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建筑风格:建筑遗迹和地上建筑物复原之设想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象形字;(2)《大戴礼记》和《考工记》(8)等文献记载;(3)作者于抗战时在云南、四川等地亲自看到的保存至今的普通房屋的外形和建筑方法。根据上述各种资料,他复原了几个建筑物。经他同意,笔者把复原后房子的样式的图附上,以再现可能是殷商帝王统治这一都城时建造的房屋。让我们依据本书第六章介绍的夯筑基址的分布,看看石先生的复原。

    按照研究所的考古记录,在北组(α区)的那些建筑是发现最早的。在考古发掘记录中,这个地区共发现十五座夯筑基址,其中αll基址最大,α4基址次之。由于种种原因,石先生选择α4基址进行复原试验(图27)。

    图27 α4的复原图

    在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石先生概述了α区建筑的一般特征。他说:

    虽然15座基址的分布呈松散无组织状态(见图22),但仍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有5座(αll-15),北部有10座(αl-10)。南部有三座面积较大,而北部的大多面积较小,以α4和α6为中心。它们彼此之间是否有联系还很难说。α4保存完好,所有的柱础石还在原来的位置上。因此,我选择它作试验性的复原。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基址,我的想法是屋顶的复原也是随基址的,而在中国目前还普遍存在这种长方形房屋的原型。α4像现在中国的房子一样,被建成一个栋梁支撑着两个斜坡的房顶,便于雨水下流。建筑房顶用的材料据发掘提供的证据,是用杂草、稻草、蒲草、竹或木片等并拌以胶泥。看来,殷商时期抹泥技术已有高度发展,许多深窖的外观就可证明。贝壳烧的石灰已在建筑上使用。我要补充的是在α4基址中部有一排砾石,其排列法与此基址边缘发现的砾石排列相似,很明显这是为支撑屋脊的。(9)

    上面的话不是石先生的原文,但因笔者几乎每星期都有和石先生交谈的机会,所以我除了叙述石先生已写过的文章外,还特别介绍他的最新的观点作为补充。

    人们可能会说,复原的α4基址的形状几乎与现代中国的老式农村里仍可看到的那种房子一样。但是,与地下居住穴比较,它无疑是个进步。据最近的考古发掘证明,这种地上建筑的形式,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存在,例如在半坡和庙底沟就有发现。这两处发现的圆形和长方形的茅屋已进行了复原,可以为证。所以,用茅草盖顶的长方形房子不仅与文献记载相一致,而且也被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所证实(图28)。

    图28 庙底沟301号屋断面图

    从上面的复原例子里,人们也许对在拥有广阔领土的商代的京城里,没有发现给人深刻印象的建筑遗迹而失望。下面让我们看看石璋如复原的在β区的一个更加壮丽而复杂的建筑物。

    如前所述,β区位于α区的南部,它的东边沿恒河边缘。前几章里已几次提到,在过去的3000多年里,恒河冲蚀了大量的夯筑台基。石估计β区的一半或三分之二的基址已被冲掉。

    β20基址夯筑台残存部分从其西端到恒河岸边为31公尺,南北为15公尺。在残存的基址边上发现了几组砾石共61块。其排列大不同于房柱的柱石排列。石先生认为这是一些栏杆柱的柱础石。北边有7块,南边有9块,西边有4块。南北两边栏杆柱按间隔2.5公尺整齐排列。西边的排列特殊,4块柱石分为两对,其间相距8公尺。

    另一组砾石在β20的夯筑基址南边缘之外,石称其为“门础石”。石璋如把这些础石分成几类,其具体分类如下:西南门2块,南门(1)8块,南门(2)9块,南门(3)22块。这些门础石一般埋进土里0.7公尺,比β20基址南、北边的栏杆础石约浅15公分。

    石璋如先生复原的β20的夯筑基址东西长80多公尺,南北宽15公尺多,面积约1200平方公尺,其坚固的基础深入地下2公尺多。如从它上部的砾石有规律的排列情况看,这像是一个无顶的大平台,其南北两边用栏杆构成的栅栏围着。完全有理由相信,在这个大平台上曾建起了一对楼房,正如石璋如这位老考古家于1970年发表的完整的复原例中所表示的那样。

    在β20平台上复原的两个楼房,其中之一是β21,它有一个像岩石一样坚硬的基础,建于β20基础的上面,每边约7米,方位差不多是正北的,正像β区最北边的近方形平台————黄土台(β1)一样(参看图23)。石先生认为,在这个坚固夯土方形台基上,一定曾有个大的建筑物,因为β21台基上部的砾石明显成两排平行地在靠近边沿处排列,每排有5块。据石先生复原,此方形基址每个角上只有一块砾石是原有的,有些被后期的墓葬和其他扰乱而挪动了位置。依据这些柱础石的排列,石先生试着尽可能地复原其整个建筑的原形,为此他进行了多次尝试,直到第四次他才感到满意。1970年,经过长期的复原的探讨,他确定了这是个两层的楼房建筑(其发表的论文见《殷代地上建筑复原的第二例》)。石先生认为曾有两座对称地建在β20平台上的楼房建筑,复原后它非常像汉代以来各地建筑的钟鼓楼(图29)。

    图29 β20的地面上建筑物的复原(据日译本)

    石先生假定此二复原建筑是当瞭望塔用的,也可能是门卫室,理由如下:

    (1)这两座楼是建在β区的最南部,坐北朝南,占据正前面的入口处;

    (2)在β20基址南侧,残存的遗迹表明原有七座台阶,最长的和主要的一座在中间,其两侧各有三座较小的台阶。台基前呈现的宽广空地表明这里不仅像是历史时期的钟鼓楼,而且可能是供奉至高无上的天神祭坛的原形。关于这个问题,在第十四章中还要详谈。

    (3)石璋如认为这座楼的第二层的门朝北,理由是所有的主要建筑物都在北部,如β区复原建筑分布图所示。但第一层的门向东,便于守卫者直接监视入口处的一切。

    最后必须说明,我和石先生的看法大部分一致,特别是关于主要依据支撑柱子的砾石的分布来探讨建筑物复原的观点。但对石先生的一些费了心血的解释也持有不同的意见,尤其是关于对夯筑后的牺牲埋葬的看法。他认为,这与地面建筑的不同阶段如奠基、支柱、安门及落成等有密切关系。毫无疑问,有些牺牲埋葬和建筑工程有关系。但不应忘记,正如近两千年前司马迁所说,殷商人以好信鬼神闻名,而且甲骨文中有很多用牺牲品祭祀祖先和鬼神的记载。如果复原的那座地上建筑是一座庙或一座祭坛,则每隔一定时间在那里进行祭祀是帝王的宗教职责。

    当我们把复原的地上建筑物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时,β区的夯筑基址上呈现出一座庄严祖庙的外观,特别是最北部的纯黄土夯打成的方形祭坛。这是笔者在第四次发掘时亲自发现的;这个平台只要一看到它的外观,就给人以与其他建筑遗迹不同的深刻印象。因为筑成它的土是纯黄色的,所以发掘工人及负责此处发掘工作的考古工作者在工地上都称它为“黄土台”。其南北长11.3公尺,东西长为11.8公尺。台基的表面未发现砾石。它的南、东和西边缘被颜色略有不同的夯土包着。黄土台的顶部低于现在地表约30公分,黄色土厚约1公尺。黄土台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其体积为11.3公尺×11.8公尺×1公尺。这个独特的平台或祭台不仅被后来的隋唐时期的墓葬破坏,而且在它建造以前,其下即有很多地下穴,其中大部分是贮藏东西的窖穴。

    虽然沿β区的北边没有夯筑基址,但著名的“大连坑”就在那里,在此曾发现许多卜骨和唯一的一片彩陶。

    再转过来说黄土台本身,在它刚发掘出来时即给发掘现场的考古工作者以深刻印象,不仅是由于它的土色,还因这个近正方形的祭台方向是朝正南向的(10)。后来发掘β区大部分,并揭示出许多的建筑遗迹,发现地上建筑的南端也是向南,但不是正南方,这说明它们似乎是单纯靠太阳来测定方向的。这种区别显示了黄土台与众不同。

    发掘出的迹象表明β区的所有建筑物都是为祭祀目的而设计的。向天和神灵举行祭祀,向各个祖先供奉牺牲品,这是君主最神圣的义务。发掘出来的建筑遗迹,复原后看来符合这一至高无上的义务。

    遗憾的是,根据我们的野外考古记录,对这个问题没有更多可说的了。这些复原的建筑,虽不完全,但可以作为讨论其他问题的起点。

    ————————————————————————————————————————

    (1) 石璋如:《小屯殷代的建筑遗迹》,《史语所集刊》,第二十六本(1955年)。

    (2) 李济:《小屯地面下的先殷文化层》,载《学术汇刊》,第一卷第二期(1944年)。

    (3) 石璋如:《殷代地上建筑复原的第二例》,载《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九期(1970年),第321——341页。

    (4) 石璋如:《殷代地上建筑复原的第二例》,载《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九期,第333页。

    (5) 石璋如:《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乙编•建筑遗存》,载《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

    (6) 石璋如:《殷代地上建筑复原之一例》,载《“中央研究院”院刊》第一辑(1954年),第269——280页。

    (7) 石璋如:《殷代的夯土、版筑与一般建筑》,载《史语所集刊》,第四十一本第一分(1969年)。

    (8) 《周礼》中的一节。

    (9) 石璋如:《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丙编·殷虚墓葬之一·北组墓葬》(上下两册),载《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1970年)。

    (10) 郭宝钧:《β区发掘记》,载《安阳发掘报告》第四期(1933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