屡胜而骄,欲垂芳千载。(坚答苻融语,见《晋书》百十四。)而西域来人亦颇有劝其出兵者。《僧传》曰:

    时苻坚僭号关中,有外国前部王及龟兹王弟(或即帛震),并来朝坚。坚于正殿引见。二王因说坚云,“西域多产珍奇”,乃请兵往定,以求内附。

    《僧传》又曰:

    至十七年二月,鄯善王前部王等又说坚请兵西伐。(《晋书·载记》车师前部王弥寘,鄯善王休密驮来朝,请西伐,在建元十八年,不在十七年。又据《祐录》道安《般若抄序》,二王朝坚事,亦似在十八年。《僧传》实误。)十八年(《祐录》作十九年,误)九月,坚遣骁骑将军吕光,陵江将军姜飞等将前部王及车师王等,率兵七万,西伐龟兹及乌耆诸国。临发,坚饯光于建章宫。谓光曰,“夫帝王应天而治,以子爱苍生为本。岂贪其地而伐之,正以怀道之人故也。(若依此则坚出兵之动机,专为迎什,恐不确。《祐录》本无此诸语。)朕闻西国有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闲阴阳,为后学之宗。朕甚思之。贤哲者,国之大宝。若克龟兹,即驰驿送什。”光军未到,什谓龟兹王白纯曰,“国运衰矣,当有勍敌。日下人从东方来,宜恭承之,勿抗其锋。”纯不从而战。光遂破龟兹,杀纯。立纯弟震为主。

    按僧肇《什法师诔》云:“大秦姚苻二天王,师旅以迎之。”(《广弘明集》)可见苻氏出师,本亦在求什。但坚好大喜功,欲如汉帝之开通西域置都护。(详《晋书》)又得车师前部王等之诱劝,因以兴师。则其动机固非专为迎什也。《僧传》继曰:

    光既获什,未测其智量,见年齿尚少,乃凡人戏之。强妻以龟兹王女。什拒而不受,辞甚苦到。光曰,“道士之操,不逾先父,何所固辞。”乃饮以醇酒,同闭密室。什被逼既至,遂亏其节。或令骑牛及乘恶马,欲使堕落。什常怀忍辱,曾无异色。光惭愧而止。

    按吕光于晋太元九年(公元384年)破龟兹。苻坚于明年被杀。若光果依坚命驰驿送什,则什公于苻秦时已到长安。观光对什公之逼辱,光固非敬奉佛徒者。什公于凉州未能弘道,其故在此也。

    什公通阴阳术数,其随吕光父子至凉州,所言无不验。(一)吕光回师置军山下,什言不可,必致狼狈。至夜大雨,死者数千。(二)预言光归当于中路得福地以居。后光果在凉州,僭号。(改元太安,在晋太元十一年。)(三)太安元年(太元十一年。元亦作二。)正月,姑臧大风,什曰,不祥之风,当有奸叛,然不劳而自定也。俄而梁谦、彭晃相继而反,寻皆殄灭。(晃于是年十二月叛。梁谦事失考。)(四)什预言吕纂讨段业必败。后纂果败于合梨。(在吕光飞龙二年,晋隆安元年五月。)俄而又败于郭黁。(《僧传》作馨,误。事在同年八月。)(五)中书监张资病。外国道人罗乂云能差资疾。什作法证其治必无效。后资果死。(六)及吕纂即位之二年(隆安四年[12]),什公因妖异屡见,而言必有下人谋上之事。后吕超果杀纂而立吕隆。(隆安五年)

    按什公于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随吕光至凉州。同年而姚苌即皇帝位于长安。其后九年而姚兴即位,改元皇初。又七年为姚兴之弘治[13]三年(隆安五年,公元401年),而吕隆为凉主。什公在凉前后已十七年(《百论疏》作十八年)。《高僧传》曰:

    什停凉积年,吕光父子既不弘道,故蕴其深解(《祐录》作经法),无所宣化。苻坚已亡,竟不相见。及姚苌僭有关中,闻其高名,虚心要请。诸吕以什智计多解,恐为姚谋,不许东入。(《祐录》所载与此异,但不可据。)及苌卒,子兴袭位。复遣敦请。兴弘治三年三月,有树连理生于庙庭,逍遥园葱变为茝,以为美瑞。谓智人应入。至五月,兴遣陇西公硕德西伐吕隆。隆军大破。至九月,隆上表归降。方得迎什入关。以其年十二月二十日至于长安。(《祐录》僧叡《大品经序》《关中出禅经序》《大智释论序》及《大智论记》所记年月日均同。)

    罗什在长安

    什公于姚兴弘治三年(公元401年)至长安,于十五年癸丑(公元413年)四月十三日薨于大寺,时年七十。(此据僧肇诔文)长安西晋已有竺法护译经。而帛法祖讲习,弟子几且千人。可见其时长安佛法已甚盛。及至苻坚建都关中,因释道安赵文业之努力,长安译经遂称重镇。而当时名僧法和(安公同学)、慧常(凉州沙门至游西域)、竺佛念(据《名僧传》曾游外域,且为译家)、僧、僧导、僧叡咸集西京。而僧、僧叡至什公时大著功绩。安公时昙景(即昙影)助译《鼻奈耶》,僧导为《四阿含暮抄》笔受者,后均为罗什门下名僧。(什公曾作颂赠法和,见《僧传》。)故知罗什时法会之盛,实大得力于安公。而且姚子略之奉佛,更甚于苻永固。其朝廷之信法者有姚旻(延昙摩难提译《王子法益坏目因缘经》,见《祐录》七竺佛念序文)、姚嵩、姚显、姚泓(太子)。

    义学沙门群集长安。外国沙门之来者亦有多人。僧肇至叹言谓遇兹盛化,“自不睹祇洹之集,余复何恨”。慧叡《喻疑论》亦曰:

    义不远宗,言不乖实,起之于亡师(指道安)。及至苻并龟兹,三王来朝。持法之宗,亦并与经俱集。究摩罗法师至自龟兹。持律三藏集自罽宾。禅师徒众,寻亦并集。关中洋洋十数年中,当是大法后兴之盛也。

    什至长安,姚兴待以国师之礼,甚见优宠。晤言相对,则淹留终日。研微造尽,则穷年忘倦。(此引《僧传》)《晋书·载记》叙姚子略敬礼什公事,曰:

    兴如逍遥园,引诸沙门于澄玄堂,听鸠摩罗什演说佛经。罗什通辩夏言,寻览旧经,多有乖谬,不与胡本相应。兴与罗什及沙门僧略(与字通)、僧迁、道树(标字之误,即道标)、僧叡、道坦(恒之误)、僧肇、昙顺等八百余人更出《大品》。(据僧叡《大品序》言译时沙门五百余人。《僧传》亦言八百余人。三处所记僧名各有不同。)罗什持胡本,兴执旧经,以相考校。其新文异旧者,皆会于理义。续出诸经并诸论三百余卷。今之新经,皆罗什所译。兴既托意于佛道。公卿已下,莫不钦附沙门。自远而至者五千余人。起浮图于永贵里,立波若台于中宫。沙门坐禅者恒有千数,州郡化之,事佛者十室而九矣。

    姚兴能讲论经籍(《晋书·载记》)。于佛法亦通摩诃衍(大乘)阿毗昙(小乘)义。(《僧传》谓兴托意九经,游心十二。)曾以其所怀,疏条摩诃衍诸义,欲与什公详定。其最知名者,为《通三世论》。破斥阿毗昙之说,而谓三世一统,循环为用,过去虽灭,其理常在。什公答书亦颇许之。姚氏所疏诸条,又有曰:

    众生之所以不阶道者,有著故也。是以圣人之教,恒以去著为事。故言以不住般若。虽复大圣玄鉴,应照无际,亦不可著。著亦成患。欲使行人忘彼我,遣所寄,泛若不系之舟,无所倚薄,则当于理矣。

    其言虽无甚深致。但颇袭当时玄学家之窠臼(兴称佛教为玄法),此亦可见当时之风气也。(以上所引均见《广弘明集》姚兴与姚嵩往来书中,参看《僧传·什传》。)

    庐山慧远闻什入关,即遣书通好(书见《远传》),并赠以衣裁法物。什公答书,勉励备至,并遗偈一章。后有法识道人自关中至匡阜,远闻什公欲返本国,乃复作书,报偈一章。(均见《远传》)并条具经中难问数十事,请其解释。又晋王谧(字稚远)亦以二十四事咨问,什亦有答。今并多零落,所存者无几。(下详)

    通佛法有二难,一名相辨析难,二微义证解难。中华佛教,进至什公之时,一方经译既繁,佛理之名相条目,各经所诠不一,取舍会通,难知所据。远公问什数十事,大概属于此类。故什公答书,亦只往往取经论所言,互为解譬。故佛法之深义大旨,不能由之而显。又一方魏晋以来,佛玄合流,中国学人,仅就其所见以臆解佛义。或所见本不真切,所解自无是处。或虽确有所悟,然学问之事,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此则什公欲大乘之微言大义,为华人证知,自又甚难。什论西方偈体有曰:“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由此可知传译梵典,文字上之领会已甚难。而什《赠法和颂》有曰:“心山育明德,流薰万由延。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哀鸾孤桐什公亦以自况,盖玄旨幽赜,契悟者尤少也。《僧传·慧远传》谓,什公欲返本国,恐亦因门人虽五千,而解人实少,故知难而退欤。《僧传》又曰:

    什雅好大乘,志存敷广。常叹曰:“吾若著笔作大乘阿毗昙,非迦旃延子比也。今在秦地,深识者寡,折翮于此,将何所论。”乃凄然而止。唯为姚兴著《实相论》二卷,并注《维摩》,出言成章,无所删改。辞喻婉约,莫非玄奥。什为人神情鉴彻,傲岸出群,应机领会,鲜有其匹。且笃性仁厚,泛爱为心,虚己善诱,终日无倦。姚主常谓什曰:“大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若一旦后世,何可使法种无嗣。”遂以伎女十人,逼令受之。自尔已来,不住僧坊。别立廨舍,供给丰盈。每至讲说,常先自说,譬如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也。(《晋书·罗什传》谓什生二子。吉藏《百论疏》谓长安犹有其孙。《北山录》三曰,魏孝文诏求什后,既得而禄之。《魏书·释老志》载孝文太和二十一年诏于罗什故寺〔名常住〕建浮图,并访其子胤。)

    什译《大品经》时,僧叡叙称有五百余人。译《法华》时,慧观谓集四方义学沙门二千余人,僧叡谓听受领悟之僧八百余人,皆诸方英秀一时之杰。译《思益经》时,僧叡谓咨悟之僧二千余人。译《维摩经》时,僧叡谓有千二百人。《祐录》云,于时四方义学沙门,不远万里。名德秀拔者,才畅二公(二公不知何人)乃至道恒、僧摽(即道标)、慧叡、僧敦(未详)、僧弼、僧肇等三千余僧,禀访精研,务穷幽旨。《魏书·释老志》云,时沙门道彤(未详)、僧略(与通)、道恒、道 (即道标)、僧肇、昙影等与罗什共相提挈,发明幽致。计现在所知义学沙门之在长安者,不过数十人。(甲)其原在关中者为法和(安公同学,并助其校经。荥阳人,原自蜀至长安)、僧叡(魏郡长乐人,道安弟子,并曾助译)、昙影(助安译《鼻奈耶》,什译《成实论》之正写者,北人)、僧 (见《大品经序》。安公时参与译《增一》。原住长安大寺)、慧精(即昙戒,见《僧传》五。原为安公之弟子,与安同住长安太后寺,见《名僧传抄》)、法钦、慧斌(上四人姚兴命为僧官。均长安僧人)、道恒(蓝田人,如为执心无义者,则见什之前,曾在荆州)、道标(恒之同学,姚兴曾劝二人还俗,见《僧传》及《弘明集》所载姚与二人书)、僧导(京兆人,《四阿含暮抄》笔受者)、僧苞(长安人)、僧肇(京兆人)、昙邕(安弟子,原在长安,后事远公,常为送书致罗什)、佛念(助佛陀耶舍译《长阿含》者,序称为凉州沙门,岂即安公时之竺佛念耶)、道含(助译《长阿含》者,序称秦国道士,或原在关中)。(乙)原从北方来者为道融(汲郡林虑人)、慧严(豫州人,与觉贤入关)、昙鉴(冀州人,后住荆州)、昙无成(家在黄龙)、昙顺(黄龙人,有弟子僧馥,醴泉人,作《菩提经注序》,今存。顺从什后,复师慧远)、僧业(河内人)、慧询(赵郡人)。(丙)原从庐山来者,有道生(法汰弟子,彭城人,曾在建业,后至庐山,乃往关中)、慧叡(冀州人,原为道安弟子,曾西行求法。归后至庐山。后与道生同往见什)、慧观(远弟子,庐山僧)、慧安(庐山凌云寺寺僧)、道温(安定朝那人,庐山慧远弟子)、昙翼(远弟子。后师什公,晚在会稽)、道敬(《广弘明集》若耶《敬法师诔》,谓其自庐入关)。(丁)原从江左来者,有僧弼(吴人)、昙幹(《传》言与弼同学,或亦南人)。(戊)不知所从来者则有慧恭(下六人均见《大品经序》)、宝度、道恢、道悰、僧迁、道流(姚兴命二人为僧官。或原在长安。又《僧传·道祖传》谓有僧迁、道流,同入庐山受戒,远公嘉美之)、僧嵩(《成实论》家,为什弟子,见《魏书·释老志》)、僧楷(《僧叡传》谓为同学,或亦什弟子)、僧卫(据《祐录·十住经含注序》)、道凭(什公弟子,八俊之一,常称为关内凭,或亦关中人)、僧因(与僧导同师什公,或原在长安)、昙晷(《成实》笔受者)等。(此外有《祐录》所言之才畅二公,及僧敦,《释老志》之道彤,亦不悉其出处。)

    什公于弘始十五年(公元413年)卒。其与众僧告别有曰:“因法相遇,殊未尽伊心,方复异世,恻怆可言。”(详《祐录》《僧传》)后外国沙门来云,罗什所谙,十不出一。是则什公理解幽微,已有深识者寡之叹。而其学问广博,亦因年岁短促,而未能尽传于世也。

    什公之译经

    《高僧传》云,什在长安译经三百余卷,《祐录》卷二著录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名僧传抄》作三十八部,二百九十四卷。《祐录》十四,则作三百余卷。)似什公之功绩,全在翻译。但古今译书,风气颇有不同。今日识外洋文字,未悉西人哲理,即可译哲人名著。而深通西哲之学者,则不从事译书。然古昔中国译经之巨子,必须先即为佛学之大师。如罗什之于《般若》《三论》,真谛之于《唯识》,玄奘之于性相二宗,不空之于密教,均既深通其义,乃行传译。而考之史册,译人明了于其所译之理,则亦自非只此四师也。若依今日之风气以详论古代译经之大师,必不能得历史之真相也。

    盖古人之译经也,译出其文,即随讲其义。所谓译场之助手,均实听受义理之弟子。罗什翻经,亦复讲释(并授禅与戒律)。慧观《法华宗要序》曰:

    有外国法师鸠摩罗什,……更出斯经,与众详究,什自手执胡经,口译秦言,曲从方言,而趣不乖本,即文之益,亦已过半。虽复霄云披翳,阳景俱晖,未足喻也。什犹谓语现而理沉,事近而旨远,又释言表之隐,以应探赜之求。

    僧叡《法华经后序》曰:

    遇究摩罗法师为之传写,指其大归。

    是什常讲《法华》也。《思益经序》曰:

    既得更译梵音,正文言于竹帛。又蒙披释玄旨,晓大归于句下。

    是什亦曾释《思益》也。僧肇《维摩经注序》曰:

    余以暗短,时预听次。虽思乏参玄,然粗得文意。辄顺所闻,而为注解。略记成言,述而无作。

    此经肇注现存,中当多什公之口义,则其译《维摩》时,亦讲之也。僧馥《菩提经注》曰:

    耆婆法师入室之秘说也。亲承者寡,故罕行世。家师顺(当即昙顺)得之于始会,余虽不敏,谬闻于第五十。

    罗什是常秘说《菩提经》也。而什公对于《大品》,三译五校(梁武帝语,参看下列年表),且平日宗旨特重《般若》《三论》,其于译此诸经论时,必大弘其义也。

    长安之译经,始于法护,盛于道安。安公死后,姚兴皇初之末,弘始之初(公元399年),法和、僧、僧叡、佛念已在长安共僧伽跋澄译《出曜经》。后二年而什公至,其译经藉道安之旧规及助手(如法和、僧等),必得力不少。道安卒后十六年而鸠摩罗什至长安(公元401年)。在道安以前,译经恒为私人事业。及佛教势力扩张后,帝王奉佛,译经遂多为官府主办。什公译经由姚兴主持,并于译《大品》新经时,姚天王且亲自校讎。长安译事,于十数年间,称为极盛。《高僧传》论之曰:

    其后鸠摩罗什硕学钩深,神鉴奥远。历游中土,备悉方言。……时有生,融,影,叡,严,观,恒,肇,皆领悟言前,辞润珠玉。执笔承旨,任在伊人。故长安所译,郁为称首。是时姚兴窃号,跨有皇畿,崇爱三宝,城堑遗法。使夫慕道来仪,遐迩烟萃。三藏法门,有缘必睹。自像运东迁,在兹为盛。

    什公相从之助手,学问文章,均极优胜。而且于教理之契会,译籍之了解,尤非常人所可企及。

    慧叡随什传写,什为之论西方辞体。(详《僧传》)后谢灵运从之咨问,而著《十四音训叙》,条例胡(亦作梵)汉,昭然可了。使文字有据。

    道融为姚兴所叹重,敕入逍遥园,参正详译。什译《中论》,始得两卷。融便就讲,剖析文言,预贯终始。什又命讲新《法华》,什自听之。乃叹曰,佛法之兴,融其人也。俄而师子国来一婆罗门,与秦僧捔辩,融大胜之。(事详《僧传》)

    昙影助什出《成实论》,凡诤论问答,皆次第往反。影恨其支离,乃结为五番,竟以呈什。什曰,大善,深得吾意。

    僧叡参正什所翻经论。昔竺法护出《正法华经受决品》云,“天见人,人见天。”什译经至此,乃曰,“此语与西域义同,而在言过质。”叡曰,“将非人天交接,两得相见。”什喜曰,“实然。”后出《成实论》,什谓叡曰,“此诤论中有七处文破《毗昙》,而在言小隐,若能不问而解,可谓英才。”至叡启发幽微,果不咨什。(叡随道安。得见罽宾有部来华诸僧,自对于毗昙,本已用功。)

    僧肇因出《大品》后(403——405)便著《般若无知论》(时年约二十三岁),什读之称善。肇又著《物不迁论》等。

    慧观著《法华宗要序》,以简什,什曰,善男子所论甚快。(上均见《高僧传》)

    僧叡《思益经序》曰,此经天竺正音,名《毗沙真谛》(Visesa-cinta),是他方梵天殊特妙意菩萨之号也。详听什公传译其名,翻覆展转,意似未尽,良由未备秦言,名实之变故也。察其语意,会其名旨,当是持意,非思益也。直以未喻持义,遂用益耳。

    (《祐录》)

    据此当时助译者之领悟常为什师所称道,宜其所译,非唯如《法华》《维摩》等,为文字佳制,而理解精微,亦具特长也。

    什公年将六十,犹躬自传译,直至死时,罕有辍工。兹就所知,列为年表如下:

    晋安帝隆安五年,即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罗什年五十八岁,十二月二十日,自凉州至长安。先是僧肇已至凉从什,今亦随来,年仅十九岁。考随什公者,此年法和约七十岁,僧约六十岁,道恒约五十六岁(道标或相同),昙影约五十岁,僧叡亦逾五十岁(《大品经序》),慧严、慧叡均约四十岁,僧导约三十七岁,僧业约三十五岁,慧观约三十岁,慧询约二十七岁,僧弼、昙无成约二十岁。其余不知年岁者颇多。但或以法和为最老,僧肇为最少也。

    僧叡即以十二月二十六日从受禅法,寻什公并为抄集《众家禅要》得三卷。(《房录》谓弘始四年译之《坐禅三昧经》当即此也。)其后并出《十二因缘》及《要解》,均禅法也。(详见僧叡《关中出禅经序》)

    晋安帝元兴元年,即弘始四年(公元402年),二月八日,译《阿弥陀经》一卷(《房录》)。三月五日译《贤劫经》七卷(《房录》)。夏在逍遥园之西门阁,开始译《大智度论》。(《祐录》二谓在逍遥园译。卷十《后记》谓在逍遥园西门阁中。)十二月一日,在逍遥园译《思益梵天所问经》四卷(《房录》),僧叡、道恒传写(《经序》),叡作序。是年曾译《百论》,叡为作序。但其时什公方言犹未融(《百论疏》卷一),故僧肇《百论序》谓什“先虽亲译,而方言未融,致令思寻者踌躇于谬文,标位者乖连于归致”。

    晋安帝元兴二年,即弘始五年(公元403年)四月二十三日,在逍遥园始译《大品般若》。“法师手执胡本,口宣秦言。两释异音,交辩文旨。秦王躬攒旧经,验其得失。咨其通途,坦其宗致。与诸宿旧义业沙门释慧恭、僧、僧迁、宝度、慧精、法钦、道流、僧叡、道恢、道标、道恒、道悰等五百余人,详其义旨,审其文中,然后书之。以其年十二月十五日出尽。校正检括,明年四月二十三日乃讫。”(《经序》)

    晋安帝元兴三年,即弘始六年(公元404年),四月,检校《大品经》讫。十月十七日在中寺为弗若多罗度语,译《十诵律》,“三分获二”,而多罗卒。是年姚嵩请什更译《百论》二卷。肇公作序,较之二年前所译及叡师之序,此次“文义既正,作序亦好”(《百论疏》卷一)。

    晋安帝义熙元年,即弘始七年(公元405年),六月十二日,译《佛藏经》四卷(《房录》)。十月译《杂譬喻经》一卷(《房录》)。十二月二十七日译《大智度论》讫,成百卷。僧叡有序。先是什译《大品经》时,随出《释论》,随即校经,《释论》今既译讫,《大品经》文乃正。(《大品序),及《大智度论序》。)

    是年又译《菩萨藏经》三卷(《房录》),《称扬诸佛功德经》三卷(《房录》)。是年秋昙摩流支至长安,因远公姚兴之请,与什共续译《十诵律》,前后成五十八卷。后卑摩罗叉开为六十一卷。

    晋安帝义熙二年,即弘始八年(公元406年),夏,在大寺译《法华经》八卷。是年并在大寺出《维摩经》,肇叡均有疏有序。又译《华手经》十卷(《开元录》)。是年卑摩罗叉至长安,实罗什之师也。

    晋安帝义熙三年,即弘始九年(公元407年),闰月五日,重订《禅法要》。(详《关中出禅经序》中)是年姚显请译《自在王菩萨经》为二卷,有僧叡序。昙摩耶舍(号大毗婆沙)共昙摩掘多至关中,在石羊寺写出《舍利弗阿毗昙》原文,直至弘始十六年(公元414年)经师渐闲晋言,乃自宣译,次年乃讫,为二十二卷,道标作序。

    晋安帝义熙四年,即弘始十年(公元408年),二月六日至四月三十日,出《小品般若经》十卷,僧叡为作序。

    晋安帝义熙五年,即弘始十一年(公元409年),在大寺译《中论》四卷。僧叡、昙影均有序。又在大寺译《十二门论》一卷,僧叡为作序。

    晋安帝义熙六年,即弘始十二年(公元410年),先是佛陀耶舍于什公到长安后即入关,共译《十住经》四卷,不知在何年。本岁耶舍在中寺始出《四分律》。(此据僧肇《长阿含序》。但藏经中现存《四分律序》,亦僧肇作,乃谓律译于弘始十年,不知何故。今因《祐录》未收《四分律序》,颇疑此序不可信。《开元录》于此有所解释,但不可通。)耶舍乃什之师,称为赤髭毗婆沙,或大毗婆沙(《僧传》),又曰三藏沙门(《长阿序》)。

    约在本年支法领赍西域所得新经至。什公在大寺译之(唯不知为何经)。佛陀跋多罗在宫寺授禅,门徒数百。是年八月肇公致书刘遗民,称长安佛法之盛。(文见下引)

    晋安帝义熙七年,即弘始十三年(公元411年),九月八日姚显请译《成实论》昙晷笔受,昙影正写。(《祐录·略成实论记》)

    晋安帝义熙八年,即弘始十四年(公元412年),九月十五日,译《成实论》竣,共十六卷。是年佛陀耶舍译《四分律》讫,共六十卷。

    晋安帝义熙九年,即弘始十五年(公元413年),岁在癸丑,什于四月十三日薨于大寺,时年七十。本年佛陀耶舍译《长阿含经》,凉州沙门佛念为译,秦国道士道含笔受,肇公作序。

    凡不知翻译年月,而为重要之典籍,则列其目于下(其《梵网》《仁王》二经,均有可疑,故未列入):

    《金刚般若经》一卷

    《首楞严经》三卷

    《遗教经》一卷

    《十住毗婆沙论》十四卷

    《大庄严经论》十五卷

    据上年表所列,自弘始三年至七年,什多住在逍遥园。八年以后,则在大寺。逍遥园在城北(僧叡《大品经序》)渭水之滨(《大智释论序》)。毕校宋敏求《长安志》曰,姚兴常于此园引诸沙门听罗什演讲佛经。“起逍遥宫,殿庭左右有楼阁高百丈,相去四十尺,以麻绳大一围,两头各絟经楼上,会日令二人各楼内出,从绳上行过,以为佛神相遇。”此事不悉确否。但左右楼阁之一,或即西门阁。(看《智度论记》)什公译经之所也。《志》又谓园中有澄玄堂,为什演经所。又《晋书·载记》,谓姚兴起浮图于永贵里,立波若台于中宫。据该志则波若台即在永贵里。(其文曰,永贵里有波若台。姚兴集沙门五千余人,有大道者五十人,起造浮图于永贵里,立波若台。居中作须弥山,四面有崇岩峻壁,珍禽异兽,林草精奇,仙人佛像俱有,人所未闻,皆以为希奇。)大寺者,中构一堂,缘以草苫,故又名草堂。及至北周之初,此寺已分为四寺:(1)仍本名,为草堂寺。(2)常住寺。(3)京兆王寺,后改安定国寺。(4)大乘寺。(详见《长房录》及《内典录》)什公时,长安又有中寺,乃耶舍出《四分》之所。有石羊寺,前秦僧伽跋澄在此译《僧伽罗刹经》及《毗婆沙》,而今为写《舍利弗》胡本之所。肇公《致刘遗民书》中又有宫寺,此应即逍遥园。觉贤居此时,什公已移居大寺矣。

    佛陀跋多罗与罗什

    《隋书·经籍志》称什公在长安时,西国僧人来者数十辈。据今所知,苻秦时长安外人已甚多。姚秦时当更有增加。(《僧传》谓什公有外国弟子在侧,又《道融传》言,有师子国婆罗门外道至长安。)按僧肇有《致刘遗民书》(载《肇论》中),述长安佛法之情形曰:

    领公(慧远弟子支法领)远举,千载之津梁也。于西域还,得《方等》新经二百余部。请大乘禅师一人,三藏法师一人,毗婆沙师二人。(《僧传》《祐录》均缺请字下十九字。)什法师于大寺(亦作大石寺此依《祐录》)出新至诸经,法藏渊旷,日有异闻。禅师于宫寺(即逍遥园。现行本《肇论》作瓦官寺,当误。慧达疏作官寺,亦误。今据丽本《祐录》改正)教习禅道,门徒数百,夙夜匪懈,邕邕肃肃,致自欣乐。三藏法师于中寺出律部,本末精悉,若睹初制。毗婆沙法师于石羊寺出《舍利弗阿毗昙》胡本,虽未及译,时问中事,发言新奇。(《高僧传·肇传》,《出三藏记集》三均引之,而文略异。)

    此中所谓禅师者,当系佛陀跋多罗。三藏法师者,乃佛陀耶舍。〔按《祐录·长含阿经序》曰,“以弘始十二年岁在上章掩茂(庚戌)请三藏沙门佛陀耶舍出《律藏四分》四十卷,十四年讫。”(现存《四分律序》所记不同,但此序《祐录》不载,未可为据。)《祐录》三亦云《四分律》乃三藏法师佛陀耶舍所出。(《祐录》二亦称耶舍为三藏法师。)秦司隶校尉姚爽请其于中寺安居,三藏法师译律藏者,乃译四分也。(《肇论疏》多有谓为《十诵》者。但《祐录》三《十诵》系在逍遥园出,当非是。)〕毗婆沙法师二人者,乃昙摩耶舍及昙摩崛多二师也。〔据道标《舍利弗阿毗昙序》,二人于弘始九年写梵文,十六年始译之。肇公此书疑作于弘始十二年,而支法领即于此年前返抵长安。(《四分律序》谓领于弘始十年返,不知可据否。)至所谓禅师一人,三藏法师一人,毗婆沙师二人,或法领在西域得见而请之来,然未必同行至华也。(《僧传》未载领请外国法师事,仅《四分律序》,称领与佛陀耶舍同东来。)〕而同时尚有弗若多罗(助罗什译《十诵律》,未竣而卒)、昙摩流支(助什续译《十诵》)、卑摩罗叉(罗什之师,晩住寿春,大弘《十诵》,江南人宗之),均集长安,则于中国律藏至有关系也。

    佛驮跋多罗(《祐录》作佛大跋陀),此云觉贤,生于天竺那呵梨城。(《僧传》并云,本姓释氏,迦维罗卫人,甘露饭王之苗裔也;但《祐录》无此语。)以禅律驰名(慧达《肇论疏》无律字)。游学罽宾,受业于大禅师佛陀斯那。秦沙门智严西行(《达疏》多一慧叡),苦请东归。于是逾越沙险至关中。(此据《智严传》。《僧传·觉贤传》称其东来度葱岭,路经六国,疑即《西域记》卷十所谓东南大海隅之六国,至交趾乘海舶达青州,再行入关,殊不可信。)得见罗什,止于宫寺。(《僧传·智严传》谓住大寺。《玄高传》作石羊寺。《祐录》十二《师资传》作齐公寺。)教授禅法,门徒数百。名僧智严宝云(据《僧传》)、慧叡(据《达疏》)、慧观(据《僧传》)从之进业。

    乃因弟子中颇有浇伪之徒,致起流言,大被谤黩。秦国旧僧僧、道恒谓其违律,摈之使去。贤乃与弟子慧观等四十余南下到庐山,依慧远。(事详《僧传》。)计贤约于秦弘始十二年(公元410年)至长安,当不久即被摈。停庐山岁许,慧远为致书姚主及秦众僧,解其摈事。晋义熙八年(公元412年)乃与慧观至江陵,得见刘裕。(《通鉴》裕是年十一月到江陵。)其后(公元415年)复下都,译事甚盛。(后详)

    觉贤与关中众僧之冲突,慧远谓其“过由门人”。(据《贤传》)实则其原因在于与罗什宗派上之不相合。《僧传》云,什与贤共论法相,振发玄微,多所悟益。贤谓什曰:“君所释不出人意,而致高名何耶。”什曰:“吾年老故尔,何必能称美谈。”觉贤对于罗什之学,可知非所伏膺。盖贤学于罽宾,其学属于沙婆多部。(《祐录》十二《师资传》)罗什虽亦游学罽宾,精一切有学,但其学问则在居沙勒以后,已弃小就大。(沙婆多部即小乘一切有。)据当时所传,佛教分为五部。不唯各有戒律。(参看《祐录》三)且各述赞禅经。(语见《祐录》慧远《庐山出禅经序》)罗什于戒律虽奉《十诵》(沙婆多部),但于禅法则似与觉贤异趣。什公以弘始辛丑(公元401年)十二月二十日至关中,僧叡即于二十六日从受禅法。什寻抄究摩罗罗陀(简称罗陀)、马鸣、婆须密、僧伽罗叉、沤波崛、僧伽斯那、勒比丘(疑系胁比丘)等家禅法译为《禅要》三卷。(据《祐录》当即《坐禅三昧经》,一名《菩萨禅法经》,现存,但系二卷。)后又依《持世经》益《十二因缘》(各录均言阙,但恐即现存《坐禅三昧经》之末一经)及《要解》二卷。(《禅法要解》,现存。)至弘始九年(公元407年)复详校《禅要》(据《祐录》,此当即现存之《禅秘要法》),因多有所正,而更详备,当与第一次所译极不同。(以上据《祐录》,僧叡《关中出禅经序》。)什公之于禅法,可谓多所尽力。《晋书·载记》云什公时沙门坐禅者恒有千数。《续僧传·习禅篇》论曰,“昙影道融厉精于淮北”,则什之门下坐禅者必不少。但约在弘始十二年(公元410年),觉贤至关中,大授禅法,门徒数百。当什公弘三论鼎盛之时,“唯贤守静,不与众同”(语出《僧传》)。而其所传之禅法,与什公所出,并相径庭。于是学者乃恍然五部禅法,固亦“浅深殊风,支流各别”。(《祐录》慧观《修行不净观经序》中语。按此序乃现存经第九品以下之序。)而觉贤之禅,乃西域沙婆多部,佛陀斯那大师所传之正宗。其传授历史,认为灼然可信。〔慧观序详叙传授历史,而旧有觉贤师资相承传。(《祐录》十二)盖禅法重传授家法,不独戒律为然也。〕觉贤弟子慧观等,必对于什公先出禅法,不甚信任。慧远为觉贤作所译《禅经序》(此序称为统序,乃现存经全书之序。慧观序,则为其后半部之序),谓觉贤为禅训之宗,出于达摩多罗与佛大先(即佛陀斯那)。罗什乃宣述马鸣之业,而“其道未融”。则于什公所出,直加以指摘。按什公译《首楞严经》,又自称为《菩萨禅》。(见《僧传·僧叡传》及所译禅经)而觉贤之禅则属小乘一切有部,其学不同,其党徒间意见自易发生也。

    觉贤所译《达摩多罗禅经》,一名《修行道地》,梵音为“庾伽遮罗浮迷”,此即谓《瑜伽师地》。按大乘有宗,上承小乘之一切有部。则有宗之禅,上接有部之法,固极自然。觉贤所处之时,已当有部分崩之后,其学当为已经接近大宗之沙婆多也。《僧传》云:

    秦太子泓欲闻贤说法,乃要命群僧,集论东宫。罗什与贤数番往复。什问曰,“法云何空。”答曰,“众微成色,色无自性,故唯色常空。”又问,“既以极微破色空,复云何破一微。”答曰,“群师或破析一微,我意谓不尔。”又问,“微是常耶。”答曰,“以一微故众微空,以众微故一微空。”时宝云译出此语,不解其意。道俗咸谓贤之所计微尘是常。余日长安学僧复请更释。贤曰,“夫法不自生,缘会故生。缘一微故有众微。微无自性,则为空矣。宁可言不破一微,常而不空乎。”此是问答之大意也。

    据此贤之谈空,必与什公之意不同。而其主有极微,以致引起误会,谓微尘是常。而什言大乘空义说无极微(见下文),则似贤之学不言毕竟空寂,如什师也。又按贤译《华严经》,为其译经之最大功绩。而《华严》固亦大乘有宗也。总之觉贤之被摈,必非仅过在门人,而其与罗什学问不同,以致双方徒众不和,则为根本之原因也。

    什公之著作

    什译经既多,殊少著述。其有统系之作,为《实相论》,今已佚失。并曾注《维摩经》《金刚经》,当亦可见其学说之大要,然前者不全,后者早佚。又什公有与慧远及王稚远(王谧)问答文多篇。后人集什远问答中之十八章为三卷,即今存之鸠摩罗什《大乘大义章》。(陈慧达《肇论疏》、隋吉藏《中论疏》,均曾引此书什公之文。)近人邱檗先生希明为之校勘,易名为《远什大乘要义问答》。至若其余问答,已早不存。兹表列什之撰述如下:

    《实相论》二卷

    《注维摩经》(存现有之肇注,及关中疏内,但恐不全。)

    上见《高僧传》中。

    《问如法性实际》(《义章》第十三章) 《问实法有》(《义章》第十四章)

    《问分破空》(《义章》第十五) 《问法身》(《义章》第一。慧达

    《肇论疏》曾引此章。)

    《重问法身》(《义章》第二) 《问真法身像类》(《义章》第三)

    《问真法身寿》(《义章》第四) 《问法身感应》(《义章》第七)

    《问修三十二相》(《义章》第五) 《问法身佛尽本习》(《义章》第八)

    《问念佛三昧》(《义章》第十一) 《问遍学》(《义章》第十七)

    《重问遍学》(《义章》第十七) 《问罗汉受决》(《义章》第十)

    《问住寿》(《义章》第十八) 《问后识追忆前识》(《义章》第十六)以上均载《祐录》陆澄《法论目录》[14]中。均慧远问,罗什答。并存《大乘大义章》中。

    《问四相》(《义章》第十二)

    此亦见陆澄《目录》,虽仅言慧远问,而不言什答。然寻之在《大义章》中。又吉藏《中论疏》引之,称出什公手。

    《问答受决》(《义章》第六) 《问答造色法》(《义章》第九)

    上二不见于陆澄《目录》,而为现《大义章》所有者。均远、什问答。

    《问法身非色》

    上项见《陆澄录》,而为《大义章》所不载者,亦为远、什问答。

    《问涅槃有神不》 《问灭度权实》

    《问清净国》 《问佛成道时何用》

    《问般若法》 《问般若称》

    《问般若知》 《问般若是实相智非》

    《问般若萨婆若问同异》 《问无生法忍般若同异》

    《问礼事般若》 《问佛慧》

    《问权智同异》 《问菩萨发意成佛》

    《问法身》 《问得三乘》

    《问三归》 《问辟支佛》

    《问七佛》 《问不见弥勒不见千佛》

    《问佛法不老》 《问精神心意识》

    《问十数论》 《问神识》

    上二十四项,《祐录》《法论目》均著录,悉王稚远问,什答者。

    《问三乘一乘》(什答,不知何人问)

    《略解三十七品次第》

    上二项亦罗什所作,见《祐录》所载之《法论目》者。

    《问实相》(王稚远问,外国法师答)

    《问遍学》(外国法师答。不注问者姓名)

    上二项,亦见《祐录》,或亦罗什作答。

    《答姚兴通三世论书》

    此见《广弘明集》。又《弘明集》中载什与僧等上表,议敕道恒、道标还俗事。又《高僧传》中载什文,如上吕纂疏等,凡数篇,及与慧叡论西方辞体,则于教理无关也。

    《金刚经注》

    见《广弘明集》所载之唐李俨《金刚般若经集注序》。但佛家目录未著录。

    《老子注》二卷。(两唐志)

    《耆婆脉诀》十二卷,释罗什注。(见《日本见在书目》[15]医方类中)

    上二书不见他处。疑为伪作。《脉诀》之耆婆,乃印度医王,非鸠摩罗耆婆。谓为罗什所注,乃因名致误也。

    罗什之学

    什公之学因其著述残佚,甚难测知。世因其作《实相论》,而称其学为“实相宗”。(见元康《肇论疏》)但此论早佚。至若《大乘义章》,则按慧远所问,多解释名相,疏释经文之作,无由窥见什公思想之深弘。唯就现有材料,什公为学之宗旨,可以窥见者有四事。

    一曰,什公确最重《般若》三论(或四论)之学也。什公所阐弘,于经有《法华》,于律有《十诵》,于论有《成实》,于修持有《菩萨禅》,四者均发生多少之影响。而《成实论》之势力,在南朝且凌驾《般若》三论而上之。但什公学宗《般若》,特尊龙树(四论之三均为龙树所造)。其弟子之秀杰,未有不研大乘论者。昙影注《中论》,道融疏《大品》《维摩》,道生注《小品》及《维摩》,僧导作《三论义疏》。僧叡《中论序》曰:

    《百论》治外以闲邪,斯文(《中论》)祛内以流滞,《大智释论》之渊博,《十二门观》之精诣。寻斯四者,真若日月入怀,无不朗然鉴彻矣。予玩之味之,不能释手。

    至若什公重《大智度论》,则有明文见于僧叡之序:

    有鸠摩罗耆婆法师者,……常仗斯论为渊镜,凭高致以明宗。

    其重《百论》,则僧肇序中言之。

    有天竺沙门鸠摩罗什,……常味斯论,以为心要。

    而于《中论》则僧叡序云:

    天竺诸国敢预学者之流,无不玩味斯论,以为喉衿。

    由此言之,后世称什公学派为三论者,固甚有见而云然也。

    二曰,什公深斥小乘一切有之说也。什公早习有部经论,后弃而就大乘,必卓有所见。《高僧传》谓其曾言《成实论》有七处破《毗昙》,疑其正因此论斥破有部而为入大乘之过渡作品,故译出之。《大义章》中其驳有部义,亦曾数见。如曰:

    但阿毗昙法,摩诃衍法,所明各异。如迦旃延《阿毗昙》说,幻化梦响,镜像水月,是可见法,亦可识知,三界所系,阴界入所摄。大乘法中,幻化水月,但诳心眼,无有定法。

    又曰:

    言有为法四相者,是迦旃延弟子意,非佛所说。

    又曰:

    佛法中都无微尘之名,但言色若粗若细,皆悉无常,乃至不说有极微极细者。……为破外道及佛弟子邪论,故说微尘,无决定相,但有假名。

    此所谓佛弟子邪论,自亦指沙婆多师说也。又有曰:

    是故当知言色等为实有,孔等为因缘有,小乘论意,非甚深论法。

    此所谓小乘,亦指有部也。

    三曰,至什公而无我义始大明也。自汉以来,精灵起灭,因报相寻,为佛法之根本义。魏晋之世,义学僧人,谈《般若》者,亦莫不多言色空。支愍度立心无义,则群情大诧。而佛法之所谓无我者,则译为非身。支遁诗曰:“愿得无身道,高栖冲默靖。”此用《老子》外其身之说也。(支氏《土山会诗序》有曰悟外身之贞。)郄超《奉法要》曰:“神无常宅,迁化靡停,谓之非身。”此仍神存形灭之说也。及至罗什,而无我之说乃大明。僧叡《维摩序》曰:

    自慧风东扇,法言流咏以来,虽曰讲肆,格义迂而乖本,六家偏而不即。性空之宗,以今验之,最得其实。然炉冶之功,微恨不尽。当是无法可寻,非寻之不得也。何以知之,此土先出诸经,于识神性空,明言处少。存神之文,其处甚多。《中》《百》二论,文未及此,又无通鉴,谁与正之。先匠(指道安)所以辍章遐慨,思决言于弥勒者,良在此也。

    据此什公来华,译《中》《百》二论,有破神之文。于识神性空之义,大为阐明。前此则虽道安于此曾有所疑,然无由决定也。

    试考罗什以前,其所谓神者,或不出二义。一神者实为沉于生死之我。一为神明住寿。如牟子《理惑论》曰:“有道虽死,神归福堂,为恶既死,神当其殃。”又如《四十二章经》曰:“佛言,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住寿命,动天地。”康僧会《安般守意经序》有“制天地,住寿命”之语。道安《阴持入经注》亦言“住寿成道”。又据《大乘大义章》所载,庐山慧远曾以书咨什公,问菩萨可住寿一劫有余。什公答曰:“若言住寿一劫有余者,无有此说,传之者妄。”又曰:“《摩诃衍经》曰,若欲寿恒河沙劫者,此是假言,竟不说人名。”自《般若》之学大昌以来,中土学人,渐了然于五阴之本无,渐了然于慧叡所言之识神性空。住寿之说,与法身之理相牴牾,故慧远问什公书中已疑其为“传译失旨”。夫“法身实相,无来无去,同于泥洹,无为无作”。(上二语见《大义章》卷上)则轮转生死,益算住寿之神,谓为佛法之根本义,实误解也。《祐录》陆澄《法论目录》载王稚远问什公“泥洹有神否”。今虽其文已佚,不知什公何答。然可断言其必谓泥洹有神之说,为“传之者妄”也。

    四曰,罗什之学,主毕竟空也。什公以前之《般若》,多偏于虚无。罗什说空,简料前人空无之谈。故什言曰:

    法身义以明法相义者,无有无等戏论,寂灭相故。(《义章》第七)

    又曰:

    有无非中,于实为边也。言有而不有,言无而不无。(《注维摩经》卷二)

    又曰:

    摩诃衍法,虽说色等至微尘中空,心心数法至心中空,亦不坠灭中。所以者何,但为破颠倒邪见,故说不是诸法实相也。(《义章》第十五)

    遣有谓之空,故诸法非有非无是空义。什曰:

    本言空以遣有,非有去而存空。若有去而存空,非空之谓也。(《维摩注》卷三)

    毕竟空者扫一切相。既遣于有,又复空空。既非有非无,亦无生无灭。小乘观法生灭为无常义,大乘以不生不灭为无常义。依小乘生灭无常,则云“念念不住,则以有系住”。唯“今此一念,若令系住,则后亦应住。若今住后住,则始终无变。始终无变,据事则不然。以住时不住,所以之灭。住即不住,乃真无住也。本以住为有,今无住则无有,无有则毕竟空。”毕竟空,即大乘无常之妙旨也。(见《维摩》注)

    三论之学,扫一切相,断言语道。而扫相离言者,非言万有之为顽空绝虚(绝对空虚),乃言真体之不可以言象得也(故般若无所得)。言象者,周遍计度,宰割区划,于真体上起种种分别,而失如如之性。(万物如其所如,然其所然,初非名言强分,彼此之所可得也。)诸法不生不灭,而人乃计常计断,诸法非有非无,而有无之论纷起。夫有无生灭者,人情所有之定名,而非真如之实际。(什公为明此义于《大义章》及《维摩注》中屡言“物无定相”。)盖凡人感于万有,必须取相,必须于无相之本体起种种相,俾心有所攀缘,而名言分别以起。因执著言象之分别,遂于所谓外境者,计度区划而有极微实有之说,于所谓内心者,计度区划而有灵魂住寿之说。所谓极微灵魂也者,均执著言象之所得,而视为实物。(宇宙本体并非空无。然执人心所取之相以之为实物,则直蹈空。)于是在实相以外,别立自性(如极微自我等是)。其所谓宇宙本体,乃离实在而独存。(犹言本体以外又有现象。)则直如执著镜中花水中月也。

    由上所言,物无彼此,“无定相”执著言象所得之定相,则必至就言象所得,执有实物,于实在以外别立实体。(如西哲休谟所斥之Substance学说。)大乘佛法之所以谈空者,端在于明“物无定相,则其性虚”也(《维摩注》一)。无定相者,即谓无相。性虚者,即谓无自性。〔自性如自我极微等,休谟所谓哲学家之虚妄(Fictions)均是也。〕人情执著名象,于无相上著相,于无自性上立另有实物,而反失实在之真相。(《维摩注》六什公曰:“法无定相,相由惑生,即谓法无自性,缘感而起。”即谓二字要紧。盖于法上执有定相,乃持法有自性之张本也。)然则宇宙之实相,本无相可得。宇宙之本体,亦非超然物外。非超然物外,故穷物之源,更无所出,因曰“无本”(《维摩注》六)。非有相可得,故能所双忘,是非齐泯。非超然物外,故非可如执实有镜花水月,反以无为有。(若如此执,则反落空,所谓恶取空。)无相可得,故曰:“一切法毕竟空寂,同泥洹相,非有非无,无生无灭,断言语道,灭诸心行。”(《义章》十二)然则一切法无相绝言者,非谓万物之外别有一独立秘密之自体也。

    什公著作多佚,口义罕传。(玄奘弟子章疏存者较多。故奘师之著作虽亦不存,但口义颇多见于唐人章疏中。)但即就其赠慧远偈一章言之,亦已理趣幽邃,境界极高,颇可见其造诣之深。黄冈熊十力先生曾为偈作略释。兹录于下:

    既已舍染乐,心得善摄不。

    染乐谓贪欲等。摄谓心不外驰。不读否,发问词,下准知。言既已舍离贪欲等染法,令不现起,此心遂得善自凝摄,不复向外驰求散乱否耶。盖贪欲等习气潜存,虽暂被折伏,若止观力稍一松懈,则犹有乘机窃发之虞。止观者,此心恒时凝敛而不散乱名止,恒时简择一切法而不迷谬,名观。即止即观,乃就一心之相用而分别言之耳。

    若得不驰散,深入实相不。

    如止观工夫绵密无间,常能折伏贪欲等,令不现行,即此心已得不驰散,可谓已入实相否耶。入者证入实相,犹云本体,亦谓真如,克就吾人而言,即本心是也。虽止观力深而心不驰散。然染习根株,犹复未尽,但加行无间(加工而行,名曰加行),即未离能所取相(凡位未得证智,则心起必有所取相。以有所取故必有能取相。能所相依而有故),如何可说证实相耶。故发问以疑之,使其自知功修尚浅,如远行方备资粮,而距此欲至之地,尚迢遥不可期也。

    毕竟空相中,其心无所乐。

    毕竟空者,一切所取相皆空,故能取相亦空,能所取相皆空,故空相亦空。都无一切相,故冥然离系,寂灭现前(灭者灭诸杂染。寂者寂静不取于相),是名毕竟空相。至此则心无所乐,方是真乐。若有所乐者,即未能泯一切相,未得离系,故非真乐也。此正显示涅槃心体(涅槃即实相之异名)。若功修尚浅,如何便得臻此。前问深入实相否,正欲其因疑而求进至此也。

    若悦禅智慧,是法性无照。虚诳等无实,亦非停心处。

    悦禅即有所乐,犹有所取相,故智慧未泯能取相也。性者体义,法性犹云诸法本体,即斥指本心而目之也。无照者,非如木石顽然无有照用,以即体之照,虽复朗然遍照,而无照相可得,故云无照。若有照之心,便是虚妄分别相,故云虚诳等无实也。若认此虚妄分别之心以为本心,即是认贼作子,乃自害也。故云亦非停心处。停犹止也,言心不可止于虚诳无实之域也。此中申明毕竟空相,而归极于照,而无照则智慧相亦不可得。若有智慧相可得,则必非智慧也,直是虚诳无实之妄识而已。其开示心要如此真切。肇公《般若无知论》,与此可相印证。

    仁者所得法,幸愿示其要。

    此示谦怀,以求远公之自反也。详玩什师此偈,盖以资粮加行二位之间,而拟远公之所诣。其视远公亦可谓甚高,而所以诱而进之者复至厚。余尝谓什师非经师一流,盖实有以自得者。惜其自悲折翮而无造述。此偈仅存,至可宝贵。若引教详释,则不胜其繁,又初学困于名相,益难索解,故为粗略释之云尔。

    鸠摩罗什之弟子

    什公之弟子,无虑千百,其中秀杰知名者亦颇不少。后人称生、肇、融、叡(当是僧叡)为四圣。(此说不知始于何时。宋智圆《涅槃机要》载之。)但《高僧传》记时人评语,或曰,通情则生融上首。精难则观肇第一。则无僧叡。或曰,生、叡(此为慧叡)发天真(聪悟发于天性)。严观洼流得(洼深也,深思流连,始可继足也)。慧义憉悙进(努力方得前也)。寇渊(道渊姓寇)于嘿塞(《僧传》谓渊潜光隐德,世莫之知)。则并缺僧肇、道融、僧叡。(按此或仅就江南僧言之,故缺此三。)梁时慧皎于论译经,始特举八人,所谓生、融、影、叡(僧叡)、严、观、恒、肇也。而《大义章》卷首,言什门八子,则为融、伦(不详)影、肇、渊、生、成(昙无成)、叡也。及至隋唐,乃有八俊十哲之目。八俊者,生、肇、融、叡、凭(当即《僧传·僧远传》之道凭)、影、严、观。(敦煌本体请《释肇序》。参看吉藏《中论疏》一。)但或有而无凭(参看《北山录》四),或有道恒而无凭(见于《肇论新疏游刃》。此乃依《僧传》译经论)。十哲者则于八俊之外,加道恒、道标也。(《北山录》四)

    此中僧肇为三论之祖,道生为涅槃之圣,僧导、僧嵩为《成实》师宗之始。均当于后另详之。其余诸人,则仅择要叙其事迹之大略于下:

    僧叡,魏郡长乐人。依僧贤出家。曾听僧朗讲《放光经》(或即泰山僧朗)。师事道安,助之译经。后什公入关,参入译经,称为英才。卒时年六十七(当在长安)。

    道融,汲郡林虑人。十二出家,先学外书。年迄三十,才解英绝。内外经书,暗游心府。什公入关,故往咨禀,什甚奇之。后还彭城,讲说相续。门徒甚多。卒于彭城,年七十四。著有《法华》《大品》《金光明》《十地》《维摩》等义疏。

    昙影,或云北人。曾助道安译《鼻奈耶》。能讲《正法华经》,及《光赞般若》。每讲听者千数。姚兴大加礼接。及什至长安,影往从之,助之译经。著《法华义疏》四卷,并注《中论》。后山栖隐处(《魏书·殷绍传》谓有昙影居阳翟九崖岩,当是一人。昙影业禅,故晚年居山中),卒年七十。

    僧,北地泥阳人。初师弘觉大师。觉为姚苌讲《法华》,为都讲。通六经及三藏。姚苌、姚兴早重之。及罗什入关,敕为僧主(即僧统)。后曾游樊邓(《僧传·昙谛传》)。以弘始之末卒于长安大寺,春秋七十三。

    道恒,蓝田人。年二十,始出家。学该内外,多所通达。什公入关,即往造修,并助译事。姚兴尝劝恒与其同学道标还俗,共理国政。恒、标不从。恒乃遁居山中。义熙十三年卒于山舍。

    慧叡,冀州人。游学天竺,洞悉方言。或亦曾师道安。(《喻疑论》所称之亡师,指安公。)后憩庐山。俄与道生、慧严入关,从什于长安。后还建业,止乌衣寺。(《祐录》十五《道生传》称为始兴慧叡,当是寺名。)宋彭城王义康师之,谢灵运与友善。于《泥洹经》译出之后,曾作《喻疑论》(《祐录》五),以释世之非难佛性义者。宋元嘉中卒,年八十五。

    慧严,豫州人。年十二,为诸生,博晓诗书。十六出家,又精练佛理。入关见什,后返建业,止东安寺。为宋高祖文帝所重。后与慧观、谢灵运改治《涅槃》大本。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卒,年八十一。

    慧观,清河人。少以博览驰名,习《法华经》。(《祐录·法华宗要序》)曾适庐山,师事慧远。闻什入关,特往从之。后与觉贤南止庐山,约在晋义熙八年,共贤至江陵。(《本传》谓在什亡后,误。八年刘裕讨刘毅至江陵,时观或已见裕,见《觉贤传》。)停滞至十一年,刘裕讨司马休之,观与之相见。(此据《本传》)观并在此地,为卑摩罗叉记所讲《十诵律》。(见《叉传》)后还京师,止道场寺。观通禅律,善佛理。注《法华经》,探究《老》《庄》,并擅文辞,时流慕之。元嘉中卒,年七十一。

    按晋代以玄学《般若》之合流,为学术界之大宗。南方固为士大夫清谈之渊薮,而北方玄理固未绝响。什公有名之弟子,来自各方。均兼善内外,博通诗书。且在什公入关以前,多年岁已大,学有成就。吾人虽不知其所习为外学何书,然僧叡、僧融,早讲《般若》。慧叡、慧观,来自匡山。匡山大师慧远,并重《老》《庄》。而罗什以前之《般若》,更富玄学气味。则吾人即谓什公门下,多尚玄谈。固无不可。而慧观探究《老》《庄》,史有明文。僧肇年最幼,然其在见什以前,已读《老》《庄》。(均见《僧传》)则其同学中人之学风,可以推知矣。

    又按什公以前,释道安驻锡关中,道安原亦玄学中人。但其时恰值罽宾一切有部僧人僧伽提婆等东来,道安助之传译。有部谓一切诸法,皆有自性。与《般若》谈自性空寂者异其趣。后提婆南下,《毗昙》小乘学亦暂在南方流行。其时南北佛学,必稍转变。但不久而什至,使性空宗义又重光大。慧叡《喻疑论》有云:

    三十六国,小乘人也。此釁(疑是学字误)流于秦地,慧导之徒,遂不复信《大品》。既蒙什公入关,开讬真照,《般若》之明,复得辉光。

    慧导之徒,疑即受罽宾学僧之影响,而不信《大品》。及什公至长安,破斥《毗昙》,复弘《般若》。而其门下集四方之英俊,吸收国内之玄学者。夫玄学重在得意忘象,自与有部之甚重名数分析者大相径庭。故罗什弟子对于有部之学,与王辅嗣对于汉易,其态度当甚相同。僧叡曰,丧我在乎落筌。(《十二门论序》语)道生亦曰,忘筌取鱼,始可言道。(见《僧传》)而昙影《中论序》,亦斥废鱼守筌,存指忘月。并辨名数之用曰:

    夫万化非无宗,而宗之者无相。虚宗非无契,而契之者无心。故至人以无心之妙慧,而契彼无相之虚宗。内外并冥,缘智俱寂。岂容名数于其间哉,但以悕玄之质,趣必有由。非名无以领数,非数无以拟宗。故遂设名而召之,立数而辩之。然则名数之生,生于累著。(原作者)可以造极,而非其极。苟曰非极,复何常之有耶。是故如来始逮真觉,应物接粗,启之以有。后为大乘,乃说空法。化适当时,所悟不二。

    此中如来所说之有,应指沙婆多部。夫《般若》非无名数之分析,然分析即是扫荡。则名数固仅筌蹄也。筌蹄之说,本于玄学。

    (南朝士大夫清谈,尝执筌蹄。则筌蹄在器物上,亦为谈玄者之象征。)《般若》家,与谈玄者,其方法态度,实系一致。故什公弟子,宗奉空理,而仍未离于中国当时之风尚也。

    注释

    [1]《四十二章》即《四十二章经》。————编者注

    [2]作者文中所提“中国”,常沿用旧时用法,指中原地区。————编者注

    [3]另有“当如草见火”一说。————编者注

    [4]指二人分别创立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五斗米道又叫天师道。————编者注

    [5]结合上下文,此处应是标识卷次和页码。汤用彤所依《太平经》版本,应是20世纪20年代商务印书馆影印的道藏本。困于内容与版本不便核查,编者未敢擅自加上“页”字而统一体例,故保留原文面貌。下文类似情况亦保留原文面貌。————编者注

    [6]“维祗难”应为“维祇难”。————编者注

    [7]古代印度、希腊和罗马文献称中国为Cina、Tina、Sinae;后在汉文佛经和史籍中译作“支那”等。————编者注

    [8]五胡是历史上对起兵反晋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个少数民族的旧称。两晋之际,各民族在中原互相争战,使中原地带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编者注

    [9]疑为冀都之误,见124页随文注。————编者注

    [10]与后文中《比丘尼戒本所出本末序》为同一内容。————编者注

    [11]白纯即帛纯。————编者注

    [12]公元400年。————编者注

    [13]“弘治”应为“弘始”,下页同。————编者注

    [14]后文中《目录》《陆澄录》《法论目》均指本书。————编者注

    [15]即《日本国见在书目录》,由日本平安时期学者藤原佐世编撰。该书是日本现存最早的敕编汉籍目录,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文献。————编者注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