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维新时代的妇女生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民国纪元前一七年到民国四年

    一 概论

    世人皆知近几年中国妇女的生活,比较从前,迥不相同了;不知新妇女的运动,在中国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不过这三十余年,应当分为三个时代,由渐由渐,才有现在的状况。欧美的熏风,虽然在鸦片战后(民国前七〇年,公元一八四二),已随着《白门条约》吹进了中国,但真正维新的开始,实在在甲午战后。光绪二十年(民国前一八年,公元一八九四),中国因为朝鲜的原故,和日本打仗,中国的海陆军,给日本打得一败涂地。次年三月,李鸿章含恨忍辱,到日本订了《马关条约》二十一款,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便一下崩陷了。这才引起国人的注意,发愤图强的声浪,弥漫了全国;这才有人想到西洋文化也有他的好处;妇女生活也才随着有改变的倾向。从这时起到辛亥革命以前,我称他为“新潮之结胎时代”。

    辛亥革命以前,革命运动,进行甚烈,妇女从事运动的,到处都有。辛亥以后,民国元二年时,妇女从军的踊跃和参政运动之激烈,表面看去,似乎是女权运动光荣的一页,实际说来,当时对于新潮,尚没有深切的了解,不过静久思动,一种时势使然,所以我称他为“新潮之蠢动时代”。

    自从民国五年一月,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一九一六年》,他正式主张青年女子要从被征服的地位起来居于征服地位,他正式倡言儒者三纲说之当打破,真正女性革命的燎原运动,这才有了星星之火。后来《新青年》上,接二连三地讨论女子问题,火势越烧越烈,等到民国八年,五四运动,好像开花弹一样,硼的一声,炸遍全国,妇女解放运动,也就在这当儿,传遍了中国。从那时起,经了多少研究,多少实验,中国妇女生活,才有现在这个样子。回想陈独秀做那篇《一九一六年》时,到现在已有十年了。这十年中,我称他为“新潮之诞生时代”。

    我把“结胎”和“蠢动”两个时代,总起来称“维新时代”,便是这一章所要说的。“新潮之诞生时代”,别目之为“近代的妇女生活”,是下一章说的。

    二 新潮之结胎时代

    A 第一期————戊戌以前

    甲午以后,戊戌以前,关于妇女生活,有两个运动:一是不缠足的运动,一是兴女学的运动。这两事在从前不是没有的,不过这时才成一种运动,才惹起多数人的注意。原来在道光二十二年(民国前九〇)订下《白门条约》,开了五口、通商以后,外国人在中国传教办学,便甚积极,那时已有教会办的女塾,对于缠足,也已有所讥诮了。

    (一)不缠足的运动

    光绪八年(民国前三〇),康有为在广东谋创不缠足会,未成,后其弟广仁————戊戌六君子之一,————卒为成之。上海之有不缠足会,还是甲午以后的事。光绪二十三年丁酉(民国前一五),梁启超《变法通论》“论女学”章末有云:

    ……不宁惟是,彼方毁人肢体,溃人血肉,一以人为废疾,一以人为刑僇,以快其一己之耳目玩好,而安知有学?而安能使人从事于学?是故缠足一日不变,则女学一日不立。嗟夫!国家定鼎之始,下令薙发,率土底定。顺洽末叶,悬禁缠足,而积习未久,积习依然。一王之力,不改群盲之心;强男之头,不如弱女之足。遂留此谬种,孳乳流衍,日盛一日,内违圣明之制,外遗异族之笑;显罗楚毒之苦,阴贻种族之伤。呜呼!岂苍苍者天,故厄我四万万生灵,而留此孽业以为之窒欤?抑亦治天下者未或厝意于是也?

    那时提倡不缠足,真是一件难事,因为习惯成自然,那时大脚姑娘之嫁不掉,就同现在缠足女子底没人娶一样。所以不得没有不缠足的同盟。同年,梁启超拟一《试办不缠足会简明章程》,第一条立会大意即云:

    此会之设,原为缠足之风,本非人情所乐,徒以习俗既久,苟不如此,即难以择婚,故特创此会,使会中同志,可以互通婚姻,无所顾虑,庶几流风渐广,革此浇风。

    入会有五条重要的规订:

    一、凡入会人所生女子,不得缠足。

    二、凡入会人所生男子,不得娶缠足之女。(此指入会后所生男而言。若会前年已长大,无不缠足之女可娶,或入会人尚少,择配不易相当,则不在此例。)

    三、凡入会人所生女子,其已经缠足者,如在八岁以下,须一律放解,如在九岁以上不能放解者,须于会籍报明,方准其与会中人婚娶。

    四、凡入会者书其姓名年岁籍贯居寓仕履,及妻之姓,子女之名,(凡未定婚者皆报名,已定婚者无容报名。)以备刊登会籍之用。

    五、凡入会后所生子女,当随时陆续报名,以备续刊会籍。

    当时虽有人深知缠足的不好,但顾忌出嫁的困难而不得不缠足的情形,于此可见。既有了不缠足会,就比较好些了。是年在上海设不缠足总会,借《时务报》馆开办,入会报名后,即由该馆赠《劝女学歌》一本,便是入会的凭据。不缠足运动不过是维新运动的前驱,维新运动的最后目的,实在是兴女学。

    (二)兴女学的运动

    在说中国人自己底兴女学运动以先,应说一说西洋人在中国办女学的情形。虽然道光二十二年以后,中国就有了西洋人办的女塾,但规模都不甚大。据考查所得,长江一带,最早的女塾,应推光绪十年(民国前二八,公元一八八四)美以美会在镇江宝盖山上办的那一座了。

    西洋人到中国来办学,实在只抱个传教目的,文化的提倡,是谈不到的。所以他们的办法,总迎合中国人的心理,明明他们是讲究自由的,但中国风俗不重自由,他们办的女塾,也就压制起来了;宁可他们讥诮缠足之丑陋,但是等到中国人自己倡导天足的时候,他才来帮忙不缠足运动。我们看一看镇江女塾的章程,便知道当时西洋人的办学,是怎样迎合中国人的心理了。章程是:

    一、本塾专教女生,无论年齿大小,只须愿守塾规,皆可来学;但幼学之功最切,年小较宜。

    一、女生来塾肄业,皆须觅有妥保,填写关书作押为据。

    一、住塾女生就近有无亲友照料,父母外,指定何人来领,皆须填明关书。如非指定来领之人,只可入塾探望,不得擅将该生领出。

    一、本塾每日八点钟进塾,十一点半钟放饭;一点钟进塾,四点钟放学;暇时备有玩具,俾各散心,惟不准出大门以及门前观望等情。每礼拜六日放学,做一切杂事,以及学习针黹。每礼拜日进堂听道,读圣日课。每年散学二次,一为歇暑,约两月;一为年底,约半月;可将学生领归,开学时再行到塾。

    一、塾中各项课程,由教习随时酌派班次,每日按定时刻学习。

    一、平时不宜轻易作辍,如家中果有正事,须由该生父母,或曾经指定来领之人领去,并订定假期,不得踰限;寻常小事,概不给假。

    一、住馆学生每日一粥两饭,每饭一荤一素,衣服自洗。

    一、西书纸簿笔墨水等物,均由塾代买,收回价值。

    一、学生衣衫,皆当洁净;褂裤略须多备,以备勤于更换;白手巾至少三条。塾中所用衣物,皆须各做记认,以免彼此淆乱;惟家伙木器,不可携来。

    一、西国通例,塾中功课皆分年派定,读全考全,给以文凭。

    一、西学课程,按照十二年之期分列于下,学生果具兼人之量,由教习核定,并读两班,或升班时越过一班。其质故不佳,考课时分数在六分以下者,不得随班上升,仍随后班从头读起。

    这个章程,看来多么守旧,但当时中国人自己还未办女学,连这个还没有哩。光绪十八年(民国前二〇),上海方设有中西女塾,塾址在英租界三马路泥浜城慕尔堂西首,创办者为海哥女士(Miss Laura Haygood),办法和镇江女塾仿佛。甲午战后,西洋人办的女塾自然更多了。(参观林乐知著、任保罗译《五大洲女俗通考》第十集,一九〇三年广学会出版。)这时才有许多中国人高呼“兴女学”。

    光绪二十三年梁启超《变法通议》“兴论女学”章有云:

    居今日之中国,而与人言妇学,闻者必曰:“天下之事其更急于是者不知凡几;百举未兴而汲汲论此,非知本之言也。”————然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请备陈其义以告天下:

    他下面一共有四层理由。第一义论分利之害。有云:

    ……中国即以男子而论,分利之人,将及生利之半,自公理家视之,已不可为国矣。况女子二万万全属分利,而无一生利者。惟其不能自养而待养于他人也,故男子以犬马奴隶畜之,于是妇人极苦;惟妇人待养,而男子不能不养之也,故终岁勤动之所入,不足以赡其妻孥,于是男子亦极苦。……等是人也,何以或有业或无业,盖凡天下任取一业,则必有此业中所以然之理,及其所当行之事,非经学问不能达也。……故曰国何以强?民富斯国强矣。民何以富?使人人足以自养而不必以一人养数人,斯民富矣。

    这是当时一个最强有力的见解。这个见解,即是要以女子教育作女子经济独立的手段;而女子之经济独立,目的又在富国富民。————比较后来人所谈女子经济独立,意义较狭。第二义论无才之累,有云:

    人有恒言曰,“妇人无才即是德”,此躛言也。世之瞀儒执此言也,务欲令天下女子,不识一字,不读一书,然后为贤淑之正宗,此实祸天下之道也。……夫妇人岂性恶耶?群块然未经教化之躯壳若干具,而键之于一室,欲其能相处焉,不可得也。彼妇人之累男子也,其不能自养,而仰人之给其求也,是犹累其形骸也;若夫家庭之间,终日不安,入室则愀,静居斯叹,此其损人灵魂,短人志气,有非可以常率推者。故虽有豪杰倜傥之士,若终日引而置之床笫筐箧之侧,更历数岁,则必志量局琐,才气消磨。若是乎妇人之果为鸩而不可近也!夫与其饮鸩而甘之,则盍于疗鸩之术,少留意矣!

    这一个意见,是要以女学造就良妻的。中国良妻贤母的妇人观,老实说,到这时才有哩!从前只有“慈母”,哪有“贤母”?有一二贤母,如欧母陶母之类,那也是入圣超凡,非一般妇女所可望其项背;试问不学无识的女子,怎么能画荻,怎么能和丸?从前“良妻”的含义,哪有后世“良妻”含义的丰富?中国从前妇女的标准,只要她做一个驯服的好媳妇,并不想要她做一个知情识义的贤妻!梁启超兴女学的第三义,痛论母教,便是以兴女学为造就良母底目的了。他说:

    西人分教学童之事为百课,而由母教者,居七十焉。孩提之童,母亲于父,其性情嗜好,惟妇人能因势而利导之;以故母教善者,其子之成立也易,不善者其子之成立也难。……故治天下之大本二,曰正人心,广人才;而二者之本,必自蒙养始;蒙养之本,必自母教始;母教之本,必自妇学始:————故妇学实天下存亡强弱之大原也。

    兴女学的第四义,便是胎教,也是贤母条件之一,有云:

    ……今之前识之士忧天下者,则有三大事,曰保国,曰保种,曰保教。国乌乎保?必使其国强,而后能保也。种乌乎保?必使其种进,而后能保也。进诈而为忠,进私而为公,进涣而为群,进愚而为智,进野而为文,此其道也。教男子居其半,教妇人居其半,而男子之半,其导原亦出于妇人,故妇学为保种之权舆也。……

    就此四义说来,梁启超兴女学底最后目的,不外乎强国保种,达到此目的底要求,便是女子之经济独立,与其能为良妻贤母。综其意见,又见于同年所作《倡设女学堂启》:

    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妇道既昌,千室良善,岂不然哉,岂不然哉!是以三百五篇之训,懃懃于母仪;七十后学之记,腃腃于胎教。宫中宗室,古经厘其规网;德言容功,昏义程其课目。必待傅姆阳秋之贤,伯姬言告师氏,《周南》之歌淑女,圣人之教男女,平等施教,劝学匪有歧矣。去圣弥远,古义浸坠,勿道学问,惟议酒食。等此同类之体,智男而愚妇;犹是天伦之爱,戚子而膜女。悠悠千年,芸芸亿室,曾不一事生人之乐,一被古圣之教。宁惟不业不教而已,且又戕其支体,蔀其耳目,黜其聪慧,绝其学业。闺闼禁锢,例俗束缚;惰若游民,顽若土番。呜呼!聚二万万之游民土番,国几何而不蔽也。

    泰西女学,骈阗都鄙;业医课蒙,专于女师。虽在绝域之俗,邈若先王之遗;女学之功,盛于时矣。彼士来游,悯吾窘溺,倡建义学,求我童蒙。教会所至,女塾接轨。夫他人方拯我之窘溺,而吾人乃自加其梏压,譬犹有子弗鞠,乃仰哺于邻室;有田弗芸,乃假手于比耦;匪惟先民之恫,抑亦中国之羞也。

    甲午受创,渐知兴学,学校之仪,腾于朝庑,学堂之址,踵于都会。然中朝大议,不及庶媛;衿缨良规,靡逮巾帼。非曰力有不逮,未遑暇此琐屑之事耶?无亦守扶阳抑阴之旧习,昧育才善种之远图耶?

    同志之士,悼心斯弊,纠众程课,共襄美举,建堂海上,为天下倡。区区一学,万不裨一,独掌堙河,吾亦知其难矣。然振二千年之颓风,拯二兆人之吁命,力虽孤微,乌可以已。

    夫男女平权,美国斯盛,女学布濩,日本以强,兴国智民,靡不始此。三代女学之盛,宁必逊于美日哉?遗制绵绵,流风未沫;复前代之遗规,采泰西之美制,仪先圣之明训,急保种之远谋。海内魁桀,岂无恫游民土番之害者欤?傀傀窘溺,宁忍张目坐视而不一援手欤?仁而种族,私而孙子,其亦仁人之所乐为有事者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昌而明之,推而广之,呜呼,是在吾党也已。

    “复前代之遗规,采泰西之美制,仪先圣之明训”,可以看出当时女学的办法;“急保种之远谋”,可以看出他的宗旨。在这启里并可看出当时的情形。“建堂海上,为天下倡”,中国自办女学,最早便在上海了,那是光绪二十三年丁酉,是戊戌的前一年。戊戌六君子中,康广仁创办女学堂,谭复生之妻李闰,曾为中国女学会倡办董事。这都是戊戌以前轰轰烈烈倡导的事。那时兴女学与不缠足,原是相提并论的,各地闻风响应的很不少。林纾在福建,作有《闽中新乐府》,中有《兴女学》一首赞此事道:

    兴女学,兴女学,群贤海上真先觉。华人轻女患识字,家常但责油盐事。夹幕重帘院落深,长年禁锢昏神智。神智昏来足又缠,生男却望全先天。父气母气本齐一,母苟蠢顽灵气失。胎教之言人不知,儿成无怪为书痴。陶母欧母世何有,千秋一二挂人口。果立女学相观摩,中西文字同切磋;学成即勿与外事,相夫教子得已多。西官以才领右职,典签多出夫人力?不似吾华爱牝鸡,内人牵掣成贪墨。华人数金便从师,师困常无在馆时;丈夫岂能课幼子,母心静细疏条理,父母恩齐教亦齐,成材容易骎骎起。母明大义念国仇,朝暮语儿怀心头。儿成便蓄报国志,四万万人同作气。女学之兴系匪轻,兴亚之事当其成。兴女学,兴女学,群贤海上真先觉。

    “学成即勿与外事,相夫教子得已多”,他也认女子教育应以良妻贤母为目的;这时的一般潮流,就是这样罢。戊戌以前对于妇女的维新运动,虽然还嫌浅薄,但轰轰烈烈,也竟把受了三千年高压的妇女生活,撼动一些了。可惜不久维新失败,新妇女的萌芽,只埋在地下,等到八国联军攻破了北京,西后蒙尘受辱之后,新芽又才慢慢地茁起。

    B 第二期————戊戌以后

    用历史的眼光论过去的史实,本不应说幸或不幸。所以戊戌前维新之不得成功,只可溯源当时社会没有使维新成功的环境。然自另一方面言,戊戌前维新失败,不但中国政治上国体上受了莫大损失,妇女生活之转变,也实在蒙了许大的打击。戊戌前的维新运动,昙花般的消逝了!不缠足并未实行,女学也没有办成!可以代表无识女子之累的慈禧太后,又招引了拳匪之乱。光绪二十六年(民国前一二),联军占据北京,西后挟光绪以逃,一直等到次年七月,和约始成;联军又迟迟撤去。光绪二十八年十月,车驾才敢从西安迁回。那班大臣之皇皇无君,已两年多了。

    西后虽心同豺虎,不念国家,经此次打击之后,内受天良之谴责,外有诸臣之奏请,表面不能不稍图改革。而民间的革命思想,纷纷四起,也是促政府革新的一个强有力的原因。革命党的小册子出的很多,关于妇女革新运动,有一本很激烈的书,便是光绪二十九年(民国前九年,公元一九〇三,)“爱自由者金一”著的《女界钟》。

    (一)倡导女权的《女界钟》

    《女界钟》是一本鼓吹妇女从事革命的书,可是对于男女平权的主张,具有极深到的见解;要求女子脱离奴隶的地位,去做她自己的人,这本书已有此意了。在第二节里,著者明白指出女性所以畸形之故,都是不使有才,不使读书,不使有社交,不使有正当消遣,拘束太甚的原故;他说:

    道德智识,乃天赋此身以俱来,无男女一也。灵台之光线,无日不婉转却曲以求伸,不伸于此,必伸于彼,————是故求读书而不得,则闲情之诗,徘优之作,盲词开篇之类至矣。求入学而不得,则斋醮之事,寺观之游,布金施旙之徒众矣。求交友而不得,则相狎之伴,知情之婢,三姑六婆之交密矣。求游历而不得,则戏园之座,踏青之行,天竺落伽,借花供佛,借佛游春之思想发矣。其或拘挛成习,窒僿无知,则又徘徊灶觚,幽囚妆阁。琐琐筐箧,断断锱铢,夫家盛之以为奇节,戚族艳之以为美谈;————呜呼!吾中国女子品性如此,其亦可以见矣。(页六)

    凡此种种,我们所认为女子之恶德的,都是不使她们道德智识正当发展之故。职此之由,女子遂为男子莫大的赘疣。他说:

    中国女子习闻三从七出之谚,竞业自持,跬步不敢放纵。生平束身圭璧,别无希望,惟此却扇之夕,如登科及第,三跪九叩,望阙谢恩。以为供职录用,生平之大事毕矣。而为男子者,桑弧蓬矢,天地四方,曩者仗剑出门,曾无内顾之虑;今兹缠绵床笫,歌泣帷房,消耗国是之心,摧挫风云之气,吾读闺中少妇之诗,未尝不掩卷而三叹息也。————虽然,此其优者耳。至于劣者,贫穷起交谪,妇姑生勃豀。更其卑者,不为鲽鹣容,而作牛马走。凡此种种夫妇之恶现象劣根性,吾口不忍言而笔不忍述也。(页七)

    女子一生的大事,便是出嫁,出嫁之后,“大事毕矣”,却与男子以无穷之累,这是他最不赞成的。中国女子之绝大障害,他在原书第三节里略举了四种。第一是缠足,第二是装饰,第三是迷信,第四是拘束。说到缠足,他有一段极沈痛的话道:

    从古灭种亡国,皆由于自造,而非人所能为。今吾中国吸烟缠足,男女分途,当日趋于禽门鬼道,自速其丧魄亡魂而斩绝宗嗣也!

    缠足之害,在二十五年后之今日,是没有了;可是装饰迷信和拘束之害,现在尚不能免,那便是《女界钟》著者的意见,到现在都有价值。他的文章真好,议论真好,我无论怎样想替《妇女生活史》宝重篇幅,也不忍不抄他几段。他说装饰之害道:

    骤而语中国女子服饰之当毁裂,吾言其不近人情乎?夫欧洲女子之蜂其腰而鼓其乳,花枝缤纷于其冠,吾不知于卫生有何益,而于文明点缀有何相称也!————夫中国近年来女子衣服,宽窄宜而修短合,一旦遽从西服,吾不赞成。

    如此说来,他是不赞成女子学西洋人服饰的,但中国服饰,也自有坏处:

    若夫绣领四缘,璎珞垂肩,挖云镂月,花样翻新,虽关于个人经济,然而心力日力,则既耗诸无用之地矣!至于步摇条脱碧霞翡翠珊瑚玛瑙金珠奇异之工,蒸蒸日上,为女子者之宝如彝鼎,珍如球璧,酸焉而骨董,侈焉而博物:皆足以玩物丧志,借琐耗奇,夫安有余暇以攻书史谈天下事也!

    而尤有甚者,则脂粉是也。

    人之颜色受于天,其妍媸成乎人,不可勉强也。生焉而美耶?宋玉所谓“傅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赤与白是丧其美者也。其丑耶?苟非如西国所谓画皮之工,中国所谓假面之具,其无以掩之矣!且铅汞之质,易伤血管,一经附着,转致黄痿。夫不闻克林威尔之诃画工之语乎?曰“勿失吾真相”,吾同胞试自问何为而失真相也。又不闻李白与汤临川之诗与曲乎?曰“秋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曰“一生爱好是天然”;我同胞其自爱,愿以天然二字与天赋人权同其珍贵也!

    抑更有甚者,则穿耳与盘髻是也。

    穿耳一事,其害较诸缠足为轻,然而径寸之肤,纤杪之孔,重坠摇曳,亦有苦痛之时。且贯耳之刑,军中之惩罚,此与约指手钏,皆为野蛮时代女子降服男子之一大确证,一大表记也;————而反以为荣耶?至于风鬟雾鬓,乃女子所恃以为美之具,苟乱头粗服,虽同室之人亦丑之矣。然吾以为女子骄惰腐败之劣根性,皆自缠足与盘髻深造阅历而来。当其春眠不觉之时,仓卒晨兴,盥漱犹所不顾,惟此重重絷缚,精致绵密,先费数十分钟之久,然后对镜从容,颐指气使,务使波媠云委,风吹不乱,釵光鬓影,灼灼鉴人,约费二三小时;全功告竟,而半日之光阴去矣。(原书页十五,六)

    他看女子盘髻是与缠足一样为害的,所以进而主张剪发。在中国最早提倡剪发的,便是《女界钟》的著者了;他说:

    今西方志士,知识进化,截发以求卫生,吾以为女子进化,亦当〔自〕求截发始。(原书页十七)

    他论迷信之害,以为迷信特别与女子为缘,因为迷信起于感情希望,而女子为感情希望出产地之故;补救的方法如何?他说:

    吾今欲破女子之迷信,则欲反其道而因其材,以实行夫爱国与救世之心也。夫日诵哥仑布麦折伦,不如自为哥麦之为愈也;日赞孔子、基督,不如自为孔、基之为愈也;日念普门大士,湄洲圣母,不如自为大士、圣母之为愈也。杨枝甘露,洒遍大千,披发仗剑,逍遥海上;慧眼微观,众生之苦脑如此矣。善女人,善女人,竭诚与否,信道与否,其以吾此言决之。

    他要女子以殉教的精神加入革命运动,这是金一著书的本意。爱国与救世,在当时是需要的,在二十五年后之今日是仍然需要的。女子真能以殉教的精神做她愿做的事,那一定有很大的成功;————金一的见解很是。说到拘束之害,金一也有极沈痛的议论;他道:

    中国女子尊严如帝王,而卑屈不异于囚虏,堂高帘远,居恒不得望见颜色;至于权力圈限,去筐笥数十步即不敢闻问,出门半里了不辨方向,世间普通情事,说之犹多茫昧:此非其生而愚也,金闺深邃,绣阍寂寥,内言不出,外言不入,别嫌明微而智识之隔绝者多矣。……中国女界之隔绝,论者以为关于道德品性,不知道德品性之优者,伏女班昭,授经读史,交换智识,酬应无怍,未见其有害也。以卫夫人之书法,南面而授羲之;以谢道韫之理窟,仅隔青绫步障,辨难宾客为小郎解围:前史引之以为美德。夫重门深锁而足不踰阈,求凤一曲而零露宵奔,丑行文君,乃代表劣性之一部;其于隔绝又有济乎?且从古不道德不品性之事,岂宜使女子独担恶誉。……吾见世俗女子之禁锢,仅阻遏其讲道论事,束修整带以相见而已;彼佛阁摩肩,戏园嬲坐,佯聋故哑,熟视而不以为诧,抑又何耶?夫不以文明之法待人,人乃自弃于文明之外。今者世界一新,蛮风洗荡,“皇揽揆予初度”,二十世纪女权之谓也。享平等之生涯,葆千金之价值,眉英英其露爽,语侃侃而逼人,宝剑蛾眉,神龙活现;系何人?日新中国之女子!(原书页二十一,二)

    这于拘束之害,说得透辟极了,所以他主张“以文明之法待人”,主张社交。他在第五节又复痛论男女社交之亟应公开道:

    方今中国女权女学之发达,有重门铁锁最不可打破之一关,则应否交友之大问题也。……吾今得断言之曰:使中国男子而如今日之奴隶鹿豕,蠢蠢无智识,则虽有交通之资格,吾犹将设更严更峻之大防,据名教以叱之。苟不然而有新道德与文明之思想,诚求交换,则吾敢以百身保其无他。彼腐儒者,固不知道德为何物,其胸中直横亘“玩好殖民”四字,欲垄断之而以为利者也。夫男女之间,同此形气,同此智识,从容论道,慷慨抵掌。上下五千年,纵横一万里,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交友之益也。束带矜庄,以礼自卫,何嫌何疑?又安有所谓隔墙花影临去秋波,不道德不名誉之称谓哉?夫名誉迸德之养成,亦惟于教育上加之意而已!(原书页四二)

    他极力攻击的,便是从前以女子为“玩好殖民”之对象的思想,所以他认女子为一个与男子同等的人;那末有何不可交友之理?他主张社交公开,但他也预算到初行社交时社会之必然反动,那就要女子自己努力了;他说:

    虽然,社会之风尚,尝牵回旋转使人不自由而堕落于黑暗世界,苟有表异者则群聚而咻吠之,是故束缚于旧风气者下也;跳出于旧风气者次也;跳出旧风气复能改造新风气者上也。(原书页二十二)

    他把女子分为三等,能改造风气的是第一等,只能跳出旧束缚的是第二等,还要为旧风气所束缚的是第三等。他觉得要跳出旧风气而改造新风气,顶好是游学欧美,他对于日本女子之卑弱下人是更不赞成的。

    二十世纪的世界,是女权革命的时代,女子应争回她一切的权利,社交公开不过是权利之一。他在第六节说到女子应当恢复的权利,共有六种:

    一、入学之权利

    二、交友之权利

    三、营业之权利

    四、掌握财产之权利

    五、出入自由之权利

    六、婚姻自由之权利

    恢复权利,当然要女子之有学识,所以他极不赞成教育之偏枯于男子;他说:

    教育者造国民之器械也。女子与男子,各居国民之半部分,是教育当普及,吾未闻有偏枯之教育而国不受其病者也。身体亦然,其左部不仁,则右部亦随而废。教育者,又精神之库也,无精神之教育,是禁人之食谷麦而杂堆雀鼠以为粮者也。(原书页三六)

    女子是应当教育的;教育女子的宗旨,他举了八条:

    一、教成高尚纯洁,完全天赋之人。

    二、教成摆脱压制,自由自在之人。

    三、教成思想发达,具有男性之人。

    四、教成改造风气,女界先觉之人。

    五、教成体质强壮,诞育健儿之人。

    六、教成德性纯粹,模范国民之人。

    七、教成热心公德,悲悯众生之人。

    八、教成坚贞节烈,提倡革命之人。(原书页四五)

    他这教育标准,把女子看作一个有人格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