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范曄後漢書和陳壽三國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

    我們續講漢書和史記的比較。漢書也有比史記對後來影響大,該說是寫得好的,就是它的十志。

    漢書的志,在史記裏稱做書。史記有封禪書,漢書改成了郊祀志。封禪是漢武帝時一件大事,司馬遷的父親就為對這事意見和當時朝廷不同,不見採用,抑鬱病了。後來司馬遷作史記,專記這事成一篇。實際史記封禪書也不是只講了漢武帝一朝的封禪。但班孟堅就把這題目改稱郊祀志。「郊」是祭天,「祀」是祭地,祭天祀地是從來政府一項大禮節,封禪只是在此項目中的一件事。班書從上講下,講的是這郊天祀地的演變。其實講法還是和太史公書差不多,只是題目變了,意義便別。以後歷代正史都可有郊祀志,不如史記裏的封禪書,卻像只是當時一項特殊事件。

    又如史記裏有平準書,漢書把來改成食貨志。「平準」乃是漢武帝時一項經濟政策,這是一項極重大的經濟政策,太史公特別把來作書名。而到班孟堅,把平準改成食貨。平準只是講「貨」,此又加上了「食」。國家經濟最重要的兩件事,便是「食」與「貨」。這一篇志,便成這一代的經濟史。後來每一部正史可以都有一篇食貨志,但不一定都有一項平準制度。

    又如太史公有河渠書,因漢武帝時及其以前黃河決口,漢朝屢施救治,太史公就作了河渠書。渠就是渠道。班孟堅再把此題目擴大,改做溝洫志。「溝洫」是古代井田制度裏的水利灌溉,當然治水害、開河渠都可寫在這裏面。

    史記八書,每每特舉一事作題目;而漢書則改成一個會通的大題目,不限在一件特別的事上。漢書雖是斷代為史,而他的十志則可以上下古今一氣直下,從古代一路講來,卻不以朝代為限斷。司馬遷史記本是一部通史,而他的八書命題,則反而偏重一時。班孟堅把他題目換了,就等於看成一個通的,上下直貫古今相沿的事。我們講過,歷史上換了一個朝代,便換出一個樣子。人物制度都可換,但在制度裏有許多是從頭貫通下來的,如像郊祀之禮,像食貨經濟情形等,在歷史上一路沿襲,不因朝代之變而全變。班氏找出幾項最大的題目來作志,於是此一體在歷代正史中成為一特出的。

    一般學歷史的人,覺得志最難讀,不像讀本紀、列傳等,讀志才像是一種專家之學。學歷史要知道歷史中的事件較簡單,如漢武帝時怎樣,宣帝時怎樣,都是比較簡單。但要知道漢代一代的經濟水利等,像此之類,題目較大,必要一路從上貫下,不能把年代切斷。若照史記封禪、平準等篇名,好像只是當時一特殊事項;從班孟堅改換篇名,顯然性質大變。

    二

    而且也有史記裏沒有,而漢書添進去的。

    史記只有八書,而漢書有十志。如漢書裏的地理志。此後講到中國沿革地理的,第一部參考書是禹貢,實際禹貢只是戰國晚年時的偽書。第二部書便是漢書地理志,其效用影響甚大。地理內容又可兩部分:一是當時的政治地理,分郡、分國,共一百零三個,使我們淸淸楚楚,一目了然。漢代的政治區域大槪劃分,盡在這裏了。以後歷代政治區域劃分不同,也幾乎每一斷代史裏都有地理志。會在一起,就可以研究中國的沿革地理。而同時班孟堅又根據詩經十五國風,把各地民情風俗彼此不同處,都扼要地寫上。這一部分卻又是漢書地理志裏極重要的。惜乎後人不能根據此點繼續班氏,來寫得更深更好。如我們今天,也都知道臺灣和福建不同,福建和廣東不同。每一時代之不同,如能有人學班固地理志寫出,這將為讀歷史人貢獻了一個極大重要之點。故自有漢書以後,歷代學歷史的人,特別對於漢書裏的十志工夫用得大。如地理志,只講淸代一代研究它的,就不曉得多少。這在史學中已成了一種專門之學。

    又如漢書另有一篇藝文志,亦為史記所沒有。漢書藝文志是根據劉向、劉歆的七略而來。劉向、歆父子在當時是監管漢代皇家圖書館的,外邊看不到的書,盡在皇家圖書館裏。他們父子把這許多書彙集整理分類,成為七略。此是一種有提綱的分類編目。班固根據這編目來寫漢書藝文志。雖然只是根據劉向、劉歆,並不是班固自己所寫,但這篇藝文志就變成了將來所謂「目錄校讎學」最深的泉源,最大的根本。在中國二十四史裏,就有八史有此同樣的志。後人把此八篇匯刻單行,稱為八史經籍志。從古書籍,任何一部書,從何時傳下,有的直傳到現在,有的半路失掉。如漢代有的書,到隋代沒有了。隋代有的,唐代、宋代沒有了。我們只要一查各史藝文志、經籍志便知。要講學術史,有此一部兩千年積聚下來的大書目,這是歷代國立圖書館的書目,眞是珍貴異常。可是從來的學者講究地理志較易,講究藝文志較難。直到南宋時代鄭樵通志裏的校讎略,淸代章學誠的文史通義與校讎通義,才把漢書藝文志的內蘊講得更深透。直到今天,成為我們講學術史,特別是講古代學術史的一個極大依據。當然普通讀漢書的人,有的不懂地理,不會看漢書地理志。有的不會看藝文志,不懂六藝略、諸子略這種分類的重要。但亦有人專門研究漢書十志中的一部分,如地理志、藝文志等。其所貢獻,也往往在研究史記者之上。

    漢書也有表。中間有一古今人表,很受後人批評。因漢書是斷代的,而古今人表則從古到今把一應人物都列上了,此與漢書體例不合。史記雖是通史,但古人入列傳的並不多。第一篇是伯夷傳,伯夷前邊的人都不管了。第二篇管晏列傳,從伯夷到管仲這中間還儘有很多人,也全沒有了。而這個古今人表則網羅甚備。固然在當時應有書作據,而在現代,十之七八也還可考查得出。淸代就專有人為此人表逐一查他出處。不過此表被人批評,重要的並不在這些人之多出在漢以前,而更為他把古今人分成了自上上到下下的九品。如孔子列上上,顏淵列上中,老子則放在下面去了。當然把歷史上人分成九品,不會都恰當。然而大體上說,堯舜在上上等,桀紂在下下等,像此之類,也不必特別太嚴苛的批評。因有人批評及此,就討論到古今人表是否班固所作,還是後人加上?我們現在不論這一點,只講古今人表在漢書裹也如地理志、藝文志等,都是超出於史記之上的一類文章,該認為這是班固漢書有價値的地方。

    三

    今天我們要講到下邊范曄的後漢書和陳壽的三國志。這兩書,後人把來同史記、漢書合稱「四史」。在十七史、二十四史中,特別受人看重的就是這四部。我沒有查過四史一名究竟什麼時人才提出。可是我們可想見,漢有前漢、後漢,既有所謂兩漢,讀了前漢書,自會讀到後漢書,因此班孟堅的前漢書和范曄的後漢書就常成為我們同時並讀的書。因此應該就有人把史記和兩漢書併在一塊,稱「三史」。這是歷代正史裏開頭的三部。這也很自然。但照成書年代講,則後漢書成在後,三國志成在前。寫三國志的陳壽是晉代人,而寫後漢書的范曄則是南朝劉宋時代人。此兩書又有很多重複的地方,如董卓、袁紹這許多人,三國志裏有,後漢書裏也有。因此極多人未讀後漢書早已讀了三國志。又且三國志裏的蜀,是漢的宗室,國號也叫漢。有人認為他們亡了,漢代才全體亡了。所以讀兩漢書的人,自會再去讀三國志。讀了史記、漢書,就會再去讀後漢書與三國志。學歷史的人,開頭一口氣就會讀四史,讀了四史以後,或許沒有精力讀全史,於是喜歡治唐代的讀新、舊唐書,喜歡治宋代的讀宋史,喜歡治明代的讀明史,不一定要從四史以下一起讀。這是一點。

    又有第二點,無論讀那一代的史,總該先懂正史那一個大體例;這就定要先通了史記、漢書,才能來讀下邊的。而讀史、漢的,定會繼續讀陳、范兩史,這已如上所說。因此從來學歷史的人,基本都是先讀史、漢,或先讀四史。不像現在,一切沒有了基本。所以諸位學歷史,最好還是先讀史、漢,或四史。最好史、漢一起先讀,讀了史記不讀漢書還不够,漢書才是斷代史的第一部。但讀漢書不讀史記更不够,因許多大體例都由史記定下。至於後漢書與三國志,實際上已沒有什麼特殊可講的,因他們都超不出史、漢這個大範圍、大體例。照此一點講,史記、漢書是創造的、特出的,而後漢書、三國志則只是摹倣、因襲的。固然後漢書、三國志裏也有對史記、漢書變動的地方,如史記、漢書裏只有講經學的儒林傳,而沒有講文學的文苑傳,到范曄後漢書始有。這不是前面闕了,乃是歷史演變,古代還沒有後世所謂專門文學這一行。在漢書藝文志裏只有辭賦家,而漢書亦沒有文苑傳。如此之類,我們只講些大的,小的自會看。所以我們說後漢書、三國志是因襲,史記、漢書是創造,開闢了中國史書一個新體例。但後漢書、三國志兩書,也有一個特別共同之點,應該在此提出來一講。

    四

    先講陳壽的三國志。三國志有裴松之注,那是很特別的。陳壽是晉人,裴松之是南朝宋人。在經學上有「傳」有「記」,史書則無。但因陳壽三國志敍事較簡,篇幅不多,而當時其他史書已特別多,裴松之便把其他人講三國史的,都采來注在陳壽書裏。因此我們看了裴注,就可看見很多到今已失傳的史書;在裴松之時尙存,以後南北朝長期大亂,及到唐代,很多書都看不見了,幸而在裴注裏有,差不多有一百幾十種。而裴松之對於這許多書,都一段段全文抄下,不像經書裏僅是解釋字義般的注,故裴注乃是添列史料的注,亦可說裴注的歷史價値,乃更勝於三國志之正史本文。

    大槪講裴注,大體可以分成六項:

    一、「引諸家論,辨是非」。這屬史論方面的。

    二、「參諸書說,核譌異」。一件事有兩說以上不同,他參諸書說來校核其譌異之所在。

    三、「傳所有事,詳委曲」。這些事陳壽三國志裏有,或者太簡單,中間委曲的地方他來詳細地補注。

    四、「傳所無事,補闕佚」。在陳壽三國志裏根本沒有這事,他補進。

    五、「傳所有人,詳生平」。三國志裏有這人,可是生平不詳,他補進了。

    六、「傳所無人,附同類」。三國志裏根本沒有講到這人,他就把這人附在同類人的傳裏。

    所以裴注比陳書不曉得要多了多少人、多少事情。在一部陳壽三國志以外,同時還有一兩百部書,裴松之無不把來一起抄。可是他所抄的部分,都是從頭到尾自成篇段。此種史注,前無其例,而此下也更無後起。這是裴注很可特加看重的。所以裴注與三國志正文同時合刻並行。凡讀三國志的,無不兼讀裴注。而且裴松之引進的,有些是理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