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 结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作为外史氏的我写完了《张江陵传》,于是这样说道:

    中国没有大政治家也很久了!不是中国真的没有大政治家的天才啊。政治天才的出现,即使不能经常见到,经过上百年才能见到一次;然而少见确实是少见了,当然还没到没有的地步。然而,纵观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所谓大政治家的,为什么竟旷世而不能一遇呢?这确实不止一方面了。有天才的,而没有卓越的抱负,这也是不行的。有抱负的,而没有独到的主张,这也是不行的。有主张,而不能持之以恒,持之以毅力,尤其不行。这几个方面,都是成为大政治家的必要条件,大概缺一而不可。天才确实少,天才而具备这些必要条件的就更少。这就是为什么渺无边际的两千余年,而所谓的大政治家,就历经很久而不能遇到了。

    啊!我于是就不得不心悦诚服于张居正了。张居正当初只是一介儒生。虽然他小时候颖悟不同于一般少儿;但看他每天所听所看的,迂腐不切时用的八股文罢了,平生心志所期望的,科举禄位罢了。父母亲戚的爱惜看重和督促教导,爱惜、看重、督促、教导在于如此;老师宿儒的期许和鼓励,期许激励于如此。倘若他如果没有超人的抱负,致力于迂腐不切时用的八股文科举禄位而外,驰骋在古典经卷中,广泛地涉猎,以力求使自己的修养提升,后来又进而从事于当代文物典章的探讨,和政治形势谋身治世的研究,旁及于良师益友的面谈,以力求能增加自己的经验;那么他即使有大政治家的天赋,又怎么能而钻研探求他必需的学术,以发挥他固有的天性呢?所以我说:有天才而没有超人的抱负,这也是不行的。假如有此抱负,倘若主张不谨慎,误入迷途,又或者见异思迁,在岐路上徘徊;那么从小处说当然可以挫败自己的计划,从大处说尤其能败坏国家大事,他的罪过并且由此而彰显,功业仍然不能由此而彰显。而张居正,就像医生对症开药的样子,在明朝国势逐渐衰弱的疾源,就判断为纲纪废弛,风俗习气颓废衰惫;在挽救当时国势的方案,就确定为综合考核名实,赏罚严明;在促进复兴的手段,则确定为统一政令,集中相权;在实现复兴的目标,就确定为国势强盛,百姓安居乐业。假使没有如此独到的主张,即使抱负超绝常人,仍然不能展示他的技能。所以我说:有抱负而没有独到的主张,这也是不行的。假如有抱负,有主张了,倘若最终踌躇不决,投机取巧,持有知易而进知难而退的宗旨,没有破釜沉舟行事果断的决心,仍然不能清除当前的障碍,完成不朽的功业。就在众人沉醉张居正独自清醒的时候,正值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的关键要冲。他以体恤国家的公正忠诚,任劳任怨,而人们却指责他以“独掌大权,几乎震主”;(《明史·张居正传》语)因为他整顿纲纪,力求振作颓废的风气,而人们却指责他独揽大权,“坏事误国”。(刘台语)尤其令他难以忍受的是,他们在攻击他个人的品德。像高拱的离去,罪责在于当权的宦官,而人们却说张居正依附冯保驱逐高拱,“出卖朋友依附宦官”。(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评语)夺情的举动,旨意出自慈圣皇太后李氏、仁圣皇太后陈氏两位后宫太后,而人们却骂他为“禽彘”(邹元标语)、“过举”(吴中行语)、“遗忘父亲贪取禄位”。(《乞恢圣度宥愚蒙以全国体疏》中引语)做出所有这些蛮横无理的举动,他们的目的当然是假公济私,挟着仇恨报复。在他人意志不坚定,外表强硬,内心虚弱,有的甚至会中途改变气节,阿谀奉承取悦于人。而张居正却不辞劳苦怨恨,经过十几年如一日,坚贞自誓,连续千百次不祥而不改变;甚至不惜以自身为一张草席,任人睡在床上而被屎尿浸渍。(《答吴尧山言宏愿济世书》)推究他的用心,大概只知道竭尽忠诚报效国家,忠贞不渝,至死不变,但于个人的利害得失、生死恩仇,固然早已置之度外了。所以我说:有主张而不能持之以恒,持之以毅力。尤其不行。只有那些有天赋,有抱负,有主张又持之以恒,持之以毅力,然后张居正才能够承当大政治家的称谓而没有愧疚,旷世不能一遇的人,竟然在明代隆庆、万历时期而遇到了。

    即使这样,我对于张居正不能不感慨啊。在《史记》里有言,“家中积累千金的富人,坐卧不靠近堂屋屋檐处”;(《史记·越世家》)在《左传》里有言,“百姓本无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左传》鲁桓公十年)他只是逐渐积聚财富罢了,还仍然知道力求保住自身远离福禄为告诫,期望免于因为有钱财而招祸,他果然于自爱是怎么样的。政治天才旷世一出,而敛财的人却总是有。小人耻于独自为小人,而不愿意别人做君子。以张居正隆重的功勋业绩,威德仪则的庄重,本来已经足够冲撞那些人的嫉妒而绰绰有余。何况又以纲纪作考核,以刑赏为举措。凡是张居正所想要的,都是那些人所不想要的;难道只是不想罢了,讨厌他带来的不方便而急迫请求想要摧毁他的人,这也是很多了。以一个人所想要的,不能抵挡天下人的厌恶而务求摧毁他的人多。那么张居正多久而不成为众人怨尤集聚的地方,众矢之的,一定想要除去他然后才感到痛快?张居正在生前就已经尽尝他们诽谤攻击,但是最终也没能把他驱逐开,于是他身后惨重的灾祸,就成了必然之势了。间或讨论他,认为张居正为国家为人民,当然很多了,而他为自己就未免太少。张居正于各家的学说,几乎没有不看到它的源头,探求它的奥妙,而只是于道家思想,就好像和法家本来的宗旨大相径庭,而不屑一顾。然而,张居正的灾祸就来源于这里了。老子说:“大道真常无为,不变不易,常应常照,常清常静,正因为其无为无作,所以无所不为,普化万物,生育天地,无不含容,无不运载,造化无方,弥纶万有,浩渺无垠。”(《老子》第三十七章)又说:“有意施为,废于自然,必有衰败之时;强守执着,不能长久,必有失去之时。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老子》第六十四章)又说:“上古之时,有道之君,顺乎自然,无心自化,百姓仅仅知道有上古帝君的存在而已;次一等的,世风愈降,大道愈乖,皇降为帝,帝降为王,有意以施仁。保民如保赤子,爱民如爱家人,百姓黎民感恩戴德,亲近称誉他;更次一等的,大道愈偷,王降为霸,礼教盛行,政刑严峻,法令苛刻,百姓心生畏惧,不敢犯法违令。最下等的,祸国殃民,造孽作乱。百姓受辱受难,忍辱偷生。”(《老子》第十七章)又说:“天下至柔之物莫如水,天下至坚之物莫如金。最柔弱的水能够自由随意地穿行于金石之间而毫无阻碍。”(《老子》第七十八章)庄子说:“古时候养育天下百姓的统治者,无所追求而天下富足,无所作为而万物自行变化发展,深沉宁寂而人心安定。”(《庄子·在宥篇》)又说:“所以,古代统治天下的人,智慧即使能笼络天地,也从不亲自去思虑;口才即使能周遍万物,也从不亲自去言谈;才能即使能雄踞海内,也从不亲自去做。”(《庄子·天道篇》)又说:“所以,君子是迫不得已才治理天下,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之后才能使天下人的本性和真情得到稳定的保持。”(《庄子·在宥篇》)他们说的无为,无执,无欲,不言,表面上虽然似乎消极,而实际上是以消极为手段,以积极为要点所在,大概作君主南面临御天下所不可少。大概是说无为,不是无所事事的,只是不为所不应当为罢了。所谓无执,不是随顺众人与之浮沉,只是不要执着所不必执着的罢了。所谓的无欲不言,也不是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的意思,只是借无欲以使自己做到“没有骄奢淫逸,没有声色货利,没有纵情嗜欲,无论是治世还是修身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