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左傳(附國語、國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

    左傳在古代當它是一部經書,因春秋是六經之一,春秋有三傳,便也算是經。所以在九經、十三經之內都有左傳。從前人對左傳所討論的問題:

    一、左傳是不是傳春秋?這是個大問題。漢代今文學家說左氏不傳春秋,因此它不立學官。

    二、左傳是不是左丘明所作?左丘明是孔子同時人,若是左丘明作左傳,便是傳孔子的春秋。既說左氏不傳春秋,那便未必就是左丘明作。

    這兩個問題,我們在上一堂都已講過。此刻我們認為左傳並不是左丘明作,左傳成書應在戰國,要到秦孝公時。距離孔子和左丘明時代已遠,而左傳或許和吳起有關係,這些都在上一堂講過。但我們也可照宋代人意見,認為左傳是傳的春秋之事,並不是傳春秋之義。中間如魯、齊、宋、鄭、晉、衛、楚、秦,各國的事都有,都包括在這部左傳裏。所以古代人乃至在民國以前人,只爭左傳是不是傳春秋,所謂左傳眞偽問題;僅是這一個問題,卻沒有懷疑到左傳裏所載的事,即左傳的內容,即是它的歷史價値,這個從來沒有人懷疑過。只爭左傳不是經學,並沒有爭左傳所載二百四十年的事是不是歷史。

    如講天文曆法,左傳裏所記日蝕、月蝕種種,都是正確的。特別如左傳裏晉國的曆法和周王朝的曆法與春秋裏魯國的曆法錯了兩個月。在孟子書裏已說過。周代曆法是把現在的十一月當正月,夏曆是把現在的正月當正月。晉用夏曆,因此左傳裏講到晉國的事情和春秋錯了兩個月。有的春秋在下一年,而左傳還在上一年。晉國人的十一月,那已是周代和魯國的新年了。即此一點,就可證明左傳史料有來源,也可證明我們以前所講夏、商、周三代曆法不同,左傳裏便有明據。到秦代把十月當正月,更早了一個月。漢代以後才改過來,沿用夏曆。我們只就左傳,便知古代山西人的曆法,就是夏曆。因此我們在左傳裏可以研究很多古代的天文學。

    第二:我們講到地理。中國歷史悠久,疆土廣大,地理沿革是一門特別重要的學問。普通認為禹貢是第一部講中國地理沿革的書,第二部是漢書地理志。可是禹貢實在是戰國時人所寫,而春秋、左傳裏的地理,因那時有一兩百個諸侯,史記十二諸侯年表便舉了特別大的十二國。國以外還有邑。這些邑,就像後來水滸傳裏的史家莊、扈家莊、祝家莊之類。因其不是一個城,所以稱為「邑」。左傳裏所記邑更多,大的又稱「都」,都則又有城。若我們把左傳裏的諸侯和都邑各個地名都考究,那工作便很繁重。杜預注便成為後人講沿革地理一項重要的參考材料,此是一項專門學問。淸代人寫左傳地名考的就有好幾家。那麼我們可以說,要講中國的沿革地理,第一部書便該是左傳。地理是歷史的舞臺,歷史上一切活動都分布在地面上。我們只要看春秋時代的地名,就可想像到古代的中國已經相當的大,差不多黃河流域直到淮水流域乃至大江以北,中國大部分區域都已包括在內。

    第三:我們要講到歷史裏的氏族。大家知道,春秋時代是中國貴族封建的時代。每一個國家,都由一氏族組成。魯、衛、齊、晉、宋、鄭各國,他們的氏族各不同。昔人有春秋氏族譜。我們要研究春秋時代的大家族,及當時的貴族生活,左傳裏講得很詳細。

    第四:講到政治制度,左傳裹各國制度亦各不同。譬如官制即政府組織,兵制即軍隊組織,田制即賦稅制度等。此下歷史裏一應制度,官制、兵制、田制等,都有淵源;特別重要而且可考的,則在春秋時代。

    第五:從西周周公一路傳下來的所謂朝聘盟會之制,這是列國與周天子乃至列國相互間的一種禮,現在我們也可稱之為制度,只是一種國際間的。在淸代末年曾有一本書,那是中國人到了外國去,研究了歐洲人的所謂「國際公法」,回頭來把左傳裏講的朝聘盟會種種不成文法,也當是當時的國際公法,寫了一本書稱春秋時代的國際公法。我在北平時曾看過這書,可惜現在丢了,那書的作者我也忘了。而那書流傳不多,也無從再覓。十年前我到美國,去舊金山,那裏有一位華僑,他特地同我談起,他正在要寫一本春秋時代的國際公法。我當時曾極力鼓勵他努力寫,至今已過十年,沒有同他通過信,不知他此書寫成沒有。可是這個題目卻極値得寫。就這一點,也可想像我們中國文化之偉大,在兩千五百多年前,中國已有一套很像樣的國際公法了。雖和後來歐洲人的國際公法不同,然而至少是各有長短,各有特色。下面我們講到左傳裏的人物。

    左傳裏的人,稱呼極不同。有的稱名,有的稱號,有的稱官名,還有其他不同的稱呼。實際上不僅古代如此,如我們讀宋代的理學,每一理學家有幾個名字的,如程顥字伯淳號明道,至少有三個稱呼。又如朱熹,字晦庵號考亭,陸九淵字子靜號象山,每個人都有好幾個名稱。而中國人的名號,又都在訓詁上有配合。如三國時,諸葛亮字孔明,魯肅字子敬,名、字配合,這習慣就從春秋時代起。淸代就有人專門研究春秋時代人的名號,從這裏有很多的訓詁問題可以發現。尤其是當時各國的賢卿大夫,他們的言論行事,都値得我們研究。

    下面再講大家知道的春秋時代左傳裏所記載的軍事。如晉、楚兩國三次大戰爭,城濮之戰、邲之戰、鄢陵之戰。又如晉和齊的鞍之戰,還有其他各種的大小戰爭。左傳裏記載戰爭的文章都寫得好,在軍事學上也有極大考究。

    又如講到當時各國的外交辭令,左傳裏記下的,也都是了不起,常為後人傳誦。

    再講到當時的各種禮俗、信仰,有關社會史方面的,也都重要。淸代有一學者汪中容甫,他有一本文集名述學,裏面有一篇講到春秋時代種種禮俗。如他們講的天道、鬼神、災祥即災異同祥瑞、卜筮、夢,其他,都是極有趣而且亦有參考之用。汪容甫根據左傳,說這些都是當時的實際情形,可見當時的社會風氣。到了戰國以後,中國社會大變,這許多所謂天道、鬼神、災祥、卜筮、夢等大批在左傳裏很多的記載,而戰國以後便慢慢少了。也可說是中國歷史文化上一大變遷,大進步。也可說是春秋當時中國社會的一個特殊形態,中國人心理上一些特殊信仰。

    此外,左傳裏還講到春秋時代的一切食貨經濟、工商業情形。

    其次,左傳裏又講到許多蠻、夷、戎、狄,後人所謂的「四裔」。

    諸位當知,研究任何一代的歷史,都有這幾個項目,如天文,如地理,如家族氏姓,如制度,如人物,如軍事,如外交,如食貨經濟,社會禮俗,又如中國和四裔的關係等。這是歷史的一個大體段,而左傳都有了。所以左傳已經是中國一部很像樣的歷史書。

    諸位倘使要研究這許多問題,淸初有顧棟高寫一書,名春秋大事表,這是指的春秋時代,所根據的就是左傳,他分門別類地各為製成一張一張的表,而加以敍述。這書極偉大,我們正可根據他的方法,來寫「宋代大事表」、「明代大事表」等。顧棟高是化了一輩子工夫在這兩百四十年的事情上來寫的。

    二

    我今試問諸位,那個人可能隨便來偽造一部左傳?他將如何般來憑空偽造?又偽造了有什麼作用?所以我說,左傳是中國最先第一部最詳密的編年史。專講歷史價値,就記載事實上講,孔子春秋可說還遠在左傳之下。若我們要研究春秋時代的歷史,而我們專來研究孔子春秋,將使我們根本不淸楚,所能曉得的將很簡單;所以我們一定要讀左傳。但如此講來,孔子春秋又有什麼價値啊?這已在上一堂講過。但上一堂所講,和此一堂所講,並不相衝突。我們此刻說,除非是一大史學家,將不能編出一部左傳,而左傳也確實是一部偉大的史學書。我認為我們要研究古代的中國史,我們便該拿這部左傳做我們研究的一個基準。即由此上來建立我們一個基本的標準的看法。

    我們研究歷史,要懂得一個看法。我們研究中國古代史,五帝、堯舜、夏、商、周三代一路下來,我們該怎樣去看?我說:我們該先研究左傳。因左傳講的詳細。如諸位研究西周書,這裏周公講幾句,那裏召公講幾句,太簡單了。再往上去更簡單,我們把握不住,無法研究。而左傳是一部極精詳極完備的記載,我們能把這兩百四十年認識了,根據這認識往上推,我們便可研究中國古代史。

    如我講今文尚書也有假的,堯典是假的,禹貢是假的。為何如此判斷?只要讀左傳,把左傳裏各國政府組織、官制等都弄淸楚,那麼怎能在兩千年前的中國早有了這樣進步如舜時代的政府組織呢?為什麼四千年前中國政府高明到那樣,在什麼時候又退步墮落下來,到春秋時代又是這個樣子的呢?我們應有一講法,即是說這堯典裏講的靠不住,堯典是戰國人的偽書。又如講禹貢,我們看過全部左傳裏的地理,怎麼那時人沒有禹貢九州觀念呢?我們便可判禹貢是偽書。

    又如我們今天講,春秋時代是和西方中古時期一般的封建社會。這話便有些不通。諸位讀西洋史,他們的中古時期封建社會有沒有國家組織呢?那時還沒有像法國、英國等現代國家,但我們春秋時代有晉、齊、秦、楚許多國家了。西洋史上要封建社會過了才有現代國家興起,然而西洋的現代國家,直到今天,英國還是英國,法國還是法國,沒有更在上面的一個統一政府。西洋史上的統一政府,乃在他們封建社會以前的羅馬帝國。可是中國便不同。春秋時代已經有了很高明的國際公法,又有一個周天子在上面;那麼我們怎可說春秋時代是和西方中古時期一般的封建社會呢?所以我只講中國古代是有「封建政治」,而並非「封建社會」。西方人的封建社會,是在無政府狀態下的東西,和我們完全不同。我此刻這樣講,諸位不要認為很簡單,在此六十年來,似乎只我一人這樣講。在我認為講得很淸楚明白,只為我讀了一部左傳,左傳是我討論古史一個基準的觀點。

    我再舉一書,諸位都知有郭沫若,他寫一書,名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他根據易經,根據龜甲文,說中國那時還是一個漁獵社會,正從漁獵社會漸進到畜牧社會去。在龜甲文裏,一次打獵捉到多少猪或多少羊,所以說那時主要生活還是在漁獵時代。但這話也有些講不通。社會從漁獵進化到畜牧,再從畜牧進化到耕稼,進化到有大貴族,有許多像樣的諸侯,有中央統一政府,那不是簡單一回事。請問中國人什麼時候才一下子一跳,而進步到左傳這個時代的呢?我們一方面要講中國人不進步,一方面卻把中國人的進步又看得太易太快,出乎這個世界人類歷史演進的常軌之外了。諸位儘看他引了許多龜甲文,許多易經上的話,看他有證有據,但拿一部左傳來一看,就知雙方不能相通。因此我們要研究中國古史,應該把左傳作一個我們對那時歷史的基本知識,即一個標準的看法。從此推到上邊去,可以不會大錯。

    再講到下面,我可以告訴諸位,諸位定該研究一下古代史,才能懂得下面的歷史。古代史也可把來作研究下面歷史的一個基準觀點。我們此刻研究秦漢以後,也多有看錯的。毛病在那裏?因為在上面沒有弄淸楚。要弄淸楚上面,最好還是讀左傳。我們要研究古史,研究西周,研究商和夏,先要有個準備工作,有一個靠得住的基礎和標準,那麼一定要看左傳。

    諸位要讀二十四史,通常我們說,先讀史記、漢書,或者再加上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四史。先把四史熟了,下邊有辦法。但左傳又是讀四史之基準。諸位莫說我要研究宋史,先去讀左傳有什麼用?但研究宋史也要有個基準,從上向下。如諸位要進我這個客廳來聽課,定要從大門進來,不能說這和我不相干。我們今天的錯誤,在我們先沒有一個做學問的「基準」或說「立腳點」。

    三

    此下我繼續提出兩書,一是國語,一是戰國策。

    前人多謂國語和左傳同出左丘明,故左傳稱「內傳」,國語稱「外傳」。此說殊不可信。國語分國記載,如後代十六國春秋之類,和左傳編年體裁大不相同。故讀國語亦應分國來讀。如魯語和齊語不同。大抵鄒、魯儒家多拘謹保守,遵依前規。而齊語則如孟子所說:「子誠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今齊語只講管仲,多與管子書裏材料相通。晉語則出三晉之士,韓、趙、魏三家,比較上重功利法制與縱橫思想。最早當淵源於子夏,後來演變出吳起。當然不能說子夏便是法家、縱橫家之祖,可是三晉雖則多產法家、縱橫家,而論其最先原始,則起於儒家。那裏的儒家所講,則比較更近於史學。亦可說孔子的七十弟子後學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